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的度量衡单位

上传人:wt****50 文档编号:39975646 上传时间:2018-05-21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2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古代的度量衡单位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中国古代的度量衡单位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中国古代的度量衡单位》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古代的度量衡单位(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国古代的度量衡单位中国古代的度量衡单位中国古代的度量衡单位中国古代的度量衡单位我们学习文言文时,会遇到一些诸如“钟”“升”“斗”“斛”“锱”等古代 的度量衡单位的名称。大家翻译时往往“照录不译”,直接搬入译文中。这种 做法是没错的,但若想真正把握它们,则是需要深入研究的。大家知道,度、量、衡三个概念是有区别的。度,是指用尺等来计量物体的长 短和面积;量,是指用升、斗等来计量物体的多少;衡,是指用称来计量物体 的轻重。度的单位名称古今大体相同,如丈、尺、里、亩等等,我们可举出几个例句为 证:邹忌修八尺有余。(战国策邹忌讽齐王纳谏)然后践华为城,因河为池,据亿丈之城,临不测之渊以为固。(贾谊过秦

2、 论)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孟子齐桓晋文之事章)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孟子天时不如地利)值得注意的是,古今度的单位的名称虽然大体相同,但实际大小是有区别的, 如古代的尺,就比现在的尺要小得多。古代的量的单位较之度的单位要复杂许多。周代至战国,量的单位主要有升、 斗、斛、豆 区(u)、釜、钟。例如: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孟子鱼我所欲也)万钟则不辩礼仪而爱之,万钟于我何加焉?(孟子鱼我所欲也)以上两句中的“豆”和“钟”,指的就是量器。据专家考证,六十四斗为一钟。 左传载:“晏子曰:齐旧四量,豆、区、釜、锺。四升为豆,各自其四, 以登于釜,釜十则钟。

3、陈氏三量,皆登一焉,钟乃大矣。”这段文字中的“登一” ,只由四进位加一,改为五进位,即陈氏以五升为豆,五豆为区,五区为釜, 十釜为钟。它们之间的进位关系大体就是这样的。西汉时通行的量器为龠(yu)、合、升、斗、斛。据汉书.律里忓载: “量者龠、合、升、斗、斛也,所以量多少也。”其进位关系是“合龠丸合, 十合为升,十升丸斗,十斗为斛”。合、升、斗、斛,以后历代相沿直到清末。古代衡的单位主要有锱、铢、两、斤、钧、石(sh)。例如: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杜牧阿房宫赋)百亩之收,不过百石(晁错论贵粟疏)吾力足以举百钧,而不是以举一羽。(孟子齐桓晋文之事章)。汉书. 律历志中载有其进位关系,大致是六铢为一锱,二十四铢为一两,十六两为 一斤,三十斤为一钧,四钧为一石。古代衡的单位还有镒(合二十两,一说二十四两)、锾(hun,古代度量单位, 六两为锾,一说等于六两半)等。例如:黄金万镒以随其后。 (战国策.苏秦始将连横)墨辟疑赦,其罚百锾,阅实其罪。 (书.吕刑)注:墨:就是黥。辟:罪。疑赦:可疑就从轻。阅实:孔疏说:“检阅核 实其所犯之罪,使与罚名相当,然后收取其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