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多动症的表现、原因和矫治

上传人:wt****50 文档编号:39981825 上传时间:2018-05-21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儿童多动症的表现、原因和矫治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儿童多动症的表现、原因和矫治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儿童多动症的表现、原因和矫治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儿童多动症的表现、原因和矫治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儿童多动症的表现、原因和矫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儿童多动症的表现、原因和矫治(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儿童多动症的表现、原因和矫治案例介案例介绍绍: :明明是小学四年级学生,在家里是爸爸妈妈头疼的宝贝,天天喝可乐、雪碧,上蹿下跳没有一刻安稳,情绪不稳定,常常冲动任性,一不高兴就对家里的东西摔摔打打。在学校是老师头疼的问题小孩,上课注意力不集中,活动过多,手脚动个不停,需要老师多次课堂提醒;好捉弄人,常干扰或打断别人的说话和活动,自控力差,脾气暴躁,智商正常但学习成绩时好时坏,一事未完又换另一件事爸爸妈妈怀疑明明是多动症孩子。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又称儿童多动症,是发生于儿童时期(多在 3 岁 左右),与同龄儿童相比表现出明显的注意集中困难、注意持续时间短暂以及活 动过度或冲动,且伴有学习

2、困难,认知功能障碍的一组综合征。 一、一、 多动症儿童的表现多动症儿童的表现 多动症儿童的问题核心为自控能力差,主要表现有以下四个方面。 活动过多。多动症孩子不论在何种场合,都处于不停活动的状态中,如上 课不断做小动作,敲桌子,摇椅子,切橡皮,撕纸头,拉同学的头发、衣服等。 平时走路急促,爱奔跑,轮流活动时迫不及待,经常无目的地乱闯、乱跑,手 脚不停而又不听劝阻。他们常常胆子很大,不避危险,尤其在情绪激动时,可 能出现不良行为,如说谎、偷窃、斗殴、逃学、玩火等。喜争吵打骂,常称王 称霸。注意力不易集中。多动症孩子的注意力很难集中,或注意力集中时间短暂, 不符合实际年龄特点,如上课时,常东张西望

3、,心不在焉,或貌似安静,实则 “走神”、“溜号”,听而不闻。做作业时,边做边玩,随便涂改,马马虎虎, 潦潦草草,错误不少。不能集中注意力做一件事,做事常有始无终,虎头蛇尾。冲动任性。多动症孩子由于自控能力差,冲动任性,不服管束,常惹事生 非。当玩得高兴时,又唱又跳,情不自禁,得意忘形;当不顺心时,容易激怒, 好发脾气。这种喜怒无常,冲动任性,常使同学和伙伴害怕他,讨厌他,对他 敬而远之。多动症儿童也常常因此而不易合群,久而久之可能造成其反抗心理, 常常发生自伤与伤人的行为。学习困难。多动症孩子由于注意力不集中,上课不注意听讲,对教师布置的 作业未听清楚,以致做作业时,常常发生遗漏、倒置和理解错

4、误等情况。这类孩 子考试成绩波动较大,到 3-4 年级时,留级的可能相对较多。但因智商正常, 如课后能抓紧复习、辅导,尚可赶上学习进度。 二、二、 儿童多动症的原因儿童多动症的原因 国内外学者虽然对多动症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但目前还不完全清楚其发病 原因,以下几点可能是多动症的主要致病因素。遗传因素。大约 40%的多动症患儿的父母、同胞和其他亲属,在童年也患 过此病,同卵双生儿中多动症的发病率较异卵双生儿明显增高,多动症同胞比 半同胞(同母异父、异母同父)的患病率高,而且也高于一般孩子,这均提示 遗传因素与多动症关系密切。 脑损伤或脑发育不成熟导致的脑功能轻微失调。研究表明,大约 85%的患 儿

5、是由于额叶基底核系统或尾状核功能障碍所致,包括:(1)母亲孕期疾病: 高血压、肾炎、贫血、低热、先兆流产、感冒等。(2)分娩过程异常:早产、 难产、钳产、剖腹产、窒息、颅内出血等。(3)生后 1-2 年内,中枢神经系统 有感染、中毒或脑外伤的患儿,发生多动症的机会较多。 脑神经递质数量不足。脑内神经递质(如去甲肾上腺素、多巴胺)浓度降 低,可降低中枢神经系统的抑制活动,使孩子动作增多。而治疗多动症的药物, 其化学结构与去甲肾上腺素相似,服药后,可通过各种途径,增加去甲肾上腺 素的含量,使患儿动作减少。 环境与教育因素。近年来,许多独生子女家长“望子成龙”心切,由于教 育方法不当及早期智力开发过

