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宏观调控不能走回头路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39931574 上传时间:2018-05-21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5-宏观调控不能走回头路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5-宏观调控不能走回头路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5-宏观调控不能走回头路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5-宏观调控不能走回头路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5-宏观调控不能走回头路》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5-宏观调控不能走回头路(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宏观调控不能走回头路 贺军 2011-6-302011 年伊始,中国在宏观经济政策比较清晰,主要做好几件事:首要任务是抗通胀; 其次是推进结构调整,在“十二五”开局之年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第三就是搞好房地 产调控。不过,时间刚到 5 月,情况就变得复杂化。微观经济层面的负面迹象在增加,国 内抱怨宏观紧缩政策过度的声音开始增多,对中国经济过度放缓甚至出现“硬着陆”的担 心迅速增加,形成了放松宏观调控的舆论环境。从去年 10 月加息开始,新一轮的紧缩调控 刚刚进行了半年,难道又要调转方向?中国当前经济形势到底如何?未来的政策将向何处 去?在复杂情况下准确把握形势和政策脉搏,对于决策十分重要。宏观

2、经济形势进入微妙阶段 从宏观数据来看,2011 年迄今的中国经济还算稳健。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中国主要 经济数据,一季度 GDP 同比增长 9.7%,环比增长 2.1%。3 月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 (CPI)同比上涨 5.4%,环比下降 0.2%。4 月份 CPI 同比上涨 5.3%,涨幅比 3 月份回落 0.1 个百分点,但略高于市场平均预期的 5.2%。从投资来看,在信贷紧缩的情况下,投资依旧表现强劲。1-4 月份,城镇固定资产投 资同比增长 25.4%,比 1-3 月份加快 0.4 个百分点,高于市场平均预期的 24.7%。投资主要 源于化工、钢铁等重工业行业的增长。从进出口来看,在第一

3、季度出现了罕见的外贸逆差 之后,4 月净出口又大幅超预期,当月贸易顺差 114.3 亿美元,远高于 28.9 亿美元的平均 预期。在消费方面,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 17.1%,比 3 月份回落 0.3 个百分点, 虽然增速在放缓,但也在意料之中。整体而言,今年前 4 个月的中国经济大体呈现出“高增长、高通胀”的态势。虽然通 胀处于较高水平,但经济增长速度也表现得比较强劲。然而,在宏观经济数据表现稳定的同时,在微观经济层面却出现了越来越多的负面迹 象,表现得与宏观数据不匹配。比如,很多中小企业的经营情况和就业情况不佳,融资环 境在紧缩货币政策之下的明显恶化,民间利率大幅上升,部分地区的民间

4、借贷年利率高达 100%。东部沿海地区的工业增速出现了明显放缓,在某些大城市(如北京市) ,部分产业甚 至出现了负增长。随着对地方融资平台的整顿、持续的房地产调控等措施,地方政府过去 熟练运用的“土地财政”模式遭遇阻力,过去扩张时期的高借贷、高负债,现在普遍遇到 了还贷压力。据我们调查,在北京市的某些区,累计银行信贷余额高达百亿元之多,现在 仅每天要偿还的利息,就相当于每天一辆豪华轿车!在市场层面,不仅是中小企业感到难 受,大型国企也都开始嗷嗷叫,认为紧缩过了头,生意不好做。在此背景下,为数不少的官方学者和市场机构研究人士,都开始唱空今年下半年的中 国经济。有部分官方机构经济学家认为,国内通胀

5、将于上半年见顶,而当前中国紧缩货币 政策属于“超调” 。他们预期,紧缩货币政策有可能会在下半年松动。光大集团董事长唐双 宁日前也表示,调整存款准备金率要考虑部分中小银行的承受能力等问题。言下之议,是 要停止收紧货币政策,甚至是放松货币政策。最激进的一种说法,莫过于中国今年底可能不得不减息。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学会秘书长王建 5 月 11 日对路透社表示,反通胀的措施会削弱经济增长的动力,从 PMI 等经济先 行指标看已初露端倪,预计今年四季度可能迎来政策的微调。他说:“上调存准主要是回 收庞大外汇占款而产生的流动性,预计仍有上调的空间,但加息会比较慎重,看起来是加 不上去了,下半年甚至可能会减息

