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学基础知识大盘点

上传人:油条 文档编号:39972324 上传时间:2018-05-21 格式:DOC 页数:33 大小:17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美学基础知识大盘点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美学基础知识大盘点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美学基础知识大盘点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美学基础知识大盘点_第4页
第4页 / 共33页
美学基础知识大盘点_第5页
第5页 / 共3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美学基础知识大盘点》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美学基础知识大盘点(3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第二章 美 论从文献资料来看,古希腊时代柏拉图的大希庇阿斯篇是西方美学史上最早讨论美的专著,把美 和美的东西作了严格的区分:(1)任何美的东西都只能说明他本身的美,却不能说明其他东西的美(2)美的东西都是相对的,随着人对现实的审美关系的变化而变化(3)美的东西不仅使漫无边际的,而且也是自相矛盾的(4)美不是事物的某一种物质属性,本来就不是一种东西,因此无法把美当成是某中美的东西(5)现实生活中,美的东西往往与可欲的东西混淆在一起,而美虽然与可欲有某种联系,但仅仅是 可欲绝对不能成为美西方美学家在美的本质问题上的一些探讨,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求解途径:(1)从事物的客观属性中探求美(2

2、)从客观的精神世界中探求美(3)从主观的心意状态中寻求美(4)从事物之间的关系中探讨美(5)从人类社会生活本身探究美(6)从社会化了的人的审美实践活动中求解美(7)关于美论的情景把握和有效性分析一 从事物的客观属性中探求美的核心内涵是把美堪称某种客观的物质属性,代表性观点是古希腊毕 达哥拉斯学派,最早提出美是和谐威廉,荷加斯在美的分析一书中指出,曲线比直线美, ,而在曲线中又以蛇形线最美从事物的客观属性中来探求美,其最大的合理性就在于抓住了美具有感性行使这一特点。从事物的客观书相中探求美的片面性在于:(1)脱离了人类的社会生活实践来谈美的本质(2)客观事物的感性形式是构成美的重要因素(3)认为

3、美在事物的形式特性的说法也不是和一切美的事物,尤其是人类社会生活中的诸多事物的 美二 从客观的精神世界中探求美,也就是从抽象的精神存在物种寻求美,其核心内涵是把美看成是理 念。在西方美学史上,最早一处“理念说”的是柏拉图,认为理念是美的本质黑格尔继承了柏拉图关于“理念”的一些讲法,而且也认为美是理念。三 从主观的心意状态中寻找美,其核心的理论去向九十八玫瑰聂为人的某种主观的心意状态,其代 表性的学说优美在愉快和美在无意识的欲望登从人的主观心意状态中探求美的做法有和积极意义,又会导致什么样的结果?从人的主观心意状态中探求美,是美的本质问题的探讨深入到了人的主观精神世界,看到了美育人 的主观世界之

4、间的关联,这是合理性的,导致的结果是:(1)容易混淆美和美感的区别, (2)个人都会 从各自的心意状态触发取衡量美,甚至会出现“趣味无可争辩”的情形,如此一来,美就失去了衡量的 标准。真正从美学理论上来阐明美食愉快的是英国经验派的一些美学家经验派的基本观点是重视感觉经验真正严格地区分美感和快感的还是康德荣格看来人的心理结构包括仪式,个体无意识和集体无意识三个层次四 从事物之间的关系中探讨美的核心内涵是,美不是孤立的,美不美并不完全取决于事物本身,而 是要看他与人及其周围其他的事物发生一定的关系,然后才能说是美的或是丑的,代表观念是有:古希 腊的毕达哥拉斯学派,苏格拉底和罗马时期的贺拉斯。在西方

5、美学史上,真正把“关系”作为美学的理论基础,系统地提出自己关于美的见解的,还是狄 德罗。他把“关系”当成是美的本质,当成美之所以为美的根本原因。关于狄德罗的观念,我们可以看出由三中关系:(1)一是鼓励地就每一种事物的本身而言,也就是他在内在的结构上的秩序,安排,对成。关系, 从这种关系所产生的美,称之为“真实的美”(2)二是一种事物与其他事物的关系(3)三是事物与人的关系狄德罗关于“美在关系”的说法,其最大的贡献是突破了过去把美当成某种单一的现象,或是某种 鼓励的因素,而从自然和社会生活各种相互的关系中来理解美。其不足之处在于,他只是从直观的形式来理解事物的关系,没有从人的实践活动来探讨这些关