6、量,学习负担过重,使外界环境的压力远远超过 了孩子的能力承受范围,这也是当前造成儿童多动症(注意力涣散、多动)的 原因之一。此外,家庭结构松散、矛盾冲突多、父母养育孩子的方式偏于拒绝、 过度保护等,都有可能诱发儿童多动症。 饮食习惯。研究发现,多动症与儿童饮食中含有的氨基酸多少有关。儿童 摄入含有过多酪氨酸或色氨酸的食物, 如驴肉、鱼片、干贝、奶酪、鸭掌、猪 肉松、腐竹、豆腐皮等,都可能诱发多动症。儿童摄入含有过多调味剂、食用 色素以及水杨酸等化学物质也可能诱发该病。此外,儿童摄入含铅量过度的食 物也会导致多动。临床检测多动症孩子血中维生素、铁、锌等微量元素缺乏而 血铅含量过高。 三、三、 儿

7、童多动症的矫治对策儿童多动症的矫治对策 对多动症孩子的治疗一般侧重于教育安抚,教育安抚是家长、老师密切配 合的过程,二者缺一不可。矫治过程是很复杂的,双方应长期坚持。在矫治过 程中家长应充分发挥主导作用,以积极的心态影响孩子,诚挚地请求老师的配 合,共同帮助孩子进步。培养多动症孩子合理的作息习惯。对多动症儿童,家长订立合理的作息制 度,培养他们规律的生活习惯,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并在生活细节上一心不 二用、做任何事都专心。如在生活细节上,吃饭时不边看书报边吃,晚上不迁 就让他看电视,玩电子游戏等至深夜不睡。因为从小日常生活习惯的训练,无 形中加强了组织性,培养了孩子遵守纪律的习惯,对于他们在学

8、校中适应集体 生活,上课时集中注意等大有稗益。对多动症孩子规矩应简单,要求应明确。对这类儿童的要求应简单明了。 如要求改正冲撞同学的鲁莽行为,克服上课时东张西望、顽皮、多动行为等。 应明确提出主要的要求,对他们的攻击性行为或破坏性行为,应像对待正常儿 童一样,严厉予以批评制止,切不可姑息放纵。但也注意不要给他们订过多的 清规戒律,他们比一般儿童更难接受过于繁琐的教条。如条条框框太多,会使 他们感到动辄得咎,不知如何才好,最后什么规律也不遵守了,则达不到教育 目的。 注意对多动症孩子安静、守纪行为给予及时的鼓励。对这类儿童,教师和 家长应根据他们的爱好,逐步培养能静坐集中注意力的习惯,如听故事、

9、看图书、画画、弹琴等,每天逐步延长时间,但内容要集中,不可太杂,以免分心。 对于表现好、能安静、守纪的行为,应及时表扬,予以强化。 在有条件的学校,对这类儿童宜单独开班,每班最多 10 来个人。教学环境 要特别安静,老师应有丰富教学经验及儿童心理学知识,并有足够的耐心与同 情心,课桌采用两边遮挡式的,按 “一”字排开式摆放(减少无意注意),常 常可收到较好的效果。 为减少多动症孩子过多过密的活动,提高他们的注意力,老师可以在讲课 时请孩子将手坐在屁股下面,通过晃动腿或动脚(逐渐过渡到动脚指头)的方 法代替手的活动,从而达到控制双手、预防多动的目的;可以要求学生写作业 时轻声将其正在写的内容口述

10、自我陈述训练。这样保证孩子视觉、听觉、 运动觉等感知通道处于繁忙之中,消耗更多能量、无暇顾及其他而达到抑制多 动、自我关注的目的;在对多动症孩子讲话或布置任务时可以用手扶着他的头 或肩膀,或者拉着他的手,注视着他与他交谈,实践证明,一定的身体接触对 引起其注意有辅助作用;平时如果孩子在一定时间内表现良好,家长或教师可 以用奖励口香糖的方法,通过孩子的动嘴过程替代身体其他部位的多动,从而 达到抑制和奖励的双重效果。 此外,应对多动症孩子过多的精力给予出路。多动是儿童神经化学物质传 递异常的表现,其根本原因是由于早期运动不够、能量释放不足,如果给儿童 一定的时间和空间任其自由运动,待其能量宣泄之后

