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5 十九世纪现实主义文学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39933823 上传时间:2018-05-21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39.8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7-5 十九世纪现实主义文学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7-5 十九世纪现实主义文学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7-5 十九世纪现实主义文学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7-5 十九世纪现实主义文学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7-5 十九世纪现实主义文学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7-5 十九世纪现实主义文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7-5 十九世纪现实主义文学(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七章第七章 现实主义文学(五)现实主义文学(五)第七节第七节“撕下了一切假面具撕下了一切假面具”列夫列夫托尔斯泰托尔斯泰一一教学目的与要求教学目的与要求: :了解其生平和创作;理解其一生探索的思想轨迹;掌握三大杰作的思想和艺术成就;二二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与难点: :1托尔斯泰一生追求的”平民比”及”托尔斯泰主义”。2”心灵辩证法”三三课时安排课时安排: : 四课时四四教学内容:教学内容:列夫尼古拉耶维奇托尔斯泰(18281910),当俄国伟大的现实主义作家。从 19 世纪 50 年代到 20 世纪初,他以近 60 年的文学创作,为俄国文学和世界做出了卓越的贡献。托尔斯泰于 1828 年

2、9 月 9 日(俄历 8 月 28 日)出生于图拉省克拉皮县雅斯纳雅波良纳的一个伯爵家庭。她 2 岁丧母,9 岁丧父,由姑母监护长大。1844年他进喀山大学东方语系学习,后转学法律。大学期间,他爱卢梭等人启蒙思想教育影响,对学校教育不满,1847 年退学回到雅斯纳雅波良纳。作为年轻的庄园主,他同情农民,试图在自己的宝贝地上实行改革以改善农民的处境,但结果遭到失败,因为农民对地主不信任。在灰心失望的情况下,他在莫斯科上流社会过了一段懒散荒唐的生活,同时也在焦虑不安中思索着道德上纯洁完善的问题。由于不满意贵族生活,不满意自己的无所事事,1851 年, 托尔斯泰的贵族生活士官的资格,跟随长兄参加了俄

3、国驻扎在高加索的军队,二年半后转入多难河部队,自愿调到克里来亚并参加塞伐斯托波尔保卫站。1856 年退役回家。1857 和 1860 年,他两次出访西欧的现实同样使他厌恶。1860 年,他一度出任处理地主和农民争端的和平调解人,因偏袒农民受顽固地主攻击而去职。1862 年,他的庄园受到宪兵的搜查.同年, 托尔斯泰成了家。一个时期以来,他和莫斯科著名医生别尔斯家交往密切,对其二女儿索非娅安结烈耶夫娜有了感情。经过长时间的动摇和考虑,终于向她求婚了。他的求婚立即被接受.这年的 9 月 23 日,他们举行了婚礼,那时索非娅 18 岁。此后, 托尔斯泰把主要精力都放在创作上。写出了许多重要的著作。80

4、 年代后,他参加社会活动日益频繁;参加过莫斯科人口调查及赈济灾民活动。晚年的托尔斯泰一直想摆脱贵族家庭生活,实现”平民化”的理想,因而和妻子发生不和,思想陷入极端苦闷之中。1910 年 10 月 28 日夜,他终于秘密离家出走,途中因患肺炎,11 月 7 日逝世于阿斯塔波沃车站,享年 82 岁,根据作者遗愿,遗体返回波良纳,埋在森林中的峡谷旁。这是一座十分朴素的孤坟,没有墓碑,也没有十字架.但是坟墓却由许多老橡树白杨和菩提树环绕着,就像一群忠心的武士一样守护着这块神圣的地方。托尔斯泰漫长的一生跨越了俄国革命的三个历史时期,即贵族革命时期平民知识分子革命时期,无产阶级革命时期,经历了 19 世纪

5、俄国社会生活中的几件大事:克里米亚战争,1861 年废除农奴制,1904 年日俄战争和 1905 年俄国革命。在现实矛盾的推动下,在他的紧张的思想探索和不断的追求中,他终于在 70 到 80年代之间完成了思想转变.他在忏悔录里说:“1881 年这个时期,对我来说,乃是从内心上改变我的整个人生观的一段最为紧张炽热的时期”,“我弃绝了我那个阶级的生活”。他由一个具有人道主义和民主主义倾向的贵族作家转变为宗法制农民的思想代表。托尔斯泰的创作,大致可以分为三个时期:一一早期早期:(1852:(18521863),1863),是他艺术探索和成长的时期。是他艺术探索和成长的时期。1852 年, 托尔斯泰在