6、系是怎样产生和形成的,而且也没有找到那种关 系才能产生美五 从人类社会生活本身探究美的核心内涵是美在于现实生活中,代表观念是,席勒提出美是“活的 形象”的讲法俄国革命民主主义者车尔尼雪夫斯基第一次明确地提出“美是生活”的命题为什莫说“美是生活”符合生活常识,却不符合生活的辩证法(1)生活中有美也有丑,又悲也有喜,我们怎能说法凡是生活都符合人的本质(2)车尔尼雪夫斯基关于“美是生活”的讲法也是自相矛盾的。一方面,他说凡是能够显现生活的 都是美的,另一方面他又说只有“依照我们的理解应当如此的生活”才是美的(3)车尔尼雪夫斯基特别强调“我们无私的爱美,我们欣赏他,喜欢他,如同喜欢我们亲爱的人一 样六

7、 从社会化了的人的审美实践中求解美康德在美学史上的地位,就在于他把美学研究引向了主观的方面。核心内容是:马克思主义的美论乃至整个美学思想体系有一个新的逻辑起点,那就是立足于社会化 了德人的审美实践活动。马克思展开了一系列的关于“劳动创造了美” “人也按照美的规律来塑造” “美 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等观点。移情说,是西方传统美学重的代表性美论之一,他是要把我们的主观的感情移到外物中去,是外物 生命化,具有我们人的感情,因而令我们感到美。这种美论的主要特点是感情的外射。在我国当代的美学研究中,关于美的本质问题从五六十年代就引起了热烈的讨论,美学家们各抒己 见,互不相让,归纳起来有以下几种观点:

8、(1)主张美是主观的,以吕荧和高尔太位代表(2)主张美是客观的,以蔡仪为代表(3)主张美是主客观的统一,以朱光潜位代表(4)主张美是客观性与社会性的统一,以为代表美的可定义性问题:否定之否定的逻辑追求现当代西方美学家为什莫会反对给美和艺术下定义:(1)现当代西方在美和艺术的观念上发生了重大变化,由于现当代艺术以更为多元化的面目出现,艺术品育肥艺术品之间的界限变得越来越模糊。所以, 美学家要给“艺术”下定依旧显得非常困难(2)现代艺术和美学理论的国际性以及不同文化区域和族群之间的文化交流与对话,也促使人们放 弃原先那种给美和艺术下蛋已定义的做法美的观念:一个开放性的系统(1)在美的观念上。我们应

9、该打破传统美学的一些行而上学观点,转而从不安化,运动和多层次的 结构中对美加以读解(2)梅酒不是客观事物的某种物质属性,也不是人的某种主观的精神属性,美的形成需要多方面的 条件(3)美在本质属性上就是一个开放型的系统美的本质:在人生相与创造现相之间一 立足于人生的相位来解释美与人生之间的本质官来,无疑是一个有效的理论视角二 我们认为这种审美人生观可以概括为以下三个主要方面:(1)人生的意识(2)人生的反思与反悔(3)人生的价值三 在求解美的问题时,除了驻守至为根本的“人生相”外,还应深入到它的第二相,即创造相四 人类的生命实践活动或人生境遇。是美和美的创造的以显明的重要根基五 处于审美关系中的

10、美的创造是否充满生机。是否能镇长发挥,提高和丰富人的本质力量,人生的 境况是一种不可缺的规定性力量关于美的本质的集合化界定:(1)人“是世界的美”(2)美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3)美是自由的形象(4)美在创造中美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1)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中,人也在自然中选择对象,发现对象,把自己全部生命的本质力量灌进去, 是对象活起来,成为自己的自我实现和自我创造,这时就产生了“对象化”(2)人作为自然村在五,它的本质力量首先是它的自然力和生命力,是它的自然禀赋和能力,是它 的情欲和需要(3)我们说媒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就是说,人在审美活动中把自己的本质力量全面地在对象 世界中展现出

11、来(4)当一个人的本质力量的到了完美的表现,实现了自己的目的和愿望,达到了自己的要求,于是 就感到满足如何理解美是自由的形象:(1)美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凡是美都是形象(2)虽然美都是形象,但形象不一定都是美(3)从艺术创作和人类的审美欣赏来说,美的形象更是自由的形象(4)美的理想就是自由的理想,美的规律就是自由的规律,美的内容和形式就是有的内容和形式我们认为美的创造是一种多层累的突创,其基本含义是:(1)从美的形成来说,他是空间上的积累与实践上的绵延,相互交错,所造成的时空复合结构(2)从美的产生和出现来说,他具有量变到质变的突然变化,我们还来不及分析和推力,他就突然 出现在我们的面前,

