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一书最终论证了什么?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39933612 上传时间:2018-05-21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一书最终论证了什么?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一书最终论证了什么?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一书最终论证了什么?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一书最终论证了什么?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一书最终论证了什么?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一书最终论证了什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一书最终论证了什么?(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一书最终 论证了什么?读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有感初看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一书时,我把它当成了纯粹的学术著作,认为马克思写作此书的目的仅仅在于讲清楚人类社会中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源起与流变。然而,马克思在本书结尾处所作的推论,却不得不让我疑心其创作本书之目的不全是为了学术研究同时也是为了论证无产阶级革命的合理性与必然性,以此助力在马克思理论指导下的全世界无产阶级革命运动。马克思在此书的创作中似是在下一盘大棋。为了最终证成无产阶级革命的合理性与必然性,必然要不断的上溯因果,让历史长河中析出的客观规律说明这一切。马克思首先关注到了社会组织方式与社会生产力之间的关系。他

2、意识到,推动人类社会组织形态和与之配套的家庭与婚姻制度不断变化、发展和进步的根本因素一定是经济层面的。在马克思的描述中,远古时代的人类,生产力极其低下,自卫能力非常有限,必须群聚共产以求生存。因为几乎没有劳动产品剩余,即私有制是不可能的,所以每个人在群落中的经济地位都是相同的,压迫与剥削也就无从谈起。这时,民主和平等就自然而然的产生了。在早期的氏族社会中,重大事项的决定,酋长和酋帅的选举均需在氏族内部的议事会上完成。在这个阶段,家庭最初的形式是血缘家庭。这一家庭形式中,仅仅排斥了祖先和子孙之间、双亲和子女之间互为夫妻的权利和义务(用现代的说法) ,一对配偶的子孙中每一代都互为兄弟姊妹,正因为如

3、此,也互为夫妻。然而,稍有生物学常识的人都知道,这种繁衍方式会导致后代的生命力(智力、免疫力等诸多方面)严重下降。远古人类虽然不懂得这一现象的内在机理,然而他们却能够从这些现象中总结出“近亲繁殖不利于种族繁衍”的重要结论。因此,第二种家庭形式就应运而生了,它就是普纳路亚家庭。这种家庭同样是通过群婚产生的,但是它排除了兄弟姐妹之间的婚姻关系,而是从两个不同的氏族中各选出一个男性集团和一个女性集团进行群婚,这样就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近亲繁殖的问题。需要注意的是,无论是血缘家庭还是普纳路亚家庭,都是处在母系氏族下的家庭形式。由于群婚的缘故,只可能从母方确定世系,因此母权制被毫无疑问地确立起来。然而,随

4、着氏族日趋发达,随着不许互相通婚的“兄弟”和“姊妹”级别的日益增多,群婚越来越成为不可能。这时,一种新的家庭形式对偶制家庭就出现了。在这一阶段上,一个男子和一个女子共同生活,然而,婚姻关系是很容易由任何一方解除的,而子女像以前一样仍然只属于母亲。无论是血缘家庭、普纳路亚家庭还是对偶制家庭,母权在氏族中的地位都是不容置疑的。此时,社会生产力还没有达到能够产生显著数量的剩余产品的程度。氏族中的财产所有制仍然是公有制。然而,随着人类的科技进步,社会生产力的不断提高,男子通过劳动获得的产品数量与日俱增。渐渐地,私有制出现了。在母权制的社会中,根据氏族内最初的继承习惯,男性死者的子女并不属于死者的氏族,

5、而是属于他们的母亲的氏族;最初他们是同母亲的其他血缘亲属共同继承母亲的,后来,可能就首先由他们来继承了;不过,他们不能继承自己的父亲,因为他们不属于父亲的氏族,而父亲的财产应该留在父亲自己的氏族内。然而,随着家庭中男子经济地位的不断上升,以及其个人财富的显著积累,子女继承父亲越来越成为一种必然的选择。要解决这个问题,就必须明确子女和父亲之间当然的血缘关系,于是,专偶制产生了。专偶制家庭和对偶制不同的地方,就在于婚姻关系要牢固得多,这种关系现在已不能由双方任意解除了。这时通例只有丈夫可以解除婚姻关系,赶走他的妻子。专偶制家庭的出现有赖于家庭私有制的产生,其根源在于社会生产力的大发展。由子女继承财

6、产的父权制,促进了财产积累于家庭中,并且使家庭变成一种与氏族对立的力量,这便摧毁了整个氏族权利的基础,从而促进了氏族的解体。财产的差别以及继承方式的改变,使人在社会中开始分化,世袭的贵族逐渐产生。由于人的劳动力已经进步到可以产生大量除却维持自己生存之外的产品,奴隶制便也有了存在的价值。起初,奴隶还只是氏族或部落战争中的俘虏,到了后来,氏族内部也逐渐出现了因破产沦落为奴的人。阶级的分化越来越严重,氏族时代纯粹的民主和自由一去不复返了,取而代之的是以财产为量化标准的分等级的议事原则。出于维护私有制和奴隶制的需要,一种凌驾于社会中所有人之上的公共权力开始出现,国家也随之诞生了。在这之后,社会中便一直

7、存在着统治人的与被统治的两个阶级。在马克思铸成此文的时代,资产阶级已经成为新的统治阶级而无产阶级则是被统治的阶级,压迫与剥削渗透到社会的各个角落。然而,压迫与剥削并不是自人类社会开始时就有,它们是在人类劳动力一步步被解放的过程中逐渐产生的。压迫者们(在马克思的时代即资本家)并没有与生俱来的剥削其他人的权利。但是,他们肯定不会轻易放弃这来之不易的集中他人劳动剩余价值于己手的机会。因此,无产阶级就有权利团结起来,通过无产阶级革命的方式,改变原有的带有剥削性质的生产关系,消灭阶级的分化,完成对自己和他人的解放。正如马克思严谨地推论:国家并不是从来就有的。曾经有过不需要国家、而且根本不知国家和国家权力

8、为何物的社会。在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而必然使社会分裂为阶级时,国家就由于这种分裂而成为必要了。现在我们正在以迅速的步伐走向这样的生产发展阶段,在这个阶段之上,这些阶级的存在不仅不再必要,而且成了生产的真正障碍。阶级不可避免地要消失,正如它们从前不可避免地产生一样。随着阶级的消失,国家也不可避免地要消失。在生产者自由平等的联合体的基础上按新方式来组织生产的社会,将把全部国家机器放到它应该去的地方,即放到古物陈列馆去,同纺车和青铜斧陈列在一起。马克思通过整本书完整的,严密的论证,最终得出阶级社会终将灭亡,无产阶级革命是合理且必然的这一结论。他的研究成果在理论上为无产阶级革命提供了有力的支撑,他的预见也被越来越多的事实证明为正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