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缩窄性心包炎的x线辅助诊断0 4000字1

上传人:kms****20 文档编号:39978618 上传时间:2018-05-21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5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慢性缩窄性心包炎的x线辅助诊断0   4000字1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慢性缩窄性心包炎的x线辅助诊断0   4000字1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慢性缩窄性心包炎的x线辅助诊断0   4000字1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慢性缩窄性心包炎的x线辅助诊断0   4000字1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慢性缩窄性心包炎的x线辅助诊断0   4000字1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慢性缩窄性心包炎的x线辅助诊断0 4000字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慢性缩窄性心包炎的x线辅助诊断0 4000字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慢性缩窄性心包炎的慢性缩窄性心包炎的 X 线辅助诊断线辅助诊断摘要目的:探讨 X 线联合超声心动图和 CT 在慢性缩窄性心包炎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 51 例经手术病理证实为慢性缩窄性心包炎的患者,分别行 X 线、超声心动图、CT 检查,将检查结果与手术所见结果进行对比,比较单用 X 线诊断及 X 线分别联合 CT 和超声及 X 线、超声、CT 联合检测慢性缩窄性心包炎的阳性诊断率。结果:X 线、X 线联合超声、X 线联合 CT、X 线联合超声+CT 对慢性缩窄性心包炎的阳性诊断率分别为58.82%、83.27%、88.24%、92.16%。结论:X 线联合 CT 和超声检查可显著提高慢性缩

2、窄性心包炎的阳性检出率。关键词X 线;超声心动图;CT;联合检测;慢性缩窄性心包炎;诊断缩窄性心包炎是常见的心血管病之一,临床根据起病缓急及临床表现分为急性、亚急性和慢性三型,其中慢性缩窄性心包炎多因心包慢性炎症引起,病程多较长,一般在 3 年以上,患者起病隐匿,心包明显缩窄且显著增厚,可有钙化,多无发热等其他中毒症状。但患者心功能逐渐减退,心脏收缩及舒张因心包的粘连、增厚而受限,引起全身血液循环障碍。早期明确诊断,早期给予手术治疗,剥离缩窄心包是唯一有效的治疗方法,因此术前的正确诊断尤为重要。慢性缩窄性心包炎的诊断技术以影像技术为主,我们对比了 X 线、CT、超声及联合应用上述三种检测手段在

3、慢性缩窄性心包炎检测中的阳性率,旨在探讨 X 线在慢性缩窄性心包炎中的辅助诊断作用,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临床资料:选取我院心外科 2005 年 1 月-2013 年 8 月期间收治的的慢性缩窄性心包炎患者 51 例,所有患者均经手术病理证实为慢性缩窄性心包炎,其中男性患者 29 例,女性病理 22 例,年龄 14 岁-76 岁,评均年龄(43.42.3)岁,患者临床表现特异性不强,主要表现为乏力、呼吸困难、心悸、胸闷、心音低、心包摩擦音、心包叩击音、胸水、腹水、肝脾肿大、颈静脉怒张、周围静脉压升高等,51 例手术病例中心包增厚 41 例(心包增厚的厚度 3mm-17mm) ,

4、心包钙化 30 例,心房增大 30 例,所有病例术前均行 X 线、CT、超声心动图检查。1.2 方法1.2.1 诊断依据:X 线及 CT 诊断依据1:患者心包钙化且厚度3mm;心室腔缩小或变形,双心房增大;上下腔静脉增宽;心脏边缘僵直。超声诊断依据2:心包钙化且增厚3mm,心室腔缩小或变形,双心房增大;上下腔静脉增宽;心脏舒张功能受限;室间隔矛盾运动。阳性率=影像检查阳性例数/入选病例总例数*100%。1.2.2 检查方法:X 线检查:应用*X 光机及*X 线成像系统进行检测,患者屏气,取左右侧卧或后前位,正位片管电流条件是 30mAs,管电压条件65KV;侧位片管电流 45mAs,管电压 7

5、5KV,摄影距离约 1.5m,计算机最终对影像信息进行数字化处理。超声心动图检查:采用*型号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及超声图文工作站进行检查,心脏探头频率 2.5-4.25MHz,患者左侧卧位,平静呼吸,充分暴露检查部位,声窗选择心尖、胸骨旁、胸骨上窝、剑突下等切面。CT 检查:螺旋 CT 为*产的*型号,检查前控制患者心率80 次/min,扫描范围自肺尖至肺底,扫描层厚 10mm,层间距 10mm,矩阵 512512;增强扫描屏气时间 8-15s,肘静脉注射造影剂欧乃帕克(350mg/ml) ,注射速度5ml/s,检查时间 15-20min。1.2.3 统计学方法:平均数用s 表示,组间平均数的

6、比较采用单因素方X差分析,组间平均数间的两两比较采用 t 检验,所有数据经 SPSS17.0 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p0.05 视为差别有统计学意义。2 结果2.1 慢性缩窄性心包炎 X 线、CT、超声下表现:慢性缩窄性心包炎患者在X 线、CT 和超声下,均可见不同程度的心包钙化、心房增大、心室缩小、心缘僵直、胸腔积液,该病在各影像检查下所见具体结果见表 1。表 1 慢性缩窄性心包炎在各不同影像检查下的临床表现临床表现X 线下阳性 例数占全部病 例百分比(%)CT 下阳性 例数占全部病 例百分比(%)超声下阳 性例数占全部病 例百分比(%) 心包钙化3466.672956.86611.76 心室

