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新乡市各建制区在全省的综合位次及分析

上传人:wt****50 文档编号:39968692 上传时间:2018-05-21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0年新乡市各建制区在全省的综合位次及分析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2010年新乡市各建制区在全省的综合位次及分析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2010年新乡市各建制区在全省的综合位次及分析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2010年新乡市各建制区在全省的综合位次及分析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0年新乡市各建制区在全省的综合位次及分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0年新乡市各建制区在全省的综合位次及分析(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0 年新年新乡乡市各建制区在全省的市各建制区在全省的综综合位次及分析合位次及分析城市经济是一个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窗口。增强城市经济的竞争力与带动力,对引领地区发展和膨胀县城、发展集镇、建设新村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此,新乡近年来紧紧围绕“做强主城”战略,着力构建中原经济区强市,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长足进展。然而,城市经济发展水平如何,在全省地位怎样,这都需要我们结合河南省统计局最新公布的2010 城市市区经济社会发展评价结果来进行具体分析,以便于掌握情况,发现不足,采取措施和推动发展。一、新乡各建制区在全省城市市区评价中的综合位次一、新乡各建制区在全省城市市区评价中的综合位次全省城市市区经

2、济社会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共分“经济发展”、“社会事业发展与人民生活”与“可持续发展”三大部分,具体包括 18 项指标。与全省其他省辖市相比,新乡拥有红旗、卫滨、凤泉、牧野等 4 个建制区,建制区数量分别比郑州、洛阳和开封少 2 个、2 个和 1 个,与平顶山、安阳、焦作持平,并列全省第 4位。20102010 年,全省城市市区经济社会发展评价综合排序结果显示,年,全省城市市区经济社会发展评价综合排序结果显示,在全省 50 个建制区中,新乡有新乡有 3 3 个建制区(红旗、卫滨、牧野)入围全省前个建制区(红旗、卫滨、牧野)入围全省前 2020 强,强,入围前20 强建制区数量比平顶山、安阳、焦作、

3、濮阳、许昌、南阳、商丘、周口多 1 个,比郑州、洛阳分别少 2 个,和 1 个,位居全省第 3 位。具体来看,红旗、卫滨、牧野、红旗、卫滨、牧野、凤泉凤泉等四区的综合指数分别为 0.40678、0.40200、0.39480 和 0.29887,综合排序分别位居分别位居全省 50 个建制区中的第第 9 9 位,第位,第 1212 位,第位,第 1313 位和第位和第 4646 位位。与 2009年的综合排序结果相比,红旗、凤泉两区综合位次保持不变,卫滨、牧野两区则互换位次。其中,卫滨区由 2009 年的第 13 位上升到 2010 年的第 12 位,而牧野区则由 2009 年的第 12 位下滑

4、到 2010 年的第 13 位。二、各建制区主要指标在全省二、各建制区主要指标在全省 5050 个区中的总体表现个区中的总体表现目前全省并未公布城市市区综合评价具体指标的情况。按照城市市区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我们从河南省统计年鉴中收集到了 GDP、人均 GDP、第三产业增加值占 GDP 比重、人均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人均财政一般预算收入、人均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和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等 7 项具体指标。从这 7 项具体指标来看,新乡各建制区总体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一)人均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和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位次总体比(一)人均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和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位次总体比较靠前。

5、较靠前。2010 年,红旗、卫滨、凤泉、牧野各区人均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人均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除凤泉区在全省 50 个区中排第 27 位、红旗区排第 11 位外,卫滨、牧野两区进入前十卫滨、牧野两区进入前十,其中,卫滨区排第 10 位,牧野区排第 7 位。与此同时,红旗、卫滨、凤泉、牧野四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均为 17073 元,并列位居位居全省 50 个区中的第第 1616 位位(全省 18 个省辖市中,目前新乡、开封、鹤壁、焦作、漯河五市下辖各建制区的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尚未分开核算,因此,这五市下辖的各建制区,其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所在省辖市市区数)。(二)

