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c 以创质量奖为契机 推进卓越绩效模式

上传人:洪易 文档编号:39943045 上传时间:2018-05-21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doc 以创质量奖为契机  推进卓越绩效模式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doc 以创质量奖为契机  推进卓越绩效模式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doc 以创质量奖为契机  推进卓越绩效模式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doc 以创质量奖为契机  推进卓越绩效模式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doc 以创质量奖为契机  推进卓越绩效模式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doc 以创质量奖为契机 推进卓越绩效模式》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doc 以创质量奖为契机 推进卓越绩效模式(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以创质量奖为契机以创质量奖为契机 推进卓越绩效模式推进卓越绩效模式西安陕鼓动力股份有限公司西安陕鼓动力股份有限公司GB/T 19580-2004卓越绩效评价准则国家标准,融合了美国国家质量奖等当今世界发达国家最有影响的质量奖标准的基本内容,反映了现代经营管理的先进理念和方法,是世界级企业成功经验的总结。从 2006 年开始,西安陕鼓动力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陕鼓动力)在卓越绩效评价准则国家标准学习、培训的基础上,逐步导入卓越绩效模式,引导企业不断向超越自我、追求卓越的目标迈进,促进了企业经营管理质量的全面提高。2007 年公司获“全国机械工业质量管理奖”,2008 年获“全国质量奖”鼓励奖,2

2、009 年公司荣获 “全国质量奖”, 是国内风机行业和陕西省首家获此殊荣的企业,极大地提升了公司的品牌形象。下面,就陕鼓动力几年来积极推行卓越绩效模式,不断提升企业经营质量,争创“全国质量奖”的主要做法及质量工作向大家做一汇报。一、开展卓越绩效评价准则培训,为推行卓越绩效模式创造条件GB/T 19580-2004卓越绩效评价准则国家标准颁布后,陕鼓动力从 2005 年起先后派出五批共 26 人次参加了中国质量协会等机构举办的标准培训班学习,其中包括总经理、副总经理等高层领导,管理、质量、技术、财务等职能部门领导,培养了一批掌握标准、实施标准的骨干力量。同时,外请国内知名质量专家、卓越绩效标准主

3、要起草人韩福荣教授等来公司进行标准宣贯。20082009 年,由中国质量协会专家分层次、有针对性地开展了 5 次公司级大型培训,使中层以上干部、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和班组长等,基本掌握了 GB/T19580-2004卓越绩效评价准则的主要内容。安排 8 名参加自评和撰写自我评价报告的人员,两次参加中国质量协会举办的自评师培训班学习,通过考试取得自评师资格证书,具备了开展自我评价和撰写自我评价报告的能力。同时,对运行卓越绩效模式的主要职能部门进行平衡记分卡、五力模型、SWOT 分析、标杆管理等方法工具的专题培训,并应用到撰写自我评价报告和管理工作中。组织对全体员工进行卓越绩效评价准则和“全国质量奖

4、”相关知识的学习培训,重点是卓越绩效模式概述、11 项核心价值观,使其了解准则的基本要求,接受和认同卓越绩效模式,为在全公司推行卓越绩效模式创造了条件。二、建立创奖组织机构,做好“全国质量奖”申报工作2008 年,陕鼓动力确立了争创“全国质量奖”的目标,制定了创“全国质量奖”实施方案,对公司的自我评价和创奖工作进行了全面部署。成立公司推行创奖领导小组,由总经理陈党民任组长,创奖领导小组主要负责创奖工作的决策、自我评价报告审定、重大改进和创新项目评审。聘请中国质量协会专家进行咨询辅导,明确创奖工作由质量管理部牵头负责。成立公司创奖项目组,主要负责自我评价、撰写自我评价报告和“全国质量奖”申报等工

5、作。自我评价报告是申报“全国质量奖”的关键材料,直接影响申报企业能否通过“资料评审”进入“现场评审”阶段。因此,如何撰写一份能够体现卓越绩效评价准则 11 项核心价值观和企业核心价值观,阐明企业过去、现在和未来取得经营成功的关键因素,充分展示企业经营绩效的自我评价报告,是创奖项目组必须研究的重大课题。在中国质量协会专家的指导下,创奖项目组对撰写自我评价报告的整个工作进行周密策划,确保了这一艰巨任务的完成。一是采用项目管理模式,对自我评价报告的撰写工作进行系统策划,编制了工作计划,确定“信息和数据收集”、“撰写自评报告第一稿”、“自评报告第一稿审定”、“修改和审定自评报告第二稿”、“图形和最终自

6、评报告的制作”等七大工作内容及其节点,并将“撰写自评报告第一稿”、“修改和审定自评报告第二稿”设置为里程碑,实行严格的节点控制,以确保在 5 月 20 日前完成自评报告和其他申报材料的编制以及“全国质量奖”申报工作。二是研究确定自我评价报告各章节的统稿人,保证统稿人具有良好的项目协调能力和沟通技能,对卓越绩效评价准则、企业的实际运作有深刻的理解,并具有较优秀的文字能力。按照以上要求,公司确定了 8 名统稿人,分别负责“4.1 领导” 、“4.2 战略”、“4.3 顾客与市场”等 7 个章节的统稿和整个自评报告的总统稿工作;战略管理部、人力资源部、总师办、市场部、质量管理部等主要职能部门选派 1

