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空采血法真空采血法的优点

上传人:kms****20 文档编号:39959880 上传时间:2018-05-21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2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真空采血法真空采血法的优点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真空采血法真空采血法的优点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真空采血法真空采血法的优点》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真空采血法真空采血法的优点(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真空采血法真空采血法的优点真空采血法真空采血法的优点真空采血法采集血标本具有自动定量,安全可靠,真空采血管高效方便等优点,其真空度的准确设定与实际采血量误差值为正负 5%,主要误差来源于血液粘度变化及试管内径的细微差别,真空采血法取代了一次性注射器采血法。体检作为早期发现疾病,全面了解身体状况的医疗手段已越来越多受到人们群众的普遍关注,他们最关注的是体检质量,体检服务中医护人员的技术水平和检查诊断水平。我院体检中心自成立以来,一直使用真空采血法采集血液标本,我科每天将接收 6080 人的体检,这就不仅要求护士的穿刺率高,而且速度要快,在短时间内完成大量采血任务,同时要保证血标本的质量,还要使受

2、检者满意。我在十几年的工作中积累了一些经验,与同行分享。真空采血法采集血标本具有自动定量,安全可靠,高效方便等优点,其真空度的准确设定实际采血量误差值为正负 5%,主要误差来源于血液粘度变化及试管内径的细微差别,真空采血法取代了一次性注射器采血法。1 真空采血法的优点真空采血法已经取代了一次性注射器采血,从根本上解决了注射器采血后再注入试管的不良状况,确保操作者不与血液直接接触,使医护人员免受污染针头的意外伤害,避免血源性疾病的传播,切实的保护了操作者的安全。真空采血试管内无菌,血液受污染的几率少,对检验结果影响小,使检验结果准确可靠。真空采血法可一次采多管血(10 管以上),刺入真空管的管壁

3、与针头成 3060 度角,使血流沿管壁流入试管,避免因大负压致血流直射试管底部,加大溶血机会。真空采血试管有的内装抗凝剂,应先采集需抗凝的血标本,然后再采集普通的血标本,因为血液与抗凝剂比例必须精确,抗凝剂在血标本中绝对含量可改变血浆中钙离子浓度,进而影响检验结果,抗凝标本在采血后,应立即摇晃均匀,上下缓慢颠倒 5 次左右,以防血凝。真空采血法使采集血标本一次到位,这是一次性注射器采血无法比拟的,有效的避免了因注射器采血所致的血液有形成分的改变导致的溶血,避免了交叉感染,减轻了体检者的痛苦,提高了护士的工作效率和强度。2 正确选择血管,提高穿刺的成功率娴熟的操作技巧,提高穿刺的成功率,是减轻体

4、检者痛苦的前提,来我科体检的多是健康人群,尽量选择肘部粗、直、弹性好的血管。肘部不明显的,可选择挠静脉,血管深、细、弹性差的要仔细寻找,主动的与体检者进行沟通,消除体检者的紧张和恐惧心理,使之全身放松,穿刺部位应在血管上方或侧面直接刺入,但不可用力过猛或过慢,操作一定要轻、准、快,尽量避免进针时先皮下再进血管,以防拔针后未按压在出血点上,造成皮下大面积淤血。3 掌握真空采血后止血技巧我院体检中心自成立以来,一直使用一次性无菌止血贴替代传统采血时使用的棉签,这样有效的杜绝了体检者随意丢弃污染棉签的坏习惯。具体的方法是:选择肘部静脉时,在采集第 1 管血标本时,把准备好的止血贴贴在穿刺部位,这样止

5、血贴就遮盖了针柄,缓解了体检者的紧张情绪。此方法在临床大量的实践中得到了体检者的认可,避免了穿刺点出血及出现瘀斑等并发症,采血完毕后拔出针头的同时,用食指轻轻按压止血贴,让体检者自然快速曲肘,时间为 35 min。 选择其他静脉时,方法同上,但拔出针头后,让体检者用食指按压靠近心端,无名指按压靠近末端, 3 个手指平行加压,纵向于血管方向按压。进而减少穿刺部位出血及瘀斑等并发症的发生。4 真空采血时止血带的正确用法国际通用真空采血标准指南中指出,止血带结扎时间不宜超过 1 min,止血带扎的过紧或止血时间过长,会增加单位面积内血液对血管壁的压力,血液进入真空采血管的速度就会过快,产生压力过大,造成红细胞短时间内因撞击而破裂,造成溶血。有效的办法是在采集最后一个血标本与所需血量相差 015ml 左右时,提前松开止血带,由于负压的作用,血液应能自动流入试管内。这样就避免了拔针后针尖带血,所造成环境污染进而使体检者产生恐惧心理5, 6。5 小结真空采血是体检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环节,体检者在采血过程中产生的心理恐惧是一种本能,护士应尽量通过自身规范的言行,主动安慰,鼓励他们,缩短双方心理距离,促使其主动配合操作,提高穿刺的成功率。护士规范的操作技能,不仅保证了血标本的采集质量,并且最大程度的减轻了体检者的痛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