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镇涛语文教育观三

上传人:ldj****22 文档编号:39931718 上传时间:2018-05-21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4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洪镇涛语文教育观三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洪镇涛语文教育观三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洪镇涛语文教育观三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洪镇涛语文教育观三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洪镇涛语文教育观三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洪镇涛语文教育观三》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洪镇涛语文教育观三(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洪镇涛:我的语文教育观(之三)洪镇涛:我的语文教育观(之三)诵读和品读诵读和品读语文教育之术语文教育之术语感教学可以采用多种方法,其中,“读”是第一教学法。可以说,抓住了语言,就抓住了语文教学的根本;抓住了读,就抓住了语文教学的要领。我国自古以来,把学生进学校学习称之为“读书”,可见对读的重视。在古代的私塾教育中,确实是以读为主的,校园里书声琅琅。大教育家朱熹强调。“读书须是将本文熟读,字字咀嚼令有味。”叶圣陶先生回忆说,“我小时候读私塾,先读三字经千字文,然后是四书诗经易经,都要熟读,都要在老师跟前背诵,背得出了,老师才教下去,每天还温书,就是把先前背熟了的书轮替温理一部分,背给老师听。”自

2、 1903 年语文独立设科以来,在科学主义思潮的影响下,语文教学从以“读”为主逐渐变为以“讲”为主了。应该承认,以讲为主也是针对私塾那种过于强调学生的自我感悟,过于忽视理性指导,使得学生难免陷入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的混沌朦胧状态的弊端而来的,是对私塾的以读为主的反动。在某种意义上,也可以说是一种进步。但以讲为主,完全违背了学习语言的规律。学生语言能力的形成,主要靠语言实践,而不是靠“听讲”。正如叶圣陶先生所说,“认为一讲一听之间事情就完成了,像交付一种东西那么便当,我给你了,你收到了,东西就在你手里了。”这实在是个大大的误解。上世纪五十年代初,“红领巾教学法”问世之后,它所倡导的“谈话法”盛行起

3、来,语文教学又从以“讲”为主变为以“问”为主了。所谓“谈话法”,就是把教师要讲的内容,通过师生谈话(即问答)的方式端出来。以“问”为主的谈话法,也是针对以讲为主的弊端而来的,是对以“讲”为主的反动,在某种意义上也可以说是一种进步,因为学生从只有听老师讲的份儿变成还有回答问题甚至提问的权利,学生从绝对的被动变成相对有一点主动性、积极性了。课堂信息传递方式由单向传递变为双向交流了,课堂气氛也显得活跃了。于是人们产生一种误解,以为只要是“问”,就是“启发”,就是好方法,于是发展到一切皆问、满堂问的境况。新时期以来,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谈话法”又被当作发挥学生主体性的重要方法。但是,以“问”为主,同

4、样违背了学习语言的规律。忽视和削弱了“读”,学生对语言材料(文本)没有充分的感受、领悟和积累,主要精力用于答问,语感就得不到培养,语文能力就难以形成了。我们今天提倡以读为主,是对以“讲”为主和以“问”为主的否定,也是对以“读”为主的历史回归,但这并非是一种简单的回归,而是在继承历史传统的基础上,克服原有的弊端,把以读为主提升到更为科学的高度。读包括读和朗读,各有长短,可而用之。运用得好,可以相辅相承,相得益彩。清代学者唐彪说,“读而不看,不能默坐沉思,以求其精深,岂能得文巧妙乎?看而不读,文不能熟,其弊又与读而不看者等也。”从提取信息,把握文本意义的角度来看,默读的效率高于朗读;从吸收语言、生

5、成语感的角度来看,朗读的效果优于默读。把握思路,可以默读为主;品味语言应以朗读为主。我们更为强调的是在默读和朗读基础上的诵读和品读。一、诵读诵读,就是不仅要清晰响亮地把文章念出来,把诉诸视觉的静止的文字符号还原为诉诸听觉的动态的有声语言,而且要美读,读出文章中固有的语气和语调,再现固有的形象,表达固有的思想感情,“激昂处还他个激昂,委婉处还他个委婉”(叶圣陶语)。这就要求师生人情入境,进入角色。正如清代学者刘大櫆所说,“读古人文字时,便设以此身代古人说话,一吞一吐,皆由彼而不由我。烂熟后,我之神气即古人神气”。也就是说,诵读最后一次讲演,我就是闻一多;诵读“友邦惊诧”论,我就是鲁迅。要让学生在

