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教师职业发展的制约因素及对策

上传人:kms****20 文档编号:39962325 上传时间:2018-05-21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9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英语教师职业发展的制约因素及对策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英语教师职业发展的制约因素及对策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英语教师职业发展的制约因素及对策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英语教师职业发展的制约因素及对策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英语教师职业发展的制约因素及对策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英语教师职业发展的制约因素及对策》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英语教师职业发展的制约因素及对策(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 英语教师职业发展的制约因素与对策【摘要】教师职业的特点对于教师的职业了很高的要求,但囿于英语教师职业发展受到各种因素制约,需要采取各种应对策略以促进英语教师职业的持续性发展,其中包括反思教学和行动研究等。【关键词】职业发展,制约因素,对策,反思教学,行动研究引言对我国外语教育史来说,2001 年是一个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一年。当新世纪的钟声刚刚响过,教育部就颁布了“关于积极推进小学开设英语课程的指导意见”。不久,国家新的英语课程标准颁布实施,对外语水平的要求大幅度提高,社会对外语的需求急剧增加,英语课的重要性一下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英语被认为是综合国力的一部分。在新课程实施的形势下,教师既

2、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也有良好的机遇等待着我们去把握。黄远振(2003: 13)指出:“新课程关注教师的个性和个人价值、伦理价值和专业发展,对教师了全方位的要求。教师应致力于适应新变化、塑造新角色、立足新起点,在教学实践中与新课改同行、与新课程一起成长。 ”面对国家对英语教育的新要求,为了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重视自身的发展、树立新的教学理念、遵循新的教学原则、建立新的教学模式、投身教学科研活动成为摆在外语教师职业发展面前的重大课题。现根据教师职业的特点和教师的职业要求,分析制约英语教师持续发展的因素,促进教师职业持续发展的对策。一、英语教师职业的特点和要求1英语教师的职业特点“在剧烈发展和变化的过

3、程中,社会的竞争愈演愈烈。社会对教师的素质要求和教学期待也在不停地提高。与此同时,国家语言政策的影响,教育改革的呼声一浪高过一浪,教育创新成为时代的主旋律。况且,近二三十年世界范围的语言教学理论以及各种相关学科的新理论如雨后春笋不断涌现。 ”(孙平华,2006)Bailey, Curtis Nunan(2001: 14-15)认为教师作为一种职业具备四大特征:1)需要教育和培训。教育和培训的内容应包括两个方面的知识:说明性知识(指语言所描述的知识)和程序性知识(指方法和过程知识) 。2)有一套自己的实践标准。3)依赖于某一学科的存在。但对教师职业来说,教育却是一个超级学科,它囊括了教育学、心理

4、学和社会学的内容,语言教学还受到语言学、心理语言学、文学、社会语言学、认知科学和大量其他学科的影响。4)通常有自己的专业学会。专业学会所发挥的作用比较大,对本职业具有一定的统领作用。2英语教师的职业要求教师职业的上述特点为教师职业了崭新的要求。对广大英语教师来说,外语本来就不是我们的本族语,我们的外语水平还亟待提高,各方面的应用技术还有待掌握。所有这一切,都对教师的学了更高的要求:学习专业知识,了解相关理论,培养科研意识,提高专业化发展水平(孙平华,2006) 。Strevens(1987: 16)认为教学的所有方面几乎都与教师密切相关,合格的语言教师最起码的要求和条件是:“具有鼓舞人的个性、

5、对语言讲授有足够的课堂把握和教师应有的足够的课堂技能。 ”Richards (1998: 1) 了教师教育的核心知识内容应该包括六个方面:“教学理论、教学技能、交际能力、专业知识、教学推理和决策能力、语境知识”。我国有学者认为外语教师的基本素质结构应该包括如下六个方面:(1)现代教育理论和学科理论;(2)较高的科学文化的素养;(3)优秀的个人品格;(4)灵活的教学方法和技巧;(5)扎实的语言基本功和丰富的学科知识;(6)较强的学习能力和教育研究的能力。 (王蔷,罗少茜,王蕾,1999)除了具有扎实的语言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外,语言教师还应该具备语言学、社会学、心理学、认知科学等相关领域的理论知识

