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市的季节性周期

上传人:kms****20 文档编号:39968031 上传时间:2018-05-21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5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股市的季节性周期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股市的季节性周期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股市的季节性周期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股市的季节性周期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股市的季节性周期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股市的季节性周期》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股市的季节性周期(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上下半年行情有规律剖析股市的季节周期上下半年行情有规律剖析股市的季节周期 2003 年 12 月 31 日 13:49 TOM 财经 尹宏 由于受到企业的生产产品的季节性变化,进入市场的资金流的季节性变化和一些金融证券管理制度方面的限制等原因,使得股市往往具有比较鲜明的季节性特征。股市中绝大多数牛市行情是集中在上半年爆发,而下半年的股市往往表现疲弱,通过对股市历史行情对比可以发现,股市在下半年的 6 个月时间里,大多没有良好的表现。 其中,历年来 7 月和 8 月的中报披露期间都有市场人士呼唤业绩浪或中报行情,但戏剧性的是股市从来没有出现过所谓的中报业绩浪牛市,仅仅只是在 1994 年 8 月

2、 1 日,由于受“三大政策”的特大利好刺激,出现过一次政策性牛市行情,其余十余年的中报期间均无牛市。资料显示:1992、1993 年中报期间股市持续下跌;1995 年中报期间,股指搭建圆弧顶的左半部分;1996 年中报期间大盘在 800 多点构筑双顶;1997 年中报期间指数低位盘整;1998 年中报期间大盘跳水;1999、2000 年中报期间,大盘构筑头部;2001 年中报期间,指数如瀑布般的飞落;2002 年中报期间,大盘筑顶下移。 大盘之所以会出现这种 7、8 月期间有规律的季节性疲弱现象,主要是和以前的财务报表披露制度有关。在 1999 年以前,上市公司披露中报没有时间表,上市公司可以

3、自由选择披露中报的时间,往往是业绩优异的上市公司率先公布中报,业绩普通的紧随其后,而业绩较差的、亏损的全部集中在最后两三天披露,有时甚至能出现上百家公司同一天集中披露中报,其中不乏有亏损严重的业绩地雷引爆。由于绩差公司喜欢在中报披露快结束时集体亮相,造成中报地雷迟迟不能引爆,使得投资者和市场主流资金在 7、8 月份的中报期间个个如履薄冰,所以,在以前年度里,几乎没有中报行情可言。 直到 1999 年以后,中报披露才有了时间上的均衡安排,但是仍然没有中报业绩浪行情的出现,因为在 1999 年和 2000 年的中报前夕恰恰都出现了涨幅巨大的牛市行情,而进入中报期间后,行情已成强弩之末,因此,这两次

4、中报披露期间都构筑了顶部行情。而从2001 年至 2003 年期间,由于股市处于熊市调整格局中,因此,这三年的 7、8 两月也没有形成中报期间的牛市行情。 既然 7、8 两个月没有行情,那么进入秋季是否能有所好转呢?秋季本来是收获采摘的季节,因此人们又将秋季称为“金秋”。不过历年来的金秋时节带给股市中的投资者大多不是收获的喜悦。因为,迄今为止,除了 1993 年以外,深沪股市的重要顶部竟然全部出现在夏季。而经历过行情顶峰的炒作后,留给秋季的往往是萧瑟的寒风和满目的疮痍。 进入 9 月份以后,行情大多不理想,12 年来的 9 月行情,只有三次月 K 线是阳线的,其余的 9 次均走出了阴线,而且在

5、最近五年时间里,所有的 9 月行情都是下跌的。10 月份的行情也同样如此,12 年来的十月行情中,也只有三次 10 月的月 K 线是上涨的,其余的 9 次月 K 线是泛绿的。这三次上涨的 10 月,分别是在 1996 年、1997 年、2000 年,其中,1996 年和 2000 年的 10 月上升行情都是处于市场整体趋势向上发展的过程中,而真正能够扭转下跌趋势的红色十月,仅仅只在 1997 年出现过一次。 之所以出现这种“金秋股市八成跌”的局面,最主要的原因是年底资金面比较紧张,部分主流资金需要撤出股市。通常情况下,一些资金规模较小的,流动性强的资金会集中在年底的 12 月份撤出,而资金规模

