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识字教学的思考

上传人:kms****20 文档编号:39966094 上传时间:2018-05-21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生识字教学的思考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小学生识字教学的思考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小学生识字教学的思考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小学生识字教学的思考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小学生识字教学的思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生识字教学的思考(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小学生识字教学的思考小学生识字教学的思考识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小学阶段一项重要的任务。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识字教学要将儿童熟识的语言材料作为主要材料,同时充分利用儿童的生活经验,注重教给识字方法,力求识用结合。”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注意联系生活创设一定情景不断提高学生的识字意识和能力。语文学科的学习重在阅读,然而阅读的质和量都与识字量的多少密切联系。这就使得我们的识字教学,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研究课题。一、识字教学的内涵识字、写字是一切学习的基础。小学低年级阶段是学生识字量最大的时期,而识字又要靠写字来巩固,所以,指导学生写好字就更成为低年级教师教学的重要内容。汉字是

2、我国社会通用的思想交流的文字工具,识字是阅读、写作的基础,识字不过关,不但影响儿童语文水平的提高,而且严重地阻碍了其他各门学科的学习,限制儿童智力的发展。根据新课程教学大纲的要求,小学生必须学会2500 个左右的常用汉字,在低年级就要掌握 2000 个左右。可见新的课程改革更把低年级识字教学列入了重中之重的地位。二、学生识字难的现状识字教学的发展过程新中国成立后,为了适应社会经济、文化教育、科学技术的发展,提高普通教育的质量和国民的文化科学素质,从 50 年代初就开始了小学识字教学的改革实验。60 年代初,“集中识字法”和“分散识字法”是具有代表性且影响颇大的识字教学流派,带动了我国小学识字教

3、学改革实验的第一次高潮的出现,至今,仍是活跃于小学识字教学界的重要教学流派。进入80 年代,先后出现“注提识字法”(即“注音识字,提前读写”教学法)和“部件识字法”等。前者的实验发展很快遍及全国 29 个省市自治区,促进了改革开放后小学识字教学改革实验的第二次全国性高潮的形成。进入 90 年代,字族文识字教学实验成功,异军突起,短短几年间,已在几个省市相继试点推开,可以预料,字族文识字教学法,作为后起之秀,大有后来居上之势。但目前,小学识字教学中“高耗低效”现象依然严重。所谓“高耗低效”现象,即教师花大量时间进行教学,学生花大量时间进行抄写,而生字回生率和错误率仍居高不下。三、学生识字难的意义

4、识字教学具有重要意义,而写字教学要抓小、抓细、抓恒,因此,我认为小学低年段写字教学应培养良好的书写习惯。所谓“习惯“乃天长地久之功,而绝非一时之力。这就要求教师做好充分地打持久战的思想准备,以耐力去培养耐力,以恒心去培养恒心,以毅力去培养毅力,从而去促使学生习惯的养成。(一)首先,要教给学生正确的书写姿势,即“头正、身直、脚放平、胸部距桌子一拳。“这是写好字的基本条件,也是保证身体健康发育的重要措施,但小学生年龄小,认识能力较差,行为习惯还未经养成,因此极容易忽视写字姿势,这就要求教师随时随地督促检查、指导,并采取适当措施如表扬等来促使学生保持正确书写姿势。(二)其次,是教给学生正确的执笔方法

5、。这是写好字的前提条件,因为执笔不仅影响指力、腕力运用的灵活性,而且影响儿童肌肉发育,更甚者直接危协到小学生的视力。(三)再次掌握汉字基本笔画的写法,掌握汉字间架结构及笔顺的基本笔顺规则。字写得规矩才好看,要合规矩必须掌握基本笔顺原则,如先左后右、先上后下、先外后内、先进人后关门、先横后竖等原则。(四)最后,是要求学生爱惜学习用具。小学阶段低年级学生由于自理能力极差,这就要求此时的教师拿出慈母的耐心与爱习,从教给他们怎样削铅笔,使用橡皮,摆放书本开始。教育他们爱惜写字用具还可以使他们从小养成爱惜东西、不浪费的好习惯。还有极为重要的一点就是培养学生认真严谨的学习态度,做到这一点,要求教师严加督促

