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0 幼儿教师良好行为习惯对幼儿性格形成的影响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39975883 上传时间:2018-05-21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9.9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4.30 幼儿教师良好行为习惯对幼儿性格形成的影响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4.30 幼儿教师良好行为习惯对幼儿性格形成的影响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4.30 幼儿教师良好行为习惯对幼儿性格形成的影响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4.30 幼儿教师良好行为习惯对幼儿性格形成的影响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4.30 幼儿教师良好行为习惯对幼儿性格形成的影响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4.30 幼儿教师良好行为习惯对幼儿性格形成的影响》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4.30 幼儿教师良好行为习惯对幼儿性格形成的影响(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0本科生毕业论文论文题目:幼儿教师行为习惯对幼儿性格形成的影响论文题目:幼儿教师行为习惯对幼儿性格形成的影响姓姓 名:名:指导教师:指导教师: 专专 业:业: 年年 级:级:类类 别:别:学习中心:学习中心:完成时间:完成时间:北京师范大学继续教育与教师培训学院北京师范大学继续教育与教师培训学院1幼儿教师行为习惯对幼儿性格形成的影响幼儿教师行为习惯对幼儿性格形成的影响 摘摘 要要 行为习惯是一个人在融入社会,在社会上展示自己与人相处的一个重要特征。幼 儿教师如何以自己的行为习惯影响幼儿日后在社会中符合社会该有的性格的要求,是一个 很重要的话题。如何通过教师行为习惯来形成孩子的良好的性格是本论文

2、的主要内容。文 章首先姐界定行为习惯的概念,陈述幼儿教师行为习惯的特征,然后论述幼儿教师如何通 过自己的行为习惯来培养孩子的良好性格。 关键词关键词 幼儿教师 行为习惯 性格形成作为幼儿教师,是孩子接受教育的除了父母之外的来源体。而幼儿教师,作为这个幼儿 教育这个集体中的组织者和协调者,是对于集体起着极为的重要。而且,幼儿作为一个成 年人,在幼儿这个集体中是幼儿心目中的依赖对象之一,也是幼儿模仿的“社会上的人” 。 可以说,幼儿教师就是幼儿通往社会的路上的一个指路人。一、教师良好行为习惯的概念理解一、教师良好行为习惯的概念理解人有性格有气质有能力,而人的性格和气质表现出来的就是行为习惯。换言之

3、,良好 的行为习惯也体现出一个人的性格和能力。良好的行为习惯也表现出一个人的道德到品质 以及他对义务的执行情况。如果这个人的行为习惯很好,那么他/她就显得很有魅力,很得 到别人的喜爱。在今天的社会里如果一个人的行为习惯好,就意味着他/她对别人很好,别 人也很喜欢他们。他们在这个社会里的朋友就多。怎样才能讨人喜欢,在社会上获得很多 朋友呢?这就涉及他的行为习惯的问题。良好的行为习惯主要表现在:第一、对别人的事情很热情,很积极,总是为别人着想。第二、不随便发脾气,对事情表现出开朗的心情,总是让人感觉到这个人很容易交往, 能给别人带来欢乐,让人觉得开心。第三、对自己的事情严格要求自己,总有一颗上进的

4、心。对很多事情很上心,从来不 自卑,很谦虚。第四、大大方方,对人谦虚有礼貌,总是想着要帮助别人。幼儿儿教师的良好习惯就表现在日常工作中对孩子的热情度以及其给孩子带来的快乐 和开心。二、幼儿教师在履职过程中良好的行为习惯的表现二、幼儿教师在履职过程中良好的行为习惯的表现幼儿教师在履职过程中的良好的行为习惯包括谈吐、组织活动、待人方面的良好行为 习惯。(一)谈吐方面在教学中,教师与孩子进行交互,而交互的主要方式就是语言的交流。教师在于孩子 进行的交流过程中,需要文明用语,并且能够用生动而得体的语言表达其对孩子的关爱, 让孩子感受到来自老师的关爱。(二)组织活动方面幼儿教师在组织活动过程中,需要表现

