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蓝耳病的诊断与防治

上传人:kms****20 文档编号:39985020 上传时间:2018-05-21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猪蓝耳病的诊断与防治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猪蓝耳病的诊断与防治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猪蓝耳病的诊断与防治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猪蓝耳病的诊断与防治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猪蓝耳病的诊断与防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猪蓝耳病的诊断与防治(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猪蓝耳病的诊断及防治摘 要蓝耳病是由猪的繁殖和呼吸综合症病毒变种引起的疾病,近几年来猪蓝耳病疫情形势十分严峻,截止目前全国已有 29 个省先后发生疫情,该病发病率高达100%、死亡率约 50%,由于流行病学、临床症状、病理变化都发生了很大变化,给诊断以及治疗造成极大的困难,使畜牧业造成来了严重的经济损失,目前是各猪场预防的重点。关键词猪蓝耳病;诊断;防治某猪场引进一批外购猪(50 头),这一批外购猪是半个月前在当地经销商的组织带领下由某种猪场运送过来的。到家时,精神都还尚好,吃喝正常,三天后,出现了体温升高的现象,高的有 42,低的也有 41,身上发红,食欲受到影响,且一吃多就拉稀,个别猪有

2、呕吐现象,一吐血就死亡,并感染该猪场的其他健康猪。经过当地兽医们的治疗,效果不好,边治边死,治疗时还用过一次猪瘟疫苗,经过半个月治疗,还剩余 9 头,还都奄奄一息。1 流行特点本病是一种高度接触性传染病,呈地方性流行。蓝耳病病毒只感染猪,各个品种、各种年龄和用途的猪均可感染,但以妊娠母猪和 1 月龄以内的子猪最易感,患病猪和带毒猪是本病的重要传染源。本病主要依靠接触感染、空气传播和精液传播,也可通过胎盘垂直传播。 2 临床症状该场被感染的母猪多表现为高热(4041)、精神沉郁、突然厌食,并出现喷嚏、咳嗽、呼吸困难的呼吸道症状。耳朵、腹部、尾部发绀,以耳尖最多;皮下出现蓝紫色血斑,逐渐蔓延致全身

3、变色,甚至有的母猪出现神经麻痹等症状。出现这些症状后,大量怀孕的母猪流产或早产,产下死胎和病、弱仔猪。早产的仔猪出生几天内即死亡。大多数新生仔猪出现呼吸困难(腹式呼吸)、肌肉震颤、共济失调、食欲不振。断奶仔猪感染后大多出现呼吸困难、咳嗽、发热,体温达 40以江苏畜牧兽医职业技术学院毕业论文(设计)1上,有些下痢、关节炎、皮肤有斑点,出现呼吸困难、耳尖发紫、沉郁昏睡等症状,体温可升高至 41左右,食欲明显减少,多数咳嗽明显,个别病猪流少量黏鼻液。3 病理变化剖解 2 头死亡猪只:口鼻有带血色泡沫状分泌物流出,耳、臀、腹、四肢呈蓝紫色,眼圈、肛门及尾根呈蓝紫色;死猪主要病变在肺, 肺部大理石样变,

4、肝肿大,气管、支气管内充满泡沫状、出血性黏膜及黏膜渗出物,胸腔积液,心包积液,心、耳表面有出血点,心肌有纤维素性渗出物,肝肿大,切开有淤血,脾肿胀,肾苍白肿大;死猪的肺门、肠系膜等部位的淋巴结明显水肿出血;肠黏膜层充血。4 诊断4.1 初步诊断根据病猪的临床症状和病理剖检可以初步诊断为猪蓝耳病。4.2 实验室检查直接免疫荧光技术 无菌采集病死猪的肺脏进行触片干燥固定后滴加提纯的蓝耳荧光抗体静置 30 分钟后水洗,荧光显微镜下观察结果,有荧光存在,结果为阳性。可以确诊为蓝耳病。5 治疗5.1 特异性治疗 注射全降猪血清5.2 非特异性治疗 口服阿莫西林粉,金丝桃素拌料。也可干扰素进行治疗。5.3

