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会计造假的防范与治理

上传人:kms****20 文档编号:39978446 上传时间:2018-05-21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5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试论会计造假的防范与治理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试论会计造假的防范与治理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试论会计造假的防范与治理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试论会计造假的防范与治理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试论会计造假的防范与治理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试论会计造假的防范与治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试论会计造假的防范与治理(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 1 页 共 10 页 宜顺论文网宜顺论文网 www.13Lwww.13L摘要摘要近年来,不论是在国际上还是在国内,会计造假案件不断出现,会计造假已成为一种世界现象。尽管相关会计法律、法规的不断完善,但总有一些人想法设法的钻空子。要想有效的遏制这种现象,还必须不断地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利用各界的监督,内外兼顾的从它的根部源头抓起,在危害更严重发生之前防患于未然。我将通过对会计造假产生的原因,环境、结果的分析,从而提出一些能够缓解这种危机的措施和治理的建议。关键词:关键词:会计造假,会计假账,会计监督,内部控制制度, 职业道德。第 2 页 共 10 页 宜顺论文网宜顺论文网 www.13Lwww

2、.13L目目 录录一、会计造假的表现一、会计造假的表现. 4 4 (一)会计造假的概述(一)会计造假的概述 . 4 4 (二)会计造假的主要表现(二)会计造假的主要表现 . 4 4 (三)会计造假的危害(三)会计造假的危害 . 4 4二、会计造假原因的理性思考二、会计造假原因的理性思考.5.5 (一)信息披露制度的缺陷(一)信息披露制度的缺陷 . 5 5 (二)公司治理结构的问题(二)公司治理结构的问题 . 5 5 (三)造假的收益远大于成本(三)造假的收益远大于成本 . 5 5 (四)中介机构监管薄弱(四)中介机构监管薄弱 . 6 6 (五)诚信品质(五)诚信品质 . 6 6 三、治理会计造

3、假对策分析三、治理会计造假对策分析.6.6 (一)不断加强会计职业道德教育力度(一)不断加强会计职业道德教育力度 . 7 7 (二)完善会计职业道德的奖惩和建立舆论评论机制(二)完善会计职业道德的奖惩和建立舆论评论机制 . 7 7 (三)加强舆论评论机制(三)加强舆论评论机制 . 7 7 (四)全面倡导会计职业道德准则(四)全面倡导会计职业道德准则 . 7 7 (五)加强内部控制制度,提高企业内部管理(五)加强内部控制制度,提高企业内部管理 . 8 8 (六)加强独立审计作用,提高独立审计质量(六)加强独立审计作用,提高独立审计质量 . 9 9 四、结论四、结论.10.10五、参考文献五、参考

4、文献.11.11第 3 页 共 10 页 宜顺论文网宜顺论文网 www.13Lwww.13L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使会计环境变得复杂多样,不确定经济事项目增 多,在会计法制不断改进完善的过程中,部分人和单位利用自身的条件,进行会计造假行为,严重影响社会经济。例如近年中国大陆出现的欧亚农业、农凯 等会计造假案,英国出现的安然、施乐等会计造假案,会计造假行为已经像流行 病毒一样蔓延全球。正视会计造假案的事实,从职业道德、会计监管、信息、 内部控制等方面入手,建立和完善会计经济机制,防范和治理会计造假行为, 减少会计造假案的发生。 一、一、 会计造假的表现会计造假的表现 1.11.1 会计造假的概述

5、会计造假的概述会计造假是指会计造假的策划、组织、指挥、参与和具体实施,也就是假账的 涉案和后果承担。假账是会计人员直接制造的,但造假既需综合知识、做假技 巧、胆量,更需要适宜的环境和背景,因而一般绝不是一个会计人员能完成的, 会计造假主体应包括炮制假账和相关违法乱纪活动的主谋和执行者。值得注意 的是随着社会经济结构及其运行方式的改变,会计造假主体的构成亦变得复杂 起来,其动因和作案手段也出现多样性和复杂化的趋势。 1.21.2 会计假账的主要表现会计假账的主要表现 随着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会计的作用越来越大,会计信息在宏观调控、促进 经济发展等方面都发挥了很重要的作用,会计信息已日益成为企业管

