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脑瘫康复的六个原则

上传人:kms****20 文档编号:39965721 上传时间:2018-05-21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2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儿脑瘫康复的六个原则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小儿脑瘫康复的六个原则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小儿脑瘫康复的六个原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儿脑瘫康复的六个原则(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小儿脑瘫康复的六个原则每一个小孩子都是家中的小宝贝,承载了家人太多的爱。不幸的事总有发 生,脑瘫患儿如何康复,可以和其它孩子一样快乐成长呢。面对这些,来给大 家讲一讲小儿脑瘫康复的六个原则小儿脑瘫康复的六个原则。1、循序渐进原则。由于脑性瘫痪是一种慢性疾病,需要日复一日,有耐心地 训练。各种功能的恢复主要靠在医生和家长的帮助下由患儿自己锻炼。所以, 各种动作必须先让患儿适应。如不会坐的患儿,让他自己坐.也可以把一个功能 分解成几个动作让患儿联系,每天的训练时间要有计划且不要过长,以免患儿产 生疲乏,厌倦,反感,不愿合作等不良情绪.训练要多样化,使患儿觉得有新鲜感, 以提高他们训练的积极性。 2

2、、不代替原则。脑性瘫痪儿童每一项动作不可能都能由自己来完成,家长 必须帮助他们。但必须强调的是,帮助绝不是代替。如吃饭,有的患儿自己能慢 慢吃,但姿势不正确,容易把衣服弄脏,家长只能帮助纠正其不正确的姿势,而不 能喂他们吃。正确的方法应该是帮助患儿用正确的姿势来拿勺吃饭,时间长了就 会习惯,孩子能自己吃饭了。 3、不过分照顾原则。许多患儿家长总因可怜孩子而不自觉的过分照顾;实 际上这既无必要,又不利于孩子的训练。久而久之,过多的关照势必养成孩子 的懒惰和依赖心理。因此,训练时一定要让患儿配合每一个动作。患儿注意力 不集中时,家长可以拿玩具把他们的注意力转移到各个动作上,但切勿过分照顾; 凡是患

3、儿自己能完成的动作,尽量让他们自己完成。 4、不断重复原则。脑性瘫痪儿童每恢复一项功能,都要付出一定的代价,每 一个动作都需要反复地进行训练,才能最终巩固下来。同时,只有待某一动作定 性后才能进行下一个动作的训练。训练时要遵循示范,等待,鼓励,再等待,再示 范的原则。因患儿每完成一个动作都相当困难,并且会经常出现反复(如有的患 儿能独立走几步了,过几天却又一步也走不了)。所以,患儿对每项功能,每个 动作,必须反复练习,才能得到最终的恢复。 5、避免不正常用力原则。由于患儿长期处于某种异常的活动范围之内,从 而造成了不同程度的肢体异常。引起异常姿势的主要原因是不正常用力问题, 不正常用力越严重,

4、异常姿势也越严重。如果不正常用力得不到及时纠正,必然 使患儿肌张力增高,导致功能障碍的加剧。因此避免不正常用力,是患儿康复 训练过程中的一个关键性问题。如患儿在平路上勉强能够行走时,就不要急于让 他练习跨越障碍物,或上,下楼梯。 6、正面激励原则。由于许多患儿因各种原因而从没有进行过规范的关节活 动和训练。因此,一旦接受大运动量、分解式的强化功能训练,便难以接受。多 数患儿会出现哭闹和不配合现象而影响康复训练效果。所以不仅要根据患儿的 体质、心态等,合理地、有计划地安排训练时间,避免患儿过于疲劳而产生厌倦,反 感情绪。日常训练中要尽量想办法引导患儿的注意力,要充分了解患儿心理,注 意利用语言、儿歌或物品来引起患儿训练兴趣;注重少批评多表扬,练得好还可以适度奖励,让孩子经常保持一种成就感。必须明白,过于溺爱或吓唬打骂都 会使患儿造成心理压力,进而逃避、拒绝配合训练,而最终影响康复效果。随着医疗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病不在难以医治,更何况是孩子。小儿 脑瘫不要放弃希望或许就会给他一个美好的明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