潜意识或无意识是人们认识客观事物的一种不可缺少的形式

上传人:kms****20 文档编号:39950676 上传时间:2018-05-21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潜意识或无意识是人们认识客观事物的一种不可缺少的形式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潜意识或无意识是人们认识客观事物的一种不可缺少的形式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潜意识或无意识是人们认识客观事物的一种不可缺少的形式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潜意识或无意识是人们认识客观事物的一种不可缺少的形式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潜意识或无意识是人们认识客观事物的一种不可缺少的形式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潜意识或无意识是人们认识客观事物的一种不可缺少的形式》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潜意识或无意识是人们认识客观事物的一种不可缺少的形式(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潜意识或无意识是人们认识客观事物的一种不可缺少的形式,也是主体对客体的一种特殊的反映形式。它是人们对认识对象不自觉的、未加注意的、不由自主的、不知不觉的、模糊不清的认识。约言之,潜意识或无意识,是一种未被意识到的认识,或认识阈之下的认识。从这个意义上说,潜意识或无意识不等于无(没有)意识,它在认识中能起到很重要的作用。现代认识论认为,主体对客体的反映是多重性、多层次的,意识的反映只是一种主要的和本质的反映,但它不能代替其它形式和层次的反映,它对认识对象的反映,并不能包揽无遗。潜意识或无意识反映,在主体对客体的全面认识中,也占有一席之地,能起到拾遗补缺的作用。实际上,潜意识或无意识反映,也是形

2、成认识和观念、丰富主体认识结构的重要渠道,它对于意识反映来说,也是一种辅助和补偿的反映形式。心理学家们通常把意识阈以下的意识称为“无意识”,这就很容易被人们误解为“无意识”就是没有意识。其实,无意识并不是没有意识,它是认识主体客观存在的一种精神活动、一种潜在的认识过程,是未被主体自觉意识到的意识。原苏联心理学家B C列坚别尔格认为,只有高度发展的意识,才能有无意识的心理现象。他说:“无意识心理现象并不只是一个否定性的定义(即在心理反应过程中没有意识,动物和幼儿即如此) ,而是一种特殊的、人所特有的心理反映形式,它是同意识在一起并同意识不可分割地联系着的。” 1 一、意识和无意识的区别意识和无意

3、识的区别在于:意识能被主体所知觉,并能够用语言思维加以表述;而无意识却不能被人们所知觉,通常无法用言语来描述它的状况。意识是明显的、较为清晰的、自觉的;无意识是潜在的、模糊的、不自觉的。例如边骑自行车边思考问题的人,他的注意力在他所思考的问题上,但自行车照样向前行驶。毫无疑问,骑车人的骑车意识是存在的,但并没有被他本人察觉。这就是一种习惯性无意识,这种无意识没有进入意识领域,它是不自觉地进行的。这个例子虽然说明了何谓意识和无意识,但仍很难用简洁的语言向人们表述“无意识”的确切含义。如果从字面上去理解,往往就会把它误解为没有意识,因此,为了避免不必要的误解,我认为还是把“无意识”改称“潜意识”为

4、好。我国著名心理学家车文博教授也认为,把无意识称潜意识更贴切 2 。其理由何在呢? 为了说明这个问题,我们还得从意识及意识系统各层次的关系说起。我们现有的认识论认为,意识是人脑这个高度发展的物质的特殊机能和属性,是客观世界在大脑中的主观映像。“意识在任何时候都只能是被意识到了的存在,而人们的存在就是他们的实际生活过程。” 3 这就是说,意识具有对象性。如说认识主体对某物有意识或意识到某物,即是指对这一事物的理解和把握,对它的实际过程的认识或反映。意识的对象不仅指向外界事物,也包括对人自己的心理活动的理解。人们往往使自己的意识成为意识活动的对象和评价的对象。意识,是对客观世界自觉地反映,是一种理

5、性认识。这种观点无疑是正确的,但又是不完全的。因为它只揭示了人的意识中的显意识部分,而忽略了意识中尚未被意识到的那些潜在的部分。其实,远在古代,就出现了对无意识的种种猜测,如孟子的“性善论”,荀子的“性恶论”,告子的“性无善恶论”,就包括了对无意识的猜测。又如柏拉图,就把心灵或灵魂分为理性的和非理性的,非理性的灵魂又有高低级之分。康德早在18世纪就认为无意识乃是人的精神世界的“半个世界”。但是,这个问题一直没有被重视。直到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才由精神分析学派开始对它进行系统的研究。在精神分析学派创始人弗洛伊德看来,人们所熟悉的意识,只是整个意识结构中的一小部分。他把整个意识比作大海中的一座