6、现代人杂志上发表了第一部小说童年,他和后来的少年(1854 年)青年 (1857)合成自传性的三部曲。小说通过贵族少年尼古连卡性格的形成过程,表现了作者对贵族社会的批判倾向,并提出”自我修养”的主张。50 年代的中期发表的塞伐斯托波尔故事(18551856)是作者自己的战争见闻写成的军事特写,开创了俄国文学描写战争的现实主义传统。这部作品歌颂了士兵下阶军官的英勇战斗精神,批判贵族军官醉生梦死,追逐名利的丑恶行径,真实再现了塞伐斯托波尔保卫战的壮烈场景。这部作品给作家带来极高的声誉。1856 年,作者写成带有自传性的中篇小说一个地主的早晨,写贵族青年聂赫留道夫在自己的庄园里进行农事改革,由于农民

7、不信任而遭致失败的故事。这部作品第一次明确表现了作家对地主与农民关系问题探索。1856 年底,托尔斯泰辞去军职。1857 年,他到法国、瑞士、意大利和德国游历。在瑞士小城琉森,他对“文明人”欺侮“下等人”感到非常气愤,写成了著名短篇小说琉森,痛斥了资本主义社会文明的虚伪。50 年代末、60 年代初,托尔斯泰与革命民主派在农奴制和艺术观问题上发生分歧,1859 年他与现代人杂志分离后回到家乡创办学校,把教育视为社会改良的重要途径。1863 年发表的中篇小说哥萨克是托尔斯泰早期创造的终结。这部作品写了将近十年。主人公奥列宁厌恶贵族腐化生活和都市文明,来到高加索,想同哥萨克一样过纯朴自由的生活。但是

8、,由于他不肯,也不能抛弃贵族的恶习和偏见,固而始终和普通人民格格不入,最后只好一走了之。这部作品里,作家对贵族的出路问题作了痛苦的探索,第一次提出了贵族要“平民化”问题。但另一方面,他又把宗法制的哥萨克生活理想化。二二中期创造(中期创造(1863186318801880),是托尔斯泰艺术创作的成熟时期。),是托尔斯泰艺术创作的成熟时期。这一时期的主要作品有长篇巨著战争与和平及安娜卡列尼娜。战争与和平以 1812 年俄法战争为中心,以包尔康斯基,别泰霍夫,罗斯托夫,库拉金四个家族为主线,在战争和和平的交替描写中,展现了 19 世纪初至十二月党人起义前的整个俄国的历史,塑造了各阶级,各阶层不同的典

9、型,描绘了他们的生活,反映了他们的思想情绪,提出一系列的社会,哲学和道德问题。战争与和平问世至今,一直被人称为“世界上最伟大的小说”。这是一部人民战争的英雄史诗。托尔斯泰曾经表示:“在战争与和平了,我喜欢人民的思想”。也就是说,作者力图在这部作品里,表现俄国人民在反侵略战争中的爱国主义精神及其历史作用。在国家危急的严重关头,许多来自下层的俄军普通官兵,同仇敌忾,浴血奋战,虽然战事一度失利,但精神上却始终占有压倒的优势。老百姓也主动起来保家为国。在人民群众中涌现出一大批像屠升,杰尼索夫,谢尔巴狄那样的英雄人物。俄军统帅库图佐夫也因为体现了人民的意志,才有过人的胆略和决胜的信心。托尔斯泰在这儿肯定

10、了人民的历史作用,认为人民群众保卫祖国的决定性力量。但同时又认为历史事件都是命定的,人民只是起一种执行天意的工具的作用,这当然是唯心的。作者在小说中认真探索了贵族阶级的历史命运问题。小说的主要情节就是围绕着.,别泰霍夫,罗斯托夫,库拉金四大贵族家庭的生活展开的。60 年代,托尔斯泰虽然仍站在贵族阶级的立场上,但是他对接近宫廷的上层贵族却给予深刻的揭露和批判。在民族危亡的关头,库拉金之流漠视国家命运,胃敌如虎,他们关心的是寻欢作乐,积聚私产。小说中,库拉金是官宦,儿子阿纳托尔是恶少,女儿爱伦则是荡妇。这些贵族的卑劣行经与人民为过献身的崇高精神形成了强烈的反差。托尔斯泰认为,俄国的前途在于“优秀贵

11、族与人民的合作”。他用诗意的笔触描写了京城以外的庄园罗斯托夫. 包尔康斯基,指出在这些贵族身上仍保留着淳厚的古风,他仍有爱国心,与人民的精神相通。这里,作者在一定程度上美化了宗法制贵族。安德烈,彼埃尔是探索型人物。安德烈在战场上懂得了战争的胜负取决于人民的道理,认识到生活的意义在与接近人民、同情人民、人生的一样在与爱一切人。彼埃尔向往理想的、道德的生活,并在战争中接近了人民,认识到生活的意义是对别人的爱。这两个人是 19 世纪初叶俄国先进贵族的典型。通过他们,作者力图的“顺从天命”、“爱一切人”的道德观念为贵族阶级寻找一条出路。战争与和平的艺术成就卓著。小说场面壮阔,结构清晰,人物形象鲜明,有

