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通货紧缩的原因与对策

上传人:kms****20 文档编号:39941744 上传时间:2018-05-21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4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我国通货紧缩的原因与对策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我国通货紧缩的原因与对策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我国通货紧缩的原因与对策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我国通货紧缩的原因与对策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我国通货紧缩的原因与对策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我国通货紧缩的原因与对策》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我国通货紧缩的原因与对策(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我国通货紧缩的原因与对策我国通货紧缩的原因与对策上传时间:2005-5-31 15:40:09 来源:网上收集财经论文我国通货紧缩的原因与对策 通货紧缩是指物价水平在一定时期内持续下降,它有两个具体表现:一是价格指 数出现负值;二是负值状态持续半年以上。自 1997 年 10 月开始,我国商品零售 价格总水平一路下跌, 1998 年 4 月起,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开始负增长, 1998 年全年,这两个物价总水平都出现了改革开放 20 年以来的首次年度负增长。进入 1999 年市场物价继续走低,上半年商品零售价格比上年同期下降 3 、 2% ,居民 消费价格下降 1 、 8% ,可见,我国正处于通

2、货紧缩时期。 一、形成通货紧缩的 深层原因 通货紧缩的出现,有其直接原因与深层原因。通货紧缩出现的直接原因,是商品供 求总量与供求结构严重失衡,商品供给大于需求,供给结构不适应需求结构,导致 潜在的社会总需求与社会总供给结构错位较大,大量的潜在的产品供给得不到实现 而沦为无效供给,造成商品价格水平较长时期处于低位徘徊的局面。 通货紧缩出现的根本原因,是我国目前特有的体制矛盾与结构矛盾爆发的结果。 (一)体制缺陷。 第一、企业产权制度缺陷。 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目标是建立产权明晰、责任明确、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现代 企业制度,但是我国目前 90% 的国有企业仍然是独资形式,停留在转换企业经营机 制

3、阶段形成的拥有相当经营自主权,只负盈不负亏的体制水平上,只有 10% 的国有 企业完成了向多元投资主体下的现代企业制度的形式转化。实际上这种制度转化也 是很不彻底的,表现在各投资主体的股权代理关系扭曲,企业资产控制权、资产剩 余控制权,资产剩余索取权的配置残缺上:作为国有企业所有权代表的国家,授权 企业法人和企业内部职工代理经营企业资产,这种承包经营是为了使企业自主经营、 自负盈亏,成为独立的市场主体,但产权的国有形式,其剩余控制权归属企业内部 人,剩余索取权却归属于国家,这种典型的产权残缺使企业经营决策者为自己及内 部人谋利益,追求企业内部人的效用目标,偏离所有者的财富和企业价值最大化目 标

4、,容易导致国有资产流失和受到破坏。另一方面,企业承包责任人名义上可以由 推荐、选举、招投标方式产生,但实际上,企业承包人多数是由主管部门任命产生 的(占 81 、 5% , 1999 年数据),这使国有企业在很大程度上仍是政府的“附属 物”,无法摆脱政府对其生产经营的行政干预,难以做到自主经营,自负盈亏。使得 企业的经营机制与市场需求极不适应,市场调节力弱,价格机制呆滞,竞争力较差, 奖金周转慢,产品质量下降,成本上升等,产不适销,造成生产与需求脱节、效益 严重滑坡,产品大量积压。产品积压,生产被迫压缩,这样企业困境的不断加深, 是经济收缩持续下去的原因。 第二、经济活动的扩张机制缺陷。 经济

5、活动的扩张,在适应需求的前提下还应建立在提高生产技术,促进产品升级换 代的基础之上,但是由于我国企业产权不明确,风险约束机制失效,企业创新动力 不足,使得这些企业为了保持增长,只能依靠大量增加投资来扩大规模,增加产出 而置市场的供求状况不顾,反正“赚了归自己,亏了归国家”,使得超高速投资成为 支撑 90 年代经济高速增长的最直接原因。其结果一方面带来了经济的高速增长, 另一方面这种简单重复建设导致社会资源严重浪费,无法发挥其应有效用。据统计,90 年代以来,每年新上 3 万个建设项目,大约有 1/3 项目亏损, 1/3 项目取得了较高的投资回报率。每年将近 5000 亿元投资没有发挥效益。如此

