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秘水书寻根录(石国义 胡荣权 潘中西)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39934593 上传时间:2018-05-21 格式:DOC 页数:31 大小:1.2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神秘水书寻根录(石国义 胡荣权 潘中西)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神秘水书寻根录(石国义 胡荣权 潘中西)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神秘水书寻根录(石国义 胡荣权 潘中西)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神秘水书寻根录(石国义 胡荣权 潘中西)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神秘水书寻根录(石国义 胡荣权 潘中西)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神秘水书寻根录(石国义 胡荣权 潘中西)》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神秘水书寻根录(石国义 胡荣权 潘中西)(3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贵州三都中国水书第二次国际学术研讨会/中国民族语言空间认知范畴暨水族文化研讨会论文集- 1 -神秘水书寻根录石国义 胡荣权 潘中西 摘要摘要 水书是水族先民用类似甲骨文和金文的一种古拙象形符号记载他们对自然与生命本初认识的文化典籍,内容博大精深,涉及到水族古代天文、地理、历史、宗教、民俗、语言等文化信息,是象形古文字的活化石。但是水书的来源一直是个谜,是水书研究中的重大课题。本文从上古氤的历史背景展开叙述了中国古代文化及其文字的基本物质,以大量翔实的历史资料,试图揭开朴朔迷离的历史尘埃,探寻、论证神秘水书的文化根源。 关键词关键词 水书 泐睢 夏陶 甲骨文 睢水 迁徙 水书文字墓碑 历法正月建

2、戌第一章第一章 氤氲的历史背境图氤氲的历史背境图.1.1、氤氲的历史背景图、氤氲的历史背景图水族是一个古老的民族。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水族先民用一种古拙的象形符号记载了他们对自然与生命的本初认识,形成了浩瀚的文化典籍,这些文化典籍及其文字,我们称之为水书。当下已是 21 世纪崭新的历史时期,要想了解水书、水族这个古老的民族,我们还得穿越时光遂道,将镜头摇向纪元前。展开卷帙浩繁的中国史就会知道,中国历史发展的演变过程首先是中华族群、中华酋邦、中华古代文明孕育与萌芽阶段。时间大约从远古时代到公元前 20 世纪左右。在今日中国版图的广袤大地上,由血缘性原始群团、氏族、部落逐步组合成一批较大的族群,相

3、当于古史传说中的华夏集团、东夷集团、三苗集团、南蛮集团等,并形成了具有一定管理性质的酋邦,开始了农耕与游牧,创造了丰富的原始文化。接下来,是中华族群、中华早期国家、中华古代文明基本架构的形成阶段。时间大约是从公元前 20 世纪前后到公元前 3 世纪中期。夏族、商族、周族相继崛起,同西戎、北狄、东夷、南蛮各族的联系逐步扩大而频繁,出现了一大批区域性初期国家。在相互交往、冲突、兼并、同化的过程中,广泛的碰撞,互补与融合,逐步形成春秋、战国时代领土相当广大的储候国。名义上拥戴一个共主,相互建成不同联盟,开始趋向建成统一国家。这一时期,农耕范围进一步扩大,北方的游牧经济与西南山林的农业经济都有了较大的

4、发展,开创了灿烂辉煌的中华古代文明。这之中,关于夏商周的历史断代,史家们一直莫衷一是。中国古代文献中记载的夏商周是三个连续的朝代,其中商、西周王朝已被古文字资料与田野考古发掘出来的遗址、遗物所证实。神秘水书寻根录/石国义 胡荣权 潘中西- 2 -尽管对夏文化的探索已经有了很多成绩,但夏王朝的文化遗存迄今尚未确指。故夏商周断代工程曾被列为“九五”时期国家重点科技攻关项目之一。目的是要制定这一历史时期有科学依据的年表,为深入研究我国古代文明的起源和发展奠定基础。这一工程已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2000 年断代工程专家组已写出夏商周断代工程 19962000 年阶段成果报告 (简本).2.2、中华远古

5、文化的多元性、中华远古文化的多元性考古发现证明,中华文明的发生绝不限于“三皇五帝” “一脉”相承黄河流域、长江流域乃至两大流域之外的广大周边地区都有古老文化遗址的发现,而且相互存在着越来越明显的影响与交融,上个世纪有的学者依据考古,曾将远古文明的分布划分为七个区域,或六个区系。在此之前,已经有些敏锐的学者,依据文献记载把上古文化划分为炎黄、东夷、南蛮三大区域。20 世纪考古发掘证明,三大区域实际是远古更加多元的文化长期融合的成果。然而,上古文化虽说多元,但是高度发达的古代文明国家如夏、商两代,却只是在黄河中下游地区建立的。其他曾辉煌一时的远古文明地区却变得相当沉寂,耐人寻味,留下许多历史的谜团

