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滋病并发性脑膜炎患者的护理

上传人:kms****20 文档编号:39972140 上传时间:2018-05-21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艾滋病并发性脑膜炎患者的护理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艾滋病并发性脑膜炎患者的护理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艾滋病并发性脑膜炎患者的护理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艾滋病并发性脑膜炎患者的护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艾滋病并发性脑膜炎患者的护理(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艾滋病并发性脑膜炎患者的护理患者:罗进学 性别:男 年龄:49 4-6 床 住院号 1011985,主 管医生:李仕雄,责任护士:吴登强。主诉:反复头痛 4 天,为持续性胀痛, 伴乏力、纳差及恶心,曾呕吐数次胃内容物,非喷射性,视病重而来诊。入院 时,神志清醒, ,双侧瞳孔等圆等大,直径 3MM,对光反射灵敏,腹平软,双 下肢无浮肿,入院查体:体温 36.0 摄氏度,P78 次每分,R20 次每分, BP137/87MMHG, 。辅助检查: (入院时):Rt:WBC4.0109/L,Hb84g/l,RBC:3.301012/l Stool Rt:RBC(-) 电解质:Ca 1.96mmol/

2、l 参考值 2.12.26Ca 1.8mmol/l(9/2 复查) 白蛋白:32.5g/l35g/l ESR:8515EEG:窦性心动过速 初步诊断:1、隐球菌性脑膜炎?2、结核性脑膜炎 2/8 HIV 抗体:(+)患者神志改变为嗜睡状态,呼之有反应,回答切题。 腰穿脑脊液检查找到隐球菌。入院后,予甘露醇(脱水)治疗,抗 HIV(,予阿莫西林舒巴坦钠(搞感 染)治闻。后加用氟康唑(抗真菌)治疗,以及营养支持(输“0”型血浆)等 治疗,I 级护理、半流质饮食等治疗。 一、根据病人的病情,提出以下护理诊断:1、体温过高:与 HIV 感染有关 2、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与反复呕吐致水、电解质丢失

3、所致 3、潜在并发症:脑疝;与疾病加重所致有关 4、有窒息的危险:与呕吐物堵塞有关 5、有受伤的危险:与神志不清、烦躁不安至附床有关 1、疼痛:与脑膜炎症有关 2、知识缺乏:缺乏隐球菌病、艾滋病相关的知识 二、预期目标:1、一周内患者感染得到控制,提问逐步降至正常。2、一周内患者水、电解质、酸碱失衡得到纠正。3、患者住院期间无脑疝发生,或出现脑疝时得到及时发现,及早诊断和治 疗,所患疾病不致加重。4、患者住院期间无窒息现象发生。5、患者住院期间无受伤的现象发生。1、患者住院期间疼痛得至及时控制。2、患者清醒后,一周内对所患疾病有所了解,并掌握消毒隔离的方法, 防止疾病播散。 三、护理计划的实施

4、: 1、保持病室适宜的温、温度。定时监测体温 Q4h,必要时予物理降温或药物降温。遵医嘱应用抗感染药物。 患者神志转清后,嘱进食高维生素、高热量、高蛋白质、易消化食物并补充 水分的摄入。 2、患者神志不清期间,通过静脉补足水分,纠正水、电解质失衡,维持酸碱 平衡。患者神志清醒期间,鼓励少食多餐,进食高维生素、高蛋白质、高热量易 消化的食物。指导并观察患者电解质失衡的表现,如钠或钾丢失过多可致敬力、钙丢失 过多可致腓肠痉挛(即抽搐) ,并及时采取处理措施。定期复查电角质(每 3 天 1 次) 。 3、密切观察病情,注意患者头痛、恶心、呕吐、神志意识的改变为表现的脑 膜炎,多数病人有典型的脑膜刺激

5、征(头痛、呕吐、颈项强直)表现。一些患 者有嗜睡、情绪改变、个性改变、记忆力下降等脑病的表现。必要时遵医嘱行 大脑神经功能监测。患者出现脑疝时,能及早发现并予驻时治疗。4、神志不清期间,去枕平卧,头偏向一侧。(2)病室内备吸痰用物,以应急之需。(3)及时清理呕吐物或协助漱口。5 (1) 密切观察病情,使用床栏防坠床,必要时使用约束带约束,并向患 者家属解释使用的目的。 (2)遵医嘱使用脱水剂,减轻患者头痛不适,并减轻脑水肿。 1 (1)遵医嘱应用抗 HIV 药,抗真菌药以及脱水剂,如必要时镇静止痛药。(2)患者出现疼痛时能够得到及时的控制。 2(1)患者住院期间,得到医疗护理人员有关治疗,护理的相关信息指导,如 患者了解疾病,了解 HIV 病毒通过性接触、血液传播,并防止传播。 (2)患者得到营养与疾病控制之间关系知识的指导,并遵照执行。 经过以上护理,患者体温的到控制,营养失调基本的到了纠正无窒息、受伤、 脑疝、现象发生。 附:治疗 隐丘菌脑膜炎的治疗包括两方面,1、降低颅内压。2 抗真菌治疗。抗真 菌治疗了用两性梅素 B 每日 0.50.8mg/kg 与氟康唑的联合疗法,疗程一般需 2 个月,病程稳定以后可改用氟康唑维持治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