12、一下子整个抓住了我们美的形成和创造依赖于那些基本层面美的形成依赖于:(1)自然物质层:审美对象各种物质属性的负荷,这是形成和创造美的基础(2)知觉表象层:知觉是感觉的负荷,表象是感觉形式的复合(3)社会历史层:人类审美感觉几离不开历史的文化传统,也离不开社会的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4)心理意识层:意识指的诗人在客观现实的基础上所展开的主观方面的心理活动为什么说抛弃美的本质的哲学探讨是不可能的?(1)一方面美的问题不仅是学历技术上的分析问题,耕地关系到整个人类情感和人生价值的问题, 他继续要语义化的阐释和结构是的分析,更需要哲学的思悟和领会。为由此才能让美永放光彩。(2)另一方面,对为知识界的探索

13、,对复杂事物的认识是人类心灵的客观需要,人类正是凭借着对 人生真理的崇敬和自身精神世界的不懈最求才不断地趋向自我创造,自我解放,因此,美的本质问题不 但无法否定,而且也是可以探讨的。你认为美的本质与人的本质是否有关?人的本质属性有哪些方面?美的本质与人的本质有密切的联系,对美的本质的求解,有赖于对人的本质的哲学把握,人的本质 属性有自然性,社会性。历史性等特点。你认为“美在愉快”的说法有合理性吗?为什么?有合理性,这是因为:(1)美和愉快有一定的联系,人看到美的东西感到愉快,因此把美和愉快联系在一起,不仅是又道 理的,而且也是很自然的,(2)主张美是愉快的,容易趋向于探讨人的内心反映,研究人的

14、美感经验,这可以补救那种单纯从 外物的某种属性上或形而上学的概念来探讨美的局限。(3)从审美欣赏来说,审美的快感可以说是无处不再的,因此,悲剧的快感问题称了美学研究中的 重要课题美在距离说的合理性和缺陷美在距离说抓住了美虽然离不开镇,但毕竟不是真,看到了欣赏和创造过程中的一些审美现象,具 有一定的合理性。它的缺陷是,没有从美的本身的形成和性质上来探究美。只是从人对美所采取的一定 的距离的态度来探讨美,很容易把美看成是人对现实的某种态度移情说的片面性(1)过分强调感情,只看到感情的外设,没有感到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2)指把移情看成是一种单纯的凝神关照(3)只强调主观的移情,没有看到,离开了审美

15、对象一定的性质和结构形式,是不可能产生移情现 象的(4)敢情是多种多样的,有美与丑之分,以清说忽视了对感情的具体分析,忽视了美与真,善的联 系美的问题的性质是什么?美的问题的性质在于:要探讨美是什么。是要透过美的现象取探讨美的本质,而所谓美的本质,实 质凡是美的事物都必须具有某种质的规定性,油料这种质的规定性,美的事物才能称其为的事物,也就 是说,美的本质是使美的事物之所以是美的根本原因和根据,油料她,不仅美的事物称其为美的事物,而且它说明一切事物的美。为什么说美是一种社会现象?(1)美是人类特有的欣赏对象,动物部具有美感(2)美是社会发展的产物,人类社会出现以前没有美的存在,自然事物的美也实

16、在社会的一定发展 阶段产生的,美不是自然事物生而有之的(3)美不是个体现象,而是社会的共同现象,是一种社会价值。这一切决定了美是一种社会现象, 是不能脱离人类社会的如何理解劳动创造了美(1)劳动创造了任何人类社会,美是对人而言的,是依存于人类社会而存在的,而人正是劳动的产 物,因此,劳动为美的存在提供了前提(2)人的劳动是一种自觉的有意识有目的的活动,与动物的本能活动有根本的区别,人类劳动的产 品不仅能满足物质需求,而且也满足精神需求(3)美本身就是劳动的创造物,劳动成果体现着人们的创造力量,又表现灼人的本质内容,是人类 在劳动产品中直观自身,产生由衷的喜悦。佛洛伊德的“美在无意识”的理论的有无功绩和缺陷?佛洛伊德的“美在无意识”说,揭开了无意识这个领域,深入到了人类心理结构的最深处,这是它 的功绩,但他片面夸大了无意识,特别是本能的作用,是他的缺陷。表现在:(1)他用性欲和本能冲动来解释美和一切艺术作品,不完全符合事实,(2)她激励抬高无意识的地位,把人还原为动物,用动物无意识的本能冲动来解释人类的艺术和美, 是非常片面的(3)她极力宣传性本能的作用,对西方性自由,文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