12、一种大海般恢宏开阔的美。因此,它当之无愧是一部“了不起的巨著”。70 年代,俄国的经济和政治生活中仍有很多农奴制的残余,但同时,也是资本主义蓬勃生长的时期。资本主义的发展引起宗法制俄国一切旧关系的急剧破败,因此也就引起托尔斯泰的极大注意。他的注意力从历史问题又转向现实问题。在安娜一书里,托尔斯泰的现实主义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他从贵族婚姻和家庭关系这个角度,描绘了 19 世纪 70 年代俄国生活的广阔画面,反映了贵族社会的深刻危机,反映了俄国从封建制向资本主义的过渡。三三晚期(晚期(1881188119101910),是指托尔斯泰世界观转变后的创作。),是指托尔斯泰世界观转变后的创作。在 70

13、年代末和 80 年代初,托尔斯泰的世界观发生了一个根本变化。他跟贵族地主阶级决裂了,从贵族地主阶级的立场,转到宗法制农民的立场上来了。这是他长期思想探索的结果。当然也有其客观的原因。列宁说“乡村俄国一切旧基础的急剧的破坏,加强了他(托尔斯泰)对周围事物的注意,加深了他对这一切的兴趣,使他的整个世界观都发生了变化”。这一时期他创作的总倾向是,一方面揭露当代社会的各种罪恶现象,一方面宣传自己的宗教思想,包含有训诲的性质。其中主要作品有:剧本黑暗的势力(1886)、教育的果实(1890)、活尸(1911);中短篇小说伊凡伊里奇之死(1886)教育的果实(1890)克莱采奏鸣曲(1887-1889)哈

14、吉穆拉特(1896-1904)舞会之后(1903)谢尔盖神父(1912);长篇小说复活(1889-1899)。长篇小说复活(1889-1899)是托尔斯泰晚年的代表作,也是他一生思想探索和艺术探索的总结。托尔斯泰的现实主义发展到了高峰,发展到“撕毁一切假面具”的地步。他否定沙皇的国家、否定沙俄的官办教会,否定私有财产。他对俄国的政治和经济制度,对地主、资产阶级的罪恶,进行了无情的揭发和批判,对广大劳动人民的苦难则寄予真切的同情。但同时又宣扬了“勿以暴力抗恶”,“道德的自我完善”和“博爱”等思想。托尔斯泰的力量和弱点,在这部小说里得到了最集中、最鲜明的体现。下面具体分析一下复活:11复活复活的渊

15、源:的渊源:托尔斯泰的朋友、法官柯尼讲给托尔斯泰一个真实的事件:有个上流社会的年轻人,在充当法庭陪审员时,认出一个被控犯盗窃罪的妓女就是他亲戚家的养女。他曾诱奸这个姑娘,使她怀了孕。收养她的女主人为此把她赶出家门。 孩子生下后送给育婴堂,姑娘从此逐渐堕落,最终当了妓女。这个年轻的陪审员来找法官柯尼,告诉他想同这个妓女结婚以赎罪。柯尼很同情,但劝他不要走这一步。年轻人很固执,不肯放弃自己的主意。没想到婚礼前不久,那妓女竞得伤寒病死了。这故事像一颗种子落入托尔斯泰肥沃的心田里,经过若干年的酝酿,开始发芽、长大,终于成为一株参天大树。这就是复活产生的渊源。为创作复活,作者特定参观了许多监狱,旁听审判

16、,接触囚犯、律师、法官、狱吏等各种人物,深入农村调查,查阅档案资料,连续多年沉浸于创作激情中,口易其稿,真像他所说的那样,把“自己的一块肉放进墨水缸里”。2复活复活的情节:的情节:复活的故事情节很简单:法庭陪审员、青年贵族聂赫留朵夫在审判中发现被控谋财害命的妓女卡秋莎玛丝罗娃是他过去曾经诱骗过、又抛弃了的女人,良心受到了谴责,决心赎罪。他到监狱去看望她,并提出要和她结婚。当法庭宣判玛丝罗娃四年苦役时,玛丝罗娃失声痛哭,大喊冤枉时,他为她四处奔走,提出上诉;当上诉被驳回时,他又决定陪她去西伯利亚,为的是生活上照顾玛丝罗娃。在去西伯利亚的途中,他想办法把玛丝罗娃从刑事犯调到政治犯当中。他的行为感动了玛丝罗娃,她宽恕了他。但为了不损害他的名誉,不准备嫁给他,决定和政治犯当中一个名叫“西蒙松”的人结合。玛丝罗娃和聂赫留朵夫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