6、人均(二)人均 GDPGDP 和人均财政一般预算收入位次处于中游。和人均财政一般预算收入位次处于中游。总体来看,新乡下辖各建制区人均人均 GDPGDP 和人均财政一般预算收入人均财政一般预算收入位次基本处于处于全省 50 个区中的第第 2525 位左右位左右。从人均 GDP 来看,2010 年除凤泉区在全省排第 13 位之外,红旗、卫滨、牧野等三个区均排在第 20 位之外。其中,红旗区排第 27 位,卫滨区排第26 位,牧野区排第 24 位。与人均 GDP 同,各区人均财政一般预算收入也排在全省第 20 位之外。其中,红旗区排第 28 位,卫滨区排第 22 位,凤泉区排第 23 位,牧野区排第

7、 27 位。(三)(三)GDPGDP 总量和人均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位次较为靠后。总量和人均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位次较为靠后。与人均 GDP、人均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人均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和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状况相比,新乡各区 GDP 总量和人均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相对靠后。从 GDP 总量来看,2010 年红旗区排第 26 位,卫滨区排第 40 位,凤泉区排第 39 位,牧野区排第 27 位。相应地,人均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红旗区排第 47 位,卫滨区排第 36位,凤泉区排第 17 位,牧野区排第 22 位。(四)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四)第三产业增加值占 GDPGDP 比重位次总体前后各半。比重位次

8、总体前后各半。2010 年,红旗、卫滨两区第三产业增加值占 GDP 比重位居全省 50 个区前列,其中,红旗区排第 11位,卫滨区排第 8 位。与红旗、卫滨不同,凤泉、牧野两区在全省排名靠后。凤泉区排第 27 位,牧野区排第 30 位。三、各建制区与三、各建制区与 20092009 年相比表现出来的喜与忧年相比表现出来的喜与忧从综合排序结果来看,与 2009 年相比,新乡各建制区综合位次结果仅是内部微调,相比于其他省辖市的建制区来说,没有大的变动。然而,从从 GDP、人均GDP、第三产业增加值占 GDP 比重、人均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人均财政一般预算收入、人均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和城镇居民人均可

9、支配收入这 7 7 项指标来看项指标来看,与与 20092009 年相比,喜与忧同时并存。年相比,喜与忧同时并存。喜的是:凤泉、牧野两区晋位升级态势非常明显。喜的是:凤泉、牧野两区晋位升级态势非常明显。与 2009 年相比,凤泉凤泉区区除人均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位次下滑 3 位之外,其余 6 6 项指标位次项指标位次均得到了不同程度地提升提升。其中,GDP 总量位次上升 3 位,人均 GDP 位次上升 9 位,第三产业增加值占 GDP 比重位次上升 4 位,人均财政一般预算收入位次上升 6 位,人均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位次上升 11 位,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位次上升 1 位。与凤泉区稍有差异,牧

10、野区牧野区有 5 5 项指标位次提升项指标位次提升。其中,GDP 总量位次上升 1 位,人均 GDP 位次上升 3 位,人均财政一般预算收入位次上升 3 位,人均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位次上升 12 位,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位次上升 1 位。此外,其第三产业增加值占 GDP 比重位次下滑 1 位,人均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位次下滑 7位。忧的是:虽然红旗、卫滨两区综合位次比较靠前,但从这忧的是:虽然红旗、卫滨两区综合位次比较靠前,但从这 7 7 项指标来看,项指标来看,位次下滑指标较多。位次下滑指标较多。这 7 项指标当中,红旗区红旗区有 4 4 项指标位次项指标位次较 2009 年下滑下滑。其中,

11、人均 GDP 位次下滑 1 位,第三产业增加值占 GDP 比重位次下滑 2 位,人均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位次下滑 22 位,人均财政一般预算收入位次下滑 2 位。卫滨区卫滨区这 7 项指标中,人均财政一般预算收入位次与 2009 年相同。除此以外,其 GDP 总量、人均 GDP 及人均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等 3 3 项指标位次项指标位次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滑下滑。其中,GDP 总量位次下滑 3 位,人均 GDP 位次下滑 2 位,人均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位次下滑 13 位。四、加快城市市区经济发展建议四、加快城市市区经济发展建议“十二五”时期,仍属于全国加快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党中央国务院在要