6、冰山,而意识仿佛是冰山的尖端,即露出水面的那一小部分,而它的大部分则淹没在海水之下,那就是潜意识。为了全面地认识意识,精神分析学派的心理学家们深入地探讨了认识阈限以下的意识。起初,他们把这部分未被人们意识到的意识称之为“无意识”,并为后世哲学家和心理学家们所通用。但对弗洛伊德的意识和无意识理论,各家的解释又不尽相同。有学者认为,精神分析学派建立的无意识心理学体系,把人们的心理分为三个层级:“一是无意识(深层) ,指被压抑的、无从知觉的本能和欲望,即动力性无意识,也称潜意识;二是前意识(中层) ,指无意识中经过努力可转变为意识的经验,即潜在性无意识;三是意识(表层) ,指同外界接触所能直接觉察到

7、的心理的表面部分。由于无意识暗中支配意识,意识压抑本能冲动常常是无意识的,前意识又是无意识的一种,因而无意识是三者中最基本的过程,是人的思想和行为的决策者。显然,这是一种非理性的精神决定论的唯心主义的理论。” 4 有的精神分析学者,则主张将心理过程分为意识和无意识两部分,并主张将无意识改称“下意识”,亦译为“潜意识” 5 。刘奎林教授则认为,“人的意识是一个系统,这个意识系统是由三个意识层次构成的,即显意识层次,潜意识层次和下意识层次。其中,显意识层次属于社会意识,具有鲜明的社会属性;下意识层次属于生物意识,它是有条件反射与无条件反射,以及属于第一信号系统的生物性功能意识的有机集合体。除有条件

8、反射的生物性功能意识通向潜意识外,不直接受显意识控制,因此只有突出的生物属性;而潜意识作为一种未被人直接察觉,只能是被模糊地意识到的存在,是介于意识层次和下意识层次中间的意识层次。所以,潜意识既具有显意识的社会属性,又具有下意识的生物属性,是一种具有双重属性的意识。” 6 他认为把“下意识”归于“潜意识”的意见不妥。其理由是:一,不同层次的意识进行信息交流是客观存在,但不能认为由于“下意识”可与“潜意识”沟通信息,就将“下意识”纳入“潜意识”。事实上,无条件反射的“下意识”活动是不能通向“潜意识”的;二,通常那些属于不知不觉、没有意识到的或没有同第二信号系统相联系的“下意识”活动,也不能纳入“

9、潜意识”。正由于弗洛伊德将“下意识”归入“潜意识”,误将诊断实验及理论泛化,脱离了人们的活动,因而导致精神分析学走向了神秘主义 6 。我认为,刘奎林先生对意识系统的层次及其相互关系的论述是有道理的,他把意识分为显意识和潜意识,就避免了对“无意识”的误解。因为潜在的意识,绝对不会是无意识;他把意识中的生物属性部分归入“下意识”,就可以避免因有些“下意识”中的生物属性尚未被认识,而把“潜意识”神秘化,有利于我们进一步对潜意识的认识功能进行深入地探索和研究。其实,如果我们仔细研究精神分析学派创始人弗洛伊德的学说,就会发现,他所说的“无意识”,实际上就是“潜意识”。在他看来,人类心理的基本部分和基本的

10、能源中心,是不为我们的意识所觉察的,潜伏在心理结构之深层的潜意识方面。在这里,包含着许多有悖于风俗、习惯、道德、法律等等的个人的原始冲动、本能、出生后和本能有关的欲望以及各种创伤事件,由于有悖于社会和文化或会引起个人心灵深处的极度不安,它们被压抑到意识阈之下,而成为不被意识到的潜意识。但是,不被意识到,并不等于不存在。弗洛伊德认为:“心理结构主要是潜意识。”“潜意识是精神生活的一般基础。潜意识是个较大的圆圈,它包括了意识这个小圆圈;每一个意识都具有一种潜意识的原始阶段;而潜意识虽然也许停留在那个原始阶段上,但却具有完全的精神功能,潜意识乃是真正的精神实质。” 7 显然,在他看来,意识起源于潜意识,并且主要是一种使潜意识适应外部世界的工具。把意识起源归结于潜意识而不是社会实践,无疑是片面的。但他也确实说对了一半,即人的意识有很大一部分是来自先民、他人和自己以往认识的积淀而形成的潜在的意识。当然,我们说应该把“无意识”这个过去通用的心理学、哲学术语改为“潜意识”,并不是说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能用“无意识”来表述特定的学术思想。如果用“无意识”概念,能把所要表达的学术思想明白无误地传达给受众,而又不至于引起误解,那么,采用大家通用的术语是完全可以的。改与不改,全在于是否能够准确地表达所要表达的学术思想,避免不应有的误解。因此,我们在论述有关学术思想和学术问题时,应根据情况来选用它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