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A眉县”的经典创意

上传人:洪易 文档编号:39957002 上传时间:2018-05-21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5.7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5A眉县”的经典创意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5A眉县”的经典创意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5A眉县”的经典创意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5A眉县”的经典创意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5A眉县”的经典创意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5A眉县”的经典创意》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5A眉县”的经典创意(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5A 眉县”的经典创意王晓民本报驻陕西记者王晓民2012 年 6 月 16 日,对于中国版图中心的眉县人来讲,是一个很值得纪念的“好日子”。当天上午,太白山旅游区披上了节日的盛装,翠绿的山间飘浮着祥云,骄阳下宛如一幅绝美的山水画。刚投入运营的激情漂流游客中心前,鲜花簇簇,人海如潮。来自陕西、甘肃、宁夏等多省区的漂流大军和户外运动爱好者,今天将在这里体验一场秦岭北麓难得一见的刺激漂流秦岭主峰太白山积雪融化成河的漂流大赛。随着第一批漂流体验的游客乘坐的气垫船缓缓启动,投资 5000 万元开发建设的太白山激情漂流项目鸣响了盛大开业的礼炮。听着从河中传来的游客们情不自禁的欢呼声、叫喊声,站在漂流码头

2、上的眉县县委书记李智远会心地笑了。在他的身边,一同沉浸在喜悦中的还有县长孙敬虎,县人大、政府、政协的多位领导,还有为眉县突破旅游付出太多拼搏的干部群众。因为,这毕竟是太白山旅游“十年怪圈”破冰之后的首个招商项目落地,也是新一届县委、政府实施县域大旅游的第一个入市“产品”。眉县有着诗意般的称谓,更有着如画般的风景。面积仅有 863 平方公里的眉县,南有中华巨龙秦岭主峰太白山作屏障,北有滔滔渭河自古做伴,境内 19 条河流滋润着的眉县大地,自古就是一方风水宝地。作为中华先祖古文化的发祥地之一,眉县在中华优秀文化发展史上留有浓墨重彩:唐代名医王焘,对祖国医学发展作出了不朽贡献;北宋著名哲学家张载,在

3、眉县横渠讲学著书、创立关学,至今在国际亚裔文化中备受尊崇。除此之外,战国时期的先秦大将白起、三国蜀汉谋臣法正、明末清初李雪木、共和国开国上将李达等眉县籍历史名人,都在中华民族奋斗史和传承史上作出过重要贡献,至今在眉县留有遗迹。太白山旅游区是眉县自然山水优势的集大成者。海拔 3767 米的太白山,不但在地理、气候等五大领域在我国自然学界占有特殊地位,而且因为其“一日历四季、十里不同天”的奇美风光被眉县率先开发利用,曾享誉旅游市场的太白山国家森林公园早在九十年代就成为眉县对外开放和经济发展的一块金字招牌。众多国家领导人先后到森林公园考察指导,时任全国政协主席李瑞环在考察后评价道:“在我国长江以北,

4、气势如此之大,景色如此之美,科学价值如此之高,离大城市如此之近的自然景观实属罕见,很有进一步开发的价值。”在太白山国家森林公园之后,眉县又开发了红河谷森林公园,建成了西部兰花基地等大量自然类景区,同时因为特殊经纬度的优势,眉县又成为全国最大的“维 C 之王”猕猴桃的高产县之一,历史、人文、山水、果业特色集一县,为眉县旅游发展提供了先天优势。为了让眉县之美走向旅游市场,陕西省政府在建成西宝高速后,又投巨资修建了西北地区首条太白山至法门寺的专用旅游公路,并将太白山纳入关中旅游环线之中,使 100 公里之外的西安和 90 公里之外的宝鸡两座大城市与太白山间形成了便捷交通大道,眉县旅游可谓在“天时、地

5、利、人和”中得到了快速起步、蓬勃发展。然而景好还需新理念。由于理念、机制、思路等众多问题困扰,2000 年以后,以太白山为龙头的眉县旅游陷入了举步维艰的尴尬境地,十年停滞不前,一切辉煌都成了历史。在各界一再的质疑声中,眉县人在困惑中手捧着金字招牌般的太白山如“烫手山芋”,多年走不出徘徊不前的“怪圈”。陕西省人民政府与国家旅游局签署局省旅游合作协议后,将秦岭山脉打造成中央国家公园和世界级休闲度假旅游目的地的愿望,对举步不前的主峰太白山旅游发展现状产生了巨大压力。2011 年下半年,宝鸡市委、市政府将曾创造“凤县传奇”、“宝鸡现象”的旅游发展功臣李智远调任眉县出任书记。很快,一场综合性科学统筹的“

