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境研究与中国美学的现代建构

上传人:油条 文档编号:39940269 上传时间:2018-05-21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语境研究与中国美学的现代建构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语境研究与中国美学的现代建构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语境研究与中国美学的现代建构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语境研究与中国美学的现代建构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语境研究与中国美学的现代建构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语境研究与中国美学的现代建构》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境研究与中国美学的现代建构(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语境研究与中国美学的现代建构向丽 (武汉大学 哲学学院,武汉 430072)摘摘 要要 语境作为一种动态的现实建构,对它的研究是任何理论获得生命力和发展潜能的 强劲依托。目前,关于中国美学研究中出现的困境之根源及其出路的探寻已成为当代中国 美学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在对美学研究的人类学转向中语境的再阐释的基础上,探 讨如何通过对中国经验的语境研究发掘出使“西方美学在中国”真正改写为“中国美学” 的理论和现实资源及其具体的转换机制,中国美学的现代性也将于此凸显出来。 关键词关键词 语境 美学研究的人类学转向 审美现代性 中国经验The Research on Context and the

2、Modern Construction of Chinese AestheticsXIANG Li Abstract: As Context is the result of a kind of dynamic and realistic construction, the research on context is the powerful basis for any theory getting its vitality and development potential. At the present time, the finding about the root of the pr

3、edicament in Chinese Aesthetics research and its outlet is an important subject of contemporary Chinese Aesthetics research. This paper try to probe how to dig out the academic and realistic resources and the concrete transformational mechanism of rewriting “ western Aesthetics in China” for “Chines

4、e Aesthetics” through the contextual research about Chinese experience on the basis of reinterpretation of context during the turn to anthropology of Aesthetics research, and the modernity of Chinese Aesthetics will therein appear. Keywords: context, anthropological turn in Aesthetics research, aest

5、hetic modernity, Chinese experience“语境”原是语言学中的概念术语,最初指语言表达的特定空间,其意义取决于“文 本”的上下文关系。随着学科之间互渗和融通以及语言学影响的扩大,尤其是在十九世纪 末到二十世纪初西方美学史上发生的语言学转向,语言逐渐摆脱原先从属于理性,仅仅充 当工具的地位,一跃成为哲学和美学思维发生根本转向的重要因素, “语境”早已超出单纯 语言学的范畴,在文学、美学、人类学、社会学等领域具有更为丰富的内涵。语言学转向 主要集中在对传统哲学、美学的“语言批判”上,通过指出传统哲学和美学由于语言上的 误用所导致的许多经典命题的虚假性和无意义,从而产生

6、对元叙事的怀疑,并进而揭露传 统形而上学的语言暴政,释放出解构二元对立的无穷快感。在此,我们暂而不论在这场转 向的洪流中,分析美学是否真的走上美学取消的道路,有一点值得肯定的是,维特根斯坦 提出的“意义即用法” ,强调语言的多义性及其只有在它被使用的特定语境中才有意义,对 于反思西方中心主义的思路,转而从具体的语境或现实生活关系出发提炼出具有民族特色 的美学范畴和思想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一、一、从从“西方美学在中国西方美学在中国”说起说起荷兰哲学家范丹姆指出,作为一个术语或概念,尤其是作为一种系统性的研究,美 学研究起源于西方,基于一种特定的文化和哲学背景,并且与特定的历史进程相伴随

7、。然 而当我们对美学这个概念从跨文化的视角深入分析,有一点必须被提问,即在西方背景中2被提出来的美学定义是否足够宽广得可以涵盖从不同的非西方文化视角考察的所有现象, 是否能够用类似于处理西方美学的方式来对待非西方美学。这实质上提出了一个关于西方 美学的限度以及如何建构美学的跨文化研究范式的问题,对于我们思考中国美学的中国性 问题同样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 傅谨曾在中国美学面临的三大问题一文中认为,近 100 年的中国美学更多地像是 “西方美学在中国” ,而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中国美学” 。百年来我们总是自觉不自觉地试 图从西方美学中撷取现成的答案,来阐释中国艺术漫长与复杂的历程,以及阐释这个历程

8、中暗含的规律。这非但不是美学的民族化,而且更意味着美学家们事实上是在将中国的审 美活动史看作是世界美学中的一个具体个例,是在用中国的审美活动史印证着西方美学的 全球可应用性。尽管此论虽非首次提出,其判断也未曾得到国内学者的普遍认可,但仍 深刻地指出了当今中国美学界焦虑的根本所在。 “西方美学在中国”与“中国美学”确实是 两个需要严格区分的概念和事实。在中国百年漫长的美学发展历程中,关于中国美学的合 法性问题一直是个潜在的挥之不去的话题,而关于该命题的种种证明则融入当代美学发展 的新态势中,在这个意义上,可以说,对中国美学合法性的探讨与实践正是中国美学获得 现代性的重要标志,它要求在中国特殊的语

9、境中提出一系列富有中国本土化特色的问题、 话语结构和解答路径。 当代中国美学建构的理论资源主要来自三个方面,即西方美学、中国古典美学与当代 中国审美经验。在中国,美学是个舶来品,用张法的说,中国“有美无学” ,即中国有丰富 的关于各门艺术的审美经验和诗性的品评,却没有形成体系性的美学学科,中国美学的理 论框架来自西方美学传统。从 20 世纪初王国维率先从日本引进作为现代学科的“美学” 这一术语开始,中国美学史的建立就以西方美学为最高参照系。尽管中国在引入和接受西 方美学时,在相当长一段时期内将其纳入民族思想启蒙和发展的现实生活关系改造之中, 中国美学的现代建构内在地包含着审美启蒙的价值要求,在

