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条推荐】京津冀一体化实地调研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39935919 上传时间:2018-05-21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9.9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头条推荐】京津冀一体化实地调研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头条推荐】京津冀一体化实地调研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头条推荐】京津冀一体化实地调研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头条推荐】京津冀一体化实地调研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头条推荐】京津冀一体化实地调研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头条推荐】京津冀一体化实地调研》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头条推荐】京津冀一体化实地调研(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作者:华泰首席策略徐彪、高级策略江金凤 作者按:3 月 20 日周四,华泰策略牵头地产、建材、钢铁、汽车、环保、电力设备研究员举行京津冀一体化紧急电话会议,开始正式推荐京津冀一体化概念,同一天京津冀板块正式启动,当天收盘华夏幸福股价元 23.43 元。3 月 23 日周末,谁说一定要赌大小和京津冀一体化发展打响城镇化第一枪出炉,华夏幸福股价 25.77 元。3 月 31 日周一,华泰策略京津冀一体化系列大型实地调研启动,华夏幸福股价 27.84。今天,京津冀一体化系列实地调研精华札记出炉,华夏幸福股价 28.94 元。分析师自己并不管钱,但是,天天和基金经理打交道,耳濡目染之下很能理解那种股价

2、天天往上走但是却不敢下手的感受。过去两周,是京津冀一体化概念板块大幅上涨的两周,几乎所有投资者都跟我们抱怨:由于股价上涨过快,哪怕我们推荐京津冀板块的时间恰好选择在启动点上,稍一犹豫,就已经错过了最舒服的买入时机,再往后,价格越高越不敢买。在目前这个位置,我无论推荐您买或者卖,或许都不合适,更重要的是,这时候给出的建议,您大概率来说未必能听进去。既然如此,我们就做点有意义的事情,不给结论,只拿出对您决策真正有帮助的东西,比如说这篇文章。在这篇文章出炉前,调研期间,我们北上调研国家发改委推动京国家发改委推动京津冀一体化的相关官员、国家发改委经济体制与管理研究所京津冀一体化领域专家、津冀一体化的相

3、关官员、国家发改委经济体制与管理研究所京津冀一体化领域专家、河北省发改委推动京津冀一体化的相关官员、河北钢铁、华夏幸福上市公司河北省发改委推动京津冀一体化的相关官员、河北钢铁、华夏幸福上市公司。一圈跑下来,接触到各类的信息,最终凝聚成本文。京津冀不是一个地方的事情,至少牵扯到北京、天津和河北三个地区,需要协调两个政治局委员和河北省委书记,如果没有习总书记推动,大概率来说,京津冀一体化还会和 9 年前一样,停留在纸面上。说到习总推动,忽然联想起河北调研时听到一则轶闻:河北省现在最紧俏的物资是什么?荷花牌卷烟,没有之一。估计您和我一样,也是第一次听说这个牌子的卷烟吧,照片看上去平淡无奇,甚至有人评

4、价:这包装也太城乡结合部了点吧?笔者不抽烟,但细看之下,应该都能看出不同寻常来,至少也会冒出几个疑问来:一,这货到底是硬装还是软装?硬壳包装却用了软装的封条,不伦不类。二,这货到底是真货还是假货?真货吧,你指定没见过。假货吧,你想买还买不到。不卖关子,谜底揭开 : 习总书记以前在正定抽荷花烟,这是重出江湖版,售价近 500 元一条,依然风靡河北,供不应求。联想起淘汰落后产能的河北模式(炸高炉,坚决彻底执行三年 6000 万吨淘汰任务),您大概可以想象,习总书记现在的威望和人望有多高。为何习总书记要亲自推动京津冀一体化?(注:以下内容纯属个人看法,不像其他几个问题,没有也无法通过渠道求证。)京津

5、冀一体化不是啥新东西,2005 年国务院常务会议就布置过工作,但始终没能真正执行和落实下去。这次习总亲自抓,应该是希望将其做成新型城镇化的样板工程。城镇化决定这届领导人能否完成十八大交办的 GDP 翻一番历史任务,所以搞不搞城镇化没有悬念,怎么搞才是问题,城镇化路线之争历时整整一年。最终定调打着“大中小协调发展”旗号的“以小为主”(人的城镇化,跟着户籍指挥棒走,户籍制度越往小城镇越松,不是以小为主导向是什么?),但各地早已习惯了以大为主,资源、产业、人口向大城市特大城市集中。去年一整年,年初总理开始提新型城镇化,媒体预热也足够充分,但全国城镇化大会始终开不起来,为啥?关键在于统一意见难。大家一

