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胞的冻存和复苏

上传人:kms****20 文档编号:39959771 上传时间:2018-05-21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8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细胞的冻存和复苏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细胞的冻存和复苏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细胞的冻存和复苏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细胞的冻存和复苏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细胞的冻存和复苏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细胞的冻存和复苏》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细胞的冻存和复苏(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细胞的冻存和复苏细胞的冻存和复苏2007-07-20 点击点击: 179 本文共本文共 1 篇文章篇文章一、原理一、原理在不加任何条件下直接冻存细胞时,细胞内和外环境中的水都会形成冰晶,能导致细胞内发生机械损伤、电解质升高、渗透压改变、脱水、PH 改变、蛋白变性等,能引起细胞死亡。如向培养液加入保护剂,可使冰点降低。在缓慢的冻结条件下,能使细胞内水份在冻结前透出细胞。贮存在130以下的低温中能减少冰晶的形成。细胞复苏时速度要快,使之迅速通过细胞最易受损的50,细胞仍能生长,活力受损不大。目前常用的保护剂为二甲亚砜(DMSO)和甘油,它们对细胞无毒性,分子量小,溶解度大,易穿透细胞。二、操作步骤

2、二、操作步骤(一)冻存1、消化细胞(同实验二),将细胞悬液收集至离心管中。2、1000rpm 离心 10 分钟,弃上清液。3、沉淀加含保护液的培养,计数,调整至 5106/ml 左右。4、将悬液分至冻存管中,每管 1 ml。 5、将冻存管口封严。如用安瓿瓶则火焰封口,封口一定要严,否则复苏时易出现爆裂。6、贴上标签,写明细胞种类,冻存日期。冻存管外拴一金属重物和一细绳。7、按下列顺序降温:室温4(20 分钟冰箱冷冻室(30 分钟)低温冰箱(30 1 小时)气态氮(30 分钟)液氮。注意:操作时应小心,以免液氮冻伤。液氮定期检查,随时补充,绝对不能挥发干净,一般 30 立升的液氮能用 11.5

3、月。(二)复苏1、准备一个茶缸或 1000ml 的烧坏,内装 2/3 杯 37的温水。2、从液氮中取出冻存管、迅速置于温水中并不断搅动。使冻存管中的冻存物在 1 分钟之内融化。3、打开冻存管,将细胞悬液吸到离心管中。4、1000rpm 离心 10 分钟,弃去上清液。5、沉淀加 10ml 培养液,吹打均匀,再离心 10 分钟,弃上清液。6、加适当培养基后将细胞转移至培养瓶中,37培养,第二天观察生长情况。 三、试剂和器材三、试剂和器材器材:液氮罐、冻存管(塑料螺口专用冻存管或安瓿瓶)、离心管、吸管、离心机等试剂:0.25胰酶、培养基、含保护剂的培养基(即冻存液)附:冻存液配制:培养基加入甘油或

4、DSMO,使其终浓度达 520%。保护剂的种类和用量视不同细胞而不同。配好后 4下保存。细胞的传代培养细胞的传代培养2007-07-20 点击点击: 232 本文共本文共 1 篇文章篇文章一、原理一、原理细胞在培养瓶长成致密单层后,已基本上饱和,为使细胞能继续生长,同时也将细胞数量扩大,就必须进行传代(再培养)。传代培养也是一种将细胞种保存下去的方法。同时也是利用培养细胞进行各种实验的必经过程。悬浮型细胞直接分瓶就可以,而贴壁细胞需经消化后才能分瓶。二、材料和试剂二、材料和试剂1、细胞:贴壁细胞株2、试剂:0.25胰酶、1640 培养基(含 10小牛血清)3、仪器和器材:倒置显微镜,培养箱、培

5、养瓶、吸管、废液缸等三、操作步骤三、操作步骤1、将长满细胞的培养瓶中原来的培养液弃去。2、加入 0.51ml 0.25胰酶溶液,使瓶底细胞都浸入溶液中。3、瓶口塞好橡皮塞,放在倒置镜下观察细胞。随着时间的推移,原贴壁的细胞逐渐趋于圆形,在还未漂起时将胰酶弃去,加入 10ml 培养液终止消化。 观察消化也可以用肉眼,当见到瓶底发白并出现细针孔空隙时终止消化。一般室温消化时间约为 13 分钟。4、用吸管将贴壁的细胞吹打成悬液,分到另外两到三瓶中,实践培养液塞好橡皮塞,置 37下继续培养。第二天观察贴壁生长情况。附:消化液配制方法:称取 0.25 克胰酶蛋白酶(活力为 1:250),加入 100ml