5、出积极的行为。积极地组织幼儿活动可以让学 生从中受到感染,并且能够放开心态来积极参与到活动中,从而能够让活动得以顺利地进 行。(三)待人方面在教师和与孩子交互的过程中,教师要表现出对孩子的关心以及对孩子负责任的行为。 只有对孩子表现出关心,才能够让孩子感觉到老师对自己的关爱,从而愿意接近老师,而 只有表现出负责人的行为才会让孩子感觉到安心。安全感是孩子潜在的忧患意识。当一个2老师从家长手中接过孩子的时候,就意味着老师对这个孩子的各方面都需要付出责任心。 而不能够在接过孩子之后就让孩子独处而不予理睬。三、幼儿教师良好的行为习惯对孩子性格的影响三、幼儿教师良好的行为习惯对孩子性格的影响 老师是幼儿

6、园孩子的向齐对象,是孩子眼观的目标体。因此,幼儿教师的行为习惯对 孩子的性格有着重要的影响,这些影响主要表现如下几点所述。(一)创造团结和谐的集体给孩子以平和的性格的形成团结是一个团体得以成功的先决条件,也是个人在依托团体的基础上得以发个人的重 要因素。当一个人有着团结的理念的时候,就会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是否会影响集体。而 在这个自关注的过程中,孩子就会形成了能够团结他人的良好的行为习惯。1. 团结的班集体的形成“团结”是一种互相尊重互相爱护的美好社会状态。 幼儿是祖国的新生一代,是未来 社会中的主要构成因素。要让幼儿在未来的生活中过得幸福快乐有意义,就必须从小培养 幼儿的“和谐”行为。想,尽

7、管幼儿不懂得“集体”与“和谐”的名词解释,但是这不影 响幼教老师培养他们具备这种和谐行为。(1)首先老师营造一个和谐团结的集体,让幼儿在集体中快乐成长。(2)与幼儿在一起玩耍同乐、或者共同完成一个任务,让幼儿们明白什么叫做集体, 老师在集体中也表现出了他们的团结精神。 2. 友好的班集体的形成在组建班集体的时候,可以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让幼儿在故事中感受友好集体的重要 性。在对幼儿进行集体的重要性的教育时候,可以运用多媒体来辅助的思想教育活动。例 如,先播放“小雁能不能离群”的动画故事。在幼儿们观看完故事之后,让幼儿们思考: 为什么小雁离群后老鹰就来捉它?如果小雁和它的伙伴在一起,小雁会被老鹰抓

8、吗?如果 想不要背老鹰抓小雁应该自己飞还是和它的伙伴们一起飞? 幼儿们在一一回答这些问题后会得到这样一个想法:只有和别人在一起才不被欺负。 有老师作为“领头的大雁” ,他们就不会掉队、失群。这样,幼儿们就会认为集体是很重要 了。他们也知道,老师热爱集体,他们也很热爱集体。于是友好班集体就形成了。(二)从生活小节上培养孩子的责任心责任心是基于对事情对他人负责的心态。责任心在行为上表现为对事情的开始以及结 束都以一贯坚持的心来进行,而不是半途而废。1. 用餐时候的行为习惯儿童的饮食是需要有环境的。而环境的营造是靠孩子的良好的习惯来进行。幼儿园的 小孩一天中大部分时间是在幼儿园度过的,幼儿园中孩子的

9、用餐环境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孩 子的饮食。这个饮食的环境保护直接会影响到孩子的情绪、习惯以及用餐结果。集体是软 环境,它是由个人组成的,集体中的种种活动对孩子会产生各种影响,对于食物的摄入也 是非常重要的。幼儿园中的进餐组织也不例外。在餐桌上,看到别的小朋友愉快地进餐, 自己也融入这个环节当中,孩子会是非常愉快的。毕竟,伙伴在小朋友的心里是非常重要 的。所以集体中的进餐组织以及在这个组织中孩子良好的用餐习惯是非常重要的。在幼儿 用餐的时候,可以指导孩子对于自己的餐具进行整理,对于餐桌上的残余物进行适当清理, 让孩子从小就懂得自己的事情应该由自己来处理。如果每个孩子都懂得对自己对别人有一种责任的行为

