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中的原则性与灵活性

上传人:kms****20 文档编号:39959930 上传时间:2018-05-21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管理中的原则性与灵活性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管理中的原则性与灵活性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管理中的原则性与灵活性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管理中的原则性与灵活性》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管理中的原则性与灵活性(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管理中的原则性与灵活性管理中的原则性与灵活性2011/1/14/8:22 来源:中国总裁培训网作者:王若文原则性与灵活性永远是一对矛盾,但没有绝对的对立,只有统一起来才能 和谐。这个道理似乎大家都明白,但往往一到工作之中就不那么明白了。 做事情讲原则应该是件好事,比如在企业有制度就应该按照制度去执行, 这也是培养企业执行力。但执行力与绝对的制度、原则性还不完全一样,因为 时时处处搬用制度,会变得很教条,最重要的是执行力是指执行一个制度、或 者一个原则、或者一个方案的时候,把事情做正确,绝不是因错而错、一错再 错。过分强调或依赖原则性或者制度性,是不能有效地培养出执行力的。 有人说看一个企业的运

2、作是不是流畅,一看行政管理制度,二看财务报销 制度。这话有点道理。广州有一间我曾经辅导的企业,有一项运行了若干年的 不合时宜的行政制度,即任何人都不得享有接送机场的待遇,即使是早晨 5 点 出发,即使是晚上 2 点到达,除非有尊贵客人随行或者有非常笨重而昂贵的随 身物品。多么荒唐,因为该公司不仅地处偏僻、公交体系匮乏,而且距离遥远 达 35 公里。新来的行政经理根据实际情况做了调整,在车辆允许的前提下,对 于不满足上述条件的特殊时段的人给予接送,如半夜 1 点至凌晨 6 点的出发或 者到达。这样做的问题来了:往返机场的高速路桥费被财务拒绝报销。财务负 责人说:一切按照制度办事。同时告戒,如果想

3、变,必须先做出制度、得到相 关领导审批和公示后才能生效。这就是所谓的原则性和制度说了算的悲哀,直 接结果是许多中高层表示,以后出差就直接从家里出发,不来公司了,若是从 外回来,坚决不坐下午或者夜机,宁愿多住一天酒店也要确保不会半夜到达。 这就是教条主义的成本与教训。还有,这间企业还规定,任何人不得报销的士 车票,但可以派出车辆从广州出发到珠三角地区的附近城市。就拿去深圳说吧, 假设一个人出去办事,派一个车的成本是过路过桥来回 130 元,烧油在 150 元, 司机工资和汽车磨损在 350 元,加起来是 630 元,若是让员工坐火车去,来回 车票 140 元,在市内坐公交和打车至多 100 元,

4、总和不过 240 元。熟多熟少一 目了然,但因为不能报销的士票,公司宁愿派车跟随,员工就养成了不派车不 出门的习惯,这也是教条的成本和浪费。再仔细想一想,除了教条,还隐藏了 一个对原则的破坏:派车究竟谁说了算?谁最能根据实际情况做出当下最合理 的判断?财务是不是管得过宽而忽视了其管理本质?财务是不是在“严格执法” 的同时也剥夺别的部门的职能?值得深思!还好,经过一年左右的辩论和申讨, 相关制度做出了适当调整,企业开始彰显人性的光辉,效率高多了,一心向着 企的员工开始真正能够以企业为家了,企业开创了新的局面,新事业蒸蒸日上。 凡事都绝对依靠原则性和制度性是解决不了问题的,除了人们被压抑和扭 曲外

5、,就是产生消极怠工、流程漫长、效率低下。事实上,这个企业就是这样, 这就验证了看企业先看行政和财务的说法。其实,只要我们仔细想一想就知道 制度不能帮我们解决所有的问题的,一是制度不可能面面俱到,有时候会无制 度可依照;二是人有主观能动性具有灵活性因素。这就是为什么很多优秀的企 业除了有非常完善的制度体系外,还需要非常高素质的人处在相关的岗位去做领导的重要原因,很大程度上就是根据制度在灵活地解决问题。否则,任何企 业都可以拿来哈佛、微软、通用的制度体系,稍加改变,强制地放到各个部门 运作,各领导岗位就是一味执行,小学毕业生就行了,这成本多低啊。但只有 傻瓜会这么想,只有更大的傻瓜会这么做,企业不

6、是原地踏步就是玩完,那是 必然的,因为根据常识大家都想得到。走极端、钻牛角尖也是中国人的一个性格特征。原则性与制度性的极端被否定 之后,灵活性就大行其道。比如,中国人在长期不能得到人人平等的环境时, 天天叫喊“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在当下,这种平等的诉求往往不理性。当官 的出事了,就一方面说“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一方面说民愤极大应当从快 从重判处,法律就是我们讲的原则与制度,量刑是客观公正的以事实为依据、 以法律为准绳,这民愤不成因素,从重与从快也是多余的表白,甚至本身就是 枉法。反过来,假设有一个遭受丈夫长年虐待的妇女在忍无可忍的时候把丈夫 杀了,照理说只要不是出于正当防卫,就得杀人偿命,但

