淄博陶瓷历史悠久

上传人:ldj****22 文档编号:39962296 上传时间:2018-05-21 格式:DOC 页数:24 大小:8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淄博陶瓷历史悠久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淄博陶瓷历史悠久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淄博陶瓷历史悠久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淄博陶瓷历史悠久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淄博陶瓷历史悠久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淄博陶瓷历史悠久》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淄博陶瓷历史悠久(2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知行一致需深入实践毛泽东实践论读后感1937 年 7 月,正是中国革命的生死关头,党内却出现了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误导了 党和军队的革命决策,严重妨害着革命的发展。毛泽东就是为了揭示这种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的危 害,纠正当时党和军队的错误指导思想,突出阶级斗争和民族斗争中实践的重要意义,而写出实 践论 。实践论开篇就批判了马克思以前的唯物论:“离开人的社会性,离开人的历史发 展,去观察认识问题,因此不能了解认识对社会实践的依赖关系,即认识对生产和阶级斗争的依赖 关系。 ”这是毛泽东结合中国的客观实际和中国革命的特殊情况而得出的评价。同时, 矛盾论又 讲到“马克思列宁主义并没有结束真理,而是在实践

2、中不断地开辟认识真理的道理。 ”一方面,中 国共产党仍然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思想领导,用马克思主义武装全党全军;另一方面,中国共产党 内的部分先进的思想分子和革命战士根据马克思思想在中国的传播运用以及中国革命的经验教训, 说明不能将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教条化和经验主义。在阐述实践活动的重要作用时,毛泽东首先说明了马克思主义者的观点:“马克思主 义者认为人类的生产活动是最基本的实践活动,是决定其他一切活动的东西。 ”毛泽东承认生产活动 活动是社会实践的一种形式,同时又提出了“人的社会实践,不限于生产活动一种形式,还有多 种其他的形式,阶级斗争,政治生活,科学和艺术的活动,总之社会实际生活的一切领域都是社

3、会 的人所参加的。 ”这样的一种观点纠正了一些人狭隘的实践观,是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发展,也为迷 惑中的人们指明了参与社会实践的方向。有人说毛泽东的实践论文题虽为“实践论” ,但其论述的过程却始终不离开认识。 确实如此。毛泽东在“哲学就是认识论”(1964 年)就说过, “通过不断阐述认识与实践的联系,从 而更能深刻地表达实践、解释实践。关于从实践到感性认识,再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的 道理,马克思和恩格斯都没有讲清楚。列宁也没有讲清楚。列宁写的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 只讲清楚了唯物论,没有完全讲清楚认识论。 ”在整个实践论中,毛泽东都没有脱离认识而独写 实践。 认识与实践有着密切的联系。我

4、们讲知行一致同样需要建立在认识的基础上,而实践 在认识的整个过程中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首先,认识来源于实践。在实践过程中,人们通过自身 的感官得出事物的各个表象、各种片面以及事物的外部联系,即对事物的感性认识。然后,随着社 会实践的继续,人们抓住了事物的本质、全体以及事物的内部联系,感性认识达成飞跃,成为理性 认识。再而, “认识有待于深化,认识的感性阶段有待于发展到理性阶段 ” ,认识的飞跃,是绝对不能离开实践的。认识的不断深化,无不基于实践这一基础。无产阶级对于资本主义的认识,中 国人民对于帝国主义的认识,以及战争的领导者对于战争的认识等等皆是如此。“认识实践再认识”是实践论的实践路线。认

5、识的目的不是认识本身,而 是用于实践、改造世界。因而,就认识而言,它是为实践做准备的,它是为实践服务的。实践的 成功与否既知行能否一致很重要的就是在于是不是很好的运用了认识的成果。古语云, “吃一鉴,长 一智”若长一智的是别人,就有必要听听老人的意见了, “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说的就是这 个道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早在革命时期的毛泽东对于这句话给了一个深刻准确 的诠释:在社会实践过程中,人们达到了思想中所预想的结果,于是认识被证实了,如果达不到, 就会在实践中失败,在失败中得到教训、改正思想,然后取得成功,此正所谓“吃一堑长一智” , “失败者成功之母” 。 邓小平上台后的一

