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力掌握和善于运用科学思维方式

上传人:ldj****22 文档编号:39968548 上传时间:2018-05-21 格式:PDF 页数:1 大小:631.7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努力掌握和善于运用科学思维方式_第1页
第1页 / 共1页
亲,该文档总共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努力掌握和善于运用科学思维方式》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努力掌握和善于运用科学思维方式(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7 7 理论理论2017年 6月 8日 星期四从群众中走出来的群众领袖习仲勋 (西北岁月) 一书, 已由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 出版。该书是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出版的 习仲勋同志光辉革命一生系列文献的第一 部 (1913年至 1952年) , 由习仲勋夫人齐心同 志撰写序言。全书共 36万多字、 185张图片, 有的照片是第一次公开发表。该书对于党 员、 干部学习老一辈革命家的崇高品格、 践行 党的群众路线具有重要意义。 习仲勋同志是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 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 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 家, 我党、 我军卓越的政治工作领导人, 陕甘 边革命根据地的主要创建者和领导者之一。 习仲勋同志在长

2、期的革命生涯中, 始终把人 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 时刻把群众的安危冷 暖放在心上, 对人民群众饱含深情, 一生热爱 群众、 贴近群众、 关心群众, 模范践行党的群 众路线, 足迹遍布祖国大江南北, 被毛泽东同 志赞誉为 “从群众中走出来的群众领袖” , 他 的事迹在人民群众中传诵至今。1942 年, 在 西北局高干会期间, 组织上曾给习仲勋同志 作了一份鉴定, 其中有一段内容专门讲他同 人民群众的密切关系:“他很懂得群众的情 绪、 习惯和需要。他是站在群众观点和群众 立场来解决群众的问题, 总是把群众的事情 看做是自己的事情, 而又设身处地地替他们 设想, 设想怎样才是对的, 尤其设想怎样对群

3、 众有好处, 而没有丝毫的主观主义气味。因 之, 群众信任他, 把他看做是自己人, 当群众 有疑难时, 就说: 找仲勋去。 ” 鉴定中还列举了 习仲勋同志与人民群众保持亲密关系的一些 例子, 并得出结论:“由于这一切, 使得习仲勋 同志成为党的宝贵的群众领袖。 ” 这是对习仲勋同志深入群众、 关心群众、 帮助群众, 从而得到群众爱戴、 信任的真实记录。 该书突出习仲勋同志 “从群众中走出来的群众领袖” 这一鲜明特色, 再现了习仲勋同志的西北岁月, 是一部党的领袖践行党的群众路线的真 实记录。正因如此, 该书是党员、 干部践行党的群众路线的生动教材 它能够教会党员、 干部怎么看待群众、 怎么联系

4、群众、 怎么听取群众意见、 怎么把群众团结在党的周围、 怎么牢固树立 “四个意识” 。相信每一位读 者尤其是党员、 干部都会从该书中得到启发、 受到教益。 该书的另一个亮点是论述了西北革命根据地对中国革命的重要意 义。西北革命根据地是土地革命时期全国 10 多块根据地中唯一完整保 存下来的根据地, 成为中共中央和各路红军长征的落脚点和八路军奔赴 抗日前线的出发地。该书通过对习仲勋同志西北岁月的展现, 让读者再 次深刻认识被毛泽东同志高度评价的西北革命根据地的历史贡献。共产党人的楷模从群众中走出来的群众领袖习仲勋(西北岁月)评介武铭泽习近平同志系列重要讲话和治国理 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的一个显著

5、特点, 就 是 十 分 重 视 并 善 于 运 用 科 学 思 维 方 式。党的十八大以来, 习近平同志着重强 调了辩证思维、 战略思维、 历史思维、 创新 思 维 、 法 治 思 维 、 系 统 思 维 和 底 线 思 维 等。这些科学思维方式具有内在联系, 构 成一个有机整体, 有利于增强工作的科学 性、 预见性、 主动性和创造性, 是广大党 员、 干部干事创业的有力思想武器。用辩证思维抓根本用辩证思维抓根本, 即坚持和运用辩 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注重矛盾分 析, 抓住事物发展的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 要方面, 注重从事物的普遍联系和发展出 发看问题, 从纷繁复杂的事物表象中把 握本质

