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栗的科学栽培管理

上传人:kms****20 文档编号:39964161 上传时间:2018-05-21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3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板栗的科学栽培管理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板栗的科学栽培管理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板栗的科学栽培管理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板栗的科学栽培管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板栗的科学栽培管理(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板栗的科学栽培管理板栗的科学栽培管理板栗栽培管理是迁西县多数农民的一项主要农活,但传统的板栗栽培技术落后,主要是实生繁殖、混码川枝、隔年修剪、自然生长等,生长缓慢,产量较低。近些年来,在科研部门的指导下,林果技术人员和栗农密切配合,探索积累并推广了优种嫁接、科学修剪、放炮扩穴、花期喷硼、栗粮间作、矮密早丰、病虫害防治等一整套树上树下管理的新技术,使迁西县板栗的栽培管理逐步走向了园田化、规范化、科学化、集约化的轨道。“围山转”工程是山区广大群众和林果科技人员在治山植果实践中逐步发展完善起来的科学治山的成功模式,即在 25 度以下的缓坡依山就势,在高程 3-4 米的等高线上开挖一道道宽、深各 1

2、米的环山水平沟,再将熟土回填,平整成 2 米宽,外高里低的水平畦面,外沿筑起高宽各 30 厘米左右的塄沿,形成外噘嘴里兜水的环山水平梯田。畦面上栽植以板栗为主的果树,在果树未长大前,间种矮杆粮油作物,塄沿下栽植紫穗槐护坡。这是一种林粮间作,生物措施与工程措施相结合,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并重的生态经济型林业开发模式,是山地栗园的一种整地形式。实施“围山转”工程整地,可改善造林立地环境条件,提高土壤肥力和保土蓄水能力,土层 0-20厘米深的土壤含水量增加 5.2%,土壤疏松,透光量增加,有利于种子发芽和幼苗生长,提高板栗成活率,促进板栗生长。经过“围山转”工程整地栽植的板栗成活率达 94%,为板栗早

3、期效益、高产稳产打下基础,同时还可保持水土,减少土壤侵蚀。到目前,全县共开挖高标准“围山转”36.8 万亩。树下管理迁西县对板栗的树下管理主要是:1、节水灌溉板栗在整个生长期间都需要水分,但一年中各个物侯期对水分要求又有所不同。春季浇水可促进新梢生长和花芽的继续分化;夏季水分供应充足,可促进雌花的发育和坐果;秋施基肥后应及时灌水,以加速基肥分解,促进板栗根系对养分和管溉。为提高自然降水的利用率,山地栗园通常采取树下工程措施,将自然降水截留起来,使板栗在生长期间能够得到充足的水分。“围山转”工程可将雨水基本截流,起到灌水作用。从 1998 年起,迁西县在“围山转”板栗园中又摸索创造了“集水雨窖”

4、拦截地表径流并进行贮藏的新方式,既可防止水土流失,变水害为水利,又保证了板栗在春夏两季干旱时的用水。管溉即建扬水上工程。此外,还有人工浇水、滴灌等板栗灌水形式。2、施肥迁西县农民一般结合刨树盘、刮树场,连年割些幼嫩荆条等压一些绿肥,以培肥地力,增加土壤中的有机质。局部地区结合树下种植低秆粮油作物,进行人工除草和施肥。20 世纪 90年代以后,一般不施用化肥,并注意适时施肥。3、松土迁西县给板栗进行松土的方式主要有两种:(1)放炮扩穴松土;(2)结合除草松土。除草松土每年进行 3-4 次,栗农习惯的方法是用镐浅刨,有“春刨根,夏刨花,秋刨栗子把个儿发”的说法。此外,还有栗粮间作、栗油间作等方法,