6、诵读中生成语感。具体作法是:1)指导学生在诵读中感悟思想(读出思想)例沁园春长沙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感悟毛泽东同志对祖国命运的关切和对革命前途的思虑。读时要用雄浑的语调,稍慢的语速,在“苍茫大地”和“谁”字上用重音。例“友邦惊诧”论可是友邦人士一惊诧,我们的国府就怕了,“长此以往,国将不国”了。“惊诧”和“怕”字重读,突出对比“一惊诧”“就怕了”,揭示友邦与国府的主奴关系。2)指导学生在诵读中体验情感(读出情感)例纪念刘和珍君惨象,已使我目不忍视了;流言,尤使我耳不忍闻。我还有什么话可说呢?我懂得衰亡民族之所以默无声息的缘由了。沉默啊,沉默啊,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用稍慢的

7、语速,用深沉的语调读出深沉的悲愤。两个“沉默啊”,要读出区别。前一个读得低沉而厚重,表达对沉默现实的不满和无奈;后一个读出呐喊的语气,表达对沉默现实的愤慨。“爆发”要高声重读,表达打破沉默奋起反抗的决心。“灭亡”要低声重读,以示警告。例“友邦惊诧”论好个“友邦人士”!日本帝国主义的兵队强占了辽吉,炮轰机关,他们不惊诧;阻断铁路,追炸客车,捕禁官吏,抢毙人民,他们不惊诧;中国国民党治下的连年内战,空前水灾,卖儿救穷,砍头示众,秘密杀戳,电刑逼供,他们也不惊诧。在学生的请愿中有一点纷扰,他们就惊诧了!好个国民党政府的“友邦人士”,是些什么东西!用激愤的语调,痛斥的语气来读。三个“不惊诧”,一个“惊

8、诧了”,要读出鲜明的对比,“友邦人士”读出讽刺的语气,“什么东西”读出鄙视的语气。3)指导学生在诵读中把握形象(读出形象)例荷花淀你走,我不拦你。家里怎么办?你走,我不拦你,家里怎么办?通过对比诵读,把握水生嫂的形象。例最后一次讲演今天,这里有没有特务?你站出来!是好汉的站出来!你出来讲!凭什么要杀死李先生?(厉声,热烈的鼓掌)杀死了人,又不敢承认,还要诬蔑人,说什么“桃色事件”,说什么共产党杀共产党,无耻啊!无耻啊!(热烈地鼓掌)这是某集团的无耻,恰是李先生的光荣!李先生在昆明被暗杀,是索先生留给昆明的光荣!也是昆明人的光荣!(鼓掌)这段话,是同敌人面对面的斗争。头几句质问的话,要用“厉声”

9、,“桃色事件共产党杀共产党”要用讽刺的语调。两个“无耻啊”要读出区别。头一个咬牙切齿,后一个愤怒控诉。三个“光荣”要用高昂的声调和赞颂的语气。通过诵读,呈现出闻一多大义懔然、视死如归的英雄形象。4)指导学生在诵读中感受语言的韵味(读出韵味)例滕王阁序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 读出抑扬顿挫,感受语言的音韵美二、品读品读,就是把读书和品味语言结合起来,把语感实践与语感分析结合起来的一种读法。一般的作法是边读边品,边品边读,在读中品,在品中读,融为一体。在品读时,常常采用的是比较揣摩法。所谓比较揣摩法,就是针对文本中的语言品味点,把它作一点变动,作为参照物与原文比较,通过读和

10、品,揣摩语言运用的妙处,感悟语言的魅力。其具体技法是:1)加一加就是在原文上增加标点、字词、句子或段落,拿来与原文比较,通过语感分析并结合诵读,体会语言运用的妙处。例背影“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我赶紧拭干了泪。”如果在“我赶紧拭干泪”前面加一句“因为怕父亲看见我在流泪引起伤心”(我赶紧拭干了泪)好吗?原文已包含了“因为怕父亲看见我在流泪而引起伤心”的意思,不加这一句,语言还简洁些;加进去,反而显得哕嗦了。例论雷锋塔的倒掉作者在叙述了法海逃在螃蟹壳里避锅,终于成为“蟹和尚”的故事之后,另起一行,写了“活该,”二字。如果在“活该”前加上一句话,即“法海落到这样的下场,他是自作自