10、开拓美学研究新路的历程中显 现出强烈的问题意识和现实关怀,并且,中国学者在借鉴西方美学的一些经典范畴和思想 对中国传统著述和文化现象的解读中也确实产生了一些卓越的文艺批评和美学思潮,但无 论是在美学理论的体系化建构还是具体研究领域的探讨上始终没有形成实质性的突破和进 展,国内对西方美学和中国古典美学研究所呈现出的学术繁荣景象并不能掩盖中国美学原 创性的缺席,中国现代美学在 20 世纪国际美学发展潮流中所处的边缘化地位便是一个不争 的事实。 目前,关于中国美学研究出现危机的言论已是不胜枚举,诸如针对美学理论建设的 “高原论” 、 “破产论” 、 “转型论” 、 “重建论”等等,在美学教学方面,美

11、学基本原理中许 多概念和观点的陈旧以及无意义的重复建设使得美学无法对新的审美现象做出令人满意的 阐释,许多学生失去了对主流美学研究的兴趣,甚至发出了“美学不美!”的感慨。尽管 这些论调未必都符合中国现代美学的发展现状,都能客观地指出中国美学研究面临困境的 真正症结所在,但中国美学研究需要在厘清诸多问题的基础上寻找新发展的生长点在学界 已达成共识。关于中国美学研究面临困境的原因,学界做了多方面的探讨,例如刘士林指 出,20 世纪中国美学的提问方式,主要是以西方哲学为本体内涵的哲学提问方式,因此百 参见 Wilfried Van Damme, Beauty in context : towards

12、 an anthropological approach to aesthetics. Leiden; New York; Koln: Brill, 1996,PP.3940. 参见傅谨:中国美学面临的三大问题 ,载学术月刊 ,2000(4) 。 参见张法:中国美学史 , “导言”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 郑元者指出,只要我们翻阅一下戴维库珀(David Cooper)主编的美学的同伴 (A Companion to Aesthetics, ed. Malden: Blackwell Publishing Ltd,1992.)一书,有责任感的当代中国美学学人恐怕 都会为之扼腕。该书

13、把“中国美学与日本美学”列为一个词条来进行阐述,在“中国美学”部分,除了陆 机、刘勰等人的文艺思想被作为典型例子因而显得特别显眼以外,整个 20 世纪中国美学在编者的世界美学 地图中却几乎不见踪影。参见美学实验性写作的人类学依据 , 广西民族学院学报 ,2004(5) 。3年中国美学所讨论和研究的,也主要是一些哲学问题,是美学研究的哲学基础,因而也就 是说它们是非美学问题,或与美学问题本身距离比较遥远的问题。郑元者提出,当代中国 美学的危机是学科的存在方式的危机,是理论建构在本体上的危机。当代中国美学研究至 少有研究路数上的混合性样式、逻辑起点上的预知性、研究层次的元美学欠缺性以及表述 危机这

14、样四大遗憾值得我们认真对待。朱立元认为,束缚中国美学实质性的发展的根本性 局限在于从认识论框架出发,固守主客两分的二元对立思维模式。等等,不一而足。总地 看来,目前中国美学研究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有:(1)大部分西方美学话语和理论模式在被 移植到中国本土时,由于还没有经过中国语境的具体转化,理论的架空往往造成对中国本 土想像和阐释的混乱,这种混乱不仅无益于对日渐丰富、复杂的现实问题做出合理的解释, 而且在很大程度上遮蔽了中国自身的问题及其独特的审美方式和特征;(2)中国美学研究 尚缺乏足够的立足于本土文化语境提出中国美学的元美学问题以及探寻有中国特色的解答 方式的学术自信和实践。 (3)基于以上两

15、个原因,中国美学没有在中国语境的现实基础上 解决好美学如何从现实生活中发掘真正的问题意识、如何调整和规范美学的研究范式以及 传统美学的现代转型等问题,中国美学的现代性还未充分显现出来。诚然,对该问题的意 识只是现代中国美学摆脱困境迈出的第一步,其关键还在于对中国特殊语境的深入研究和 阐释。 当今国际美学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是从对形而上的宏大美学体系的建构转向知识性、 实用性、实证性的美学分支学科的建设,从对美的本质问题、经典美学范畴的原理性探讨 转向对活态的艺术和审美文化现象的研究,美学学科也从封闭的自足建设中走向与人类学、 社会学、心理学、文化学等学科的交叉互渗,这无疑拓展了美学研究的问题域,

16、增强了研 究方式的开放性、灵活性和有效性。国内美学在了解美学前沿动态的基础上,也朝着与民 族文化资源和现实问题相结合的道路发展,其研究成果也较为可观,但中国美学要获得实 质性的突破和进展还有待于对中国语境和中国话语的进一步阐释和提升。将“西方美学在 中国”真正改写成“中国美学” ,这已不是单纯的文本书写所能解决的,它关系到如何发掘 中国本土文化书写及其如何向文本书写转化的问题。二、美学研究的人类学转向与语境的美学再阐释二、美学研究的人类学转向与语境的美学再阐释近年来,关于美学与人类学之间的关系问题已引起了学界的广泛关注和研究。在国内, 对美学与人类学思想资源进行多方面的整合以及跨学科研究主要形成了马克思主义人类学 美学、审美人类学以及审美文化人类学研究群体,尽管它们在研究对象和方法上有不同的 侧重点,但都表达了通过人类学这个开放性的平台从多方面引发美学新思维建构的学术理 念和实践精神,与文化人类学、文学人类学以及艺术人类学等新兴学科在学理和实践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