溶栓治疗下肢急性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护理

上传人:kms****20 文档编号:39985388 上传时间:2018-05-21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3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溶栓治疗下肢急性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护理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溶栓治疗下肢急性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护理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溶栓治疗下肢急性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护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溶栓治疗下肢急性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护理(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溶栓治疗下肢急性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护理溶栓治疗下肢急性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护理广西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南宁市 530023) 黄华勇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in thrombosis,DVT)在临床上较为常见的血管外科疾病,约占下肢静脉系统疾病的 20 %1如治疗不当患肢有完全或部分丧失功能致残之可能。还存在着血栓脱落引起致命性肺栓塞的危险。我科自 2002 年 9 月2007 年 10 月采用尿激酶溶栓治疗下肢急性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共 28 例,配合良好的护理,疗效满意,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 本组 28 例,其中男 16 例 ,女 12 例,年龄 1980

2、岁 ,平均年龄 4336岁。其中中央型 11 例 ,周围型 5 例 ,混合型 12 例。位于左下肢 16 例 , 右下肢 12 例。所有病人均有典型的患肢疼痛,以腹股沟或小腿后肌群为主,沉重无力,直立时加重,休息后或抬高下肢后症状可以缓解。下肢肿胀,有间歇性跋行,浅静脉曲张,足靴区有皮肤色素沉着或树皮样改变,行走困难。患肢周径:髌骨上缘上 15cm 处比健侧增粗 211cm,平均4.52.3cm;髌骨下缘下 15cm 处比健侧增粗 28cm,平均 3.52.0cm。所有病例经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证实。1.2 西医治疗 有溶栓适应症者经患者同意后,给予尿激酶 50200 万 U /日,持续静脉滴注

3、,使用 37 天;低分子右旋糖酐 500ml/日,静脉滴注;同时予保护胃粘膜等支持治疗,并每天监测凝血功能,当 PT40时停用尿激酶。1.3 中医治疗 黄芪注射液(本院制剂室生产)100ml,静脉点滴,每日一次;复方丹参注射液 1420ml,静脉点滴,每日一次;外治方:苏木 30g,乳香 15,没药 15g,冰片10g,芒硝 30g,透骨草 30g,伸筋草 30g,大黄 30g,十大功劳 30g 等浓煎,药液热时包裹熏蒸患肢,温时浸洗患肢,冷却后外敷患肢,每日药液作用患肢 68 小时。1.4 结果 按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周围血管病专业委员会 1995 年制定的临床疗效判定标准判断。临床治愈 19

4、 例,好转 11 例,有效率 100%。并发症有皮下淤斑 9 例,尿血 1 例,均在停药后症状消失,无肺栓塞、脑出血等严重并发症出现。 2 护理体会护理体会2.1 用药前的护理 尿激酶的主要副作用是易引起出血,用药前要检查血常规、血小板、纤维蛋白原、出凝血、凝血酶原时间测定、肝、肾功能检查,了解近 2 周内有无出血情况。严格掌握禁忌证 , 减少患者在溶栓过程出现出血并发症。2.2 用药时的护理 尿激酶在冰箱中保存,应现配现用。穿刺静脉的选择:我们选择患肢踝部以下静脉输注药物 ,是利用下肢静脉交通支的生理功能 ,即交通支的瓣膜使浅静脉血单向流入深静脉 ,小腿部有 34 个交通支2 。但静脉穿刺时

5、 , 往往因患肢肿胀 , 皮肤变色 , 有时甚至出现水泡,给穿刺带来困难。为了防止反复穿刺组织和捆扎止血带时间过长,我们让工作年资长 , 穿刺技术熟练的护士操作,并采用静脉留置套管针穿刺后接三通管,可避免反复穿刺给患者造成痛苦及对血管的损害。2.3 病情观察2.3.1 观察患肢情况 观察肢体温度 ,肢端皮肤颜色、下肢肿胀程度 ,足背动脉搏动情况。注意有无消肿起皱,每日定时用尺精确测量并与健侧肢体对照。皮肤的颜色和温度是反映肢端血运的重要标志。当皮肤颜色逐渐红润、肿胀逐渐消退时 ,说明缺血症状得到改善。反之 ,如果皮肤苍白甚至青紫 ,足背动脉搏动消失 ,应及时通知医师 ,进行处理。2.3.2 观

6、察有无出血 在治疗期间应配合医生及时做好出凝血时间、血小板计数、凝血酶原时间等检查 ,观察有无出血倾向,观察无牙龈出血,鼻衄,注射部位出血、血尿、黑便、呕血及手术切口的血肿和出血、皮下淤斑等,发现异常及时通知医生。2.3.3 观察有无栓子脱落并发症 密切观察患者神志、瞳孔、呼吸、心率、血压、面色等变化。若患者突然出现呼吸困难、胸痛、恐惧等,应警惕肺栓塞的可能,报告医生及时处理。2.4 卧床休息 患者急性期应绝对卧床 2 周 , 将患肢肢体抬高心脏水平 20 30 度, 膝关节呈微屈位 , 膝下可垫一软枕 , 有利于静脉回流 , 卧床期间嘱患者活动足部与足趾,2h帮助患者变换体位 1 次 , 以

7、防皮肤长期受压引起坏死。症状好转后可用弹力绷带或弹力袜以提高血流速度或静脉回流。2.5 做好心理护理 下肢深静脉血栓引起下肢肿胀、疼痛 、活动障碍,给患者带来极大痛苦,影响患者生活及工作,再加上病程长、治疗时间长, 给病人带来恐惧不安,护理人员要同情、关心病人,指导病人看书、听音乐,分散注意力,减轻疼痛感。在治疗过程中,还要耐心讲解本病的发展过程、治疗过程和护理要点,解除患者疑虑,以增强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2.6 中药护理 口服中药温服;外洗中药药液热时包裹熏蒸患肢,温时浸洗患肢,冷却后外敷患肢,每日药液作用患肢 68 小时。2.7 做好出院指导 建议患者使用弹力绷带或穿弹力袜。定期到医院复查 ,正确、按时服用抗凝药物 ,定期抽血检查血小板、凝血酶原时间 ,纤维蛋白原等。告知患者站立时间不宜过长 ,坐立时经常脚部着地 ,加强腓肠肌收缩 ,不要穿紧身衣服,以免因静脉压升高而致血液淤滞。饮食宜清淡 ,以低脂肪、低胆固醇为主 ,多饮水 ,补充水分有助于稀释血液 ,降低血液粘稠度。参考文献参考文献 1 董博鸣,王新文,段志泉。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57 例治疗体会。中国医科大学学报,1998 ;27(2):2002012 董国祥。实用血管外科学及护理学。北京:北京医药科技出版社,1995,1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