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总管下端梗阻性疾病的ct和mri表现对比分析

上传人:kms****20 文档编号:39960020 上传时间:2018-05-21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胆总管下端梗阻性疾病的ct和mri表现对比分析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胆总管下端梗阻性疾病的ct和mri表现对比分析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胆总管下端梗阻性疾病的ct和mri表现对比分析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胆总管下端梗阻性疾病的ct和mri表现对比分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胆总管下端梗阻性疾病的ct和mri表现对比分析(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胆总管下端梗阻性疾病的 CT 和 MRI 表现对比分析作者 suny 查看 167 发表时间 2008/6/17 19:13 【论坛浏览】作者:李伟钦作者单位:513000 广东英德,英德人民医院影像中心中华现代影像学杂志2007年4月4卷4期 临床影像【摘要】 目的 探讨胆总管下段梗阻性疾病的 CT 和 MRI 表现。方法 收集23例经手术病理 或(和)其他影像学和临床资料证实的胆总管下段梗阻病例,回顾性分析其 CT 和 MRI 表 现。结果 胆道结石11例,胆管癌6例,胰头癌4例,壶腹癌2例,所有患者均有梗阻以上胆 道不同程度的扩张,其中扩张最宽处达23 mm,5例合并有胰管扩张。结论 C

2、T 及 MRI 对 胆道梗阻性疾病均能做出准确定位,定性诊断也具有较高特异性;尤其是磁共振胆管成像 (MRCP)的开展,因具有无创伤辐射性、安全简便、不需造影剂、成功率高等诸多突出优 点,能进一步为胆道梗阻的诊治及术后评估提供更安全快捷可靠的依据,对于胆管梗阻的 患者,MRCP 可作为首选的检查手段。【关键词】 胆总管;梗阻;体层摄影术,X 线计算机;磁共振成像胆总管下段梗阻性疾病是临床上较常见的疾病。超声波检查是一种简单易行的检查方法, 因此在胆道疾病的诊断方面超声被作为首选的检查方法;而 CT 可作为补充手段,尤其对 胆总管内结石和肿瘤病变的诊断及显示效果明显优于超声波检查。近年来,随着

3、MRI 技术 的发展、空间分辨率和成像速度的提高以及磁共振胆管成像(MRCP)新技术的开展,胆总 管下端梗阻性疾病在临床和影像学两方面被重视。因 MRCP 具有无创伤辐射性、安全简便、 不需造影剂、成功率高等诸多突出优点,能进一步为胆道梗阻的诊治及术后评估提供更安 全快捷可靠的依据。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收集英德人民医院影像中心2005年8月2006年12月经手术病理或临床证实 且资料完整的23例胆总管下段梗阻性疾病病例,男16例,女7例,年龄3662岁,平均52 岁。病史2天3年。23例病例均进行了上腹部 CT 扫描,20例还进行了 MRI 及 MRCP 检查。 几乎所有患者均有右

4、上腹部疼痛病史,且伴有不同程度黄疸,呈进行性加重。病程长(6 个月)的患者,常有腹痛、发热、胆道感染等病史,多为间歇性不完全性黄疸。1.2 方法1.2.1 CT 扫描方法 使用英德人民医院 GE 公司生产的 Hispeed 螺旋 CT 扫描机,层厚1 cm,层距1 cm,常规螺旋扫描,部分根据需要加做层厚0.5 cm、层距0.5 cm 的薄层扫描。并在扫描主机工作站上进行冠状面和矢状面图像重建,重建层厚35 mm。1.2.2 磁共振成像方法 使用美国 GE Signa profile gold 0.2 T 核磁共振机,采用腹部包绕 线圈,常规扫描序列:快速自旋回波序列(FSE)T2WI(TR

5、18002500 ms,TE 120140 ms),自旋回波序列(SE)T1WI(TR 250450 ms,TE 1015 ms) ,T2WI 加脂肪抑制(SPIR) (TR 18002500 ms,TE 80100 ms)及胆管成像(MRCP) 。以上 层厚均为8 mm,平均次数46次。2 结果本组23例患者均有梗阻以上胆道不同程度的扩张,其中扩张最宽处达23 mm。当胰管3 mm 时,认为有扩张,本组合并有胰管扩张的5例。本组病例所见中胆道结石共11例,其 中3例为多发结石,肝内胆管扩张表现为枯枝状改变;胆管癌6例,胰头癌4例,壶腹癌2例, 肝内胆管扩张表现为软藤状改变。3 讨论3.1 胆