5、 预防继发感染 用四环素类或者磺胺类等光谱抗菌药物预防继发感染。5.4 对症治疗 对于关节炎可以用头孢和复方氨基比林肌注,对于严重腹泻的口服鞣酸蛋白止泻6 防疫措施6.1 疫苗免疫暴发蓝耳病的该场,应立即采取紧急预防接种策略。应使用蓝耳病灭活疫苗对全部母猪和公猪进行免疫,采用疫苗紧急预防接种时,可根据具体情况适当增加剂量。6.2 综合预防措施江苏畜牧兽医职业技术学院毕业论文(设计)26.2.1 对发病母猪,特别是所产仔猪全部或大部分死亡的母猪,应推迟一个泌乳期配种,对其所产胎衣及木仍伊和死胎应立即焚烧,对污染的环境彻底消毒。6.2.2 对初生仔猪弱仔可对症治疗,补给电解质等。新生仔猪在断乳后,

6、最易感本病,可采取提前断乳,异地隔离饲养,同时采用灭活疫苗进行免疫。6.2.3 继发感染疾病的药物控制 当蓝耳病在猪场发生时,常常会伴有母猪产后并发症和继发保育猪多种呼吸道传染病,此时单纯的疫苗免疫很难取得明显的效果。在采用疫苗免疫的同时,应采用特效药控制其它呼吸疾病的继发感染。6.2.4 建立稳定的种猪群,不轻易引种。如必须引种,首先要搞清所引猪场的疫情,此外,还应进行血清学检测,阴性猪方引入,坚决禁止引入阳性带毒猪。引入后必须建立适当的隔离区,做好监测工作,一般需隔离检疫 45 周,健康者方可混群饲养。6.2.5 猪场要彻底实现全进全出,至少要做到产房和保育两个阶段的全进全出。6.2.6

7、规模化猪场的生物安全体系,定期对猪舍和环境进行消毒(场地消毒可用 1%3%的烧碱),保持猪舍、饲养管理用具及环境的清洁卫生,防止猪群流动。一方面可防止外面疫病的传入,另一方面通过严格的卫生消毒措施把猪场内的病原微生物的污染降低到最低限,可以最大限度地控制和降低 PRRSV 感染猪群的发生率和继发感染机会。6.2.7 做好饲养管理。在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感染猪场,应做好各阶段猪群的饲养管理,用好料,保证猪群的营养水平,以提高猪群对其他病原微生物的抵抗力,从而降低继发感染的发生率和由此造成的损失。7 讨论7.1 蓝耳病仍然在我国部份省区发生流行。当前以高致病性猪蓝耳病为主的猪病养猪业威胁很大,做

8、好该病的防控工作,事关畜牧业能否保持稳步发展和群众的身体健康,意义十分重大.7.2 蓝耳病的防治关键还是在于把好猪的引进关,加强检疫,做好猪场的消毒工作,坚持猪的全进全出,密切注意猪群的变化,发现母猪有流产、死胎,仔猪有呼吸道症状,公猪有嗜睡、食欲不振等症状时,进行必要的兽医检查,做出科学诊断,便于采取隔离、消毒等措施。7.3 本病应与其它繁殖障碍和呼吸道疾病进行鉴别诊断,如应与伪狂犬病、猪圆环病毒病、猪细小病毒病、猪瘟、猪流行性乙型脑炎、猪呼吸道冠状病毒病、猪脑心肌炎、猪血凝性脊髓炎以及其他细菌性疾病进行区分。江苏畜牧兽医职业技术学院毕业论文(设计)37.4 关于疫苗接种,总的来说目前尚无十

9、分有效的免疫防制措施,目前国内外已推出商品化的 PRRS 弱毒疫苗和灭活苗,国内也有正式批准的灭活疫苗。然而,PRRS 弱毒疫苗的返祖毒力增强的现象和安全性问题日益引起人们的担忧。国内外有使用弱毒疫苗而在猪群中引起多起 PRRS 的暴发,因此,应慎重使用活疫苗。参考文献1 吾际舟. 高致病性蓝耳病的研究进展J.中国猪业, 2007, 8:46.2 郑杰.我国南方猪高热病的研究.中国兽医杂志.2007.63 宁宜宝.高致病性变异株引起的猪繁殖与呼吸综合症的发生与流行.中国兽医杂志,2007.14 葛兆宏主编.动物传染病.中国农业出版社,2006.65 吴建民.兽医传染病学.中国农业出版社,2002.7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