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述构建主义学习理论的主要观点及教育启示

上传人:kms****20 文档编号:39978584 上传时间:2018-05-21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2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试述构建主义学习理论的主要观点及教育启示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试述构建主义学习理论的主要观点及教育启示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试述构建主义学习理论的主要观点及教育启示》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试述构建主义学习理论的主要观点及教育启示(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试述构建主义学习理论的主要观点及教育启示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构建新型的教学模式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引入和以计算机为核心的多媒体、Internet、通信技术在教学领域的运 用,打破了传统教学模式的束缚,为探索构建新型的教学模式提供了理论基础和技术条件。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者知识的获取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的,而是学习者在一定 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其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 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也就是说,学习者是信息加工的主体,是意义的主动建 构者。建构主义强调以学习者为中心,把“情境” 、 “协作” 、 “会话” 、 “意义建构”作为学 习环境中的四

2、大要素。强调学习环境中的情境必须有利于学习者建构意义的情境创设,使 学习者真正进入教学的真实情境。通过学习者的协作、对学习资料的搜索与分析探究,提 出问题、提出设想和进行验证,发现规律以及对某些学习成果的评价。在这个过程中,同 时强调组织学习者运用语言和文字向他人进行表述、让每个学习者的思维智慧为整个学习 群体所共享,从而实现意义建构的最终目标,对学习内容深刻而全面地理解和掌握。 一、以教师为主导进行“情境”创设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提倡在教师指导下的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追求教与学的合作化,并强 调创设真实情境,把创设情境看作是“意义建构”的必要前提。在建构主义学习环境下, 教学设计不仅要考虑教学

3、目标分析、学习者特征分析以及媒体的选择与利用,还要考虑有 利于学生建构情境的创设问题,并把情境创设问题看作是教学设计的最重要内容之一。根 据教学内容的需要,创设多种情境,或有问题使人困惑、或有刺激令人兴奋、或有场景引 人入胜、或有悬念引人深思。在教学中利用现代教育媒体的光、形、色、声的特点,把影 视、图形、图像、声音、动画以及文字等各种多媒体信息及控制实时动态地引人教学过程, 色彩丰富的画面和良好的人机交互界面,使人有身临其境之感。这样可以激发学生的联想 思维,使学生能利用自己原有认知结构中的有关经验去同化和索引当前学习到的新知识, 从而在新旧知识之间建立起联系,并赋予新知识以某种意义。由此可

4、见,现代教育媒体是 创设真实情境的最有效的工具,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充分发挥这些优势,让学生积极参 与教学活动、去发现真理和探索真理。 二、以学生为中心进行“协作”学习 在学习过程中,学习者与周围环境的交互作用对于学习内容的理解(即对知识意义的建构) 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学习者在教师的组织和引导下进行讨论和交流,学习者之间互相支持、 互相帮助,营造创新思维的形成条件,培养协作精神,共同建立起学习群体,在这样的群 体中进行协商和讨论。通过这样的协作学习,学习者群体(包括教师和每位学生)的思维与 智慧就可以被整个群体所共享,而不是其中的某一位或某几位学生完成意义建构。因此, 学习者用自己的活动对人类

5、已有的知识建起自己的正确理解,而不是去仔细地吸收课本上 的或老师讲述的现成结论,所以这种教学过程应该是一个学习者亲自参与的充满丰富生活 的概念或思维活动的组织过程。在多媒体教学中,要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体现学生的创新 精神,教师就要精讲并加强个别辅导,让学习者有更多机会在不同的情境下应用他们所学 的知识,能根据自身行动的反馈信息来形成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三、以课堂为阵地进行“会话”商讨 要使学习者真正成为信息加工的主体,就必须为学习者的自主化学习、个性化学习、多元 化学习、 “会话”学习提供多媒体形式的信息资源。同时,教师还应结合教学内容、根据学 生的具体情况组织学习者对当前所学知识的概念、基

6、本原理、基本方法和基本过程进行讨 论与交流,并对协作学习过程进行引导,使之有利于学习者的主动探索和主动发现、更多 更好地获取关于客观事物规律与内在联系的知识,向发展联想思维和建立新旧概念之间联系的意义建构的方向发展。教师要提出适当的问题以引起学习者的思考和讨论,在讨论中 设法使之感到课堂教学轻松,从而主动观察、主动思索、积极参与、发表意见、交流信息、 相互启发、畅所欲言,在不断肯定、修正自己的思维过程中实现自我构建。建立师生平等 交流的氛围,要求教师要爱护学生的创新意识,积极鼓励、引导学生发言和争论。教师要 收集学生学习的反馈信息,认真分析学生思维的差异、特点、方法和过程,以实现有效的 教学指

7、导。 “会话”是协作过程中不可缺少的环节。在多媒体教学中遇到疑难时,除了可以 要求教师帮助外,提倡学生之间进行会话商讨、彼此交流观点,对学生的学习结果进行分 析、评价。对所学知识的意义构建要求整个学习群体相互学习来共同完成。 四、以创新为目标进行“意义建构” 建构主义理论的内容很丰富,但其核心是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培养学习者的主动“建构” 能力。多媒体技术能提供直观的、形象的多重感官刺激的视听教材,是一种最有效、最直 接的信息传递方式。因而必须让学生充分、自主地占有信息资源,为学生感受情境、探索 发现、验证假设、建构意义提供丰富的、有价值的多媒体形式的信息资源。领悟所学内容 主题的情感基调及基本

8、内涵,对学生认知结构的形成与发展是非常有利的,也是其它媒体 或其它教学环境无法比拟的。应在进行教学目标分析的基础上,选出当前所学知识中的基 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方法和基本过程作为当前所学知识的基础内容,然后再围绕这个 主题进行意义建构。让学生自己把握自己的教育,创造他们自己的知识,用他们自己的创 造力去研究并向他人表达信息,使学生对所学知识内容达到深刻的理解和掌握。 总之,作为新世纪的教师必须更新观念,大胆地引进和创新,积极开发学习资源,探索在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指导下、利用现代教育技术的新型课堂教学模式,使教学过程由传统 的以教师为中心的逻辑讲解传授式转变为通过情境创设、协作学习、问题探索、意义建构 等以学习者为主体的过程,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主动发展和个性发展,真正为教 学模式改革和教育现代化进程开创一个崭新的局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