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羧酸的性质和应用》教学设计

上传人:wt****50 文档编号:39971638 上传时间:2018-05-21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5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羧酸的性质和应用》教学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羧酸的性质和应用》教学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羧酸的性质和应用》教学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羧酸的性质和应用》教学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羧酸的性质和应用》教学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羧酸的性质和应用》教学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羧酸的性质和应用》教学设计(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学科:化学年级:高三教材:学校:江苏省羊尖高级中学作者:倪林峰羧酸的性质和应用教学设计1 1教材分析教材分析 1.1 体系构建体系构建 作为中学阶段重要的一类有机化合物,教材主要从三个方面构 建本节内容的体系: (1)生活化学生活,构建化学学习的价值体系 化学来源于生活,又作用于生活是新课程的重要理念,本节教 材在体系构建过程中从食物中常见的有机酸入手,引出与之相关的 羧酸性质探究,最后又通过羧酸的酯化反应制取 PET,为现实生活 创造一类不可或缺的有机高分子材料,从而让学生体会化学学科对 人类生活的贡献,进一步促进学生对化学学习的价值认识。 (2)结构性质用途,构建化学学习的思维体系 结构

2、决定性质、性质决定用途是化学学习 过程中非常重要的 思维体系。尽管乙酸的结构在必修 2 教材中已经出现,而且学生在 必修 2 的学习过程已经完全掌握了乙酸的相关结构,但是在本节内 容中,编者还是不厌其烦的用了一段文字描述乙酸的分子式、结构 式、结构简式。其用意就是希望能构建性质与结构之间的思维体系, 并且关于甲酸性质的预测就是这一思维的实际应用。 (3)典型普遍特殊,构建化学学习的研究体系 分类是化学研究过程中重要的方法。羧酸本身就是研究过程中 按照官能团分成的一类物质,但是如何研究羧酸的性质,是每种羧 酸都加以研究还是紧扣某一典型从而推出共性,教材尽管没有明确 指明,但却从其内容呈现上给出了

3、答案从典型推知共性,把握 共性关注特性这一体系。如,教材一开始就把乙酸呈现出来就是由2于其典型、常见,而且能体现一般羧酸具有的性质,接着呈现甲酸, 是由于甲酸除了有一般羧酸的性质外,还有其自己独有的醛的特性。1.2 内容选择与呈现形式内容选择与呈现形式 (1)体现选择性和拓展性 选择性是本节教材的亮点之一,主要体现在乙酸的结构和性质 的呈现处理上。乙酸的结构和性质在必修 2 教材中都有系统的介绍, 但是结构却在本教材做了完整的重复,旨在强调物质的结构和性质 关系,利于引导学生后续对甲酸性质的预测。而乙酸的性质教材则 只呈现了乙酸的酯化反应,原因在于羧酸的酯化反应是羧酸最主要 的用途,这样选择既

4、能精简教学时间又能更大化的体现羧酸的性质 和用途这一主题。 拓展性则主要体现在对酯化反应产率提高和酯化反应的机理的 探讨,让学生在原有的知识基础上对酯化反应的认识有了更深的理 解。 (2)主题明确,突出性质、诠释应用 性质和应用是本节内容的两大主题,教材也不遗余力的通过大 量的篇幅来体现,从乙酸性质的回顾、乙酸酯化反应的重点探究、 再到甲酸性质的预测都在传递着性质的研究是本节内容的主题,而 最后一个对苯二甲酸和乙二醇的酯化反应则充分体现了,性质研究 的最终目的是应用,是合成人类所需的化学物质。 (3)更新呈现方式,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与必修 2 涉及到的乙酸内容相比,本节内容在呈现方式上了

5、有 很大的改变。在必修 2 乙酸的新授课内容中,教材对乙酸的性质是 直接通过几个已有的实验让学生总结其性质,是一种验证式的呈现 方式。而甲酸,在本节教材中同样是新授知识,教材却是只给出结 构,让学生去预测、并用设计实验加以探究。这给了教师和学生更 大的教与学的空间,一定程度上可以改变学习形成的接受式的单一 的学习方式。 1.3 本节内容的地位和功能本节内容的地位和功能 学科知识方面在卤代烃、醇、酚、醛之后,进一步强化官 能团与性质的关系,完善烃的衍生物的分类,为后续重要有机物的 相互转化做好必要的知识储备。同时在必修 2 酸性的基础之上进行 拓展,加深对羧酸酯化反应的理解,体现新课程化学选修内

