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3”计生利益导向惠民工程

上传人:洪易 文档编号:39954833 上传时间:2018-05-21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2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313”计生利益导向惠民工程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313”计生利益导向惠民工程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313”计生利益导向惠民工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313”计生利益导向惠民工程(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313”计计生利益生利益导导向惠民工程向惠民工程“313”计生惠民工程,即实施三项制度,落实一个文件,抓好三项奖励。具体内容为: 3指国家“三项制度 ”(全国农村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制度、 “少生快富”工程、计划生育家庭特别扶助制度) 2014 年“三项制度 ”落实情况: 奖励扶助:农村“两户”年满 60 周岁,每人每年 960 元,1031 人(含 省扶 1 人)。 市级奖励扶助:农村“两户”50-59 周岁,每人每年 720 元,811 人 特别扶助:独生子女领证户,子女伤残或死亡家庭,女方须年满 49 周岁。自 2014 年起,将女方年满 49 周岁的独生子女伤残、死亡家庭夫 妻的特

2、别扶助金标准分别提高到:城镇每人每月 270 元、340 元,农村 每人每月 150 元、170 元。(40 人、其中城镇 3 人,农村 37 人)1指省上 76 号文件 (2007 年省政府办公厅制定下发的关于惠 农政策中进一步体现人口和计划生育利益导向的通知甘政办发 200776 号) 3指加分奖励、资金奖励、惠农政策奖励等三项奖励政策加分奖励:省内大学录取时加 10 分(2005 年教育部对甘肃省高招委关于 上报甘肃省普通高校招生政策性照顾项目的请示报告的复函(教学司 函200532 号)初中升高中、中专录取时加 10 分(省条例第二十八条第三项)事业单位招考加分(市、州制定的农村“两户

3、”子女在招考企事 业单位工作人员时总分增加 10 分以上)资金奖励: :特困救助 (2005 省政府制定的甘肃省计划生育特殊困难家庭救助办法甘政发200544 号)(A 独生子女死亡的,一次性发给不低于 4000 元的救助金。B、二女节育户,一个子女死亡后,一次性发给不2低于 2000 元的救助金:夫妻不再生育也不收养子女的,并领取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的,再一次性发给不低于 1000 元的救助金,自年满60 周岁起,享受奖励扶助政策。C、独生子女领证户和二女节育户的家庭,夫妻一方死亡,其子女未满 18 周岁的,按家庭每年发给不低于2000 元的救助金,夫妻双方死亡,其子女未满 18 周岁的,按家

4、庭每年发给不低于 4000 元(含县级 2000 元)的救助金至其年幼的子女年满18 周岁止。D、独生子女领证户和二女节育户的家庭,夫妻一方结扎后,夫妻或其子女有意外伤残或者患特殊疾病的,一次性发给不低于 1000元的救助) 独生子女父母 1000 元奖励(省条例第二十七条和第二十九 条规定)3000 元节育奖励 (甘人口委知字200539 号文件规定) 成才计划资助(市、州建立“成才基金”,资助考入大中专院校的 “两户”家庭子女完成学业)惠农政策奖励: 新农合优惠(2009 年省政府制度下发的甘肃省深化医药卫生 体制改革实施方案(20092011 年)甘政发200997 号),新农保优惠(2009 年省人口委和人社厅联合制定下发的关于 积极参与做好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工作的通知甘人口委2009 80 号) 农村低保优惠 (省人口委办公室制定下发的关于认真落实的通知甘人口委办知字 200677 号) 整村推进项目奖励 (2005 年省财政厅、省人口委、省扶贫办联 合制定下发的关于在全省农村扶贫开发工作中实施“少生快富”项目 扶贫工程试点的通知甘人口委发200551 号),放弃二胎生育指标, 领取独生子女证对象,奖励独女户 5000 元、独男户 4000 元,及二女节 育户,奖励 3000 元。 基层惠农政策奖励(各地出台的其他惠农政策奖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报告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