6、低下的投资效 率,实在无法使增量资源实现有效配置,而且重复建设的矛盾在短缺经济的情况下 暴露不出来,只有在过剩时重复建设的隐患才全部暴露出来。所以随着“软着陆”的 实现,投资规模的缩减,泡沫破灭,企业立即陷入困境。巨大的生产能力过剩进而 导致产品供大于求,企业负债增加,效益下滑,而靠扭曲生产要素价格,靠大量资 金投入推动的生产模式越来越难以维持,因而盲目过度的竞争不可避免,供大于求 的局面下物价自然下调。 第三、企业退出机制缺陷。 市场化的退出机制,包括转产、兼并重组和破产引起的企业消亡,即存量资源的再 配置。通过兼并重组,可以使企业实现规模效益,对产业结构的调整,管理水平及 扩大市场范围等具

7、有正向效应。破产机制的健全,对于减少企业资产的有形和无形 损耗,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具有积极作用。但是我国在相当长 时间内对破产存在偏差认识,产权的不可转让性也妨碍着企业的购并重组,在我国, 国有经济各个企业之间可能有某种交换,但不存在真正意义上的交换,因为不存在 所有权的转移,例如国家可以要一个盈利的国有企业去“兼并”另一家亏损的国有企 业,但其实这里的“兼并”并不是市场交换意义上的“兼并”,实际上只不过是国有企业 间的组织合并。这使产业结构呈现难以调整的刚性:相当多的企业生产能力过剩, 设备闲置严重而又无法转产,形成大量资产有形和无形损失,整个社会资源效用水 平低。据国家统

8、计局统计数字表明,即使是 95 年我国 900 多种工业产品生产能力 利用率在 60% 以下的已占一半左右,其中摄像机、彩色照相胶卷的现有生产能力利 用率仅为 12 、 3% 和 22 、 1% ,而 95 年只是商品供过于求的第一年, 97 年 的年生产能力毫无疑问将进一步下降。而“兼并”亏损企业,给盈利的国有企业带来 经济上的巨大损失甚至使盈利企业被拖成亏损企业,整个社会资源无法得到优化, 整体经济的运行质量下降。严重亏损的企业吞噬了盈利企业的利润,使企业目标偏 离造成大量非经营性资产和高资产负债率,造成企业长期停产,债务的长期拖欠产 生了国有银行的巨额呆坏帐,还造成社会信用体系危机。这样

9、就会削弱企业的投资 欲望,使企业进一步陷入压缩生产的困境,下岗职工人数增多,造成社会的不安稳 团结,引起企业投资需求与居民消费倾向下降,通货紧缩进一步加深。 (二)产业结构不合理。 产业结构是在生产要素生产力与生产资料)供给与社会对产品的需求的运动中实现 的。在国有企业产权残缺,企业退出机制缺陷的前提下,企业的微观经营脱离了生 产要素的比较优势和产品需求情况,表现为追求投资规模和追求少数热点项目的短 期效应上,促进“短线”产业发展,抑制“长线”产业发展成了改革开放以来产业政策的 实质, 80 年代以轻工、纺织为重心的加工业扩张, 90 年代家电产业扩张更迅猛, 造成重复投资和生产能力过剩。过剩

10、的产品大量仓库积压,据有关人士估计,当前 我国国内库存的总额大约为 30000 亿元,相当于 96 年全年国内生产总值的 44% 。而能源、原材料、交通通信等基础产业设施却投资不足,缺口加大,使整个社会 的供给结构呈中间粗、两头尖的“仿锤型”结构,无法真正满足市场需求。受旧的投 融资体制的影响,大量的盲目投资、重复投资在增加经济增长泡沫的同时,某些行 业产品的市场供给量超过市场需求,随着“软着陆”的平稳实现,“泡沫”破灭,加之出 口不振,有的行业出现了亏损,其中加工工业全面生产过剩。目前我国的产业结构 特点是农业基础薄弱、基础产业、基础设施滞后、重工业、加工制造业严重过剩, 高新技术产业和信息

11、产业发展不足。而从消费需求的角度看,随着住房、 医疗、教育、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力度的逐渐加大,原来由政府和企业提供的福利性支出,将由个人全部或部分承担,再加上随着国有企业改革深化,下岗职工的增多, 使人们对未来的预期看淡,居民消费倾向和边际消费大幅下降,居民即期消费更加 慎重,预防性需求增加,储蓄存款余额已超过 50000 亿元,大量潜在需求被搁置。 目前我国住房业发展受福利性分房制度,住房消费机制滞后,非生产性费用过高等 因素的影响,轿车进入家庭同样受到消费信贷和税费问题的影响,住房、汽车消费 难以成为当前居民消费的热点。拥有 8 亿农民消费者的巨大农村市场被忽视而使农 村市场有效需求不足,许