11、受,活该。”好吗?“活该”二字,集中表达了人民对胜利的欢呼,对卫道者可耻下场的嘲讽。作者把它独立成段,给人以嘻笑怒骂、痛快淋漓之感。加进一些解释性的话语,反而削弱了表现力,影响了原有的情昧。2)减一减就是在原文上删减标点、字词、句子或段落,拿来与原文比较,通过语感分析并结合诵读,体会语言运用的妙处。例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其中似乎确凿只有一些野草,但那时却是我的乐园”删去“似乎”和“那时”,意思没有变,方案还简洁些,可以删去吗?不能删去。“似乎”表明时间久远,记忆有些模糊;“那时”指作者的儿童时代。删去它们,意思就表达得不清楚了。例老山界陆定一“这是一家瑶民,男人大概是因为听到过队伍,照着习惯,

12、到什么地方躲起来了。删去“照着习惯”,影响表达吗?“照着习惯”,一来说明瑶民长期受反动军阀压迫,见兵就逃,已成“习惯”;二来说明,那男人并不了解红军是什么队伍,他是“照着”习惯躲起来的。不能删去。3)换一换就是在原文上置换标点、字词、句子及段落,拿来与原文比较,通过语感分析并结合诵读,体会语言运用的妙处。例背影“唉,我现在想想,那时真是太聪明了。”这里的“聪明”,实际上是“糊涂”的意思,那就换成“糊涂”不是更好吗?用“糊涂”意思过于直露;用“聪明”是反语,自嘲、自责、自悔的意思更浓。例春“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把“你不让我,我不让你”换成“互不相让”不是更为简

13、洁吗?“你不让我,我不让你”把“争”字具体化了,形象化了,表现出竞争的神态,十分传神。而“互不相让”只能表达“争”的含义,虽然简洁了,但却不如原句表达效果好。例论雷峰塔的倒掉“活该。”把句号(。)换成叹号(!)不是更好吗?用叹号,诅咒的语气,表达的是痛恨的感情;用句号,嘲笑的语气。表达的是幸灾乐祸、轻蔑的感情,有时冷嘲比热骂更有力。例捕蛇者说“有蒋氏者专其利三世矣”把“专其利”换成“受其害”或“专其事”,不是更为确切吗?“专其利”是比较交租税者而言的,揭示了“苛税毒于蛇”的主题。4)调一调就是在原文上调整词序、句序、段序,拿来与原文比较,通过语感分析并结合诵读,体会语言运用的妙处。例改造我们的

14、学习(毛泽东)“如果我们回想一下,我党在幼年时期,我们对于马克思列宁主义的认识和对于中国革命的认识是何等肤浅,何等贫乏,则现在我们对于这些的认识是深刻得多,丰富得多了。”把“深刻得多”和“丰富得多”两个词语互换位置,可以吗?不可以。因为“深刻”与上文“肤浅”相对应,是从程度上说的;“丰富”与上文“贫乏”相对应,是从范围上说的。词序变了就不对应了,不协调了。例有的人(臧克家)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把分号前后两句调换次序可以吗?这首诗是歌颂鲁迅的。诗人采用对比手法,拿在人民头上作威作福的人的表现、心理和对人民的态度以及他们的下场作反衬,表现鲁迅的伟大。因此,把语意落在“有的人

15、死了,他还活着”上面,对比着的两句话,放在前面的是陪句,放在后面的是主句。调换次序后,语意就落在“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上面,就不符合这首诗的主旨。再说,全诗都是先说反面的,后说正面的;如果开头调换了句序,全诗就不对应,不统一了。例春朱自清“春天像落地的娃娃,从头到脚都是新的,它生长着。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春天像健壮的青年,有铁一般的胳膊和腰脚,领着我们向前去。”以上三段,可以调整次序吗?这三段,用了三个比喻,从“娃娃”到“小姑娘”到“健壮的青年”,形象地表现了春天的发展过程。次序不能调整。5)联一联就是在原文上,把相关的词语、句子或段落联系起来,通过语感分析并结合诵读,体

16、会语言运用的妙处。例春“春天像健壮的青年,有铁一般的胳膊和腰脚,领着我们向前去。”末尾的“去”字与文章前面哪个字相呼应?起什么作用?与原文开头的“东风来了”中的“来”字相呼应。开头是春天在盼望中到来,末尾是进入春天的行列向前去,一来一去,一呼一应,形成一个完美的整体。例济南的冬天老舍“山坡上卧着些小村庄,小村庄的房顶上卧着点雪。”这里用了两个“卧”字,和文章什么地方相呼应?用得好不好?前面有“最妙的是下点小雪呀。山坡上,有的地方雪厚点,有的地方草色还露着”,说明雪没有全覆盖,所以才觉得像人一样“卧”着。两个“卧”着,表现了济南的冬天悠闲自在的情态。例荷花淀“女人的手指震动了一下,想是叫苇眉子划破了手,她把一个手指放在嘴里吮了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