6、庞大的主流资金,不可能等到临近年底时才清仓退出,往往从 10 月份开始就已经有计划、有步骤地撤退。因而造成年底的资金压力在 10 月份和12 月份这两个月中表现的较为明显。 正是由于主流资金的退出会在 10 月份和 12 月份形成两个高峰,因而使得 11 月份的资金面压力反而有所缓和,12 年来的 11 月份行情是涨多跌少的,其中上涨 8 次,下跌 4次,即使在最近三年的熊市调整中,也有两年的 11 月是上涨的。而且还有一个规律现象就是:如果 11 月份上半月是下跌,则下半月必涨无疑。但是,11 月份的上涨往往力度有限,既不容易改变市场走弱的趋势,也不能带来充足的获利空间和获利机会。 历年来的

7、 12 月股市都存在着资金集中撤出的压力,在最近的 10 年间,股市中的 12月月 K 线只有一次是阳线实体,这从一个侧面反映出 12 月股市资金面的严峻形势。虽然年底的走势非常不理想,但却给投资者带来了逢低买进的机会。在最近四年半的时间里构筑的三次重大底部,竟然全部是在岁末年初阶段完成的。例如:1999 年 12 月 27 日股指见底 1341 点后发动了一轮升幅 900 点的牛市行情,2002 年的 1339 点底部是在 1 月份完成的,而今年年初的 1311 点底部也是在 1 月 6 日完成的。所以,在年底的萧条走势中,投资者不宜过于恐慌,而要适当把握好岁末年初的播种机会。板块的季节性行

8、情规律探讨板块的季节性行情规律探讨 这几天军工股涨的不错,据说统计显示 9 月军工股一般都有行情,所以觉得板块的季节性行情 的规律有些值得研究 印象当中旅游股,零售股一般在黄金周之前有一波行情,水泥股一般行情在下半年 暂时想起这么多,抛砖引玉,请大家谈谈其他一些板块的季节性行情规律。感谢楼主分享,我觉得好像新年后一班有一波行情,好像派红包的感觉,黄金市场,同样有季节性规律可循黄金市场,同样有季节性规律可循黄金市场经历了辉煌的十一月,迎来了一年之末的十二月份,同时也意味着西方的圣诞节和中国的春节即将到来。长期以来,商品价格的季节性分析是市场常用的指标之一。作为兼具商品和金融双重属性的黄金市场,同

9、样有季节性规律可循。纵观黄金交易的历史,历年来黄金价格的变化趋势也呈很强的季节性。十二月份是一年之中最为特殊的月份,也是一年之中节假日最多、最为重要的月份。通常节日文化与节日经济相辅相成,在当代生活中它们更是无法剥离。根据以往的经验,黄金市场从秋季开始通常会以暴涨来结束夏季的低迷行情。从对过去 40 个夏季的观察,其中有 20 个夏天行情会比较低迷,到年末的时候则会创下年内新高。今年金价运行的规律和以往年份非常相似,这个夏季金价出现了比较深度的回调,其走势一直处于三角形整理中,从秋季开始缓慢上涨,进入 11 月份开始加速上涨。作为节日中人们馈赠礼品、个人消费中重要的奢侈品黄金,从十二月份到中国

10、的新年,黄金市场通常也会有较好的表现。按照以前黄金市场的历史统计,十二月份通常是黄金市场表现较好的月按照以前黄金市场的历史统计,十二月份通常是黄金市场表现较好的月份份,因为西方的圣诞节和随之而来的中国新年会大大增加黄金类首饰的需求,珠宝市场的平均需求在第四季度是第三季度平均需求的 3 倍,黄金的季节性因素会推动金价的涨势一直持续到年末。下图是自 1974 到 2007 年黄金价格季节性规律的统计图表,从图表中可以看出,过去35 年以来,黄金市场通常会从 9 月初开始上涨,到年末的 12 月份、第二年的 2 月份行情依然非常火爆。中期投资股票更有效中期投资股票更有效 股市的运动可以分为四个周期,

11、分别是蓄势期(买卖双方的力量基本平衡) 、上升期(买方 胜过卖方) 、疲劳期(买方与卖方再次持平) 、下降期(卖方强过买方) 。股票运动的四个时 期与经济周期的规律相吻合。在上个经济周期的末期,因为生产过剩,产品价格下降,存 货增加,公司的赢利能力减少,股价下跌。蓄势期是恢复期,公司将不畅销的产品淘汰, 减低存货,为经济复苏作准备。经济复苏在股价上的表现就是上升期。随着上市公司赢利 的增加,公众又开始购买公司的股票,股价节节攀高。经济回复到一定阶段,又因竞争和 市场饱和等原因导致产品过剩,这时股价进入疲劳期。整个过程就是经济周期在股价上的 反映。 股市四个周期的运动,就产生了牛市和熊市。股市的