6、直等城镇化大会,从年初等到年尾,最后还是搭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便车,合并(这种情况很罕见,很罕见)召开,以党中央的名义正式敲定以小为主的城镇化路线图。路线敲定后,如何执行才能见效?一方面,是改规则。比如说修改地方政府考核办法,作用好比逢山开路遇水搭桥,从系统层面减轻新型城镇化的阻力。另一方面,自然是树典型。路修好后,大家都心存观望,愿意实地走两步的太少怎么办?那就树个典型出来。放眼全国,还有比京津冀一体化更难的城镇化样板么?于是,习总书记亲自做工作,政治局委员、北京市委书记郭金龙在 2 月 26 日会议上公开说出了这么一段话:“北京要克服行政辖区惯性思维的束缚,自觉把工作放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大局

7、中去谋划和推进。”这种几近于检讨的表态,表明一体化中最吃亏的北京,已经下定决心要“自我革命”。行百里者半九十,哪怕习总亲自将京津冀一体化上升至国家战略,并做通了北京的工作,设想要落地,依然有大量工作需要做:第一件事:北京到底要转哪些东西出来?第一件事:北京到底要转哪些东西出来?产业转移确定性最高,划定一千来家企业名单走出北京城。为了做好配套,让各区也有足够动力配合外迁,北京甚至准备调整各区考核办法,把疏导多少人多少产业出去作为加分项。配套产业和企业外迁,人口自然需要跟着往外流动。光外迁产业够不够呢?恐怕还不够,过去这些年,为啥企业们打破脑袋也要挤进北京城?就因为这里人多东西贵房子价格高么?显然

8、不是,真正的答案在于这里有最好的教育资源、最高质量的医疗资源和最巨大的权力资源。明眼人都知道,光把企业外迁是远远不够的,至少是治标不治本的。所以,所以高层达成共识,有必要将行政以及事业单位、科研院所、高校、甚至部分军队机关配套外迁。第二件事:京津冀一体化规划啥时候出?第二件事:京津冀一体化规划啥时候出?一体化涉及北京、天津和河北三家,每家都需要承担一定的配套工程,而这就牵扯到京津冀一体化规划,规划什么时候能出来呢?年内肯定会出,希望六月底前看到,但是 4 月份内见到规划的概率偏低,因为这东西目前是发改委在做,面世前至少需要三个阶段:目前依然处于京津冀三地吵架出方案阶段,反正隔段时间碰一次头,现

9、在进行时;三地吵完,方案上报发改委,发改委根据十二五规划以及领导意见修改后出初步方案;初步方案经专家组以及其他部委提意见修改后,上报党中央国务院,批准后才正式发布;对于实业资本而言,京津冀一体化不是一天两天,也不是一年两年的事情,反正等到年内规划出炉再按图索骥不迟。对资本市场而言,京津冀一体化规划出炉的时间或许比较重要。去年自贸区是规划出来后板块开始启动,京津冀或许会反过来,规划出炉的时候,短期板块炒作告一段落。第三件事:河北省各地区如何分人参果?第三件事:河北省各地区如何分人参果?河北省内部定调会已经于近期开完,外迁的化工企业原则上首选沧州,外迁的重工业原则上首选唐山,外迁的行政单位和事业单

10、位原则首选保定(次选廊坊),外迁的企业总部、物流和批发市场、高校、科研院所、医院原则上首选廊坊,休闲旅游首选张家口和秦皇岛。但是,这些都仅仅是画个大圈,画完大饼后,能不能吃到嘴里,河北省下面这么多中心城市需要各显神通。所谓各显神通,就是“跑部进京”,新一轮跑办热潮已经成型,这两周,我猜北京城新增人口中至少一半来自河北,_估计有人会问:河北省到底哪个地方最受益?我能给出的答案很明确:二选一。从廊坊和保定中,选一个。因为他们的定位是一样的:京津冀一体化核心功能区。保定不确定性最大,一旦彻底落实(难度堪比小规模迁都),收益最高。到底会不会成为副中心?至少从用词上看不会,因为保定的官方定位是“京津冀一