7、缩小47.841223.531631.37 心房增大1223.532141.182956.86 心缘僵直1223.53917.6547.84 胸腔积液1019.61917.65917.65上腔静脉 增宽1019.612854.91835.29下腔静脉 增宽2854.92549.02心包增厚2854.9 心包积液1937.252141.18 胸膜增厚713.731019.61 肺淤血1325.49 心室舒张 功能受限3874.51室间隔矛 盾运动2345.1肺纹理增 粗3058.82肺静脉干 增粗1835.292.2 慢性缩窄性心包炎各影像诊断阳性率比较:慢性缩窄性心包炎单独应用X 线检查,阳性

8、检出率仅 58.82%,联合应用 CT、超声等影像技术进行检查课提高慢性缩窄性心包炎的阳性检出率,X 线、CT、超声心动图三种影像技术联合检查阳性率最高,其次是 X 线联合超声检查,具体结果见表 2。表 2 影像诊断阳性率影像检查阳性例数阴性例数阳性百分比(%)X 线302158.82* X+CT44783.27 X+UCD45688.24 X+CT+UCD47492.16与 CT、UCG、X+CT、X+UCG、X+CT+UCG 比较*P0.05CT、UCG、X+CT、X+UCG、X+CT+UCG 两两比较 P0.053 讨论慢性缩窄性心包炎是心包最常见的病变,主要是因各种原因导致的心包弥漫或

9、局部不规则增厚、钙化,严重时心包外面像包裹一层“硬壳” ,严重限制了心脏活动,表现为心脏舒张早期迅速充盈,中晚期充盈突然停止,心脏舒张功能受限,舒张压升高,肺静脉压和体静脉压升高,因此体循环严重瘀血,患者多出现下肢水肿及胸腹腔积液,上下腔静脉增宽。慢性缩窄性心包炎起病多隐匿,临床检查缺乏特异性,容易误诊,因此选择合适的检查方法,提高该病的阳性诊断率,意义重大。我们重点讨论了 X 线与 CT、超声等影像技术联合检测应用于慢性缩窄性心包炎的诊断,旨在探讨 X 线辅助检查在慢性缩窄性心包炎诊断中的作用。3.1 X 线在慢性缩窄性心包炎中的应用:慢性缩窄性心包炎的 X 线影像有很多表现,但是特异性表现

10、较少,X 线平片报告心包钙化比率约 12.3%-48.5%3,心影增大,心包引流后心界缩小是诊断慢性缩窄性心包炎的有力证据。本研究51 例慢性缩窄性心包炎患者中,心包增厚 41 例,心包钙化 30 例,X 线摄片显示心包钙化,34 例,占全部病例 66.67%,阳性检出率为 82.93%,钙化部位主要位于心脏前、后缘。X 线可显示心脏形态及大小的改变,胸腔积液、肺淤血、心影僵直不规则等表现在 X 线下也可清晰显示,但对于心包钙化不明显及心包增厚的范围及程度无法清晰显示,对少量心包积液也无法显示,因此 X 线仅适用于慢性缩窄性心包炎典型病例的初步诊断,进一步确诊需联合其他影像检测手段。3.2 C

11、T 检查在慢性缩窄性心包炎中的应用:CT 分辨率较 X 线高,可准确显示心包增厚的程度及部位,对心脏轮廓改变、心包钙化及心脏血流异常表现的显示也较有价值,能可靠显示缩窄性心包炎的各种形态异常。CT 对于心包增厚大于 4mm 的病例诊断准确率优于 X 线和超声4,对于心包增厚低于 4mm 的 CT将识别为正常,因此对早期病变及心包轻微增厚的病例可能漏诊。本组病例在X 线中的表现,多数在 CT 中也能表现出来,仅个别病例的钙化病灶因造影剂、心脏搏动及呼吸伪影的影响,CT 没能准确检出,在工作中提高扫描速度,可大大减小呼吸、心动伪影的干扰5。3.3 超声在慢性缩窄性心包炎中的应用:超声对心脏结构改变

12、的诊断价值较大,慢性缩窄性心包炎在超声心动图上多提示心包局限或弥漫性增厚,心室缩小、心房增大,心功能减退,X 线、CT 同时检出心包钙化及增厚即可明确诊断。本组 51 例手术病例中有 30 例心房增大,超声检查出 29 例心房增大,占全部病历的 56.82%,阳性检出率为 96.67%,明显优于 X 线,但超声对心包钙化及胸膜改变的检出不及 X 线和 CT。3.4 X 线、CT、超声联合检查在慢性缩窄性心包炎中的应用:X 线、CT、超声心动图在慢性缩窄性心包炎的诊断方面各有侧重,三者联合应用诊断效果确切且理想。本研究结果提示三种检测手段联合应用,慢性缩窄性心包炎的阳性检出率高达 92.16%,

13、而单用 X 线检查阳性率仅 58.82%,因此临床工作中对慢性缩窄性心包炎的诊断提倡应用 X 线联合 CT 及超声心动图检查来明确诊断。总之,临床影像技术及设备不断更新,对慢性缩窄性心包炎的诊断水平也不断提高,临床医师在工作中应根据各影像技术的特点及优势,选择既经济又有实效的检测手段来服务于患者。对于慢性缩窄性心包炎的诊断,我们提倡 X线辅助 CT、超声或者三者联合检测来明确诊断。参考文献1 Mausi T,Finck S,Higgins CB.Constrictive pericarditis and restrictive cardiomyopathy.Evaluation with MR imagingJ.Radiology,1992,182(2):369-3732 明德,田家玮,任卫东.临床多普勒超声学M.北京:中国医科大学,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联合出版社,1997,4353 刘玉清.临床心脏X线诊断学M.北京;北京出版社.1981,3514陈杨宗,杨建国.不同影像技术对慢性缩窄性心包炎诊断价值的对比研究J.中国基层医药,2012,9(19):2839-2840.5 Rienmuller R25 Years of Cardiac CT Imaging Past,Present,and FutureJHerz,2003.28(2):99-10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