7、7 名业务骨干,参加资料收集、整理和自评报告部分内容的编写工作,形成强有力地支持团队。三是创奖项目组在中国质量协会专家的指导下,按照GB/T19580-2004卓越绩效评价准则、GB/Z19579-2004卓越绩效评价准则实施指南的要求,2008、2009 年分别对公司进行了自我评价,完成了 2008、2009 年的自我评价报告(要求 6 万字)的撰写和组织概述(要求 3000 字)、“全国质量奖”申报表、证实性材料、推荐函等申报材料的编制工作,为公司申报“全国质量奖”奠定了基础。三、做好现场评审准备工作,充分展示企业推行卓越绩效模式的成效按照“全国质量奖”评审规定,对申报企业的评审分为“资料

8、评审”和“现场评审”两个阶段。“全国质量奖”评审组对所有申报企业先进行资料评审,然后确定进入现场评审的企业名单。只有进行了现场评审的企业才有可能获“全国质量奖”,并不是所有参加现场评审的企业都能获奖。因此,做好现场评审工作也是创奖的关键环节之一,直接影响创奖工作的成败。在企业通过资料评审、全国质量奖评审组进行现场评审前,重点开展了以下工作:一是要求各单位领导尤其是汇报人结合卓越绩效评价准则,熟悉、理解自我评价报告相关内容,并对全体员工进行了卓越绩效评价准则、自我评价报告和“全国质量奖”相关知识的学习培训。二是各生产车间依据公司现场管理办法及洁净化生产质量标准与规范、员工洁净化生产作业规范等规定

9、,对现场进行了彻底整改。三是做好“领导”、“战略”、“顾客与市场”等汇报材料(PPT)的策划、设计和制作,以充分展示公司的特点、亮点。2009 年 7 月 30 日至 8 月 3 日,“全国质量奖”评审组对陕鼓动力进行了现场评审,干部员工良好的精神风貌、规范有序的现场管理给评审组留下了很好的印象。从现场评审的结果可以看出,陕鼓动力优秀的企业文化、公司高层领导具有的创新理念和清晰的战略思想、企业与顾客的共同成长与增值、有效的人才配置和培养及激励措施、较强的技术创新及研发能力、生产系统的应变能力和效率等六大主要优势,都充分展示了陕鼓动力实施卓越绩效模式的显著成效。四、利用管理诊断和评审报告,进行卓

10、越绩效管理的系统改进创奖项目组在中国质量协会专家的指导下,按照 GB/T19580-2004卓越绩效评价准则和 GB/Z19579-2004卓越绩效评价准则实施指南要求,从领导、战略、顾客与市场、资源管理、过程管理、测量分析和改进、经营结果等 7 个方面,对公司 28 个部门进行了访谈,组织召开了高层领导座谈会、中层领导座谈会,按管理、技术、生产等类别,分别组织召开员工座谈会,取得了有关公司管理的第一手资料,在与公司领导及有关人员充分沟通的基础上,形成卓越绩效模式管理诊断报告,对公司管理进行了系统全面的诊断、评价,识别出公司的 29 个强项和 35 个改进空间,为公司进行改进创新提供了依据。公

11、司针对管理诊断提出的 35 个改进项目,逐一与相关部门反复沟通、交流,制定了切实可行的改进措施计划并组织实施。申报“全国质量奖”的企业,无论是否进入现场评审,都会收到“全国质量奖”评审组出具的评审综合反馈报告和逐项评审报告。评审综合反馈报告会概括性地提出申报企业的主要优势和改进方向。逐项评审报告则按 GB/T 19580-2004卓越绩效评价准则国家标准条款,逐项提出申报企业的“主要优势”和“需改进之处”。评审专家提出的意见和建议,是申报企业的宝贵资源,为申报企业继续推进卓越绩效模式指明了方向,为申报企业实施改进创新提供了依据。目前陕鼓动力结合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针对逐项评审报告提出的“需

12、改进之处”和评审专家提出的建议,组织有关部门制订了改进措施计划,正在系统改进和系统提升。五、贯彻“质量是天”的理念,不断创新质量管理工作陕鼓动力坚持贯彻“质量是天”的理念,学习国内外先进的质量管理理论和方法,孕育出了以“铁面文化”、“创新文化”和“落实文化”为核心的质量文化,并贯彻到质量工作的全过程。一是每年进行一次质量审计工作,对体系文件进行适应性修订,保证体系文件持续的适宜性、充分性和有效性,做好质量管理体系的深化运行工作。二是推行定额生产工人质量信用等级考评制度。以产品实物质量、员工质量行为为主要考核内容,塑造品牌技术工人,促进技术工人队伍整体职业素质的提高。三是创新质量检验规范,依据企

13、业战略目标和新兴业务的开展,推行自检与专检相结合的检验制度,将事后控制转变为事前预防和事中控制。四是强化质量巡回监察工作,坚持两级质量分析会制度,利用质量听证会、现场分析会及案例分析会等多种形式,及时处理质量问题,持续改进产品质量。五是实施缺陷产品召回制度,及时解决用户现场的问题,提高机组的运行效率,提升用户满意度。结束语2006 年以来,陕鼓动力深入推行卓越绩效模式,坚持开展自我评价、改进和创新,促进了企业经营管理水平的全面提升。陕鼓动力将以获“全国质量奖”和本次现场会精神为新的起点,以“两个转变”(即从提供单一产品的供应商,向全方位提供动力设备系统问题的解决方案商和系统服务商转变,从产品经营向品牌经营转变)发展战略为导向,把追求卓越的思想贯彻到企业各项工作中,努力争创省、市质量管理奖,使陕鼓动力从优秀走向卓越,早日实现“世界一流动力装备强企”的愿景!二一年元月二十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报告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