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盛新仪隔离端子的抗干扰和应用选择

上传人:kms****20 文档编号:39960100 上传时间:2018-05-21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6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维盛新仪隔离端子的抗干扰和应用选择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维盛新仪隔离端子的抗干扰和应用选择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维盛新仪隔离端子的抗干扰和应用选择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维盛新仪隔离端子的抗干扰和应用选择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维盛新仪隔离端子的抗干扰和应用选择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维盛新仪隔离端子的抗干扰和应用选择》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维盛新仪隔离端子的抗干扰和应用选择(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维盛新仪隔离端子的抗干扰和应用选择维盛新仪隔离端子的抗干扰和应用选择生产过程监视和控制中要用到多种自动化仪表、PLC 及相应执行机构,互相传递的既有微弱的毫伏小信号,又有数十伏大信号,甚至还有高达数千伏电压、数百安培电流信号。从频率上讲,有直流低频也有高频脉冲。同时随着通讯工具使用越来普遍,对讲机、移动电话、传呼机在调试现场随处可见,它们的使用频段大体在 20MHz1000MHz,带来的电磁场强度从 3V/M 到 10V/M,严重的能到 30V/M。面对越来越恶劣的环境,以解决干扰接入的隔离端子必须达到二个基本要求。第一是解决各种设备、仪表 “地”之间的差,即信号参考点的电位差。第二个是电磁

2、兼容。一电气隔离和电磁兼容隔离端子抗干扰的基本要求。1.电气隔离的二个原则不同设备仪表的、带有不同共模的信号输入到 DCS、PLC 等控制系统,如果不加处理而直接联入,可能出现因信号具有“共模不同”的干扰。所谓“共模不同”主要指信号间的参考点电位差。隔离端子的输入/输出电气隔离特性使它抑制共模信号的能力很强,它可以将带有共模的信号经过隔离输出成为不含共模的信号。所以只要在每路外部信号和控制系统的采集板之间插入隔离端子就能解决这个问题。还有一种情况,要求一个信号既能向显示仪表输送信号,又能传送给变频器之类的设备。这时除了输入和输出隔离之外,要求二个输出之间相互隔离以消除设备互扰。此时可以使用隔离

3、式信号分配器,如图一的 WS15242。图一 隔离式信号分配器应用综上所述,解决参考点电位差类型的干扰要遵循两个原则。第一:外部设备信号中央处理系统(例如 PLC、DCS)之间要进行电气隔离。第二:外部信号(对系统的接口而言,无论是接收来的信号还是向外发出的信号)之间要相互电气隔离。系统安装遵循了这两个原则就能完全克服由于参考点电位差引入的干扰。大多数隔离端子都要外加工作电源,一般为 DC 24V 或 AC 220V。这个电源在为输入、输出部份供电时必须确保在电气上与输入/输出两个部分隔离。这种输入/输出/外加工作电源之间相互隔离的产品称为全隔离隔离端子。从理论上讲,这种供电方式不管隔离端子数

4、量多少,均可用一台电源供电。这样的连接符合上述的二个原则。2. 电磁兼容根据国际电工委员会(IEC)定义,电磁兼容(EMC:Electromagnetic Compatibility)是电子设备的一种功能。电子设备在电磁环境中能完成其功能,而不产生不能容忍的干扰。按 EMC 标准,要求隔离端子达到:在电磁干扰环境中能正常工作,无性能降低或故障,保证精度、稳定性等参数变化在规定范围内。同时隔离端子做为电磁骚扰源而产生的电磁强度也要控制在规定范围内,减弱它对环境的电磁污染。国际电工委员会(IEC)在 1997 年和 1999 年发布了关于工业环境中的抗扰度试验、工业环境中的发射标准作为电磁兼容通用

5、标准。我们国家也发布了与它等同的文件:GB/T17799.2-2003 和 GB17799.4-2001。欧盟 CE 也有同样标准,规范进入欧盟市场的产品。这些文件也是隔离端子应该达到的标准。形成电磁干扰后果必须具备三个基本要素,即电磁骚扰源、耦合通道、敏感设备。电磁兼容 EMC 设计的任务就是减弱骚扰源能量、切断耦合通道、提高设备对电磁干扰的抵抗能力。隔离端子的 EMC 也要从设计做起。由于它属于处理信号的仪表,功率小,对外发射能量也低。在设计上只要稍加注意减弱产品对环境的电磁污染,“工业环境中的发射标准”比较容易达到。它的设计重点在提高对电磁骚扰的抵抗能力。图二给出二种隔离端子在射频调幅电