6、眉县变革”迅速自上而下展开,眉县旅游春天在久违后终于来临,本报 2012 年 6 月 4 日曾以眉县旅游“冲击波”为题,对这场旅游变革作了深入报道。“人心齐,泰山移”正是这场旅游冲击波的主旋律。“5A 眉县”的气魄李智远上任之初,面对千头万绪、百废待兴的眉县旅游,“动大手术”是必然举措。重拾人心,是眉县旅游能否突破的关键;高端策划、科学规划是全县旅游快速迈上健康轨道的依据;项目带动、核心引领、招商融资,是旅游产品格局和产业发展的重要支撑;理顺体制、健全机制、党委统筹、政府主导、分工推进,是实现旅游大发展的保障。对于这些基础性工作,李智远抓的很扎实,解决的迅速而且非常到位。一项又一项的务实推进,

7、让眉县干部职工和城乡居民全部兴奋了起来,但接着,将是旅游产业大布局。由于经历过十年的困惑,眉县旅游奋起直追必须要有全新理念指导下的大创意、大策划、大手笔和大蓝图。于是,“5A 眉县”发展战略在多次科学论证后终于浮出水面。其核心是:将眉县全境 863 平方公里的面积用景观化统筹谋划,将发展县域大旅游贯穿于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各领域和全过程,按照“核心板块支撑、观光大道相连、山水田园映衬、风情小镇点缀、文化旅游交融、生态产业跟进”的思路和“科学规划、重点突破、全域跟进、彰显特色”的原则,在更高起点上推动全县跨越发展、转型升级,将旅游业打造成眉县的主导产业,将“山水眉县,创意田园”打造成眉县对外的金色

8、名片,通过众多大产品、新业态、多功能的完美配套和配合,用五年时间让眉县成为在国内旅游市场具有广泛影响力的休闲度假旅游目的地。“5A 眉县”战略的提出,让眉县旅游重新站上了历史新高度,而与此同时,大力推进 5A 眉县建设的系列工作也紧锣密鼓地行动了起来:全县范围内的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开启了“农村变景观”的浩大工程,在村容村貌大改善的同时,县上又拨出专款实施农村道路的硬化、绿化、亮化、美化工程,增设全县标识导示系统,极大地方便了外地车辆在县内通行。与此同时,多年敢想不敢干的太白山旅游区拆迁工作全面铺开,十多家酒店为太白山旅游大规划让路,50000 余平方米的拆迁工程以及随之进行的道路改建、汤峪欧式

9、风情小镇改造等工程让太白山旅游环境面貌大为改观。随着太白山投资集团的成立和众多大型旅游项目的启动,长期困扰太白山发展的诸多问题开始逐一破解,来自全国各地的投资商客闻风而动。昔日眉县旅游无大投资商的“清静”现象如今正被每天应接不暇、南来北往竞相涌入县城和景区的投资大潮所取代。全国许多地方的策划公司也纷纷看好“5A 眉县”的前景,争先恐后走进眉县献计献策,寻求合作。目前,5A 眉县的规划、策划与包装企业,均在国内具有很高的知名度。“5A 眉县”给了眉县人自豪,也给眉县未来产业布局指明了方向,更让众多国人对眉县旅游重新寄予了厚望。核心引领的大旅游格局在眉县采访期间,中国旅游报记者看到众多大项目正在快

10、速建设,到处都是热火朝天的建设工地。正在太白山旅游区检查工作的眉县副县长杜勇社告诉记者,目前仅太白山旅游区正在建设的项目就有 13 个,总投资达 30 亿元,其中今年要完成 20.8 亿元。据介绍,“5A 眉县”战略以核心版块引领、重点项目带动、综合功能配套为重点,点、线、面结合布局旅游产品项目,构建县域大旅游格局。实施方法是打造太白山国家级旅游产业新区、全国休闲农业观光示范区、渭水之央滨河文化产业新区三大核心版块,加快“文化产业推进、服务体系建设、旅游产品开发、生态旅游观光道路、水系景观”五大配套工程,力争到 2016 年,总体形成“县区一体、山水同城”的县域大旅游格局,建成一个国家级张载文

11、化产业示范区,太白山和滨河文化产业新区两个国家 5A 级旅游景区,西部兰花生态园、扶眉战役烈士纪念馆 2个 4A 级旅游景区及多个 3A 景区,旅游接待人数突破 500 万人次,旅游收入达到 30亿元,以旅游业为主的第三产业就业人数达到 10 万人左右,在全国叫响“山水眉县、创意田园”旅游品牌,把眉县建成最具魅力的旅游强县和集观光旅游、休闲度假、文化体验、科考探险为一体的世界级、复合型旅游目的地。根据 2011 年 12 月 6 日眉县县委、县政府联合作出的关于突破旅游发展的实施意见要求,太白山国家级旅游产业新区,将按照“谋划大区域、创新大体制、资本大运作、建设大景区、内外大招商、谋求大发展”