5、不仅提高土地利用率,还起到松土作用。繁殖板栗属有性繁殖,也称种子繁殖。目前迁西县板栗繁殖的方法有实生繁殖和嫁接繁殖两种。板栗实生繁殖是靠种子直播,长成栗树。嫁接繁殖是通过板栗育苗、嫁接以后繁殖是通过板栗育苗、嫁接以后在移栽,或利用实生树进行嫁接。经嫁接的栗树可以提前结果,劣质变优,使哑子树结果,增强抗病能力,提高板栗产量。目前新发展的板栗园一律采取优种嫁接的方法,实现了:“一年栽植,两年嫁接,三年见果,四年效益”的目标,新建栗园优种率达到 100%。对上百年的 低产劣质老栗树也进行高接换头的嫁接管理,使全县板栗产量、质量都有了很大提高。新法剪枝20 世纪 70 年代以前,迁西板栗修剪方法一般为

6、隔年剪一次枝。剪枝的栗树当年结果较少,为“小年”;不修剪的栗板栗的科学栽培管理板栗的科学栽培管理树当年结果较多,为“大年”。“大年”和“小年“产量差距很大,一般相差一倍左右。板栗隔年修剪的旧方法,弊病很多,大砍大川,造成栗树结果部位外移,内膛秃裸空虚,长势衰弱,树体容易老化。 产量低而不稳。70 年代初,迁西县开始推广栗树连年实膛修剪法,目前已在全县普及。这一技术使板栗实现了连年丰产稳产,栗果个大,均匀整齐,树势强壮,病虫害也相对减轻。此外还有变传统的混码剪枝为清码剪枝的修剪方法。综合栽培丰产技术世纪 80 年代以前,迁西板栗管理粗放,树高冠大,不易修剪及采收,种植密度小,结果晚,效益慢,产量

7、低。为有效解决这些问题,自 80 年代开始,迁西县研究探索出了板栗综合栽培技术,即矮密早丰技术、成树高产优质栽培技术、适时采收和科学贮藏技术等。这些技术的研究探索成功,使板栗真正实现了结果早、效益早、产量高,效益好。科研活动进入 20 世 80 年代以来,全县林果科技人员、栗农与国内大专院校、科研院所联合,开展了许多板栗栽培管理新技术的科学实验、示范及推广活动,先后取得国家、省(部)市级科研成果 20 余项,对迁西板栗产量、质量、效益的提高起到了有力的推动作用。科研成果主要有:板栗一条龙丰产配套技术研究项目,获国家科技进步奖;板栗良种嫁接技术研究与推广项目,获省昨天 火科技二等奖;燕山板栗综合

8、培育技术推广项目,获林业部科技进步三等奖、获省山区创业奖;板栗幼树集约经营及成龄栗树持续增产技术研究项目,获农业部科技进步三等奖;板栗疏雄花技术研究项目,获省科技进步二等奖。迁西县的板栗科学栽培管理和荒山开发治理模式,在国内引起了方范的影响。特别是以植板栗为主的“围山转”工程,作为全面开发和综合治理荒山的一个特殊载体,得到了唐山市、河北省及中央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和充分肯定。1987 年 7 月,林业部对迁西县“围山转”工程验收的结论是:“规模大、标准高、效益好,是首都周围绿化工程的一个创举,为整个燕山开发提供了一个成细模式”;1989 年 8 月,国务院办公厅的内参文件对“围山转”工程开发的路

9、子进行了肯定;1988-1991 三年间,中央有关部很和中共河北省委、河北省人民政府的有关领导马玉槐、沈茂成、徐有芳、李锋、邢崇智等多次到迁西视察“围山转”工程,并给予高度评价;1989 年,河北省人民政府先后两次分别在迁西县召开全国和全省山区综合开发现场开发现场会;人民日报、农民日报、中央电视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等十几家国家级新闻单位纷纷宣传推广迁西县“围山转”工程建设和板栗科学栽培管理经验。全国先后有近 20 个省份的 200 多个团组来迁西考察学习,并纷纷购买种栗、种穗和苗木,索要有关资料等,迁西县板栗科学栽培管理和荒山开发治理的经验扎根全国各地,收到了良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