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传佳·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又好又快发展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39971163 上传时间:2018-05-21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1.2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传佳·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又好又快发展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江传佳·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又好又快发展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江传佳·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又好又快发展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江传佳·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又好又快发展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江传佳·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又好又快发展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江传佳·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又好又快发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传佳·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又好又快发展(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又好又快发展黄陂区高考文化补习学校/黄陂一中 江传佳 一、背景分析(一)2009 年 12 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 2010 年 3 月政府工作报告重要精神。1.1.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我们必须坚持市场机制和宏观调控有机结合,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不断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通过推进改革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大动力和制度保障;必须坚持长期发展目标和短期增长目标有机结合,注意把握好宏观经济政策实施的力度和节奏,增强政策针对性和有效性,着力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必须坚持扩大内需和稳定外需协调发展,更加自觉、更加主动地坚持扩大国

2、内需求特别是消费需求的方针,实现内需和外需有效互补;必须坚持改善民生和扩大内需内在统一,更加注重围绕保障和改善民生来谋划发展,把增加居民消费作为扩大内需的重点,通过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经济结构优化、增强经济发展拉动力。会议强调,这场国际金融危机使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问题更加突显出来。综合国际国内经济形势看,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已刻不容缓。我们要把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作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目标和战略举措,从制度安排入手,以优化经济结构、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为重点,以完善政绩考核评价机制为抓手,增强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自觉性和主动性,不断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上取得实质性进展。做好明年经济工作,重点

3、要在促进发展方式转变上下功夫,真正把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和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有机统一起来,在发展中促转变,在转变中谋发展。2010 年经济工作的总体要求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保持宏观经济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根据新形势新情况着力提高政策的针对性和灵活性,特别是要更加注重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更加注重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更加注重推进改革开放和自主创新、增强经济增长活力和动力,更加注重改善民生、保持社会和谐稳定,更加注重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努力实现经济平稳较快发展。2.2.政府工作报告政府工作报告今年是继续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保

4、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关键一年,是全面实现“十一五”规划目标、为“十二五”发展打好基础的重要一年。今年发展环境虽然有可能好于去年,但是面临的形势极为复杂。各种积极变化和不利影响此长彼消,短期问题和长期矛盾相互交织,国内因素和国际因素相互影响,经济社会发展中“两难”问题增多。从国际看,世界经济有望恢复性增长,国际金融市场渐趋稳定,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的大趋势没有改变,世界经济格局大变革、大调整孕育着新的发展机遇。同时,世界经济复苏的基础仍然脆弱,金融领域风险没有完全消除,各国刺激政策退出抉择艰难,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和主要货币汇率可能加剧波动,贸易保护主义明显抬头,加上气候变化、粮

5、食安全、能源资源等全球性问题错综复杂,外部环境不稳定、不确定因素依然很多。从国内看,经济社会发展中仍然存在一些突出矛盾和问题。经济增长内生动力不足,自主创新能力不强,部分行业产能过剩矛盾突出,结构调整难度加大;就业压力总体上持续增加和结构性用工短缺的矛盾并存;农业稳定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的基础不稳固;财政金融领域潜在风险增加;医疗、教育、住房、收入分配、社会管理等方面的突出问题亟待解决。我们必须全面、正确判断形势,决不能把经济回升向好的趋势等同于经济运行根本好转。要增强忧患意识,充分利用有利条件和积极因素,努力化解矛盾,更加周密地做好应对各种风险和挑战的准备,牢牢把握工作的主动权。 做好今年的政

6、府工作,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着力搞好宏观调控和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着力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着力推进改革开放和自主创新,着力改善民生和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努力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二)把握贯彻科学发展观、提高宏观调控水平、调整经济结构与转变经济发展方、推进经济体制改革与自主创新、扩大国内消费需求、保障和改善民生等主题之间的内在逻辑结构。二、高考反思试题问题主题07 湖北卷(1)根据材料一、二,描述我国制成品进出口现状并指出存在 的问题。 (2)针对从材料一、二中所看出的问题

7、提出相应解决思路。国际收支状况进出口商品结构自主创新外贸发展方式转变08 全国卷问题:指出材料一、二反映的经济问题并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国民收入分配保障民生08 北京卷(1)图 1 反映了三十年来我国经济发生了怎样的深刻变化?(2)结合图 1,分析图 2 中数据发生变化的原因。 (3)运用经济常识,说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如何配置资源的。改革成就财政支出结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08 山东卷问题:春节消费体现了不同年代生活消费的主要特征。根据上图,概括改革开放以来该市民在家庭消费方面发生的主要变化,并从经济制度和经济体制角度分析变化的原因。改革成就经济制度与经济体制08 山东卷揭示图 7 反映的经

8、济信息。并简要说明能够促进这些信息所示贯彻科学发展观宏观调提高宏观调控水平,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推进改革开放和自主创新能力,增强经济增长活力和动力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进步(经济发展的根本目的)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努力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加快转变经 济发展方式, 调整优化经 济结构变化的财政措施。控财政支出政策08 四川延考卷(1)表 1、表 2 分别表明了什么经济现象?这两种经济现象之间 有何联系? (2)联系材料一、二,分析国家采取货币政策的依据和政策效果。(3)联系材料,分析国