6、,严格检查,使学生从小养成按老师要求去做,一丝不苟,始终如一的好习惯。四、学生识字难的解决办法识字教学的方法有很多,如何从众多的方法中找到适合每个学生个体、个性的方法呢?这还需要我们,乃至于更多的后继者们来不断地探索,还需要为全面、快速地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展开更多、更好的尝试。但不管探索和尝试的方法如何不同,只要把握住这个阶段学生的特点和这个时代的特色就会培养出符合时代要求、社会需求的高素质人才。让我们共同努力为汉字教学的历史添上精彩而浓重的一笔!(一)培养学生写字的兴趣著名的心理学家皮亚杰指出:“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依赖于兴趣”。尔斯泰也曾说过:“成功的教学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

7、”。小学一年级学生注意力容易分散,意志力也不强,而写字又是一种枯燥的学习过程,要让学生喜欢写字,不把写字当作一种任务甚至负担,教师就要以“趣”贯穿写字全过程。(1)以名人激发写字热情从学生学写字的第一天起,教师就可以经常给学生讲一些中国古代或近代书法家勤奋练字的故事,激励学生要向书法家学习,认真写字。我在给一年级新同学上第一节语文课时,就结合教材上的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这一内容,给学生讲古代的书法家王羲之在天台山尽情欣赏美景的同时,还不停地练字,不停地洗砚,竟把一个澄澈清碧的水池都染黑了的故事,激励学生要认真写字。一年级语文教材中,也有关于名人写字的故事,如怀素写字,又如他得的红圈圈最多。在学习

8、这些课文时,学生就会被文中的人物所激励,心中涌动着爱写字的激情,想去好好写字。(2)以多种方式、方法激发写字欲望书法家的故事能让学生下定认真写字的决心,而墙报、优秀作业评比与展览和写字比赛等方式则更贴近学生的学习生活,更能让学生找到身边鲜活的榜样,让学生在写字上做到“比”、“赶”、“超”,形成良好的写字氛围。教师还可趁热打铁地鼓励:“只要你把字写得好,老师就把你写的字贴在墙上,让你当回小明星,你想当小明星吗?”学生都想当小明星,都会集中注意力,信心百倍地在愉快的氛围中写字。(3)教师的鼓励不能少写字需要学生在一定时间内集中心智,可一年级学生认真写字的热情常常会被写字时的枯燥感所替代,这时,教师

9、对学生写字情况的打趣评价和真心鼓励就能带学生走出倦怠。你可以开玩笑地说:“刚才你的铅笔肯定写累了,它写出来的字都没精神了,让铅笔休息一下吧,等一会儿,你一定会用它写出漂亮的字,是吗?”这样,学生就会轻松一下,重新调整自己的状态再写字。(二)教给写字方法,提高写字能力。教给学生正确的写字方法。学生应先掌握独体字,再结合合体字教学,掌握合体字特点,掌握合体字中的偏旁在整个字中所占比例,所处的位置,同时掌握基本笔顺,笔顺即写汉字时安排笔画的先后顺序,最合理的笔顺就是写字的最短路线;写字时我们手的生理习惯决定了字的笔画方向是向反逆笔的,是趋下和趋右的。正因为如此,整个字的笔画按排就必须适应书写时生理条

10、件的需要,如若违反,就会使笔走回头路,延长运笔路线。这就决定汉字的书写必须遵守先左后右,先上后下的原则。还有汉字笔画繁多,而且是方块字,因此,笔画安排必须匀称,因此必须遵循先外后内,先进人后关门原则。另外还有先横后竖,先撇后捺,逐单位写的原则。只有按笔顺写,字才会写得又快又好。为让学生掌握好笔顺,可以书空等方式练习。教给学生观察,通过观察比较掌握。如果独体字作偏旁,其字形都发生哪些变化,在以上基础上掌握好字的间架结构,每个汉字的各种笔画的长、短、粗、细,每一组成部分的大、小、高、低,都有一定的规矩,要让学生了解只有字写得合规矩,才能美观,否则就会难看,甚至出现错字如“日“和“曰“。教给学生写字方法,还要教给学生一些书写规律,如对于独体字而言,中横要长,中竖要正;对于合体字而言,上下结构和上中下结构要横长竖短;左右结构,左中右结构的字,要横短竖长等等。当然,即使掌握了写字方法也同样需要天长日久的反复,在反复训练中掌握写字技能,从而逐步提高学生的写字能力。总之,学生的积极性是靠教师调动的,教师的教只有通过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才能培养学生独立识字能力,从而达到最好的教学效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