6、,给人们提供了不少想象的空间。考古发掘逐步证明了,在黄河中下游的文明中,沉积着各地远古文化的因素,虽然这只是冰山的一角,但表明,建立在黄河流域的古代文明,是各地古代文化进一步汇聚融合的结果。众多文明的碎片告诉我们,自三皇五帝时代,到夏商周秦的历史时期,当华夏、南蛮、百越诸族开拓黄河流域、长江流域、黑龙江流域时,边疆地区各民族也开发祖国边区。东北部、北部的夙沙、肃慎、豕韦、东胡、乌桓、鲜卑、挹娄、扶余、鬼方、狄、匈奴等族,分别或共同开发了今黑龙江、吉林、辽宁的广大地区,大兴安岭地区、库页岛、堪察加半岛、蒙古高原、贝加尔湖区,以及华北北部广大地区;西域的赐支(析支)月支(郁夷) 、昆仑夷、渠叟、乌

7、孙、鬼兹、于阗、鄯善、氏、羌、戎、犬夷、吐谷浑等“行国” “城郭国”诸族,开发了今新疆及其以西的广大地区,西北部和西部的戎、羌、氏、博巴等族开发了今青藏高原广大地区;西南夷、昆明夷、蜀、巴、濮、梭摩等开发了今川、黔、滇地区;百越诸族开发今广西、广东、福建、浙江、台湾、海南等广大地区,以及东南半岛;东南部的徐夷、淮夷等“东夷”诸族开发了今江淮流域的广大地区。中华民族先民共同开拓了广阔的疆土,创造了多姿多彩的远古文化。随着当今考古手段的逐步现代化,必将给我们带来更多的惊喜。几位水书先生对出土文物夏陶上的 20 多个文字的解读,让我们浮想联翩,似乎听到了飘逝在历史天空中远去的绝唱。.3.3、文字产生

8、与本质的概略、文字产生与本质的概略对于中国文字的产生及其本质的了解,是我们认识水书、解读水书以及评价水书必备的常识。我们知道:中国文字产生之始,或文字产生的目的,是要以文化的形式,提示、表述一种信息和关系,这种信息的相互关系必须是确定性的、定向的,一目了然的,这样才可以相互认贵州三都中国水书第二次国际学术研讨会/中国民族语言空间认知范畴暨水族文化研讨会论文集- 3 -同。它首先是要极简捷地表述、提示这种信息的相互关系,然后才是规定性。这种信息的相互关系,包括当时人们认识到世间的万事万物以及人事的性质、属性、相互关系等等。人们要把它们用文化的形式提示、表述出来,作为相互交流、理解的方式或工具,首

9、先想到的便是依类象形创造图画文字,或谓之图文。中国所有早期文字都是这种图文,它们虽然是单纯化了的图形,但都准确地抓住了该物形的特征、属性、关系,所以人们见其图形,即知其义。先民主要是依类象形,为类命名,即名物之实及其各种关系,并通过识形而会意,识其形便知其义,不一定非有一定的读音不可。况且,语言文字的读音,因族团而异,因地区而异(这是族团语言或读音的残存形式) ,因时间推移而异,变化极大。成熟的文字,健全发育的文字,是以形为主,形、音、义兼俱的文字,中国古文字,非常注意图形,象形而象物,象形而指事,象形而会意,象形而形声,象物、指事、会意、形声而交流。所以,我们认为中国古代文明始自图画文字,始

10、自徽铭文化,有极其鲜明的确定性,只有文字体系保持了文字自身的属性和功能,是记录并阐示上古先民宇宙密码、生命密码,并使之整合的书写文化符合,水书文字也不例外。关于中国文字的特点,也要了解一下。中国文字源于图腾徽铭和天文历法。而徽铭本质上是本初的象形文字。图腾要义之一是合婚祖先像(如伏曦女娲像) 。所以上古族团的族名,便有一个规律,即:从女或从人的多是族团自称,多是列祖列宗,多是单音节;合婚族团,多是父母系族团自称与合并,为双音节,字形多是合婚像,少有单音节(如禹) ;合婚族团的后世子孙,不论绵延多久,总要保持列祖列宗的形象,也算是“遗传基因”或“遗传密码”吧。此后族团迁徙,便族迁名随,凡邑加“阝

11、”旁,山加“山”旁,水加“水”旁,玉加“王”旁,以此类推。这是中国文字独具的特征,我们只有明白了中国文字的这一本质,从中国文字本身固有的这一特殊规定性出发,才能把握中国文化,把握中国文化的灵魂。中国文字的偏旁部首,是具象的字根,也是中国文字“类”的显示;中国文字的造字原则和中国文字提示事物信息关系名与实的天人本质,表现了中国人自始至终的普遍联系的天人整体观。这种整体综合思维构成了文字表述体系,就是中华文明的文化密码体系,被称为“东方神秘文化” 。了解了这些常识,我们便找到开迪水书之谜的一把钥匙。.4.4、中国文字起源之摭拾、中国文字起源之摭拾众所周知,古埃及文字,是象形文字;古玛雅文字,也是象

