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到10岁孩子的心理特点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39935963 上传时间:2018-05-21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30.6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7到10岁孩子的心理特点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7到10岁孩子的心理特点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7到10岁孩子的心理特点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7到10岁孩子的心理特点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7到10岁孩子的心理特点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7到10岁孩子的心理特点》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7到10岁孩子的心理特点(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到岁孩子的心理特点7 71010 岁孩子心理特点及教育方式的探讨岁孩子心理特点及教育方式的探讨 在“引发好奇动机,培养学习兴趣”一文中,我们对 46 岁孩子心理发展特点及教 育方式进行了探讨。由于 46 岁这一阶段孩子心理发展的主要特点就是:意识已经萌发, 思维初步地发展,但无意识仍然在孩子的心理活动中占据主导地位。这就要求做父母的在 对孩子的教育中,既要抓住有利时机开发孩子的智力,又要不失时机地塑造孩子的行为, 做到使孩子智力的开发和行为的塑造同步进行,以促使孩子人格的健康发展。接下来,我 们所要涉及的,是 710 岁孩子心理发展特点及教育方式。为了能够有效地说明问题, 我们先看一个案例。案

2、例:一则报道 10 岁女儿篇篇日记声讨妈妈据哈尔滨日报报道:在某机关工作的王丹,最近翻看 10 岁女儿的日记后大吃一惊。 日记中几乎篇篇都女儿对沉重课业负担的哭诉:“妈妈逼我学这学那,这种日子何时才有 尽头?”而让母亲感到困惑的是,孩子为什么不能理解自己的良苦用心呢?王丹说,自从女儿上了小学,就发觉孩子与自己越来越疏远了,直到看了女儿的日记 后才明白,原来女儿讨厌自己的“诲人不倦”。据这位母亲讲,在南岗某区名校就读的女儿,学习成绩一直不错,可就是做事磨磨蹭 蹭。急性子的她总是因这个事发火,常常把女儿骂哭,有时气急了,还动手打。现在回想起来,每次被打骂后,女儿总是躲在自己的小屋里半天不出来,原来

3、是在日 记里哭诉。“我是妈妈的出气筒,我现在特别想有个女儿,我也拿她出出气。”“妈妈发 起火来真可怕,她是我的妈妈吗?”日记中的话象针一样扎母亲的心。更让王丹无法理解的是:自己为女儿学习花费的心血,竟让孩子痛苦不堪。她说,每 次考试,她比女儿还紧张。女儿上学期期末考试又考了全班第一,可她还是不敢放松,在 假期里为女儿报名参加了奥林匹克、作文、英语和钢琴辅导班学习。结果女儿却在日记里 抱怨:“这个假期可真累呀,我每天都在为妈妈学习,连玩的时间也没有。我恨她,我真 希望自己不是她的女儿。”看了女儿的日记,母亲流下了伤心的泪水。王丹无奈地对记者说,有时候看孩子学得 那么累,我也心疼,可不给孩子补课,

4、孩子的姥姥都不答应。看别人的孩子都在加班加点 地学习,我的加力也很大,不敢有一丝一毫的放松。学校减负了,我还得给她加码,为孩 子的将来铺好路。王丹女儿的哭诉,代表了许多被课业负担压弯了稚嫩脊梁的学童的心声。对此,我们 不能单以一个“望子成龙”来辨解,以一句“无可奈何” 相搪塞。一些迄今还对减负有着 种种想法和反对理由的大人们应当好好听听孩子们的想法。以上这个案例所反映的,是在应试教育体制下,学校减负,家庭增负,给孩子带来的 精神负担和心理压力。由于做父母的“望子成龙”心切,把孩子的课余时间安排得满满的, 要求孩子按照大人的意愿学这学那,结果造成了孩子的不堪负重,导致了孩子的怨恨心理, 使孩子觉

5、得不是在为自己学,而是在为父母学,学习的动力降低;同时也疏远孩子与大人 之间的亲子关系。但是,如果我们从孩子心理发展的特点的角度,对案例中母亲对女儿的态度和女儿对 母亲的态度作一探讨,就会发现,处于这一阶段的孩子(也即 710 岁这一阶段)在心理的发展上,与 46 岁这一阶段的孩子有着很大的差异;这些差异又反映出孩子心理发 展的什么特点呢?王丹的女儿正好 10 岁,正处于 710 岁这一发展阶段。我们看看能否 通过对安全的分析,来说明 710 孩子心理发展的特点。一、710 岁孩子心理发展的主要特点7 10 孩子心理发展的特点是什么,我们可以通过对案例的分析来得到说明。案例 中王丹经常打骂女儿