6、,并具备将这些理论运用到自己的具体教学实践中去的能力,如具备教案设计、教学实践、教学决策、教学评价等各方面的能力。尤为重要的是,英语教师还应该具有在本领域中可持续发展的潜能。二、制约英语教师职业发展的因素Tsui(2003: 10-11)曾经对教师的不同发展阶段划分为五个层次:1)生手;2)高级初学者;3)合格的实践者;4)熟练的实践者;5)专家等,并对每个发展阶段的教师的特点进行了描述。其中生手是第一个也是最低的一个层次,专家是最高的层次。从低层次向高层次的发展能否实现,受到诸多因素的制约。而每一个层次向高一级层次的发展,其制约因素也会有所不同,但总体上来说,这些制约因素是相似的。现针对北京

7、市中学骨干英语教师的特点(他们一般都是高级中学教师) ,分析他们所面临的制约自己职业发展的因素,以便为其他层次的教师的职业发展提供借鉴。1 教学经验丰富而理论高度不够骨干教师由于多年从事中学英语教学,积累了十分丰富的教学经验,老师们在学习国家语言政策、把握新的课程标准、教材内容的选择和取舍、教案的设计、教学实施、教学决策、教学评价等方面都有相当丰富的经验;对于学生的管理、课堂教学活动的开展、课堂教学偶发事件的处理、课堂教学任务的布置与监控等都有自己一套成熟的经验。可以说,不少人已经形成了自己的教学风格。然而,由于升学的压力、严重的课业负担,再加上学校的导向、自己的某些潜在惰性,而且缺乏系统的进

8、修和培训机会,对于教学相关理论的学习显得明显不足。这样,没有理论的指导,教学实践也就不可避免地会出现盲目性,也必然影响教师的职业发展。2教学投入很大但科研重视不够正如前面所说,教师的课业负担普遍较重,既要备课、上课,又要辅导学生,还要批改学生的作业。而且一般教师的课时数每周都有十多节,再加上班级人数较多(至少四、五十人) ,一般为大班(西方国家一般认为学生人数在 30 个人左右即为大班)授课,要想为学生改一篇作文,就要至少看一百多本作业,仅此一项就构成教师的严重负担。然而,学生作业不能不布置,布置的作业不能不及时批改,这就要求外语教师在教学和作业批改上投入大量时间。但是,人的精力毕竟是有限的,

9、由于教学上的大量时间投入,教师就很难再挤出时间来搞科学研究。在这种情况下,教师把绝大部分时间都投入到教学过程中,对自身的教学科研认识不够,也缺乏具体从事研究的经验。既然对自己的教学缺乏教研,也影响到教师职业的发展。3对问题的探究缺乏深度和广度英语骨干教师有十分广泛的教学知识和丰富的教学经验,但这还不够。广泛的知识和丰富的经验只是职业进一步发展的开端,因为教学中习以为常或熟视无睹的现象中还有许多东西没有引起教师的足够重视,很自然教师不明白的地方还有许多。即使有些教师对教学问题进行了探究,但其深度和广度仍然有限,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制约了教师职业的发展。中国教育学会外语教学专业委员会会刊中小学英语教育

10、 ,在初创时期我担任近半年的编辑部主任。在编辑过程中,我审阅了大量的由第一线教师撰写的文章。这些文章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对教学问题的探究缺乏深度和广度,选题比较单一。后来,我被昌平区前锋中学聘为教学顾问,参与过多位老师的论文修改工作,同时也发现类似的问题。4科研论文的写作能力有待提高由于英语教师不仅科研投入不够,而且在科研论文的写作方面也是比较欠缺的、有待提高的。真是因为论文撰写能力的薄弱,教师的教学时间很难提升到理论的高度,致使教师职业发展受到限制。具体表现在论文的撰写过程中,对研究方法和程序的把握不够等。首先,论文选题不太适当(如选题过大等) ;其次,论文结构不太合理(不符合一般研究报告

11、或科研论文的要求) ;第三,论证缺乏理论支持(对相关的研究了解甚少) ;第四,所列参考书目不合要求(不符合学术规范) ;第五,研究方法不够科学和严谨(多为经验总结) 。应该说,科研论文的写作能力的培养不是一蹴而就的,它需要多年的阅读、反思和不停的写作和练习。尤其是对论文的选题、研究方法的设计、数据的收集和分析、书写规范等要有相当程度的把握,以便写出符合学术规范的论文。在这方面,提高科研论文的写作能力仍然是摆在英语教师面前的一个有待解决的重要问题。5批判思维能力有待进一步发展对于广大英语教师来说,存在的一个普遍问题是批判思维能力比较欠缺。这主要是因为分析问题的角度比较单一,对相关的理论观点不太熟