6、。 ”有市场人士也表达了类似的观点。5 月 12 日,高盛资产管理公司董事长吉姆奥尼尔 表示, “我猜测中国的 GDP 增幅将降至 8%左右。如果我说对了,那意味着在今年下半年某 个时候,中国的通胀将不再是问题,将回落至 4%左右。而中国央行将能够停止收紧货币政 策,从此我们大家的日子都好过了。 ”如何平衡抑通胀与保增长? 整体而言,宏观数据与微观现象的差异,以及对于宏观调控看法的激烈分歧,显示出 国内宏观经济形势在复杂化,变得更加微妙。在我们看来,对于宏观政策的分歧和争议, 源于对今年政策目标的选择不同,或者权重不同。在“放松派”-呼吁放松中国紧缩调控的一派看来,中国经济增长有失速的危险,

7、因此保增长是第一位的。但在另一派“紧缩派”-主张维持紧缩政策力度的人看来,抗 通胀仍是今年的首要目标,当前紧缩货币的政策方向不应该变。尤其是不能走过去的老路, 宏观调控还未见效就开始政策转舵,这将导致调控前功尽弃。对于今年的通胀问题,我们的看法远不如有些经济学家那样乐观。在他们看来,今年 的通胀形势是“前高后低” ,随着通胀压力降低,紧缩政策也就应该随之而放松。在安邦研 究团队看来,中国经济当前遭遇到的通胀压力非同小可,绝非某些经济学家所言的“到顶” 了。对于中国当前通胀的成因,国内政商学界的看法分歧颇大。学界常见的观点是,中国 通胀的原因只有一个,就是货币超发。中国央行过去投放了太多的货币,

8、有时候是主动投 放,如金融危机后刺激信贷扩张;有时候则是被动投放,如外贸顺差和热钱流入迫使央行 被动购汇。周其仁、许小年等学者都持这种看法。另一种看法认为,中国当前通胀的主因 是输入型通胀,近年国际市场大宗商品价格高企,尤其是中国大量进口的原油、铁矿石等 上游产品价格上涨,抬升了国内物价。还有观点认为,中国的通胀原因主要是在部分对 CPI 影响大的产品供应方面出了问题,如恶劣天气造成粮食短缺等。中国今年面临的通胀形势非常复杂,除了全球流动性过多、大宗商品价格上涨等国际 因素,国内的货币因素、基础产品涨价、无效投资太多等内生问题,都在合力推高国内通 胀水平。简言之,中国的通胀是复杂系统下的一种结

9、果,靠开一两剂单一的药方,根本不 可能解决问题。因此,解决中国的通胀问题必须从多处着手。担心中国经济在紧缩之下硬着陆,这是持“放松派”人士的重要看法。但这种情况出 现的概率有多大呢?在我们看来,中国经济的放缓虽然在二三季度可能会比现在明显,但 正如我们在前面的分析,从一季度和 4 月份的经济数据来看,中国的投资、出口依旧强劲, 消费基本稳定,至少在今年之内,国内出现经济硬着陆的可能性很小。即使经济增长出现 动力问题,也至少要到明年才有可能体现。在这一背景下,谈紧缩政策“超调” ,谈货币政 策应该放松,实际上显示了一种在政策上的“无奈感” 。在抗通胀和保增长之间,我们倾向于认为,在经济增长暂时不