11、,儿童必然会安静下来。 多动症儿童特别好动,有使不完的精力。故应有意识地组织他们参加一些需要 精力的活动。如跑步、打球、登山、游泳等各种强体力的活动或体力劳动,使 其旺盛的精力有处发泄。尤其是感觉统合疗法中的一些高强度刺激训练,尤其 适用于他们。但对他们在室内追追打打等游戏应予以劝止。对儿童而言,静和 动是守衡的,越是限制动,越会多动,动够了必然有安静的过程。 在食物治疗方面,应认真分析孩子的食谱,并记录儿童的行为,找出引起 儿童多动的食物,如过量高蛋白、脂肪、糖类以及西红柿、橘子、苹果等含甲 醛、水扬酸类食品和含防腐剂、色素、膨化剂、激素、香精、咖啡因等有害儿 童神经系统健康的休闲食品、含亚

12、硝酸盐的腌制食品、油炸食品、烟熏食品、 各种饮料等,控制孩子此类进食。同时注意适当增加蔬菜、谷类等碳水化合物 食品的比重,尽量食用绿色食品,及时补充孩子的维生素等。 在游戏方面,教师和家长可以与孩子一起做在背上写字的游戏:在孩子的 背上(隔着单衣)、手心、手背等部位写字,让他猜猜写的是什么,使孩子高 度集中注意力,减少多动现象;还可以和孩子一起经常玩一些促进中枢神经协 调发展的游戏,如玩“木偶人”的游戏,四目相对,比赛看谁先笑(比自制力 和面部表情控制);学习擦桌子、扫地等需要顺序和耐心的家务活;练习“你 拍一、我拍一”的游戏;练习“一枪打四个”的游戏;练习“拍手拍腿”的游 戏;练习“小狗翻墙

13、”的游戏;练习穿针、拣豆子、穿珠子、搭积木、剪纸、 用筷子夹玻璃珠、塑料插片、插图、走迷宫等等。由于这些游戏本身需要非常 集中的注意力,毅力与恒心才能做到,所以它们对于培养幼儿的注意能力, (尤其是有意注意),意志力、恒心等品质,有很好的效果。 有一些小游戏是父母可以在家中和孩子一起来玩的,这些游戏对于提高孩 子的注意力集中程度会有帮助,家长们不妨尝试一下。 游戏一:找数字内容:在一个 16-25 格的正方形图案中,写出数字 1-25,然后要求游戏参 与者用手指按顺序找出数字 1-25,并记录时间,越快越好。 方式: 1.可以和孩子轮流找,比赛速度 2.和孩子交替找。孩子找 1,妈妈找 2,孩

14、子找 3,以此类推,不可以有停 顿,停顿者受罚 3.格子里的内容可以不断变换,大大小小的数字、英文字母、各省会名称 按照由南向北的顺序排列、把一堆水果名称按照首字母顺序进行排列,等等。 家长可以根据孩子的年龄段、学校里的学习内容、孩子的知识面以及孩子感兴 趣的话题等不同方面,来变换游戏内容,尽量保持和利用好孩子的好奇心和挑 战心理,达到训练的目的。 游戏二:扑克牌 内容:取三张不同的扑克牌(去掉花牌),随意排列于桌上,牌面向上。 让孩子自己选取一张要记住的牌,如红桃 6。然后将三张牌倒扣在桌面上,家 长随意变换三张牌的位置,让孩子说出红桃 6 现在的位置。说对了,双方交换 角色继续游戏。说错了

15、,就要接受处罚。 方式: 1.刚开始游戏时,速度要慢一些,让孩子有一个适应的过程。逐渐地加快 倒牌的速度,增加难度 2.当这个步骤对孩子已经不构成难度的时候,可以把游戏升级成记住三张 牌,并在倒牌之后正确指出三张牌的位置 3.另一种升级方法:增加牌的数量 游戏三:乒乓球 内容:这是一个干扰注意游戏。把一个乒乓球放在球拍上,要求孩子端着 球拍绕桌子走一圈,不能让球掉下来。在走的过程中间,家长可以在边上进行 捣乱,但不能碰到孩子的身体。可以一会儿拍手跺脚,一会儿大喊大叫,可以 开着电视,放孩子比较喜欢的动画片,可以不停地说“掉了!掉了!”,等等。 孩子可能会乐不可支,但又必须保持镇定和注意力集中以完成游戏。当上述方法反复综合使用仍不奏效时,证明孩子中枢神经系统方面有病变, 应在医师的指导下配合药物疗法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