6、总管下段梗阻良性病变的 CT 和 MR 表现 良性病变的阻塞来自管腔内的梗阻,多为 结石、寄生虫、炎症粘连;来自管壁的多为狭窄性胆管炎;管壁外的为慢性胰腺炎、狭窄 性乳头炎等。临床上多见于年纪轻、病程长的患者,常有腹痛、发热、胆道感染等病史, 多为间歇性不完全性黄疸,部分良性病变可有肝内胆管扩张,多较轻,为枯枝征、残根状。 孤立的肝外胆管扩张及胆管末端逐渐变细是良性病变的特异性表现。本组所见结石均为密 度高于邻近组织的高密影(CT 值60 HU) ,很容易确诊。对于等密度结石(2060 HU) CT 平扫很难发现,通过胆道造影 CT 扫描则能清楚地显示胆总管内充盈缺损,而确定结石 的存在1 。

7、MR 表现为肝内胆管扩张、病变以上胆总管扩张、病变处胆总管杯口状阻断 及低信号充盈缺损改变。3.2 胆总管下段梗阻恶性病变的 CT 和 MR 表现 恶性梗阻早期可无症状,梗阻进一步发展, 可表现为持续性无痛性黄疸逐渐加深,常伴有皮肤瘙痒、消瘦、贫血、恶病质、陶土样大 便等表现。临床上多见于50岁以上,病程较短。CT 常表现肝内外胆管均扩张,同时胆囊亦 肿大,中重度扩张者呈软藤状改变。扩张的肝外胆管突然中断,无论是否有肿块,以及狭 窄伴肿块,均应考虑恶性病变2 。3.2.1 胆管癌 本病多发生于较大胆管,以胆总管下段常见,CT 表现为突然性胆管变窄, 可不伴有或伴有软组织肿块,胆管梗阻末端形态不

8、规则呈结节状、星芒状改变,胆管狭窄 范围长短不一。MRI 可显示病变部位软组织肿块,软组织肿块和梗阻处胆总管形态的显示 具有诊断意义3 。MRCP 可显示扩张的肝内胆管、胆总管及扩大的胆囊,同时显示胆总 管梗阻处的狭窄、中断、截断和腔内充盈缺损影等征象。结合常规 MRI 和 MRCP 原始及重 建图像,均能做出准确定位及定性4 。3.2.2 胰头癌 常侵犯十二指肠及胰头部胆总管而引起阻塞性黄疸。CT 表现以胰头局限性 肿大或变形为主,平扫为等低密度,增强扫描强化不明显。MRI 表现直接征象为软组织肿 块,T1WI 上呈低信号或等信号的改变,SE T1WI 脂肪抑制像上,正常胰腺组织仍为明显 的

9、高信号,而胰头癌则为低信号。胰头癌除见胰头区肿块外,常侵入或压迫胆总管胰段而引起肝内胆管、肝总管、胆总管和胰管不同程度的扩张及胆囊的增大,胆总管和胰管的扩 张形成的双管征,在 MRCP 上显示尤明显。3.2.3 壶腹癌 CT 表现为壶腹部软组织肿块,肝内外胆管和胰管的扩张是提示 Vaters 壶腹 部梗阻的间接征象。若肿瘤沿胆管向上生长,CT 表现类似胆管癌。MRI 表现壶腹部见软组 织肿块信号,在 T1WI 和 T2WI 像均表现为稍低信号,增强扫描胆管癌逐渐强化。MRCP 既可直视壶腹局部,又可显示胆总管和胆囊的扩张程度。早期诊断胆总管下段梗阻性疾病特别是恶性病变在临床上显得尤为重要。以往

10、常借助超声 和 CT 检查,但只能提供切面图像,不能进行立体全方位的观察。PTC 或 ERCP 检查具有创 伤性、危险性和操作的复杂性及较高的失败率等缺点,使其应用受到限制。MRCP 技术为 非侵袭性的检查方法,可清楚勾画胆系解剖和病理形态,区别良恶性病变。它具有无创伤 辐射性、安全简便、不需造影剂、成功率高等诸多突出优点,能进一步为胆道梗阻的诊治 及术后评估提供更安全快捷可靠的依据。MRCP 的临床应用价值已得到了肯定,与 MRI 结 合可为临床提供可靠的影像诊断信息。对于胆总管下段梗阻的患者,MRCP 可作为首选的 检查手段。对于恶性病变,MRCP 联合应用常规扫描可取代 ERCP 进行胆系术前评估5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