11、体化核心功能区”,而非“政治副中心”。但是,这并不代表保定不会承接行政单位和事业单位。上面在规划将北京市企业外迁的时候,考虑到光把企业迁出是没有用的,因为行政中心还在这里,今天把企业迁出去了,明天就多出一堆各级别驻京办,因为行政权力依然集中在这里。所以高层达成共识,有必要将行政以及事业单位、科研院所、高校、甚至部分军队机关配套外迁。保定知道这事儿后,做了个计划,跑到发改委做汇报,发改委相关领导表示赞赏。回去后,不知怎么的,消息被捅到媒体,一时之间热炒,上下都很尴尬,保定市市长被迫出来辟谣。在我看来,只要行政以及事业单位、科研院所、高校、甚至部分军队机关配套外迁这个决心没变,未来几个月,不会缺花

12、边新闻的。那么多记者盯着,过两天给你整个新闻说某某行政或者事业单位开始准备外迁,应该可以期待。而这些行政单位、事业单位、科研院所甚至部分军队机关会迁往哪儿呢?只可能是河北,而只要是迁往河北,就得听河北省委省政府的规划。根据前些日子媒体报道的河北省规划,保定将成为行政和事业单位承接区,所以呢,副中心什么的不过是说法而已,用不用都没所谓。但是,且慢高兴。行政单位和事业单位外迁这事情,从来都是命运多舛的。浦东新区政府说要搬到临港新城,说了这么多年,前后几任上海市委书记都做出指示,韩正新春拜年时跟浦东新区领导说明年咱们就在临港新城过年,哪怕把话说到这个份上,落实起来依然是困难重重。因为这事儿不是领导人

13、下决心容易,下面这么多公务员执行起来难,哪个不是拖家带口的,谁愿意搬到偏远的临港去呢?与之类似,北京市政府说要搬到通州,说了这些年,从上一任北京市委书记说起,也是难以真正落实。廊坊确定性最高,相比而言,受益程度也是数一数二的。从稳妥出发,优选廊坊是不错做法。这里离北京最近,无论出来啥单位,人家至少在心理上希望落脚的地方距离北京首都近一些,规划中的首都第二机场也有很大概率会落在此处。第四件事:京津冀一体化哪些标的最为受益?第四件事:京津冀一体化哪些标的最为受益?这件事其实很简单,京津冀一体化的本质是新型城镇化,城镇化创造的需求无非来自两大块:消费增加和投资增加。消费增加对京津冀的拉动作用未必明显

14、,因为你是让人从北京出来,边际消费下降的概率大于上升概率。投资增加则具有必然性,教科书告诉我们,投资至少分三大类:房地产、制造业还有基础设施。规模有多大呢?我们可以用一个很简单的估算法,平均每增加一个人,至少需要配套 30 万固定资产投资,从北京出来 500 万人(新闻里说的数字,姑且假设是真的),加总起来的投资规模高达 1.5 万亿!其规模之可观,可见一斑。房地产这条线,很简单,就选有土地优势的企业,尤其是在廊坊有土地优势的企业。最近一段时间,华夏幸福、廊坊发展等股票的表现有目共睹。新闻报道北京扫房团赴保定买房,保定房价应声而起,要知道,保定和廊坊的房子,都不限购!制造业这条线,比较麻烦,需

15、要看,至少也要等到外迁名单确定。基础设施这条线,比较简单,就是选区域建材公司,比如说金隅股份、冀东水泥这种。至于轨道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说实话,区域规划有正面影响,但放在全国来看,比较有限。从资本市场反应看,过去一段时间里,大家的关注点首先聚焦在有土地优势的企业身上,其次才轮到建材企业,和去年自贸区的逻辑类似。最后,啰嗦点题外话。近期小票似有反弹的苗头,向后看:在市场对本轮刺激的希望破灭之前,小票或许会有持续表现。逻辑很简单,存量博弈嘛。大家会想起去年,经济下方有底的时候,没有系统性风险,自然应该盯着成长股。市场对本轮刺激的希望破灭之后,新一轮宏观加码到来之前,风格上重回经济下行的对冲变量以及消费类行业,系统性风险的担忧再次抬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