6、理者、政 府管理部门进行决策的重要依据。但同时,会计造假的现象也越来越严重,从 1720 年英国的南海公司事件,1929 年美国的股市大崩溃再到近几年美国安然、 世通的造假事件,我国的琼民源、郑百文、银广厦造假案件,造成了严重的会 计诚信危机。会计造假已成为了一个社会问题,会计造成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 方面: (1)会计法制观念淡薄,违法干预会计工作。(2)授意、指使、强令篡改会计数据,造假凭证、帐表进行假审计、假评 估。 (3)账外设账。 (4)转移国有资产、偷逃税收、粉饰业绩。 (5)会计人员执法环境差,会计监督严重弱化,单位会计基础工作和内部 控制制度薄弱。 (6)违法违纪手段隐蔽,做假技

7、术不断发展。 (7)计工作中有法不依,违法不究的现象比较严重。 会计造假这个会计领域的突出问题,已严重干扰了正常的社会经济秩序,在一 定程度上影响了我国经济的发展。要找出会计造假的原因,并研究行之有效的 治假措施已成为当前会计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 1.31.3 会计假账的危害会计假账的危害 1.3.1 经济危害第 4 页 共 10 页 宜顺论文网宜顺论文网 www.13Lwww.13L首先,很大程度上导致微观决策失误;很大程度上形成宏观调控错位; 很 大程度上阻碍市场体制完善;很大程度上削弱国家经济实力;很大程度上阻碍中国接轨国际经济。 1.3.2.社会危害 很大程度上引发社会不稳定因素;很大

8、程度上产生社会信用危机;很大程度上影响职业道德建设。 1.3.3 政治危害 一定程度上影响执政党的政治地位;一定程度上影响政府威信;一定程度上影响社会政治稳定。 二、二、 会计造假原因的理性思考会计造假原因的理性思考 长期以来,会计造假问题不但没有得到很好的治理,而且有愈演愈烈之势。 在治理会计造假的过程中有时令人误入歧途,针对会计造假问题拟采取或已采 取的办法和措施,要么是治标不治本,效果有限;要么是难以操作,缺乏可行 性。因此,分析会计造假的原因,找出遏制会计造假的行之有效的对策,是规 范会计行为,保护各相关者利益的迫切需要。会计信息的失真问题是会计造假 行为的一项手段,也是形成会计造假事

9、实的结果。 2.12.1 信息披露制度的缺陷信息披露制度的缺陷 许多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不主动,不充分,质量较低且滞后,证券市场信 息披露的方式主要有自愿性和强制性两种。一些上市公司因自身存在的暗点, 把信息披露看成是一种额外的负担,而非一种其应该承担的义务和股东应获得 的权利,在面对自愿性信息披露时往往采取一种回避的态度。上市公司在对公 司信息披露时,高估收益,低估损失,如虚构交易对象、伪造销售合同、伪造 出口报关单、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等;或者在公司会计信息中通过似是而非、 故弄玄虚的语言,使公众产生歧义性的理解;或者在会计信息中对投资者遗漏 或隐瞒某些重大的问题。2.22.2 公司治理结构的

10、问题公司治理结构的问题 当前一些上市公司的现代产权制度改革还没有到位,上市公司股权结构不 合理, “内部人、大股东控制”现象严重。其中由于国有股产权主体缺位,难以 强化国有股股东对公司的产权约束和控制。由于我国绝大部分的上市公司是由 国有企业改制而成的,在转变中产生了“一股独大”的现象,流通股数量较少, 股东分散,难以强化国有股股东对公司的产权约束,这就导致了上市公司的管 理权被公司的管理层所控制。高管人员在利益驱动下,协助大股东进行占用资 金、挪用资产;并通过会计造假等手段逃避监管,损害中小投资者利益。 2.32.3 造假的收益远大于成本造假的收益远大于成本 我国的证券市场目前正处于初级发展

11、阶段,存在一些不完善的地方,如执 法不严,缺乏透明度。上市公司会计造假被发现的概率极小,追查案件时松时 紧,不够及时。部分处罚决定没有公之于众,部分处罚决定不够具体,我国第 5 页 共 10 页 宜顺论文网宜顺论文网 www.13Lwww.13L证券法中缺乏民事责任的规定,在实践中,对信息披露违规行为一般都采 用行政处罚的办法解决,对违规信息披露者难以起到有效的震慑作用。在被处罚对象方面,虚假信息披露的责任方一般都归于上市公司,对具体责任人的处 罚较少。上市公司从造假中获得的收益远大于造假所受到的处罚,导致造假事 件层出不穷,证券市场充斥着无视各种法规的行为,中小投资者遭受的损失得 不到赔偿。 2.42.4 中介机构监管薄弱中介机构监管薄弱 我国长期以来对中介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