6、系列实践也证明了毛泽东当时的诠释是正确的,知行一 致也在此找到了一个很好的范例。实践出真知。 实践论谈到, “感觉只解决现象问题,理论才解决本质问题。这些问题 的解决,一点也不能离开实践。无论何人要认识什么事物,除了同那个事物接触,即生活于那 个事物的环境中,是没有法子解决的。 ”生活也是实践。人们是在学车的一次次跌倒和爬起中体会到 如何掌握方向、如何保持平衡、如何将自己推向前方的;人们是在一次次演算、一次次试验后将 卫星送上太空,把民族力量推向高峰的。实践论是毛泽东对于实践的正确而系统的见解,对于指导当时的中国革命,指导我 们现在、将来各种实践活动都有着极为深远的意义。实践论可以给青年尤其是

7、“80 后”或成为 “泛 90”的当代大学生以重要启示和指导。在学习上,要多动脑勤动手,比如我们学英语,因为说得 差而不说,总是把话放在心里念,一个个“哑巴英语”我们就不可能说好英语。在与人交往中,要 真心诚意,客观的对待他人。以后参加工作,要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积极参与。许多事物, 必须我们亲身实践才能得到真实的、正确的感知,才会知道葡萄不仅有酸的还有甜的,才能经得住 实践的考验,做到知行一致, 。以旁观者的心态,是不能学到东西的;以纸上谈兵的方法开展工作, 只能造成挥泪的结局。知行一致,需要实践先行。读毛泽东实践论有感 毛泽东的实践论作为“老三篇”之一,我在小学的时候就全文背诵了,但当

8、时不能理 解其深奥的道理。上大学后,在学习“哲学”和“辩证法”时第二次学习了毛泽东的实践论 ,此 时较小学阶段虽然有了进一步的认识,但是仍然没有系统地理解和准确把握实践论的精髓。 经过近二十年的实际工作,现在又有机会回炉第三次学习毛泽东的实践论 ,本次与其他两次相比 具有根本的不同。这不仅体现在对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精确而深刻地认识,而且体现在对过去实 际工作的总结和对未来工作的指导。 通过老师的讲解和认真的学习,我比较系统地掌握了实践论的基本内涵。毛泽东的 实践论是一部关于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重要著作,是以社会实践为基础,系统地论证了能动的革 命的反映论。实践的观点是辩证唯物论的认识论的基本观点

9、,实践是认识的基础,是检验真理的标 准,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是认识发展的动力。以实践为基础的认识的辨证过程包括两次飞跃,第 一次飞跃是从感性认识理性认识,第二次飞跃是从理性认识实践。因此,认识的辩证过程 是“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 ,如此循环往复以至无穷。在感性认识中获得的丰富的材 料,经过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加工整理,将符合实际的部分上升为理性 认识,去指导实践活动和接受实践的检验。 结合自己的工作实际,我认为正确地运用辩证唯物论的认识论规律,是我们正确认识事物、 探索规律和改造世界的基础。就生物系统学发展而言,作为经典的、基础的理论研究,我国该学 科在近 50年的发展历

10、史中,经过了“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发展规律。建国初期, 新中国百废待兴,一切都需要从头开始。就生物自然资源而言,经过几十年战争的中国对其现状 和研究基本处于空白状态,早期的研究主要由国外的专家完成,大量的模式标本几乎全部保存在国 外的各大博物馆里。根据这种现状,国家在全国范围内组织了多次规模生物资源调查,在积累生物 标本、了解资源现状的同时,培养和建立了一支实力强劲的生物系统学研究队伍,从而极大地促进 了生物系统学的研究和发展。与国际水平相比,我国的生物系统学研究要落后近半个世纪。但是, 20 世纪 80年代以前的大力投入为该学科的发展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缩短了我们与国际水平的差 距,为

11、国家的经济建设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中国经济昆虫志 、 中国经济动物志 、 中国动物志 、中国植物志 、 中国孢子植物志等一系列专著的编撰和出版是当时优秀成果的结晶, 也使我国生物标本的收藏量成为亚洲最大,模式标本的收藏量有了质的变化。改革开放十余年以 来,随着国家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对能直接产生经济效益的学科或领域有了更多的关注, 对于基础理论研究的投入适时地缩减。到了 20 世纪 90 年代,生物系统学研究领域出现了人才老化、人才断档,许多具有重要经济价值的类群或医学类群无人问津,许多类群的研究仍然处于空白。保 留的系统学研究人员,也是“惨淡经营” ,经费来源有限。此时,由于我们认识的