12、悉,从而更无法开展不同观点之间的比较,而这些却是培养批判思维能力的基础。因此,批判思维能力的发展对我们的综合能力来说相对滞后,有待发展。笔者(孙平华,2007a)曾经指出:“所谓批判思维的能力,要能够在比较的基础上进行分析与评论,分析要能够击中要害,评论要能够恰如其分。当然,在批判的过程中,离不开分析、判断、推理、演绎以及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维能力。另外,批判还有一个深度的问题,深入浅出、精辟入理的批判,往往更有说服力。”三、促进英语教师职业发展的对策Tsui(2003: 7)从分析四位教师教学专长的发展历程出发,指出了教学专长的发展是一个持续的和动态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前一阶段

13、的知识和能力的发展为下一阶段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教学专长的发展也是一个具备较高能力的教师不断地为自己设定新的目标并接受新的挑战的过程。在达到这些目标和接受这些挑战的过程中,他们获得了新的见识。正是在这种不停地获取新的能力的过程中,教学专长得以发展。在这一过程中,教师不断为自己设定更高一级的目标,并努力实现这些目标,从而不断扩展自己能力的上限,实现可持续性发展(生手高级初学者合格的实践者熟练的实践者专家) 。因此,要促进英语教师的持续性发展,就必须设定新的、更高一级的目标以迎接新的挑战,并做出自己不懈的努力,这是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否则,只满足于现状,就会停滞不前。换句话说,教师教学专长的发

14、展是一个有意识的、不断的努力过程。Richards Farrell(2005: 6-7)在分析了教师教育的属性的基础上认为:1)教师的学习是技能学习;2)教师学习是一个认知过程;3)教师的学习是个人建构过程;4)教师学习是反思性实践。由此看来,教师在接受教育的时候,重在教学技能的发展、认知水平的提高、个人理论知识的构建以及对教学实践的反思。为此,教师在职业发展过程中,要能够树立新的目标、迎接新的挑战。其中新的目标包括学习现代教育教学理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培养教学反思能力、掌握教学科研方法、积极投身教学研究。通过这些目标的设立,迎接新的挑战,实现教师职业的持续性发展。下面就来介绍一下教师职业发

15、展的总的应对策略。1学习现代教育教学理论学习现代教育教学理论的目的是建立起自己的语言观、学习观和教学观,树立新的教学理念,为教师的职业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而教学理念是一个教师对教学本质特征的认识和看法,在西方也称之为教育哲学。教学理念属于世界观的范畴,马克思主义认为世界观决定方法论,同样教师所持的教学理念也必然会对所采取的教学方法产生巨大影响。中国的传统教学理念是“传道、授业、解惑”,基于此,产生了传统教学方法知识传授法。而“发现观”的教学理念则是采取让学生通过直接观察、积极探索并有所发现,从而获取知识。这两个例子说明了教学理念严重制约着教学中所采取的教学方法,因此转变教学理念是教学改革和发展

16、的关键。而要树立新的教学理念,就离不开对现代教育教学理论的学习。笔者认为(孙平华,2007b: 124):“传统意义上的语言教学理论主要关注的是语法层面上的词汇、语法和句子结构。在此基础上,教学方法成为教学研究关注的焦点。上世纪 50 年代,心理语言学理论开始影响语言教学实践。其后,教育理论异军突起。近年来,认知发展理论、建构主义理论、信息处理理论、社会心理学理论成为热门话题。 ”2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当前,教学实践与教学理论相割裂似乎是一种普遍现象。再加上全球范围语言教学的发展极为迅速,人们基于以往教学经验而建立的教学理论,不可永远适合于教学实际。而作为教学的实施者教师,总是忙于繁重的教学工作,难以抽出时间学习和了解教学理论,也就无法用先进的教学理论来指导和改进教学实践。一些教师甚至持有错误的观念,认为教学理论与自己的教学实践无关,而只是教育专家的事情。然而,对于英语教师的职业发展来说,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将是一个必然趋势。一方面,教师所依托的课堂是语言教学实践的首要场所;另一方面,教学理论的学习必须结合教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