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朗月行》的影射意象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39936307 上传时间:2018-05-21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古朗月行》的影射意象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古朗月行》的影射意象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古朗月行》的影射意象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古朗月行》的影射意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古朗月行》的影射意象(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古朗月行的影射意象马执斌马执斌古朗月行是李白写的一首乐府诗。诗题罕见。六朝宋代诗人鲍照有代朗月行的作品。 李太白全集王琦注:“鲍照有朗月行 ,疑始於照。 ”鲍照代朗月行写明月照绮窗,靓妆佳人,当户抚琴,放喉歌讴,为诗人吟唱朗月。诗人被歌声和美酒所陶醉,意气相投,一掷千金而不惜。李白在古风其一中说:“自从建安来,绮丽不足珍。 ”他对于六朝绮丽奢靡的诗风,向来轻蔑,却倾慕诗人鲍照。李白在自己的作品中, “拟其题,拓其旨,用其词,袭其句,效其体,仿其意” ,不断地追寻鲍照。诗圣杜甫在春日忆李白五律中用“清新庾开府,俊逸鲍参军” 一联来称赞李白诗歌的风格。 “庾开府”说的是诗人庾信,因他曾任北周骠骑大

2、将军、开府仪同三司。 “鲍参军”说的就是诗人鲍照,因为他曾在临海王刘子顼镇荊州时,任前军参军。 古朗月行就是李白向鲍照学习, “拟其题,拓其旨”之作。古朗月行是这样写的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仙人垂两足,桂树何团团?白兔捣药成,问言与谁餐?蟾蜍蚀圆影,大明夜已残。羿昔落九乌,天人清且安。阴精此沦惑,去去不足观。忧来其如何?凄怆摧心肝。 ”天宝元年(742)夏天,李白跟道士吴筠隐居在浙江曹娥江上游的剡中。唐玄宗先征召吴筠,经吴筠推荐,秋天又征召李白入长安。 这让“已将书剑许明时” (别匡山 )的李白格外兴奋。他满以为自己“愿为辅弼,使寰区大定,海县清一” (代寿山答

3、孟少府移文书 )的政治抱负可以实现了,高唱着“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 (南陵别儿童入京 ) ,洋洋得意地踏上应征的道路。这年,李白四十二岁。然而,出乎李白意料之外的是,此时的唐玄宗已经不是那个励精图治,创建开元盛世,年轻有为的皇帝。天下承平岁久,唐玄宗已不思进取, “渐肆奢欲,怠于政事” (纲鉴易知录 ) 。唐玄宗在金銮殿召见李白,尽管优礼有加,但是并没有问以国政,更没有授予官职,只是欣赏李白的诗赋才华,命其待诏翰林。待诏翰林,名称好听,其实不过是当一名御用文人,随时听从皇帝召唤,侍从游玩,吟诗作赋,帮闲献技而已。如暮春三月,唐玄宗携杨玉环到兴庆宫沉香亭前赏牡丹,命李白作清平调新乐章

4、。盛夏时节,唐玄宗泛舟白莲池,诏李白作白莲花开序 。起初,李白对待诏翰林尚引以为荣,久而久之,他意识到自己治国兴邦济苍生的政治理想无法实现,便对这种点缀升平御用文人的生活厌倦了,于是,他与贺知章等人结为“酒中八仙” ,整天浪迹纵酒,排遣愤闷。杜甫在饮中八仙歌中说:“李白斗酒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 ” 杜甫是诗人的挚友,不会给李白编造故事。其实,李白是借醉酒拒绝奉诏,不买皇帝的账。这自然会引起唐玄宗的不满。李白性情狂放不羁,常恃才傲物, “戏万乘如僚友,视俦列如草芥” (苏轼语) ,故屡遭谗谤。李白自知不为朝廷所容,便于天宝三年三月上书“请还山” 。唐玄宗以其“

5、非廊庙器” , “此人固穷相”,赐金遣归。实际上,李白是被轰出长安的。从天宝元年秋至天宝三年春,李白供奉翰林的时间不足两年。虽然李白供奉翰林的时间不长,但是“晨趋紫禁中,夕待金门诏” (翰林读书言怀呈集贤诸学士 ) ,使他对朝廷的政治形势有清醒的认识。那时候,唐玄宗沉湎于杨玉环的姿色中,纵情游乐;任用“口有蜜,腹有剑”的李林甫为相,一切政事交由他办。李林甫忌贤妒能, “凡才望功业出己右者,必百计去之;尤忌文学之士,或阳与之善,而阴陷之。 ” (纲鉴易知录 )他还“欲杜边帅入相之路,以胡人不知书,乃奏言:文臣为将,怯当矢石,不若用寒族胡人;胡人则勇决习战,寒族则孤立无党,陛下诚以恩治其心,彼必能

6、为朝廷尽死。 上悦其言,始用安禄山。 ” (纲鉴易知录 )安禄山厚赂唐玄宗亲信。开元二十九年(741)八月,朝廷任命安禄山为营州都督、平卢军使、两蕃(指奚、契丹) 、渤海、黑水四府经略使。天宝元年(742) ,春正月,又升安禄山为平卢节度使。几个月间,安禄山不断加官进级,势力膨胀,史无前例。安禄山外若痴直,内实狡黠。他身体肥胖,腹垂过膝。唐玄宗“尝戏指其腹曰:此胡腹中何所有?其大乃尔!对曰:更无余物,止有赤心耳! ” (纲鉴易知录 )安禄山经常出入禁中,因请为杨贵妃儿。唐玄宗与杨贵妃并坐,安禄山先拜杨贵妃。上问何故,对曰:“胡人先母而后父。 ”哄得皇帝开怀大笑。天宝三年二月,安禄山又兼范阳节度

7、使。天宝十年,春正月,唐玄宗命有司在亲仁坊为安禄山建宅第,敕令“但穷壮丽,不限财力。 ” 安禄山生日, “上及杨妃赐予甚厚。 ” (纲鉴易知录 )在李白看来,从开元末年到天宝初期,大唐王朝统治集团的腐朽堕落,就如同月满转亏一样。转亏的原因,就是“蟾蜍蚀圆影” 。杨贵妃、李林甫、安禄山之流不都是吞食朗月的蟾蜍吗?蟾蜍是两栖纲动物,嘴大肚圆,身体表面有许多疙瘩,内有毒腺,能分泌黏液。俗称“癞蛤蟆” 。神话传说,月亮里面有三条腿的蟾蜍。诗人将安禄山比作蟾蜍,形神毕肖,尤其贴切,堪称绝妙。正是安禄山藩镇势力的膨胀,导致“安史之乱” ,险些葬送了大唐王朝的性命。李白那撕肝裂肺般的忧愁,就在于此。这是李白爱国精神的体现。让我们回头再看诗歌前八句的意象,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仙人垂两足,桂树何团团。白兔捣药成,问言与谁餐。 ”这是李白剖析自己,初入翰林院,对政治充满美好的想象,实在是太幼稚无知了。李白的古朗月行是拟鲍照的代朗月行 。 古朗月行用月满转亏的意象,影射大唐王朝由盛变衰的政治态势,而代朗月行描写的是华堂绮窗,靓女弦歌,贵族宴乐的封建士大夫的腐朽生活。两相对比,无论是从作品内容上说,还是从写作技巧上说,李白都大大超越了鲍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