7、这时就会出现很多民 众主动为该妇女请愿、联名签字,最后的判决也就很轻了。这就是渴望原则性 而用灵活性否掉原则性的感情用事的典型中国案例,是老百姓亲自参与制造的, 是当权者糊涂允许的。所以中国既滥用原则性和灵活性,又缺乏原则性和灵活 性。当今社会的价值扭曲、道德沦丧就是这种原则性与灵活性混合浇铸的混乱 性。所以,几乎同样性质的案子在不同的省份甚至不同的城市都会有不同的判 决。社会如此,企业是社会的一个小小的细胞,何尝又不是这样呢? 过分强调原则性或者过分强调灵活性的人,都是因为自我中心的需要,最 终结果都是走向其对立的反面。 为什么有人总要强调原则性?为什么有人总要强调灵活性?为什么有的人 一会

8、儿强调原则性一会儿又强调灵活性呢?都是基于自身的需要。刚才案例中 财务强调的原则性本身也没有多少错误,但若别人有其他的事情用制度跟他较 真的时候,他会说制度不正确或者制度不合理难道还要按照制度执行吗?他会 主动阻止,本身也没有错误,甚至我们讲他很负责任。但这就恰恰就是问题点, 因为他就是原则,他说了算。从这个角度讲,坚持原则性或者制度性的同时, 就是坚持他的利益,因为制度是他等代表所制订的,说白了,就是由他来灵活 掌握,结果失去了公平性也就失去了原则性,自己因此走到了灵活性的反面。 过分讲究灵活性的人也有一个原则,那就是他说了算,这是根本。其实这就是 原则性,以自我为中心的原则。一不小心,自己

9、也把自己从灵活性推向了原则 性的立场,只是比较隐含,不仔细分析是不容易被外人发现。 强调原则性或者灵活性而能够强迫执行并畅行其道的人,代表的往往不是 自己,而是幕后另有其人,原因可能是企业管控的需要。 原则性也好灵活性也罢,都是基于某种利益的需要,是看上去有话事权者 代表组织在做事的需要,这个组织往往就是企业所有者(不是真正的组织,是 一个人或者几个人而已)。这一点可能是很多人不深思而看不到的。所以很多 企业在处理问题的时候,财务就被推到了风口浪尖,会招致怨恨甚至唾骂,尽 管他们也是为了企业好,坚持以企业为家,不得不“多管闲事”,但他们内心 的痛楚又有几个人理解呢?这不,关于派车的问题、关于可

10、以报销的士票的问题等,当时相关人员都做出了新的制度,但相当长的时间都没有得到审批通过, 老的制度就不得不继续运行,你能说是财务管理者的错误吗?但无论如何,这 样做也有相关管理者的某些无奈,比如事务太多人手不足,相关管理者意识和 觉悟不高等原因,至少“一刀切”能够达到企业管控的直接效果,只是“简单 粗暴”了一些。从这个角度讲,员工消极、抱怨、抗争都是不明智的。既然在 一个大家庭之中,相互理解,创造条件,才会改善,才会和谐。过分纠缠于企 业存在问题的细枝末节的人,也不是能够推动企业变革的主人。大家多思考一个课题“以时间换空间”,会有好的收获。 社会上民众与组织之间会因为利益而存在冲突,企业里员工与

11、老板之间也 会因为利益(劳资)而产生冲突(矛盾),这是永远都会客观存在的,这些冲 突的诉求表现就是原则性与灵活性的和谐,也就是民众与组织的共生、员工与 企业的共存。要使得这种冲突尽量地减少或者减小,于社会,要有宪法,于企 业,要有价值观。宪法或价值观下的原则性与灵活性才会有一个平衡,否则, 社会会跑偏,企业也会跑偏。 在企业管理中,究竟该如何做,才能够不至于让原则性或者灵活性跑偏, 并且还能够朝有利于解决问题、改善绩效、提升效益的方向和谐发展和运用、 相得益彰呢?企业文化非常重要,其中的核心价值观应该是企业的一个宪法和 尺度,任何偏离价值观的做法,无论你是在坚持原则坚持制度,还是坚持灵活 性,都是错误的。 无论什么价值体系,坚持以大家的意志为意志,实行真正意义上的民主集 中制,就会有利于被大家拥护,获得广泛的群众基础,从而可以灵活地运用原 则性和制度,也可以原则性地使用灵活性等解决问题的手段,达到真正解决问 题的目的,有利于企业的发展与进步。 对运用灵活性或者原则性的结果判断,就象说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法宝 一样,我们要看结果,要遇见性地判断结果。一个主管,不管他的本意和出发 点是什么,只要客观上造成了不好的结果,就是对企业的伤害,不管他是坚持 原则性还是坚持灵活性,都应当做出适当的调整,才是明智之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