9、家采取抑制房价的措施是如何体现从实际出发的。宏观调控货币政策调节房价保障民生08 广东卷(1)材料 1 反映了什么经济现象?结合以上材料分析其产生的原因 (2)人民币值对珠三角的传统加工贸易企业带来哪些影响?(3)如果你被聘为珠三角传统加工贸易企业的管理顾问,请根据 以上材料为企业发展提出几条建议。贸易保护主义加工贸易升级外贸发展方式转变09 上海卷(1)图 1、图 2 分别反映了哪些经济现象?两图所示现象之间有何联系? (2)2008 年一年期存贷款基准利率的调整,对企业的经营活 动和居民的经济生活分别会产生哪些影响?宏观调控货币政策保障民生09 山东卷(1)描述图 1 表明的变化,并依据图

10、 2 和材料三阐释变化的原因。(2)结合材料二,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分别阐明材料三表格中 三种税收政策的调整对我国经济发展的积极意义。宏观调控税收政策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与优化产业结构保障民生贯彻科学发展观09 湖北卷(1)结合材料分析应如何运用经济手段推动抗旱工作。 (2)运用相关经济常识,说明如何协调水资源利用与三大产 业的可持续发展的。宏观调控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产业结构协调发展09 全国卷根据表,指出甲地产业结构的变化趋势,并分析其经济发展的 特点调整优化产业结构统筹区域发展09 四川卷运用经济常识分析该市经济增长中存在的问题,并对该市经济 实现可持续发展提出针对性建议。调整优化产业结构新型工业

11、化道路09 四川卷说明四川省打造西部综合交通枢纽的经济意义。产业结构城市化扩大内需增加就业09 重庆卷(1)结合材料三,运用经济常识分析国家发展民生水利的举措。(2)运用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辩证关系原理分析材料三。保障民生宏观调控财政货币政策09 天津卷(1)说明图 1、图 2 各反映的经济现象。针对图 2 所反映的现象,回答我国应如何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促进经济增长。(2)运用经济学常识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相关知识, 分析我国经济发展基本态势没有发生根本变化的主要原因。应对世界金融危机我国的投资和消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宏观调控、市场体系建设09 北京卷请你告诉他们图中反映了什么经济现象,并结

12、合社会建设支出的具体内容,说明这些支出是如何对经济建设起到促进作用的。统筹经济社会发展关注民生三、知识整合(一)市场调节、宏观调控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武汉攻略P4、P7、P10)(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优化经济结构1、三大产业与产业结构调整(武汉攻略P16)2、“三驾马车”与调整需求结构(武汉攻略P27、P30)(三)国民收入的分配与社会公平(武汉攻略P20)四、题型示例例 1在应对气候变化上,中国政府始终坚持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坚持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制定和公布了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 ,把应对气候变化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强力推进绿色增长。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中,中国高度重视保

13、增长与调结构的有机结合,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新能源和节能环保等新兴产业,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促进发展方式转变。结合材料,从经济学角度,说明我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促进发展方式转变的正确性。w答案:资源具有稀缺性,我国人均资源相对不足,资源问题严重制约我国可持续发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有利于实现资源的高效利用,缓解资源紧张的矛盾,增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能力。有利于应对世界气候变化,保护生态环境,提高人民生活质量,实现科学发展。有利于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有利于促进经济结构优化升级,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例 2.2009 年 12 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把“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14、作为 2010 年经济工作的重点,要求加大经济结构调整力度,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从“保增长”到“促转变”,中国经济正在谋划新一轮发展。为了保持宏观经济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我国将继续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2010年国家将抓紧研究调整和优化国民收入分配格局的思路,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和社会优抚对象待遇水平,提高中低收入水平;在义务教育学校、公共卫生与基层医疗卫生事业单位进一步落实绩效工资政策;推进重点城镇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建设,提高城镇综合承载能力;强调要“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推进产业结构调整”;要夯实“三农”发展基础,稳步扩大农村需求。(1)运用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执政方式的

15、相关知识,结合材料说明怎样才能更好地“谋划新一轮的发展” 。 (2)根据材料分析积极的财政策将会对我国经济产生的影响。答案:(1)中国共产党应加强政治领导、思想领导、组织领导,不断提高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坚持科学执政,把握经济发展规律,应对国际内经济变化;坚持民主执政,依靠人民谋发展;坚持依法执政,将发展规划纳入法制轨道,保障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2)国家实施积极财政政策,完善社会保障制度,促进科、教、文、卫事业发展,有利于促进社会公平、提高人民生活质量,为经济持续发展奠定基础;推进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建设,有利于扩大内需,优化资源配置;积极的财政策通过增加经济建设支出,刺激总需求增长,有利于实

16、现社会总需求和总供给的平衡及结构的优化,保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例 32009 年,我国经济经受住了国际金融危机的巨大挑战,在全球率先实现经济总体企稳回升。从当前看,回升的基础并不牢固,加上国际经济存在着不少不确定因素,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的任务仍然艰巨。材料一 2009 年中央财政安排用于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和就业,保障性安居工程等民生方面的支出 7284.6 亿元,比 2008 年增长 29.4%,惠农支出大幅增加。在中央一揽子扩内需政策的拉动下,我国城乡居民消费增速创近年来新高,前三季度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际增速达 17%,GDP 增长达 7.7%其中,一季度全国县及县以下消费品零售额增速高出城市 2.9 个百分点,二季度高出 2 个百分点,三季度高出 1.2 个百分点,11 月份低于城市 2.3 个百分点。材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