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的辉煌-有效教学片段

上传人:kms****20 文档编号:39962500 上传时间:2018-05-21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2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美术的辉煌-有效教学片段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美术的辉煌-有效教学片段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美术的辉煌-有效教学片段》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美术的辉煌-有效教学片段(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人教版必修人教版必修 33第第 2323 课课 美术的辉煌美术的辉煌有效教学片段有效教学片段伏尔加河上的纤夫伏尔加河上的纤夫教学内容:教学内容:伏尔加河上的纤夫伏尔加河上的纤夫 教学方法:教学方法: 学生:课外搜集整理有关这幅名画的材料,制作 ppt,小组合作 教师:结合课标,组织学生赏析名画,把握现实主义美术特点 教学过程:教学过程: 1.1.小组小组 1 1: 这是俄国列宾的代表作,也是他的成名作。 画面上展示的是:被烈日炙烤的焦黄的河岸上,一群衣衫褴褛的纤夫拖着货船,精疲力竭的向前挣 扎。 这是画家写生时亲眼目睹的情景,成为挥之不去的记忆,列宾决定把这一苦役般的劳动景象画出来。 为了创作

2、这幅画,列宾花了 3 年时间,作了两次伏尔加河之行,和纤夫们交朋友,对纤夫生活作了长时 间的观察,进行了大量的观察和写生,1873 年终于完成这幅享誉世界的佳作,具有强烈的现实主义精神。2.2.师:补充师:补充 伏尔加河俄国的象征。在俄罗斯文化中,伏尔加河常常被认作俄罗斯和俄罗斯人民的象征。在 诸多歌曲诗作中往往被称为“伏尔加母亲河”或者“俄罗斯之河”。类似黄河是中国和中华民族的象征, 如冼星海最重要的和影响最大的一部交响乐代表作黄河大合唱。 3.3.小组小组 2 2:提出问题:(讨论):提出问题:(讨论) 几个纤夫?几个纤夫? 11 个纤夫(纤:拉船前进的绳子),有老有少,个个都衣着破烂、面

3、容憔悴。 主角的是谁?主角的是谁? 主角是第一排的老者。胡须斑白;眼睛深陷使他的前额更加突出;坚毅的面孔透出饱经风霜;在他 的头上添画上一块包头的破布,类似古希腊哲学家的样子,这些意在显出了他的智慧。胸前那一条纤索 绷得很紧;身上的麻布衫满是补钉;愁苦的表情。这是一个俄罗斯朴实坚韧、善良的农民长者或智者的 典型,他忍受着肉体与精神的痛苦,是这些纤夫形象中的悲剧性主角。由于他的智慧、组织才能和朴实 坚韧且善良的性格,成为大家的领路人。 最卖力气的是谁?最卖力气的是谁? 第一排弯腰前倾拉纤的红头发男子,身材魁梧,赤着脚,头发蓬乱,满脸浓密的胡子,一看就是破 产的敦厚农民;第二排细长瘦子的旁边一位,

4、两手向下握拢,神色严厉,眼神凝注,直对着前方,汗水 已把他的上衣腐蚀得百孔干疮,结实的肩膀正从破洞处显露出来,躬背弯腰几乎要向前倾倒。 最偷懒的是谁?最偷懒的是谁? 第二排那个戴小帽嘴上刁烟斗,还戴一副墨镜的男子是个痞子,在万般无奈的情况下,也混到这个 队伍中,他偷懒,避重就轻,挺直着身子,纤绳都是弯着的。 最麻木的是谁?最麻木的是谁? 走在最后的纤夫低着头垂着手,麻木地随着队伍向前挪动,似乎已经习惯了这样日日苦役般的生活。最不甘心的是谁?最不甘心的是谁? 队伍中还有一个较为突出的形象,是处在队伍中部的一位少年,可以看出他才开始这样的工作不久, 皮肤还未晒黑,皱着眉头还不太习惯,他身体后倾而用

5、手极力推着纤绳板以减轻痛苦,毕竟年轻,还不 甘心忍受这样的苦楚。令人注目的是,在这个少年颈上还挂着一只十字架,这是父母给孩子的信物,祈 求上帝能保佑他路上平安。少年拉纤这种现象,也如资本家利用童工榨取劳力一样残酷,这是沙皇俄国的农奴制度的罪恶,也是画家所要抨击的主要目标。画家在这个新的受压迫者身上似乎要找到一种希望, 那就是不甘心受剥削,要反抗。 听到急促的喘息是谁?听到急促的喘息是谁? 少年右边是个羸弱有病的纤夫,他步履艰难,全身虚弱,正在用袖口擦汗。头发露在无檐帽的外边, 颧骨耸起,泪囊水肿,他未来的路程意味着更大的厄运,我们似乎可以听到他那急促的喘息。 想偷闲抽口烟来缓解一下自己的苦闷是

6、谁?想偷闲抽口烟来缓解一下自己的苦闷是谁? 紧靠在少年后面的,是一个受尽风霜之苦的秃顶老汉,他皮肤助黑,脸色阴沉,一边斜倚在纤索上, 一边在打开自己的烟袋,想偷闲抽口烟来缓解一下自己的苦闷。他和前面的少年,在色彩上构成了强烈 对比。两代人,不同的命运,却系在一根绳索上。 其余的纤夫都弯着腰低着头,似乎已没有多余的力气再来表现点什么,在他们身上剩下的,惟有贫 苦、艰难与无奈。每个纤夫都有各自不同的血泪史,给人以惆怅、孤苦、无助之感。画中每个人都有很 鲜明的个性特征,是俄罗斯劳动者的群像典型。 4.4.师生总结:这幅名画怎样展示了现实主义?师生总结:这幅名画怎样展示了现实主义? 11 位纤夫的苦难代表了整个俄罗斯的苦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