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椎病的详细分类及诊疗

上传人:kms****20 文档编号:39970345 上传时间:2018-05-21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3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腰椎病的详细分类及诊疗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腰椎病的详细分类及诊疗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腰椎病的详细分类及诊疗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腰椎病的详细分类及诊疗》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腰椎病的详细分类及诊疗(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腰椎病 1、急性腰扭伤病因:急性腰扭伤俗称“闪腰”,多数是因在劳动、工作时遭受巨大的外力冲击或姿势 不当,防备不足搬物过重使机体难以承受外力作用,出现腰部肌肉筋膜关节韧带断裂,产 生水肿,炎症挛缩等导致腰痛为主的临床症状。临床表现:根据损伤部位不同,临床症状不完全相同,一般有腰部疼痛且压痛与患者 指出的痛点相同,疼痛部位以下腰部为主,可有牵涉痛多在臀部、大腿后部、根部、双手 扶腰,行动困难,咳嗽、喷嚏时加重站立或弯腰更明显,久之部分患者出现腰侧弯,凸向 健侧。诊断:患者主要以腰部“钝痛”为主,活动受限,各项反射为阴性,抬高试验阳性,X 线检查一般无明显变化,慢性期可见脊柱侧弯,腰部扭伤应与骨折

2、,椎间盘突出症,腰椎 滑脱及肿瘤病变鉴别开,治疗并不困难,以休息、推拿、理疗、镇痛、局部注射、锻炼等 有关综合疗法,慢性期治疗必须有适当合理的治疗方案,才能取得满意效果。 3、腰椎间盘突出分型 (1)按突出的程度分类:髓核、纤维同时退变、萎缩、纤维环没有断裂或正常,只是 轻度的膨隆,称为膨出,纤维环部分破裂,有一部分髓核突出,称为突出,为临床常见 类型;纤维环完全断裂,一部分髓核从后纵韧的带向外脱出,有嵌顿型、固定型、游离 型等称为脱出。 (2)按突出的方向分类:后侧旁型,中央型,椎间孔型,前方型,椎缘分离 型,其中以后侧弯型为最多见,中央型及椎间孔型次之。 (3)几种特殊类型的腰椎间突出:坐

3、骨神经部分瘫痪型;少年型椎间盘突出;马 尾神经综合型椎间盘突出;临产期腰椎间盘突出;高位腰椎间盘突出;游离疝出型 腰椎间盘突出。 (4)椎间盘突出与下列鉴别;腰椎间狭窄,马尾神经肿瘤,脊椎滑脱;腰椎结 核;骶髂关节炎;腰椎增生病变;梨状肌损伤综合征; 4、腰椎间盘突出压迫神经症状分部腰椎间盘突出好发部位多在腰 3-4,腰 4-5 腰 5-骶 1,此 3 个椎间盘负重较大、活动 度也大,最易发生突出: 腰椎间盘突出症平面 放射部位 反射改变 腰 1-3 间隙 腰部、臀部、大腿外侧疼痛麻木 股四头肌 肌力减弱,膝反射减弱 腰 3-4 间隙 骶骼,髋关节后外侧大腿前方,小腿前内侧疼痛麻木 膝反射减弱

4、消 失 膝关节伸直力减弱 腰 4-5 间隙 骶髂,髋关节,大腿,小腿后外侧疼痛,小腿前外侧,足背,母 趾麻木 跟腱反射无改变或减弱 腰 5-骶 1 骶髂、髋关节,大腿、小腿后外侧足部疼痛,小腿足外侧包括外侧足趾麻木足母止及趾跖屈力减弱,小腿三头肌无力、萎缩跟腱反射减弱或消失。6、腰椎间盘突出患者必需要手术治疗吗?首先了解手术治疗,手术也是一种疗法,并不是万能的,但它的直观性比较强,所以 患者可以慎重考虑手术治疗,而手术也会存在多种问题,效果尚未肯定,对手术机理医 学界还有分歧;易造成感染,术后形成纤维疤痕组织,使神经根产生粘连,引起“术后再 生性疼痛”;手术可造成神经血管损伤,手术后椎间盘摘除

5、易致腰椎不稳定,引起慢性 腰痛;但经手术治疗,保守治疗就会丢掉治疗时机。综上原因患者一定掌握手术特征方可治疗,其实绝大多数椎间盘患者可以通过非手术治疗痊愈,真正需要手术只占 5%,如果一种方法治疗效果不好,不要失去信心,选择另 一种治疗方法,经过正规系统保守治疗,确实无效,严重影响日常工作生活者,才考虑手 术治疗。 椎间盘突出征的手术指征: 急性发作,具有明显马尾神经症状者,即患者突然出现剧裂的坐骨神经痛,感觉障碍, 大小便功能失调,需紧急手术摘除。 诊断明确,经正规系统的非手术疗法无效者,应接受手术治疗以减轻痛苦。 症状反复发作者,经非手术治疗痊愈后,短期内发作,严重影响生活。 椎间盘突出,