12、问题,存在人才与 经费双重压力的生物系统学研究进入了最低谷。到了 20 世纪末和本世纪初,随着全球气候的不断 变化,生物多样性的组成和保存现状令人堪忧,而生物多样性的认识、保护与利用、濒危野生生物 的确定与保护等必须以生物系统学的研究结果为基础。同时,全球一体化的进程加速了我国国际贸 易的发展,随之国家生物安全、生态安全也日益显得越来越重要,而外来入侵物种的鉴定、检测与 预警以及生态学效应无一不依靠生物系统学的研究。另外,近几年不断爆发的野生动物疫病,无论 是 SARS,还是禽流感、登革热等,对其发生规律、传播途径、流行规律等研究均离不开多年来对野 生生物资源相关信息的掌握和积累,离不开生物系

13、统学的研究成果。因此,经过相当一段时间的再 实践,我们目前已经意识到开展生物系统学研究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并且在充分认识和总结的基础 上,国家又从不同的渠道支持该学科的发展。而且这次的发展不是恢复到原来的规模和支持力度, 而是在充分实践和再认识的基础上,在新的条件和历史时期给生物系统学的发展提供更为广阔的空 间。这是正确运用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典例。 另外,对于管理工作而言,遵循认识的规律也是一个成功的管理者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 在我刚接手管理亚洲最大的标本馆动物研究所动物标本馆时,标本馆在管理上存在不少问题。 在前几任馆长管理实践的基础上,我充分总结了积累的经验和分析了存在的问题,对标本馆的管理

14、 制定了一系列新的管理制度和管理规范。在力争减少新问题出现的同时,对已经出现的老问题提出 了新的解决办法,并经过一年的执行后,又根据出现的新情况及时调整和修改我们的管理办法,使 一些历史遗留问题逐步得到解决。目前我们标本馆有一套在实践的基础上总结出来的指导和规范我 们今后工作的规章制度,管理的每个环节都有章可循,整个管理过程已经逐步走上了规范化的轨道。上述实践证实,对于事物的认识,要经过“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历程。 任何违背这个规律的认识都会给我们的工作带来损失。在我自己今后的工作中,应该继续努力运 用这个规律指导科研工作和管理工作。同时也认为,对于毛泽东实践论的学习,在不同阶段、 不同时

15、期会有不同的收获和感想,也将不断指导我们的认识、实践和具体的工作。因此,对毛泽东 思想的学习是我们终生的任务,也将使我们终生受益。 (第九期党员管理骨干进修班 中科院动物所 乔格侠) 实践论是毛泽东同志最杰出的哲学著作之一。毛泽东同志在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的基础 上,结合中国具体的社会实践,深刻地揭示了认识与实践的密切联系。在读完实践论全文之后, 我对辩证唯物主义的知行统一观有了更为深刻的了解。 实践论文题虽为“实践论” , 但其论述的过程却始终不离开认识。通过不断阐述认识与实践的联系,从而更能深刻地表达实践、 解释实践。 实践论首先说明了认识对生产和阶级斗争的依赖关系,而在马克思主义理 论里,

16、人的社会实践其内容正是生产活动、阶级斗争、政治生活科学和艺术的活动等等。因此认 识对社会实践同样有着依赖关系。 “只有人们的社会实践,才是人们对于外界认识的真理性 的标准。 ”毛泽东同志对于这句话给了更加深刻准确的诠释:在社会实践过程中,人们达到了思想 中所预想的结果,于是认识被证实了,如果达不到,就会在实践中失败,在失败中得到教训、改 正思想,然后取得成功,此正所谓“吃一堑长一智” , “失败者成功之母” 。 通过阐述认识的 发展过程,我们可以更清楚地了解到人的认识究竟怎样从实践产生,而又服务于实践。 首先,认识来源与实践。在实践过程中,人们通过自身的感官得出事物的各个表象、各种片面以 及事物的外部联系,即对事物的感性认识。然后,随着社会实践的继续,人们抓住了事物的本质、全体以及事物的内部联系,感性认识达成飞跃,成为理性认识。而认识的飞跃,是绝对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