12、求科学发展的同时,更要求各地区优化发展,协调发展。针对中部地区,特别是中原地区,2011 年 10 月 7 日正式出台了国务院关于支持河南省加快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指导意见,为我们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因此,作为中原经济区核心区重要城市之一的新乡,务必“借机发展”,“借势生力”,努力提高城市经济的辐射带动能力。(一)抓好提升,千方百计做大经济总量。由上述指标体系不难看出,无论是 GDP 总量、人均 GDP、还是人均财政一般预算收入无不与经济总量直接关联。因此,千方百计做大经济总量是摆在我们面前的最紧迫任务。首先,就是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全力以赴推动发展,推动主要经济指标晋位升级,实现经济社会

13、发展全面提速。其次,就是要进一步强化核心发展地位,提升城市建设水平和载体功能,增强辐射带动能力。第三,就是要转变观念,树立区域有限、发展无限的理念,大力创新城区经济载体建设,以提高单位面积的产出延伸经济发展的空间,以提升产业能级拓展经济发展的空间,以扩大集聚辐射范围开辟经济发展的空间,从而进一步提升城区经济发展水平,继续保持城区经济发展的领先优势。(二)抓好工业,多措并举提升工业化水平。目前,无工不富已然成为人们的共识。国务院关于支持河南省加快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指导意见给我们的定位就是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三化”协调发展。要实现“三化”协调发展就必须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必须加快建立结构

14、合理、特色鲜明、节能环保、竞争力强的现代产业体系。一要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建立高水平的研发中心,推动企业战略重组,培育产业集群,实现动力电池与电动车、生物与新医药、电子信息、现代煤化工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特色装备制造、制冷、汽车零部件等优势支柱产业突破发展。二要以先进技术、先进工艺,改造提升食品、纺织、造纸、建材、能源等传统优势产业,提高整体发展水平。三要加快产业集聚区建设。强力推进高新技术开发区、新乡工业园区国家级园区创建工作。(三)抓好投资,全力以赴提升投资水平。在目前我市全力推进中原经济区强市建设过程中,我们必须以优化结构为基础,持续保持高强度投资不动摇。一是要有超常规的思路和措施,全

15、面提升招商引资水平。围绕“人、政策、环境”三个核心要素,配强招商队伍,重奖引资功臣。二是积极承接沿海产业转移。各区和产业集聚区要根据自身优势,选定产业、明确目标,改进招商方式,组建专门班子到产业集中、特色鲜明的地区蹲点、驻地招商,吸引沿海产业集群式转移。三是做好优势产业、龙头企业和央企招商。围绕动力电池与电动车、生物与新医药、现代煤化工、特色装备制造、现代农业等领域,紧盯富士康、中国医药、中国高新等企业,争取一批项目落地。四是继续实施争取中央投资目标责任制,抓紧谋划项目,加快推进前期,组织好项目筛选上报,争取中央预算内资金和地方债券规模不低于全省平均水平。(四)抓好服务业,想方设法提升服务业发

16、展层次和水平。加快发展服务业,提高服务业在三次产业结构中的比重,是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必由之路。一是坚持市场化、产业化发展方向,抓好产业布局、机制创新、政策支撑,促进服务业总量扩张、结构优化、水平提升。加快发展生产服务业和生活服务业,拓展服务业新领域,发展新业态,培育新热点。二是加快物流业重点项目建设,推动物流业与制造业联动发展。发展各类物流信息平台,鼓励城区建设各类物流信息中心和物流管理中心。三是积极发展科技研发、技术交易、信息咨询等服务产业,推动科技、创意企业孵化园区建设。四是结合产业集聚区建设,大力发展商业地产和工业地产,推进房地产业平稳健康发展。扶持发展中介服务、家庭服务、养老服务等社区服务业,推进商贸、餐饮、住宿等传统服务业改造升级。五是积极鼓励支持各种社会力量发展会计、评估、拍卖、典当、代理、租赁、法律服务等商务中介服务行业,提高服务水平和技术含量。进一步理顺政府与中介组织的关系,促进服务业行业结构及经济结构的优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