6、容的延 伸性、必修教材的基础性 STS 方面有利于加深体会化学在合成材料方面的作用,了 解化学学习的价值和意义 2 2学情分析学情分析3学生已经在必修 2 学习了醇、乙酸等烃的衍生物的知识,对乙 酸的性质学生有一定程度的了解。同时在本教材中又学习了前三个 专题和本专题前 2 个单元有机物的结构、特点研究方法之后,对学 习羧酸的性质和应用有思维和方法上的导引。根据学生的已有 知识基础看,学生对本课时学习的主要困难应在于酯化反应的基本 规律和酯化反应原理的应用,学生可能的学习策略是以预测、讨论 和实验探索方式为主。因此,在进行本课学习时,可以借鉴以前的 方法,进一步运用学习醇、醛等烃的衍生物的方法

7、,指导本课时知 识的学习。 3教学目标教学目标 3.1 知识与技能 了解羧酸的概念和分类,认识羧酸典型代表物的组成和结构 特点。 通过对乙酸性质的探究活动,了解羧酸具有酸性的原因,认 识酯化反应的特点。 通过对甲酸化学性质探究活动的设计,认识甲酸的化学性质。3.2 过程与方法 通过羧酸中羧基的结构特点,结合其酸性和酯化反应,体会结 构和性质的相互关系;通过预测甲酸化学性质和证明实验设计,培 养学生的分析思维能力; 3.3 情感、态度、价值观 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培养学生从化学视角观察生活。 4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重点:羧酸的化学性质和羧酸性质的应用 难点:难点:酯化反应的基

8、本规律和酯化反应原理的应用 5课前准备课前准备 5.1 学生准备学生准备 查阅资料,了解 PET 和 PLA 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5.2 教师准备教师准备 研究课程标准和教材 制作教案和课件 上课所需的展示物品 实验所需仪器和试剂 6教学设计思路:教学设计思路: 从食品常见的有机酸(利用食物中常见的有机酸入手,激发学 生学习兴趣,同时感知化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羧酸的概述 (羧酸定义、羧酸的分类、一元羧酸的通式) 羧酸的性质(重4点是羧酸的化学性质,从典型推知共性,强调结构决定性质) 探 究甲酸的性质(把握共性、关注特性,再次强调结构决定性质) 羧酸性质的应用(性质决定用途)对苯二甲酸和乙二醇

9、的酯化反 应(重点突出酯化反应原理的应用,让学生体会化学学科对人类生 活的贡献) 练习巩固 小结 7.教学方法:教学方法:组织和自我组织学习认识活动的方法;激发学习和形 成学习动机的方法;检查和自我检查教学效果的方法;直观演示法; 任务驱动教学法;练习法。 7教学过程教学过程 教 学流 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思路引 入新 课出示:苹果、柠檬、酸奶 等实物 提问:这些食品在味觉上 有一个共同的特征是什么?引出课题:羧酸的性质和 应用 投影:各种食物中的有机 酸的名称和结构简式。 提问:通过观察,你能发 现这些酸分子结构中共同 存在哪一种官能团?观察投影、思考老 师提出的问题,找 出酸中的官能团是

10、 羧基。让学生感 受化学与 生活的密 切联系, 并自然引 出课题。讲 授新 课讲授:我们把分子中羟基 和羧基相连的有机化合物 定义为羧酸。 提问:观察这些物质的结 构简式,可以分析烃基和 羧基进行分类,请同学们 将书本翻到 P83,阅读最 后一段内容,然后告诉我 你们是如何将羧酸分类的?阅读教科书,观察、 对比、归纳出羧酸 的分类培养学生 自主阅读、 分析和语 言表达能 力羧酸 的概 述投影:羧酸的分类 提问:结合羧酸的分类, 我们一起来研究一下饱和 一元羧酸有什么样的通式?根据老师的启发和 引导,发现和得出 结论根据构建 原理:新 知识从就 近的已经5(启发学生寻找酸和醛物 质在结构上有什么

