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发热量的误差分析

上传人:kms****20 文档编号:39939719 上传时间:2018-05-21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2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手机发热量的误差分析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手机发热量的误差分析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手机发热量的误差分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手机发热量的误差分析(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误差分析一人为因素因为整个测试过程都是人为参与,而不是自动控制的,人为因素很大,测试结果肯定有影响。方案一用红外热成像仪、方案二用红外线测温仪对测试手机进行温度成像和温度测量,仪器与测量手机之间的距离、角度等因素难以控制。另外,如果是手动测量,比如说左手拿手机右手拿测温仪器,直接测量,手的温度会有一定影响,整个人参与测试环境,也会造成干扰。改进:如果可以将手机和测温仪器分别固定,各组实验(每组有一个手机和一个测温仪器,不同组之间手机不同)控制手机和测温仪器相对位置相同,这样可以排除手握手机进行测试的影响。二环境因素方案一、方案二都是在室温22的环境下,模拟充电、通话、游戏、视频、网页这五大用

2、户最常遇到的应用环境。维持室温比较困难,因为即使整个实验过程实验室中的空调都是开着的,室内温度也是有浮动的,而室温的变化会影响发热手机的散热(与周围空气进行热传导、对流换热以及辐射换热),这种影响会使实验结果准确度降低。改进:如果条件有限,就将实验室内的空调保持开机状态,而且风速调到最低,因为各个手机对流换热系数不同而导致散热能力不同,所以控制空调风速可以减少对流换热的影响。如果条件允许,可以把发热量测定实验室切割成里外间或屏风式的双层隔断门,以防止各个测试手机对流环境的相互干扰。另外,整个实验过程,实验室禁止人员随意出入和走动,将空气流动因素的影响降到最低。三实验仪器的精度影响手机测试面的发

3、射率、温度的均匀等都会对实验测量结果造成影响,实验仪器也有自身的误差,精度等级如果不达不到要求,会对实验结果造成较大的误差。四测试手机的影响方案一、二是根据热成像结果来分析手机各个部位的发热情况。但是各个部位之间也有传热,比如说卡槽和摄像头温度不同就会发生热传递,互相影响,所以最后的成像结果并不能准确表示手机的实际发热情况,只能大概表示手机发热的整体情况。方案三是测量手机背面的各个节点的温度。手机后盖材质对传热散热的影响也比较大,各个发热部位经过手机后盖传热以后再进行温度的测量,就不能如实反映各个部位之间的发热情况,找不出实际发热量最大的部位。五实验的不足方案一、二中用红外热成像仪对发热手机进行成像,从而得出温度分布。但是因为没有统一热成像图片参考系,也就是说不同图片同样颜色并不代表相同温度,所以要结合图片和右侧的参考系来分析结果。由于参考系不是数字化的,要根据人眼辨识温度,所以误差比较大。方案三中用节点网络法,先用红外线测温仪测量手机各个节点的温度,再根据公式计算手机散热量,从而达到确定手机发热量的目的。但是散热量并不等于发热量,所以根据测量计算出的散热量来确定手机的发热量,是有误差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