6、合并其它原因的椎管狭窄,需行椎管手术探查患者。 病情逐渐发展,神经症状加重,出现肌力减弱,神经支配区域持续麻木足下垂,查体出 现神经损害的体征,结合 CT 造影等检查神经根受压状况与症状相符,应及早进行手术治 疗 8、腰椎管狭窄症腰椎椎管,神经根管及椎间孔变形或狭窄,引起相应临床症状者称为腰椎管狭症,根 据病因不同,它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原发性又称先天发育不良与畸形或特发性腰椎等狭 窄,继发性又称后天性椎管狭窄,多由于椎间盘突出,骨质增生,以及关节退化变性或脊 椎滑脱外伤性骨折脱位,骨炎、肿瘤、血肿等,其中最主要常见的是退行性椎管狭窄。早 期,由于椎间盘退变,髓核脱水,膨胀力减低,使黄韧带及关

7、节囊松弛,导致脊柱不稳定, 产生假性滑脱,引起椎管腔狭窄。晚期,可继发椎间纤维环向后膨出,后纵韧带肥厚、骨 化、后缘增生、关节囊肥厚、关节肥大、黄韧带肥厚骨化,无菌炎症水肿,肿胀致使管腔 容积减少,正常腰椎管矢状径均为 15mm 以上,横径在 20mm 以上,根据发生原因不同 可分为:全椎管狭窄,侧隐窝管狭窄,神经根管狭窄 3 种。 9、腰椎管狭窄临表现床及诊断 长期反复的腰痛,酸困,有时可放射至下肢,一般先有腰痛,逐渐出现腿痛,可不受咳 嗽,打喷嚏等腹压影响,少部分患者可有下肢麻木发冷,无力,肌肉萎缩,大小便障碍。 间歇性跛行是椎管狭窄的特发性临床征状,主要表现为患者步行数百米后,出现一侧或

8、 双侧,腰困腿痛麻木、无力、抽筋、并逐渐加重以至跛行不能行走,下蹲或坐卧休息数分 钟后症状缓解消失,又可继续行走,原因与直立行走时,椎管内压力增高,血管受压,神 经缺血有关,而骑车并无此现象,主要是骑车时,身体前倾,椎管内空间增大,血管不受 压有关。这就是所谓“车能行百里,难迈百米步”的道理。 体格检查:腰部过伸可引起下肢麻木,少数无任何阳性体征,直腿抬高试验多为正常, 但合并腰椎突出,阳性率可达 80%以上,跟腿反射可减弱或消失,肌力减弱,感觉减退, 主诉多体征少也是椎管狭窄的又一特点。X 线表现,椎弓根粗大,椎板间隙变窄,后关节增生肥大,骨纹理紊乱,椎体后缘增生, 少数出现椎体滑脱,测矢状

9、径在 12mm 以下,CT 表现椎管矢状经小于 10mm,即可诊断 椎管狭窄,椎骨周围骨刺,后纵韧带骨化,黄韧带肥厚或骨化,关节突肥大,硬膜囊挤压 变形,MRI 检查比 CT 分辩准确率更高,但费用较高必要时可以检查。 10、腰椎滑脱症 病因:腰椎滑脱主要是由于双侧峡部不连,椎弓崩裂,椎体间慢性错位,引起慢性腰痛 腿痛症状,称为腰椎滑脱症,本症多发于中年以上女性,男女比 1:5,以腰 4-5 滑脱最多 见,其原因主要是先天性峡部发育障碍、外伤、退变、使关节突失去功能,不能防止椎体 前移,临床有真假滑脱之分,一种是椎弓峡部不连,使椎体向前或侧方移位,称为真性滑 脱,一种是由于小关节退变,未损及椎

10、弓的滑脱,称为假性滑脱。 临床表现2.1 中年以上女姓,腰骶部,臀部及腰部疼痛,牵涉痛伴有沉重麻木,一般能从事简单轻 微劳动,站立、行走、腰部变动体位、过度运动或负重时加重,稍休息后症状减轻或消失。2.2 下肢放射痛及麻木,可双侧或单侧出现 2.3 腰椎前凸增加,臀部后凸,重者腰髂部出现皱褶。 2.4 腰椎活动受限,伴有椎间盘突出时,直腿抬高试验阳性。 2.5 触诊时真性滑脱上一个棘突前移,腰后部有台阶感,棘突压痛 2.6 重者鞍区麻木,大小便失禁,下肢肌肉软弱,麻痹,甚至发生不全瘫痪。 诊断 X 线平片,正位片,滑脱椎体高度降低,倾斜下滑,下缘模糊,密度增高侧位片:有 80% 在上下关节突间可见到由后向前下的裂线,椎体前移。滑脱程度不同分 4 度;度滑脱不 超过 1/4 者;度,滑脱在 1/4-2/4 者之间;度:滑脱在 2/4-3/4 者之间;度,滑脱大 于 3/4。CT 检查:可见有滑脱椎弓部有裂隙,MRI:对有合并纤维破裂及滑脱更有诊断意 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