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气助词“也”和“矣”的区别

上传人:kms****20 文档编号:39978645 上传时间:2018-05-21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4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语气助词“也”和“矣”的区别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语气助词“也”和“矣”的区别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语气助词“也”和“矣”的区别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语气助词“也”和“矣”的区别》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气助词“也”和“矣”的区别(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语气助词“也”和“矣”的区别也表对事物固定状态的肯定或确认。 (表静态) 其意常在沛公也。 鸿门宴矣表陈述语气,但 二者分工明确。表事物发展变化的过程,断定事物的“已然” “将然”或“必然” 。 (表动态)脱身独去,已至军矣。 鸿门宴4、连词表并 列与、及、暨/且、而、 以/且且, 载载和/又/又 又/一边 一边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 迢迢牵牛 星 既见复关,载笑载言。 氓 四体康且直。 孔雀东南飞表承 接而、则、因、乃、 遂/而后/若夫于是、就、便/然 后/至于项王即日因留沛公与饮。 鸿门宴表递 进而、且并且、而且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劝学表因 果以、为、因、由、 缘/故、是故、是以、

2、以故由于、因为/因此、 所以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秋浦歌 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 师说表 假 设向、向使、使、而、 即、若、必、今/即、 纵、纵使、纵令、 藉第令如果、假如/即使使六国各爱其人,则足以拒秦。 阿房 宫赋 纵使晴明无雨色,入云深处亦沾衣。 山中留客 藉第令毋斩,而戍死者固十六七。 陈 涉世家表转 折而、然、则、然则、 可却、可是、但是、 但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师说 虽然,犹有未树也。 逍遥游 然视其左右,来而记之者已少。 游褒 禅山记注意:连词“以”与“而”连接的前后两项间有对动词谓语的修饰关系,易与承接关系混 淆,要注意辨别。如: 尉剑挺,广起,夺而杀尉(陈涉世家 ) 举所

3、佩玉玦以示之者三(鸿门宴 ) 前例的“夺”与“杀” ,后例的“举”与“示“,有时间上行动上有明显的先后,属承接关 系。 吾尝终日而思矣。 (劝学 ) 木欣欣以向荣(归去来兮辞) ) 前例的“终日”与“思” ,后例的“欣欣”与“荣” ,是同时发生的,前后有修饰关系。表 修饰的“而” “以”可译作“地” “着” ,也可不译。5、介词引出行动的工 具、方法、凭 借以、因拿、凭借、依据入见。问:“何以战?” 曹刿论战又因厚币用事者臣靳尚。 屈原列传引出动作的对 象于、与、因、 为、乎同、跟、给、替、 对、对于、向、通 过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师说 欲呼张良与俱去。 鸿门宴引出动作的原 因于、以、为由于

4、、因为业精于勤荒于嬉。 劝学解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岳阳楼记引出动作的时 间、处所于、乎、自、 从、缘在、从、到、沿着辞楼下殿,辇来于秦。 阿房宫赋 生乎吾前。 师说 缘溪行,忘路之远近。 桃花源记“以” “与” “因”在句中作介词与连词的辨别 以以+名词(名词性短语)具以沛公言报项王。 鸿门宴 以乡人子谒余。 送东阳马生序充当句中唯一动词的状语或 补语,为介词。以+动词必以分人。 曹刿论战 以刀劈狼首。 狼前面没有动词或动词性短语, 为介词。动词(动词性短语)+ 以+动词(动词性短语)余与四人拥火以入。 游褒禅山记为连词。与名词(名词 性短语)+与 +名词(名词 性短语)独卿与子敬与孤同耳

5、。 赤 壁之战 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赤壁 赋 沛公军霸上,未得与项羽相 见。 鸿门宴无主次之分,即“与”前后之名词或名词性 词组互换,意义没有改变,即为连词。 (1) 前一个“与”连接的“卿”和“子敬”是并 列关系,故是连词;后一个“与”连接“卿 与子敬”和“孤” ,有主次之分,故是介词。 (2)可以互换,连词。 (3)不可互换,介 词。因因+名词(名 词性短语)然后践华为城,因河为池。 过秦论 因地制宜、因人而异。 (成语) 因利乘便,宰割天下,分裂山河。 过秦论“因”与名词或名词性短语 组成介宾结构,为介词。因+动词后因伐木,始见此山。 雁荡山为连词。注意:“因” 、 “以” 、 “与”后省略代词,会误为连词。如: 望今后有远行,必以(之)千妾。 与妻书 是岁大旱,无野草,农以(之)千谌。 段太尉逸事状具告以事,欲呼张良与(之)俱去。 鸿门宴 项王即日因留沛公与(之)饮。 鸿门宴 驴不胜怒,蹄之。虎因(之)喜,计之。 黔之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