10、,就会懂得对别人有礼让。如果 孩子们学会互相礼让,那么在进餐中就不会产生矛盾中进而发生诸如打架、咬人之类的不 愉快的事情。2. 午睡时候的行为习惯3幼儿园的孩子有午睡的习惯。在进行午睡组织的时候,需要教育孩子要懂得不影响别 人以及自己的睡眠。可以教育孩子在午睡的时候要良好的行为习,不能够随便与其他小朋 友吵话或者耍小动作以影响其他人的休息。让他们认识到自己的言行会影响到其他人的正 常休息,而在让别人得以正常休息也是一种责任心的表现。3. 上课时候的行为习惯幼儿园教学课堂教学活动是孩子养成良好阅读习惯以及发展思维能力的主阵地。培养 孩子上课时候的专心、善思以及质疑的行为习惯是将来孩子学习能力提升

11、的重要保证。在 组织课堂中,教师可以通过各种趣味教学活动来吸引孩子的学习兴趣以及通过提问的方式 来提高孩子的思考能力。在教师的趣味性课堂组织以及有效的提问中,孩子的良好的学习 行为习惯得以养成。(三)从孩子矛盾的解决中培养孩子的宽容友善爱心与宽容是凝结集体的重要因素。伙伴们团结友爱,互相关心互相帮助,集体的意 义才存在。小孩在不懂得集体的含义,但是在伙伴团结愉快的氛围中会感觉到快乐,一起 做事就会带着愉快的心情。1、培养孩子的爱心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观念的不断改变,家庭里子女越来越少。养尊处优的生长 环境对孩子的成长带来一定的影响,许多孩子出现了 “自” “独” 的不良心里倾向。但 是社会

12、是群体性质的。任何自或独的行为都不利于社会的发展。而要改变孩子的独心理, 就必须要培养孩子的爱心。让孩子在对别人有爱心的条件下形成善待他人、团结他人的良 好的行为习惯。如何引导孩子健康成长为一个个有集体主义精神和有和谐合作意识的新一 代需要从集体这个依托出发,让孩子懂得人与人之间的交互需要通过爱心来凝结。2、培养孩子的宽容心宽容是一种对人的同情心以及共情心的表现。例如,一个小孩走过的时候不小心把别 人的物品弄翻了,教师除了要教育碰倒东西的孩子要把掉下的东西捡起来之外,还要教育 物主要原谅碰倒了物品的人。老师这个小小的言教就可以让孩子感受宽容别人是一种得到 老师认可的行为,是一种友好的方式。这对

13、于培养孩子日后的责任感和责任心都有着很大 的基础作用。性格的重要性以及幼儿教师如何在日常工作中表现出自己的行为习惯以感染并教育孩 子以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教师要基于这个基本观点来对孩子进行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 同时在日常行为中给孩子以感染力,让其日后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以为日后获得更大的 成功作准备。参考文献:参考文献:41 庞建萍. 36 岁幼儿家庭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及对策J. 幼儿教育. 2011(30) 2 李天顺. 以公益普惠的学前教育奠基未来J. 人民教育. 2011(11) 3 栗洪武. 理性思辨研究方法在教育科学研究中的运用J.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 科学版). 2011(02) 4 张更立. 生命哲学视域下的生长性教育时间观及其启示J. 学前教育研究. 2010(12) 5 索长清,但菲. 交往理论视野下的幼儿园教学本质J. 幼儿教育. 2010(33) 6 黄明娣. 正确解读马克思关于人的属性及其本质的理论J. 新东方. 2010(0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