10、会出大问题的情况下, 政策重点应该放在抗通胀问题上。虽然国内经济出现了一些增速放缓的苗头,但抗通胀仍 是今年政策的主基调,不要出现所谓货币政策大转向的情况。对于未来的经济走势,国内出现了三个“拐点”之争:一是通胀是否处在拐点?二是 国内楼市是否处在拐点?三是经济增长是否处在拐点?对于通胀是否处在“拐点”的问题,安邦研究团队认为,目前推动国内通胀上升的通 道已经全部打开,抑制通胀的措施并不容易见效,而抑制通胀的政策本身,也会因为体制 的原因而出现抵消政策效果的状况,所以今年中国的真实通胀水平非但不会到顶,而且有 可能继续上扬,达到 10%的高位。在这种背景下,宏观政策的全面紧缩不可避免。现在为

11、通胀而紧缩,实际上是前两年强刺激经济后必须付出的总成本。对于国内楼市是否处在拐点的问题,一些地方政府现在开始宣传当地的楼价已经下跌, 还有观点认为,国内楼价将出现暴跌,使房地产市场出现重大萎缩。但也有意见认为,国 内楼价下跌可能有统计数据不准的原因,还有数据操纵的可能。各地希望以这些数据变化 及形势变化,显示已达到温家宝总理所说的房价合理回归的程度,以此来说服中央放松对 房地产的调控政策。然而,在我们看来,中国房地产市场长期来看面临着一个历史性的转 折,但目前楼价则不存在暴跌的可能,因此反而要小心政策一松,立马导致楼价反弹。至于对经济增长拐点的担心,主要是基于对通胀和楼价的判断,再加上微观经济

12、中的 困局,有预测认为中国经济将再现拐点。正如前面的分析,在我们看来,中国经济增长在 今年内是有保证的,暂时不会出现拐点。在今年时间接近 6 月,需要对半年来的经济和政策进行评估之际,据称,中央领导层 已经派出多组智囊专家分赴各地和不同领域展开调研,要求在 5 月底前报告。这些调研的 结果,有可能影响决策层对下一步宏观政策的判断。虽然现在中央还在了解情况,但国内各方针对宏观调控政策的走向,已经展开了激烈 的博弈。以我们的观察,来自市场研究机构的观点,更多考虑的是投资的机会,因此它们 更倾向于游说宏观政策放松。作为独立的战略型智库机构,安邦的研究团队则倾向于继续保持对通胀问题的高度警 惕。虽然我

13、们也担心过度紧缩(如连续、大幅加息)影响市场对中国经济的信心,但从 “将会发生什么”的角度来看,我们还是认为,中国很可能出现全面紧缩。回顾 2003 年至 2008 年,中国经济基本上是在“两条线”发展:一是不可抑制的高增 长,这里有中国加入 WTO 之后带来的“红利” ,二是以紧缩为特征的宏观调控。然而,中国 每一轮宏观调控都不彻底,尤其是房地产调控,在“控与松”的循环中不断被推高,最后 演变成了一个巨大的泡沫。到 2008 年,全球金融危机中断了中国的宏观调控,危机之下, 中国转而采取全面强刺激的方法来保障经济增长,结果,空前的流动性释放造成了空前的 资产泡沫,大大推迟了中国某些市场“洗牌

14、”的时间。在新的宏观调控刚刚起动不久、效 果还不明显之际,中国对于政策的变动一定要谨慎。只要经济能维持一定程度的增长,宏观政策的重心就应该集中在抗通胀,并推动产业结构的调整。总之,宏观调控不能走回头 路! 在如何应对高通胀压力的问题上,作为一个面向实际应用的智库机构,安邦与国内部 分顶级智库机构一样,实际上已经有了相应的解决对策。在安邦团队看来,中国通胀高企 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在人民币汇率及投资政策约束下,大量的资金都集中在中国市场上, 这自然会带来通胀的加剧。因此,未来缓解通胀的一个基本思路是,利用中国的金融资本 的力量,来为中国的对外投资撑腰。可以通过某种机制的安排,以金融资本为依托,加大 中国企业的对外投资行为,这样就把中国过剩的生产制造能力分散到了全球市场,也把中 国国内制造的多种产品,销售到全球市场。这种策略,在北美市场、欧洲市场、非洲市场、 南美市场、中东地区市场都有很强的可行性。 社会科学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