6、 无 Ca2 、Mg2 的 Hanks 液溶解,滤器过滤除菌,4保存,用前可在 37下回温。胰酶溶液中也可加入 EDTA,使最终浓度达 0.02。细胞培养技术细胞培养技术2007-07-20 点击点击: 367 本文共本文共 1 篇文章篇文章细胞培养的一般过程细胞培养的一般过程 一、准备工作准备工作对开展细胞培养异常重要,工作量也较大,应给予足够的重视,推备工作中某一环节的疏忽可导致实验失败或无法进行。准备工作的内容包括器皿的清洗、干燥与消毒,培养基与其他试剂的配制、分装及灭菌,无菌室或超净台的清洁与消毒,培养箱及其他仪器的检查与调试,具体内容可参阅有关文献。二、取材在无菌环境下从机体取出某种

7、组织细胞(视实验目的而定),经过一定的处理(如消化分散细胞、分离等)后接入培养器血中,这一过程称为取材。如是细胞株的扩大培养则无取材这一过程。机体取出的组织细胞的首次培养称为原代培养。理论上讲各种动物和人体内的所有组织都可以用于培养,实际上幼体组织(尤其是胚胎组织)比成年个体的组织容易培养,分化程度低的组织比分化高的容易培养,肿瘤组织比正常组织容易培养。取材后应立即处理,尽快培养,因故不能马上培养时,可将组织块切成黄豆般大的小块,置 4的培养液中保存。取组织时应严格保持无菌,同时也要避免接触其他的有害物质。取病理组织和皮肤及消化道上皮细胞时容易带菌,为减少污染可用抗菌素处理。 由组织并分离分散

8、细胞的方法可参阅有关文献。三、培养将取得的组织细胞接入培养瓶或培养板中的过程称为培养。如系组织块培养,则直接将组织块接入培养器皿底部,几个小时后组织块可贴牢在底部,再加入培养基。如系细胞培养,一般应在接入培养器皿之前进行细胞计数,按要求以一定的量(以每毫升细胞数表示)接入培养器皿并直接加入培养基。细胞进入培养器皿后,立即放入培养箱中,使细胞尽早进入生长状态。正在培养中的细胞应每隔一定时间观察一次,观察的内容包括细胞是否生长良好,形态是否正常,有无污染,培养基的 PH 是否太酸或太碱(由酚红指示剂指示),此外对培养温度和 CO2 浓度也要定时检查。一般原代培养进入培养后有一段潜伏期(数小时到数十

9、天不等),在潜伏期细胞一般不分裂,但可贴壁和游走。过了潜伏期后细胞进入旺盛的分裂生长期。细胞长满瓶底后要进行传代培养,将一瓶中的细胞消化悬浮后分至两到三瓶继续培养。每传代一次称为“一代”。二倍体细胞一般只能传几十代,而转化细胞系或细胞株则可无限地传代下去。转化细胞可能具有恶性性质,也可能仅有不死性(Immortality)而无恶性。 培养正在生长中的细胞是进行各种生物医学实验的良好材料。四、冻存及复苏为了保存细胞,特别是不易获得的突变型细胞或细胞株,要将细胞冻存。冻存的温度一般用液氮的温度196,将细胞收集至冻存管中加入含保护剂(一般为二甲亚砜或甘油)的培养基,以一定的冷却速度冻存,最终保存于

10、液氮中。在极低的温度下,细胞保存的时间几乎是无限的。复苏一般采用快融方法,即从液氮中取出冻存管后,立即放入 37水中,使之在一分钟内迅速融解。然后将细胞转入培养器皿中进行培养。冻存过程中保护剂的选用、细胞密度、降温速度及复苏时温度、融化速度等都对细胞活力有影响。 培养细胞的细胞生物学培养细胞的细胞生物学 一、体内、外细胞的差异和分化1、差异:细胞离体后,失去了神经体液的调节和细胞间的相互影响,生活在缺乏动态平衡的相对稳定环境中,日久天长,易发生如下变化:分化现象减弱;形态功能趋于单一化或生存一定时间后衰退死亡;或发生转化获得不死性,变成可无限生长的连续细胞系或恶性细胞系。因此,培养中的细胞可视

11、为一种在特定的条件下的细胞群体,它们既保持着与体内细胞相同的基本结构和功能,也有一些不同于体内细胞的性状。实际上从细胞一旦被置于体外培养后,这种差异就开始发生了。虽然体外细胞与机体细胞存有差异,但并未失去研究的意义。且不论其有许多性状仍与体内相同(如体外培养的心肌细胞仍可博动),只从细胞遗传学(Cytogenetics)的角度看,离体细胞仍带有全套的二倍体基因。细胞在培养中的表现,只不过是相应基因关闭开启引起的现象,这并非是绝对缺陷。恰恰相反,在培养的细胞中某些特定功能的丧失,可为该基因的表达与调控提供线索。 2、分化;体外培养的细胞分化能力并未完全丧失,只是环境的政变,细胞分化的表现和在体内