12、牛市和熊市也有周期。在中国股 市 18 年中,显著的牛市周期约为 23 年(具体到月数,通常为 1724 个月) ,熊市周期 则长达 45 年。不仅股市有周期,就是一年中的行情也有一个涨跌的大致规律,也就是说 股市行情存在着季节性规律。这是因为企业生产的季节性变化导致进入市场的资金流,存 在季节性变化,还有一些金融证券管理制度方面的限制等原因。有人根据历年来的股市季 节变化,总结成了股市中的“季节歌”仅供参考。一月股市逢低买,二月三月龙抬头(股市中绝大多数牛市行情是集中在上半年爆 发,凡是在每年 1 月份买进股票的投资者,在当年的行情发展中就一定有数百点的上涨空 间可以获利。当然 2008 年

13、由于特殊原因,情况例外) 。四五六月如金秋,收获时节喜采摘(股市的季节规律要比农业提前一个周期,讲 究的是“冬播、春种、夏收、秋藏”。一般而言,二季度是全年赢利机会较大的时期,而下 半年的股市往往表现疲弱。所以,四五六月就等于是股市的收获季节,迄今为止,除了 1993 年以外,深沪股市的重要顶部竟然全部出现在夏季) 。七八月骄阳似火,股市中寒风萧瑟(7 月和 8 月是上市公司集中披露中报的时期, 一般而言半年报期间均无利好行情。另外,上半年都出现了涨幅巨大的行情,进入七八月 份后,行情已成强弩之末,半年报披露期间都构筑了顶部行情) 。九月十月不丰收,金秋股市八成跌(从比例上看,这两个月的股市有

14、八成概率是 下跌的。最主要的原因是年底资金面比较紧张,部分主流资金需要撤出股市。这类资金规 模庞大,不能像小资金那样等到临近年底时才清仓退出,因而往往从 9、10 月份就开始有 计划撤出,造成年底的资金压力提前显现出来) 。十一月行情回暖,十二月进入寒冬(11 月的股市行情有三种规律:一是涨多跌少; 二是先跌则后涨;三是涨升有限。在最近的 10 年间,12 月的股市月 K 线只有一次是阳线 实体。但最黑暗的时候恰恰预示着曙光将来临。从历史规律显示:岁末年初是股市建仓的 黄金时期,最近五年来构筑的四次重大底部,全部是在这一时期完成的。所以,12 月份要 把握好“冬播”机会) 。如何判断中期调整的

15、底部和顶部实施“长线选股,中短线操作,顺势而为,适可而止”的策略,就要能大致地把握 中期调整的底部和顶部,以便作出正确的买卖操作。要判断中期底部到来可以用以下 14 条指标(主要注重数据分析,其他作为参考) 。 如果有 10 条以上信号出现,那么离中期调整的底部就不远了。1、指数下跌的时间很久或空间很深。如果下跌不够深,可以用时间换空间;如果 下跌很深,可以用空间换时间。2成交量大幅萎缩。下跌一般分 A 浪、B 浪和 C 浪。A 浪的特点是急速下跌, B 浪的特点是超跌反弹,C 浪的特点是阴跌。C 浪的阴跌到底时,成交量会出现急剧萎缩。3技术指标严重超卖,已经发出了买入信号。4舆论上极度悲观,

16、甚至出现熊市的观点。5新开户人数急剧下跌。6新股发行市盈率下降,首日上市涨幅走低。统计规律与股票市场的月度效应统计规律与股票市场的月度效应如同一年四季有春夏秋冬的日本股票交易所,股票市场的走势也呈现出非常强的“季节 表现性“。 美国市场上有“sell in may and go away“(将股票在 5 月卖掉,然后远离市场)的谚语,就 是建议投资者建议投资者 5 月卖掉股票月卖掉股票 11 月再买回来。事实上,道琼斯指数过去月再买回来。事实上,道琼斯指数过去 100 多年来累计涨幅多年来累计涨幅 中,中,5 月到月到 10 月这半年只贡献了其中的月这半年只贡献了其中的 25%,而其他,而其他 6 个月却贡献了其中的个月却贡献了其中的 75%。 为了分析这种 2009 股票交易费用,选择了 1997 年后的上证指数和 1987 年之后的恒生 指数与 1897 年以来的道琼斯指数为样本进行分析。 从表中可以看出,无论是上证指数、恒生指数还是道琼斯指数,从牛股 200711 月到次年 5 月,赢富宝股票决策系统行情向好的可能性大。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