12、的思路,集中做好太白山、红河谷景区的基础设施改造、太白山游客服务中心、太白山欢乐谷、太白山马术俱乐部、太白山旅游机场、汤峪欧式风情小镇、温泉体验中心、山地运动公园等项目建设,目前在建项目已达 13 个,至明年“五一”前开工项目将达到 22 个,总投资达 40 亿元。明年 6 月,太白山旅游区将举行规模宏大的朝山大典,目前筹备工作已全面启动。依托眉县得天独厚的农业优势,以法汤路现代农业休闲观光带为轴心,规划建设的眉县全国休闲农业观光示范区,将通过“五大特色园区”建设,形成西部兰花生态园、青化万亩猕猴桃现代农业示范园、太白山百果园、蒙牛现代牧业园、横渠红提葡萄观光采摘园,同时在全县大力推广形式多样

13、、各具特色、功能完善的休闲农业观光园,将农田变为旅游车间、农民变成旅游产业工人、农产品变为旅游商品,以旅游业促进农村经济转型、全县共同致富。眉县是渭河流域的重点地区,长年奔流的渭河在眉县境内留下了大量水域景观和河滩、沼泽。为了充分利用渭河水景服务旅游,县上以渭河治理为突破口,按照宜居宜商宜游宜创业的要求,规划开发建设的“渭水之央滨河文化产业新区”项目已经启动。据眉县文物旅游局局长兼该项目负责人刘怀亮介绍,该项目规划面积 5.7 平方公里,规划建设水景生态区、体育健身养生区、历史文化展示区、高端娱乐休闲区、酒店别墅住宅区、企业总部经济区六大区域,使其形成渭河旅游文化产业聚集带、大渭河沿岸生态旅游

14、示范区、眉县城市功能升级承接地和太白山旅游区水产品与旅游商品的生产供应基地,建成后将争创国家 5A 级景区和国家级生态示范区,成为渭河流域综合治理的典范。目前渭水之央滨河文化产业新区项目建设已经启动,下半年主要是完成道路骨架建设,将水产养殖与水利风景区开发相结合加速休闲区建设。该项目总投资将达到 10 亿元。眉县的大旅游布局远不止以上三大版块,张载文化园区建设、古镇开发、红色旅游、宗教旅游、三国文化等都在科学统筹之中,传承当地眉户剧种的大型演艺项目眉坞神韵以及系列化特色旅游商品开发、旅游新业态激活等都已进入研讨筹备阶段。备受关注的太白山提升战役在陕西旅游史上,眉县最早开发太白山,也因此而成为大

15、秦岭旅游发展的最早受益者。然而历史也给眉县深深地上了一课:由于发展理念、体制机制与旅游发展规律不适应,因而太白山旅游 10 年走入“怪圈”,眉县因此而备感纠结。太白山是眉县旅游的金字招牌,实施县域大旅游,重振太白山旅游是必然的第一课,而“5A 眉县”战略的生根开花,太白山旅游全面提档升级和突破发展则是一大核心。太白山提升战略涉及项目繁多。此前十多年间,由于缺钱,山上没通电力,索道和游客中心用电靠柴油发电,既不环保也不安全;由于缺少基站,山上通讯信号仅能覆盖主要景点,而大部分地区处于盲区,游客走失后极难联系;山上道路等级不高,许多自驾游客经常望路生畏。太白山国家森林公园内有 180 余处很好的景

16、观资源,但因为缺少开发资金,十多年间几乎没有新景点入市,很多“回头客”对此多有抱怨。县上领导和规划单位充分调研后,将太白山提升战役的第一仗就选择到了投资最大而又急需改观的山上基础设施全面改造上。太白山旅游区管委会副主任段朝选向记者列举了一连串基础设施投资项目:投资 2800 万元实施电力上山;投资1000 万元实施电信、移动、联通“三位一体、资源共享”的山上网络全覆盖;投资1440 万元,建设太白山、红河谷森林公园标识导示系统,除此之外,宗教文化项目投资 3 亿元,摩崖石刻、四嘴山等项目建设 1000 万元其实,以上这些已经动工的提升项目仅是作为我国海拔落差最大的太白山国家森林公园山上全部提升改造项目的“冰山一角”,山上立体式的交通体系建设,也许才是重磅投资的最大手笔。要想让太白山的神奇景色便捷式走进游客,主要节点的索道建设是重中之重。太白山国家森林公园主任张辉介绍说,目前已规划的太白山索道有 4 条,一是红桦坪至海拔 3511 米的“天圆地方”;二是红河谷至小文公庙;三是红河谷至四嘴山;四是改造提升现有的下板寺至上板寺索道。4 条索道基本解决了游客从各个角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报告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