6、的原因,主要是嫌女儿性子慢,做事磨磨蹭蹭的。因为王丹性子急, 而女儿性子慢,这一急一慢凑在一起,做母亲的就忍不住又打又骂。但是,我们说王丹的 女儿性子慢,做事磨磨蹭蹭的,这反映出孩子心理发展的一个什么特点呢?其实,王丹女 儿性子慢,做事磨磨蹭蹭的,正反映出孩子从小形成的各种习惯,到了 710 岁这一阶 段已经基本上趋于稳定,形成了孩子自己的行为特色。也就是说,710 岁这一阶段, 孩子的无意识心理模式已经基本上形成了,孩子也就有自己鲜明的性格与特征。王丹的女 儿做事磨磨蹭蹭,正是她性格与特征的一种表现。在“赏识纠偏并举,塑造良好行为中”一文中,我们曾对“无意识心理模式”作了简 单的介绍。所谓无

7、意识心理模式,就是指人在无意识的情况下,在不知不觉的过程中形成 的各种习惯。如说话的口气,走路的姿式,胆量的大小,性格的内倾与外倾、孤僻与开朗 等等。由于我们在无意识的情况下,在不知不觉的过程中形成的各种习惯都是有模式的, 能被人们了解、观察和掌握,具有自己个人的行为特色,也是自己不同于他人的一种外在表现,代表着个人的性格与特征。所以,无意识心理模式已经形成,个人的性格与特征也 就基本上趋于稳定,个人的行为也就具有自己的特色。我们就案例中的情况进行分析。王丹的女儿性子慢,做事磨磨蹭蹭的,表明王丹的女 儿的无意识心理模式已经形成;孩子在无意识的情况下、在不知不觉的过程形成的各种习 惯已经基本上趋

8、于稳定做事磨磨蹭蹭,正是孩子性格的一个特征。但是,孩子性子慢, 做事磨磨蹭蹭的这种性格,并不是她现在形成的。而是在前两个阶段,在 03 岁和 4 6 岁这两个阶段形成的,也即是在自己不知不觉的过程中形成的。孩子这种性子慢,做 事磨磨蹭蹭的性格,与其说怪孩子自己,不如说怪父母在孩子小时候没有对孩子的行为进 行很好地塑造:在孩子处于无意识的时候,没有形成孩子良好的习惯;在孩子意识已经萌 发,思维也得到初步发展的时候,没有引导和督促孩子通过自己意志的努力去改正这种做 事磨磨蹭蹭的坏习惯。那么,孩子到了 710 岁这一阶段,孩子的无意识心理模式已经 基本形成,孩子在无意识的情况下、在不知不觉的过程中形

9、成的习惯已经相当稳固了,做 父母的才发现,才又打又骂,孩子受得了吗?所以, 710 岁这一阶段孩子心理发展的 第一个特点,就是孩子的无意识心理模式已经形成。它表现为孩子从小形成的各种习惯, 已经基本上趋于稳定,孩子有了自己鲜明的性格与特征。孩子的无意识心理模式的基本形成,说明孩子表现于外的性格与特征也就基本上趋于 稳定,孩子有了自己的行为特色。但这只是我们通过对案例的分析所得出的孩子心理发展 的一个特点。其实,这个案例还反映出孩子心理发展的另一个特点意识,已经在孩子 的心理活动中占据主导地位。王丹因女儿性子慢,做事磨磨蹭蹭的而打骂女儿。女儿被母亲打骂后又有什么反应呢? 女儿被母亲打骂后躲在自己

10、的小屋里半天不出来原来女儿躲在自己的小屋里写日记,在日记中对母亲的行为表示抗议。我们做父母的一定会有体会。在孩子 46 岁这一阶段,你若打孩子,孩子只会哭。而当孩子到了 710 岁这一阶段,你若打孩子,孩子的反应与 46 岁这一阶段会有很 大的不同:有的会哭;有的会不哭,让你打,一声不吭;有的会躲会跑;有的会和父母对 打;有的则会象王丹的女儿一样躲在屋里写日记。为什么孩子 7 10 岁这一阶段和 46 岁那一阶段在对待父母的“打”的问题上, 会有如此大的差别?这又反映孩子心理发展的一个什么特点呢?它所反映的正是:处于 7 10 岁这一阶段的孩子,意识已经在心理活动中占据主导地位。具体表现为:孩

11、子已 经有了自己的思想观点,有了自己对问题的看法,有了自己独立的思想。由于这时的孩子, 意识已经在心理活动中占据主导地位,有了自己独立的思想,他们能够通过自己的思考, 来判断什么是好,什么是否,什么是对,什么是错,什么是善,什么是恶。案例中王丹的 女儿被母亲打骂后所出现的反应和表现,正说明了孩子心理发展的这一特点。只是因为孩 子还小,没有能力与母亲抗争,只有在日记中对母亲的行为表示抗议。我们讲,王丹的女儿处于 4 6 岁那一阶段,母亲打骂她,不会有 710 岁这一 阶段所表现出来的用写日记的形式来抗议母亲的行为。那是因为 46 岁的孩子,意识还 刚刚萌发,思维初步地发展,孩子对外界的事物还了解