11、差异? 得出饱和一元羧酸的通式)掌握的知 识推导、 掌握,同 时培养学 生的知识 迁移能力羧酸 物理 性质提问:羧酸有哪些重要的 性质呢?物质的性质主要 是指哪两大类性质? 投影:部分羧酸的一些物 理性质 提问:请同学们观察投影 中羧酸的沸点、水中的溶 解度数据后,你能否归纳 出饱和一元羧酸的物理性 质?培养学生 的阅读、 分析能力羧酸 物理 性质投影:饱和一元羧酸物理 性质的结论 讲授:饱和一元羧酸物理 性质的递变规律类似饱和 一元醇和饱和一元醛。学生仔细阅读投影 的部分羧酸的物理 性质,思考、交流 得出的结论:饱和 一元羧酸的沸点随 分子中碳原子数目 的增加逐渐升高; 水中的溶解度随分 子

12、中碳原子数目的 增加而减小加深对知 识的印象, 有利于知 识的掌握, 有利于学 生形成知 识块羧酸 化学 性质讲授:通过醇、醛的学习, 我们已经知道掌握一类有 机物的性质主要抓住它所 含的官能团,结合这类物 质中的典型物质和研究学 习它们的化学性质 提问:羧酸的官能团是什 么? 典型物质是什么? 乙酸具有哪些重要的化 学性质? 你能写出证明其性质 的反应方程式吗? 酯化反应生成的水分 子中 2 个氢原子和 1 个氧回忆、思考、讨论、 观看动画、交流、 练习书写反应方程 式学生回答问题通过思考, 温故旧知, 得出新知, 拓展知识, 提高能力。利用动画 的直观性, 突破教学 难点,帮 助学生对 知

13、识的理 解和掌握。 通过教师 的讲授, 为学生学6原子分别来自哪种物质? 采用什么方法证明呢?投影:酯化反应的动画效 果 讲授:这一反应是可逆反 应,浓硫酸的作用是催化 剂和吸水剂,有利于平衡 向右移动,提高产率,当 然还可以通过增加酸或醇 的浓度和及时转移产物来 提高产物乙酸乙酯的产率。 收集乙酸乙酯用饱和碳酸 钠溶液溶解乙醇,并与乙 酸反应,降低乙酸乙酯在 水中的溶解性。 提问:下面我们一起来看 一看羧酸中最简单的酸, 甲酸,通过对甲酸的结构 式分析,你能预测出甲酸 可能具有哪些重要的化学 性质? 你能设计实验证明吗? 教师演示:根据学生设计 实验逐个进行演示 分析:甲酸分子结构的特 殊性

14、 提问:由此关于物质的结 构、性质你能得出什么结 论?讨论、设计实验、 交流设计思路和方 法,得出关于甲酸 的性质结论和结构 决定物质性质的正 确结论习平衡移 动原理作 铺垫。考虑到甲 酸的挥发 性、毒性, 所以由老 师演示完 成学生设 计的实验, 在传授知 识的同时 关心学生 的身心健 康。羧酸 性质 应用提问:利用羧酸的性质, 羧酸有何重要的用途? 投影:练习 讲解:乙二酸和乙二醇的 酯化反应 提问:你能写出对苯二甲 酸与乙二醇反应的方程式 吗?思考、练习、分析、 解决老师提出的问 题,明确乙二酸和 乙二醇的反应实质, 并得出缩聚反应的 定义。提高学生 的分析、 归纳能力。 拓展学生 视野,注 重化学与 生产实际 生产的联7通过这个反应方程式的 书写与分析,你能得出缩 聚反应的定义吗? 投影:聚对苯二甲酸乙二 酯的用途 提问:乳酸能否发生上述 缩聚反应?请用化学方程 式说明 投影:聚乳酸的用途系,并加 深对酯化 反应的进 一步理解。总结 新课 内容 巩固 练习投影:小结本节课的知识 点 巩固练习练习,巩固新知通过练习, 加深对新 课知识的 理解和应 用。 板书设计: 羧酸的性质和应用 一、羧酸的概述 R-COOH CnH2nO2(n1) 二、羧酸的性质 1、物理性质 2、化学性质(以乙酸为例) 酸性 酯化反应 三、羧酸性质的应用 缩聚反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