6、、 掌握规律。 辩证思维是习近平同志特别强调和 注重运用的科学思维方式。他指出:“要 学习掌握唯物辩证法的根本方法, 不断增 强辩证思维能力, 提高驾驭复杂局面、 处 理复杂问题的本领。我们的事业越是向 纵深发展, 就越要不断增强辩证思维能 力。 ” 习近平同志善于运用辩证思维谋划 工作: 一是注重运用 “两点论” , 坚持一分 为二地看问题。例如, 在谈到党员、 干部 的 “本领恐慌” 问题时, 他说:“从总体上 看, 与今天我们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要求 相比, 我们的本领有适应的一面, 也有不 适应的一面。特别是随着形势和任务不 断发展, 我们适应的一面正在下降, 不适 应的一面正在上升。

7、” 二是运用重点论, 找 突出问题、 抓关键问题。习近平同志反复 强调, 要有强烈的问题意识, 以重大问题 为导向, 抓住重大问题、 关键问题进一步 研究思考, 找出答案, 着力推动解决我国 发展面临的一系列突出矛盾和问题。他 还指出, 整体推进不是平均用力、 齐头并 进, 而是要注重抓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 方面, 注重抓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三是 从普遍性与特殊性的辩证关系原理出发, 把握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习近平同志 善于透过现象看本质, 要求党员、 干部 “透 过现象看本质, 从零乱的现象中发现事物 内部存在的必然联系, 从客观事物存在和 发展的规律出发, 在实践中按照客观规律 办事” 。

8、这些重要论述为我们运用辩证思 维认识问题、 开展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用战略思维把全局用战略思维把全局, 即从长远看当 前、 从全局看局部、 从整体看部分。它致 力于解决根本性、 全局性、 长远性问题, 努 力占据观察事物、 分析问题的制高点, 从 总体上把握事物发展趋势和方向, 进而增 强战略定力和统筹协调能力。 战略、 方向、 大势、 长远等是习近平同 志系列重要讲话的 “高频词” , 体现了着眼 全局谋划工作、 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 业发展全局、 把全局利益作为最高价值追 求的战略思维。习近平同志指出:“战略 问题是一个政党、 一个国家的根本性问 题。战略上判断得准确, 战略上谋划得科

9、学, 战略上赢得主动, 党和人民事业就大有希望。 ” 习近平同志考虑问题、 谋划工作 总是立足当前、 着眼长远, 善于从战略高 度把握全局。他还在不同时间、 多个场合 讲到战略定力问题。在谈到走和平发展 道路时, 他强调加强战略思维, 增强战略 定力, 更好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 通过 争取和平国际环境发展自己, 又以自身发 展维护和促进世界和平, 不断提高我国综 合国力。培养战略思维、 增强战略定力, 是我们在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同志系列 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 新 战 略 的 过 程 中 需 要 着 重 把 握 的 重 要 内容。用历史思维观大势用历史思维观大势, 即坚持历史唯物

10、 主义基本原理, 把事物置于过去、 现在、 未 来的历史发展进程中进行思考, 努力揭示 事物发展的内在逻辑和规律性, 吸取经验 教训, 以史为鉴、 以史育人、 以史咨政。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 历史思维对于 我们党有效治国理政不可或缺。习近平 同志指出:“治理国家和社会, 今天遇到 的很多事情都可以在历史上找到影子, 历史上发生过的很多事情也都可以作为 今天的镜鉴。 ” 他关于世界社会主义 500 年的分析, 关于改革开放前后两个 30 年 关系的阐释, 关于如何评价党的历史和 历史人物的论述, 特别是关于中国道路 的历史性审视和汲取中国历史智慧的阐 述, 都体现了深邃的历史思维, 给人以深

11、刻启迪。党的十八大以来, 以习近平同 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的治国理政新理 念新思想新战略, 都是基于科学把握中 国的过去、 现在、 未来尤其是 “发展起来 后” 的历史任务提出来的。当代中国最 大的现实就是要实现 “两个一百年” 奋斗 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为 此, 我们要正确认识中华民族的历史和 文化, 不断增强文化自信。正如习近平同 志所指出的:“站立在 960万平方公里的广 袤土地上, 吸吮着中华民族漫长奋斗积累 的文化养分, 拥有 13亿中国人民聚合的磅 礴之力, 我们走自己的路, 具有无比广阔 的舞台, 具有无比深厚的历史底蕴, 具有 无比强大的前进定力。 ” 用历史思维观