12、不同。细胞是否表现分化关键在于是否存在使细胞分化的条件,如 Friend 细胞(小鼠红白血病细胞)在一定的因素作用下可以合成血红蛋白,血管内皮细胞在类似基膜物质底物上培养时能长成血管状结构,杂交瘤细胞能产生特异的单克隆抗体,这些均属于细胞分化行为。二、体外培养细胞的分型(一)贴附型:大多数培养细胞贴附生长,属于贴壁依赖性细胞,判断细胞形态时不能接体内组织学标推判定,仅大致分成以下四型:1、成纤维细胞型:胞体呈梭型或不规则三角形,中央有卵圆形核,胞质突起,生长时呈放射状。除真正的成纤维细胞外,凡由中胚层间充质起源的组织,如心肌、平滑肌、成骨细胞、血管内皮等常呈本型状态。另外,凡培养中细胞的形态与

13、成纤维类似时皆可称之为成纤维细胞。 2、上皮型细胞:细胞呈扁平不规则多角形,中央有圆形核,细胞彼此紧密相连成单层膜。生长时呈膜状移动,处于膜边缘的细胞总与膜相连,很少单独行动。起源于内、外胚层的细胞如皮肤表皮及其衍生物、消化管上皮、肝胰、肺泡上皮等皆成上皮型形态。3、游走细胞型:呈散在生长,一般不连成片,胞质常突起,呈活跃游走或变形运动,方向不规则。此型细胞不稳定,有时难以和其他细胞相区别。4、多型细胞型:有一些细胞,如神经细胞难以确定其规律和稳定的形态,可统归于此类。(二)悬浮型;见于少数特殊的细胞,如某些类型的癌细胞及白血病细胞。胞体圆形,不贴于支持物上,呈悬浮生长。这类细胞容易大量繁殖。

14、三、培养细胞的生长和增殖过程体内细胞生长在动态平衡环境中,而组织培养细胞的生存环境是培养瓶、皿或其它容器,生存空间和营养是有限的。当细胞增殖达到一定密度后,则需要分离出一部分细胞和更新营养液,否则将影响细胞的继续生存,这一过程叫传代(Passage 或 Subculture)。每次传代以后,细胞的生长和增殖过程都会受一定的影响。另外,很多细胞特别是正常细胞,在体外的生存也不是无限的,存在着一个发展过程。所有这一切,使组织细胞在培养中有着一系列与体内不同的生存特点。 (一)培养细胞生命期(Life Span of Culture Cells)所谓培养细胞生命期,是指细胞在培养中持续增殖和生长的时

15、间。体内组织细胞的生存期与完整机体的死亡衰老基本相一致。组织和细胞在培养中生命期如何?这要看细胞的种类、性状和原供体的年龄等情况。人胚二倍体成纤维细胞培养,在不冻存和反复传代条件下,可传 3050 代,相当于 150300 个细胞增殖周期,能维待一年左右的生存时间,最后衰老凋亡(Apoptosis)。如供体为成体或衰老个体,则生存时间较短;如培养的为其它细胞如肝细胞或肾细胞,生存时间更短,仅能传几代或十几代。只有当细胞发生遗传性改变,如获永生性或恶性转化时,细胞的生存期才可能发生改变。对此以后将详述。正常细胞培养时,不论细胞的种类和供体的年龄如何,在细胞全生存过程中,大致都经历以下三个阶段:1

16、原代培养(Primary Culture)期: 也称初代培养,即从体内取出组织接种培养到第一次传代阶段,一般持续 1 一 4 周。此期细胞呈活跃的移动,可见细胞分裂,但不旺盛。初代培养细胞与体内原组织在形态结构和功能活动上相似性大。细胞群是异质的(Heterogeneous),也即各细胞的遗传性状互不相同,细胞相互依存性强。如把这种细胞群稀释分散成单细胞,在软琼脂培养基中进行培养时,细胞克隆形成率(Cloning Efficiency)很低,即细胞独立生存性差。克隆形成率即细胞群被稀释分散成单个细胞进行培养时,形成细胞小群(克隆)的百分数。初代培养细胞多呈二倍体核型;由于原代培养细胞和体内细胞性状相似性大,是检测药物很好的实验对象。2传代期:初代培养细胞一经传代后便改称做细胞系(Cell Line)。在全生命期中此期的持续时间最长。在培养条件较好情况下,细胞增殖旺盛,并能维持二倍体核型,呈二倍体核型的细胞称二倍体细胞系(Diploid C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