12、多厂家只有在自己的产品被严重积压时才想起消费潜力巨 大的农村市场,但是没有考虑农民的实际需要,农村实际情况的简单“过剩”移转, 又无法为农民所接受。这样,社会商品的供给总量与供给结构的双重失衡,使商品 的需求增长速度小于供给增长速度,从而使整个社会供过于求压力不断增长,而需 求市场又日益萎缩,导致出现通货紧缩。 (三)投资需求与投融资制度之间的矛盾。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资金跟着投资预期收益走,企业效率高,预期收益高,还款保 证就大,就易于得到资金,企业也愿意扩大投资;反之,预期报酬低,风险高,企 业就难于得到投资,其资金需求较为谨慎。但是在我国,长期以来国有企业都是将 国有银行作为第二财政,把国

13、有金融机构的信贷投放当作财政投入资金使用,盲目、 低效投资,而国有金融机构的信贷投放存在所有制性质的歧视,即使是国有部门预 期收益低,产出份额连年下降,竞争力不断衰退,但依然大量借给资金,一些非国 有企业前景良好,预期收益高,却得不到资金支持。这样,一方面导致国有部门不 以市场准则看待资金的价格,大规模地吸纳资金大规模的扩大投资;另一方面银行 也不断向无效和竞争力弱的国有企业注入信贷资金,置效率、预期回报、竞争力、 资产负债于不顾,导致银行产生巨额不良资产和高比例的坏帐、呆帐,据 1997 年 1 月人民银行颁布的统计资料,至 1996 年底,国有商业银行累计贷款余额 470000 亿元,其中

14、根本无法收回的不良贷款为 20% ,约 9500 亿。如此高额的不良资产、 坏帐、呆帐,迫使国有商业银行向企业化经营转轨过程中不得不考虑自身生存问题, 为控制风险而减少贷款,出现了“惜贷”的现象。银行的信贷收缩,使企业的周转资 金紧张起来,企业只能减少固定资产的投资,这对于我国众多依靠投资的扩张来增 加产生的企业,是个致命的打击,而另一些效益久佳但急需资金来调整结构,更新 技术来支持自己走出困境的企业,也更趋于萎缩,而商业银行的部份资金却找不到 收益高,还款有保证的贷款对象,成为闲置资金,产生货币从生产中被“挤出”的现 象。由于储蓄存款不能转化为投资,导致有需求不足,人均购买力增速下降。这是

15、企业制度缺陷与融资约束之间矛盾的结果,它使大量奖金退出了商品和服务的生产、 交易循环,造成通货紧缩。 二、反通货紧缩的对策。 物价持续下跌会导致投资者预期看淡,企业经营更加困难,民间投资亦不愿大幅增 加,最终可能会导致经济大面积衰退,所以必须制定走出通货紧缩的政策: (一)应急措施:实施扩张的财政政策和宽松的货币政策。 当前反通货紧缩,最重要的政策目标,是要阻止商品供求失衡状态的进一步发展。 实施扩张的财政政策,首先是扩大财政支出,通过增加国家预算和增加国债发行来 扩大投资,用投资扩大来增加对投资品的购买,使投资通过乘数效应发挥作用,刺 激国内需求,增加就业和居民收入,稳定居民收入,稳定居民消

16、费倾向,刺激民间 投资需求的增长,启动经济。投资重点要放在基础设施投资方面,就我国来看,能 源交通运输、水利建设等基础产业、基础设施的发展相当落后,即使进行大规模的 投资也不会出现过剩问题,可以避免重复建设,提高未来的有效供给。投资的主要方向应放在中西部地区。一方面我国东西部发展不均衡,两者的差距已使各经济区 域和省区间经济磨擦和利益冲突日益表面化,加剧了基础工业和加工工业的失衡, 由此产生的贫困,收入分配不公等问题给国家产业政策实施,持续发展及区域经济 合作与协调发展造成巨大困难,必须着手解决这些问题。另一方面,对于东部而言, 西部更具广阔的发展前景,丰富的资源与市场均对投资者具有吸引力,通过政府投 资,既可促进西部开发,又能带动一些在东部犹豫不决的投资者进行投资,带动民 间投资的高涨。其次是加快费改税的改革,规范企业税负,减轻企业负担,加大退 税力度,促进出口。建立符合市场经济规律和惯例的企业税收制度,不仅有助于政 府职能的行使和体制内企业的业绩评价,也有利于建立不同所有者企业的公平竞争 环境。再次是改变企业办社会的现状。一些企业特别是一些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