12、大 势, 要求广大党员、 干部加强对中国历史、 党史、 中华人民共和国史、 社会主义 发展史和世界历史的学习, 善于总结历史 经验、 把握历史规律, 认清历史发展趋势, 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方向, 做好现实工 作, 更好走向未来。用创新思维促发展用创新思维促发展, 要求我们破除迷 信、 打破陈规, 突破常规思维的局限, 对事 物做新思考、 对结构做新调整、 对工作做 新谋划, 力求以新的理念、 方法和路径解 决问题, 打开新局面, 开创新境界。 抓创新就是抓发展, 谋创新就是谋未 来。习近平同志指出,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 第一动力。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 关键是依靠科技创新转换发展动力。他

13、强调,“我国经济已由较长时期的两位数 增长进入个位数增长阶段。在这个阶段,要突破自身发展瓶颈, 解决深层次矛盾和 问题, 根本出路就在于创新” 。他还指出, 要善于用改革创新的思路和办法破解党 的建设中的重大课题, 探索提高党的执政 能力、 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的有效途 径, 不断推进党建领域的理论创新、 制度 创新、 工作创新和方法创新。此外, 实施 制造强国战略、 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 业、 推进新型城镇化、 深入实施区域发展 总体战略、 推进 “一带一路” 建设等一系列 战略举措, 无不是创新思维的产物, 无不 凸显了创新对于新形势下我国改革发展 的核心驱动作用。党员、 干部学习、 掌握

14、 和运用创新思维谋划工作, 就要敢于打破 思维定式, 与时俱进、 因地制宜、 求真务 实, 以思想认识的新突破打开实际工作的 新局面。用法治思维求善治用法治思维求善治, 即反对人治思 维、 特权思维, 运用法律规范、 法律原则、 法律逻辑分析和处理我们党治国理政中 面临的问题, 积极推进法治国家、 法治政 府、 法治社会建设。 习近平同志多次强调, 要 “把对法治 的尊崇、 对法律的敬畏转化成思维方式和 行为方式”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 具 有最高的法律地位、 法律权威和法律效 力, 每个组织和个人都要牢固树立宪法至 上、 法律至上的理念, 在宪法和法律范围 内活动, 加强宪法和法律实施,

15、 切实维护 社会主义法制的统一、 尊严、 权威; 任何组 织和个人都没有法律之外的绝对权力, 行 使权力必须坚持为人民服务、 对人民负责 并自觉接受人民监督。习近平同志还指 出, 要更加自觉地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 式来深化改革、 推动发展、 化解矛盾、 维护 稳定, 依法治理经济, 依法协调和处理各 种利益问题, 避免埋钉子、 留尾巴。用法 治思维求善治, 要求党员、 干部适应全面 依法治国的大势, 实现思维方式的与时俱 进, 以法治眼光、 法治方式想问题办事情; 带头学法、 知法、 用法、 守法, 严格履行法 定职责, 在法治的轨道上推动各项工作, 真正建立对法治的信仰和敬畏。用系统思维聚合

16、力用系统思维聚合力, 即以系统论原理 为指导, 从系统和要素、 要素和要素、 系统 和环境的相互联系、 相互作用中把握事 物、 思考问题, 处理好整体与部分、 结构与 功 能 的 关 系 , 凝 聚 改 革 发 展 的 强 大 正 能量。 运用系统思维分析问题、 指导工作, 是习近平同志反复强调的。这包括以下 几 个 方 面 的 含 义 : 一 是 坚 持 统 筹 兼 顾 。 习近平同志强调, 要统筹推进 “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 “四个全面” 战略布 局, 全面做好稳增长、 促改革、 调结构、 惠 民生、 防风险各项工作。党的十八大以 来, 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系统 思维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 提出构建人 类命运共同体这一重大理念, 为促进人类 社会共同发展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思路。 二是注重协同耦合。只有系统内部各要 素实现协同耦合, 系统才能有效运行并实 现效益最大化。习近平同志指出, 在全面 深化改革中, 我们要坚持以经济体制改革 为主轴, 努力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 上取得新突破, 以此牵引和带动其他领域 改 革 , 使 各 方 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