6、磁场试验中输出信号的变化情况,用以说明电磁兼容的重要性。(A)(B)图二 隔离端子在电磁干扰下的输出信号(纵坐标为电压单位 V)(A)EMC 设计较为成功产品,变动范围5mV,最大10mV. (B)设计存在缺陷出现300mV 变化。二应用选择1.依据接口选择产品工业过程控制中最常见的信号是 4-20mA0-10V,压力、温度、流量等物理量要转换成 4-20mA0-10V 信号送计算机处理。将这些物理量转换为 4-20mA0-10V 信号的设备称为变送器。图三为隔离温度变送器应用连线图。图中 Pt100 是以电阻变化体现温度变化的温度传感器,所以连接线的引线电阻会引入误差。WS9050WS205

7、0 这类变送器具有长线补偿功能,可以消除引线电阻的误差并有线性化功能,确保转换精度。WS2050 这类二线制变送器,它的电源与输出共“地”,没有隔离。当多个 Pt100经由多路 WS2050 输送到 PLC 时,虽然输出共用一个 24V 电源,只要输出接到有共同参考点的模拟量输入板,这种连接就符合本文上述指出的二个原则。需要注意的是:多路 WS2050 接到不同的 PLC 就要使用各自的 24V 电源。图三 二种隔离温度变送器针对变送器的隔离还有另一种方式,传感器和变送器为一体而又必须放置在现场指定地点。此时一般把隔离端子安置在中央控制室机柜中,由机柜中的隔离端子为现场变送器配送电源。图四给出

8、了针对不同接口的两种产品连线图。使用哪一种要根据PLC 接口情况决定。图四 PLC 两种接口与隔离配电连接示意图现场调试也会出现仪表和 PLC 接口不匹配,发送设备为四线制变送器输出 4-20mA,而接收端 4-20mA 的接口为二线回路供电方式(图五中 24V 电源和 RL 方式),若直接连接将造成电源冲突。解决方法是采用隔离端子将现场的 4-20mA 接收并隔离,在隔离端子内部输出部份安装一个专用电路用以匹配和 PLC 的二线回路供电接口方式。见图五。这种隔离端子也可以处理 0-10V,0-5AAC 等输入电压电流信号。图五 解决电源冲突的 WS2022图三至图五表明选择隔离端子首先依据输

9、入端口是接传感器还是电压电流信号、或者是接二线制变送器,其次输出是电压还是电流,如果输出是 4-20mA 电流还要确定是图四的 PLC 二种接收方式的哪一种。一般 4-20mA 电流信号隔离器需要外接工作电源。这里推荐一种不用另外再加电源的隔离器 WS1562。如图六图六 省去外接电源的电流隔离器WS1562 的最大特点是无需外接电源,接线简捷功耗低可靠性能高,多路连接符合上述二个原则。图七 输入端电压/输出负载曲线图八 线性度/输出负载电阻曲线图七是 WS1562 在输出为 20mA 条件下,输出负载和输入端电压关系曲线。VIN 表示输入端电压RL 表示输出负载电阻VO 表示输出负载电阻上的

10、电压。图八给出二种无源隔离器输出负载对线性度曲线,其中实线描绘的性能较好,输出负载电阻 RL 从 0-500 变化,线性度都在 0.2%以内。2.主要参数选取选择隔离端子除了要确定功能注意适应前后端接口外,尚有精度功耗噪音绝缘强度总线通讯功能等许多参数需要使用者慎选。精度是非常重要的参数。与它有关系的参数很多。时间漂移和温度漂移两个参数表明了精度的稳定程度,要求这二个参数值越小越好。另一个对精度产生影响的参数是噪音。由于隔离端子一般采用 DC/DC 产生隔离电源给产品内部电路供电,而输入信号也要先被调制成脉冲再经过隔离带(光偶或变压器)然后解调到输出。以 CPU 为核心的隔离端子也存在脉冲信号

11、。这些工作脉冲的频率多在 20KHZ500KHZ 范围,它的边缘陡峭谐波丰富,对信号的污染很难消除。如果噪音幅度高,数据采集器采集到信号的误差就大。所以噪音的峰值和能量越小越好。功耗是指隔离端子工作时消耗的电能,它和产品的内部热量温度有关。图九给出二种具有不同功耗的隔离端子按二个排列方式:独立放置、十只一排紧密排列条件下,内部温度和环境温度(产品说明书上称为:工作温度)的关系曲线。图九 隔离端子功耗和内部温度曲线图九中 D 曲线表明当产品本身消耗功率较大、处于紧密排列、环境温度较高时,产品内部温度就高。长时间的高温环境将使产品内部集成电路参数蜕变电阻阻值变化电容漏电增大等,导致产品性能下降、可靠性降低、甚至失效。隔离端子设计日趋小型化,小型化的目的就是少占空间,允许密集安装,密集安装就存在散热问题。进一步讲,必须降低产品工作电流,降低产品内部温度,这是提高产品可靠性的措施之一。隔离端子采用导轨安装,连接采用端子接线,适用安装在机柜中,它的接线拆换方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