12、得太少,什么事情都感到新鲜,什 么事情都想知道,还没有形成孩子自己对问题的观点和看法,还没有自己独立的思想。所以, 46 岁孩子心理发展的特点,就是好问好动。而到了 710 这一阶段则不同 710 岁的孩子,由于前一阶段的好问好动,使他们对外界的事物和现实环境有了不 少的了解,对外界的事物已经不再感到陌生;对事物的特性有所辨别,对事物的规律有所 把握。再加之这一阶段的孩子通过上学读书,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他们懂得的东西确实也 不少,也就初步形成了他们对事物的观点,形成了他们对问题的看法,也就有了孩子自己 独立的思想,有了孩子自己对是非好否的评判。这个时候的孩子,也就成为一个完全独立 的人。王丹觉

13、得孩子上学以后和自己的感情渐渐地疏远了,就是因为孩子已经有了自己独 立的思想,有了自己对问题的观点和看法由于母亲的打骂行为而导致亲子关系的疏远。 所以,710 岁孩子心理发展的另一个特点就是:意识已经在孩子的心理活动中占据主 导地位。由于 710 岁的孩子,意识已经在心理活动中占据主导地位,他们有了自己对问题 的观点和看法,有了自己独立的思想,能用意识来支配自己的行为,他们也就能通过意识 的努力形成新习惯建立起“意识心理模式”,表示孩子已经成为一个完全独立的人。我们讲,孩子的无意识心理模式代表着孩子的性格与特征。由于孩子许多习惯的形成,都是在无意识的情况下、在不知不觉的过程中形成的;孩子的无意

14、识心理模式基本形成, 孩子从小形成的各种习惯也就基本趋于稳定,孩子的行为也就具有自己的特色。但是,我 们这里所讲的“各种习惯”,是指孩子自出生以来就具有的凌乱的本能行为在以后的发展 中,被逐渐地系统化、模式化后,形成了孩子自己行为的特色,如孩子从出生就会哭,会 笑,手脚会乱动等等。我们上面所讲的孩子的习惯,只是孩子习惯的一个方面。其实,孩子还有另一种习惯 的形成。而这种习惯,不是在孩子无意识的情况下形成的,而是在孩子意识的作用下形成的;不是孩子与生俱来的本能行为的系统化、模式化,而是孩子本能行为所没有的;不是 在孩子长大以后不能记得自己的习惯是什么时候形成的,而是在孩子的脑海里能够留很清 楚、

15、很深刻的印象如,孩子什么时候学会骑自行车,什么时候学会电脑打字等等。骑自行车和电脑打字,是人的本能行为中所没有的行为,不是孩子无意识的习惯行为。但骑 自行车和电脑打字,又实实在在是一种习惯动作。如果骑自行车的动作不能形成习惯,也 就没有学会骑自行车;如果电脑打字的动作不能形成习惯,也就没有学会电脑打字。然而, 这种习惯又是怎样形成的呢?这种习惯正是通过意识的努力而形成通过学习而形成。我们讲,通过学习而形成的习惯,并不是在无意识的情况下形成的,而是在有意识的 情况下,通过自己意识的努力而形成的,与无意识的习惯有着很大的不同。看起来,两种 习惯都是习惯,似乎没有什么分别。但你只要仔细分辨,它们则有

16、许多的不同:一个是在 无意识的情况下、在不知不觉的过程中形成的,另一个则是在自己意识的作用下、在自己 意识的努力下形成的;一个是自己长大以后不记得习惯是什么时候形成的,另一个则能够 很清楚地记得习惯是什么时候形成的。由于无意识的习惯,是人的本能行为的系统化 和模式化,代表着人的“性格与特征”,所以这种习惯的内在心理表现,我们把它叫做 “无意识心理模式”。而在意识作用下通过意志的努力而形成的习惯,是人的本能行为中 所没有的,是人通过学习而形成的,代表着人的“知识与技能”,所以这种习惯的内在心 理表现,我们把它叫做“意识心理模式”。所谓意识心理模式,就是指人通过学习知识而形成的一种新习惯。如果你学会了加减乘除的四则运算,加减乘除的运算规则就在你脑子里形成了习惯,你就有了运算的知识; 如果你学会了开汽车,开汽车的动作就在你心理形成了习惯,你就拥有了开车的技能 而这些知识与技能,却是需要意识的努力,通过不断地学习才能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