12、形文字,它们都是十分具象的图画,是形象结体的文字。事实上,文字之初,作为表示事物关系的符号,都是依类象形的,这是世界性的普遍现象。中国的文字学者抓住中国文化形音义兼俱的特征,检索了我们自己的文字史。现已发现的早于中国商殷甲骨文的文字资料,有下列各项:(1)峙峪燧人弇兹骨雕契刻文字(2)贾湖太昊文字(3)彭头山弇兹氏昆伦夷文字神秘水书寻根录/石国义 胡荣权 潘中西- 4 -(4)磁山黔阳高庙河姆渡燧竽弇龠风族文字(5)大地湾盘瓠华胥炎帝神农文字(6)仰韶半坡马家窑半山马厂寺洼辛甸系古羌戎文字(7)仰韶文化庙底沟大河村后岗类型文字(8)大溪文化宜昌杨家湾暨汤家岗古三苗常羲炎帝祝融文字(9)贵州安顺

13、关岭炎帝氏族谱系丹书文字(10)贵州镇宁夜郎王印(11)涿鹿黄帝城陶文字与具茨山“天书”契刻文字(12)大汶口少昊文字(13)朐山将军崖句芒岩刻文字与东磊太阳石羲和文字(14)崧泽文化文字(15)良渚防风氏文字(16)辽东后洼弇奚族文字与红山文化玄女织女文字(17)山东半岛长岛青阳文字(18)山东龙山文化蜀山氏蚩尤氏丁公陶文(19)陕西眉 阝邬岭文字(20)河南登封王城岗文字(21)河南偃师二里头区工氏文字(22)周原陶文与仰韶大汶口系统文字(23)小河沿文化文字(24)大甸子夏家店下层文化共工句龙后土族文字(25)山东莱阳河东夷陶文(26)江苏龙虬庄陶文(27)巴蜀文字(28)三星堆文字(2

14、9)蜀文化金沙遗址文字从考古发现,以上这些文字均早于殷商甲骨文,它是中国文字的雏形,处于文字幼年时期,而且数量有限。至于水书是在甲骨文前,还是与甲骨文同时同宗,或是之后,专家们尚未有明确定论。但近几年来水书大量的复出、涌现,以数万册之计展示在世人的目光当中,获得了象形文字活化石之美誉。水书在水族社会依旧活着,引起了国内外传媒的热切关注,争相报道,形成了空前的“水书热” 。这无疑给史家们对中国文字的起源,对古老水族的研究投来了一束耀眼的光芒,给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带来了一道亮丽的风景,也给生活在当下的人们传递了古代先民生态的神秘信息。贵州三都中国水书第二次国际学术研讨会/中国民族语言空间认知范畴

15、暨水族文化研讨会论文集- 5 -所以,对水书,在现在或将来的价值如何考量,历史刚刚拉开那沉重的帷幕。.5.5、族团迁徒与文字体系交融之探秘、族团迁徒与文字体系交融之探秘中华民族,作为一个多民族的共同体,追根溯源,在于由一个基本上恒定的人类祖先,分衍出众多的人类群体,迁流各地,创造着自己的文化系统。自从有了文字之后,这些文化系统的相互交流就有了文明史因文而事理昭明的时代即行开始。在这个时代,各文明族团除了在其发祥地留住外,尚有一大批人远离故地徙住他乡,从而发生了文化的一次次大的交流,逐渐形成中国文字的一体性和多样性特征。从已知的文字资料中,我们可以看到,中国文字体系的形成大体是在三个方域朝三个方

16、向交汇的,其结果产生算刻筹符系的象形结合的今汉字主体系文字和某些远古固有的文字体系遗存的少数民族文字。长江中下游和江淮地区的文字与黄河下游地区的文字相互交流,以及黄河中游的文字向东发展,形成羲、炎、黄、瑞顼、尧(北) 、舜(东) 、禹(西) 、商(东) 、周(西)的汉字主体系。长江下游文字(东夷苗蛮)向西长江中游地区鄂西川东四川全境是一个文字大系,便是巴蜀荆楚文字系。从长沙战国子弹库增书上十二月神的形象和巴蜀文字的同一性说明了这一点。纳西文字也与巴蜀文字存在着明显的同一性。纳西文字、巴蜀文化和大汶口文字、殷甲骨文、金文在文字的结体造型上的一致性,说明它们是一个文字传统。江淮文字、黄河下游中游文字的西向发展,在陕、甘、青地区和这里的大地湾仰韶马家窑马厂等文字向南进入康、青、川、云、贵,以及黄河下游的东夷文字南下江淮、江南,沿洞庭五溪进入云贵,则形成了羌戎羲娲文字为主体的刻符系文字。这一文字体系是以八卦卦画、大地湾仰韶文字的数字筹划和抽象形符为主体特征的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