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C现实主义——托马斯·曼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39928337 上传时间:2018-05-21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C现实主义——托马斯·曼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20C现实主义——托马斯·曼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20C现实主义——托马斯·曼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20C现实主义——托马斯·曼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C现实主义——托马斯·曼》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C现实主义——托马斯·曼(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第九章第九章 第四节第四节 托马斯托马斯曼曼 (1875-1955) 一,生平与创作一,生平与创作出生于德国北部城市卢卑克。父亲是富商,母亲出生于巴西,是葡萄牙人后裔。曼继 承了父母两方的性格,即父亲那种北部德国人严肃冷静的素质和母亲南欧人敏感、热烈、 爱幻想的天性。这两种矛盾的倾向影响到曼的性格,也体现在他日后的创作中。 他的一生大致可分为两个时期,从出生到 20 世纪 30 年代是前期,30 年代以后是后期。1891 年,曼的父亲去世,家道中落。1893 年他中学毕业后到慕尼黑一家保险公司当 见习生,但他并不满足于这份工作。次年参加一份讽刺杂志的编辑工作。1894 年他发表中 篇小说堕落

2、 ,得到好评,从此他决定专攻文学。第二年,他辞去了保险公司的职务,到 大学旁听历史、文学史、经济等课程,同时为哥哥亨里希曼主编的杂志二十世纪德意 志艺术及福利之页审稿和写书评。 1898 年,他出版第一部中篇小说集矮个先生弗里德曼 ,开始了职业创作生涯。 1901 年,长篇巨著布登勃洛克一家问世,为他带来巨大声誉,确立了他在文坛的地位。1903 年,出版中篇小说特里斯坦 、 托尼奥克勒格尔 ,后有在威尼斯之死 (1912) 。被称为“艺术家小说” ,因为它们都描写自恃清高的艺术家和庸俗的市民社会之 间的矛盾。而作者自己对这一矛盾的态度也是矛盾的。他一方面认为艺术家脱离现实生活 只能是死路一条,

3、但他又强烈地表示,艺术家若与庸俗社会同流合污,也就无艺术可言了, 而艺术恰恰是他最钟爱的。实际上,艺术与生活之间的这种冲突,从一开始就是曼创作中 的重要主题,而不仅仅是艺术家小说才有的。比如在布中这一主题也占据重要位置。 这些小说中的作家主人公都是孤独、彷徨、苦闷的,带有某种病态心理,代表了 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资产阶级艺术家的形象。 1924 年,出版长篇魔山 。又一次引起关注。这是作家继布之后的又一部大作。 这是一部德国传统的“教育小说” 。故事发生在瑞士阿尔卑斯山达沃斯村一所肺结核疗养院。 大学毕业生汉斯卡斯托普因患肺结核病在这家疗养院住了七年,这里的病人心态各异, 有相信理性的乐

4、观的人道主义者,狂热鼓吹禁欲主义的耶稣会教士,也有享乐主义者和热 衷精神分析的医生。他们都试图用自己的思想影响汉斯。最后,汉领悟到“人为了善和 爱就不应该让死亡统治自己” ,他离开疗养,摆脱了等候死亡的思想,企图有所作为,却被 送上了一战的战场。小说的背景是 1904 年到 1914 年,它既是一部教育小说,也是一部现 实主义的“时代小说” 。 魔山发表于 1924 年,这时候作家已经确立了反战的和平主义思想。但在一战爆 发时,他曾一度对战争持肯定的态度,为此和兄长发生公开辩论并反目。随着德国的失败, 曼逐渐发生转变,后来明确表示他的反战的民主主义思想,同时和哥哥取得了和解。 30 年代是作家

5、思想变化最大的时期,也是他的创作从前期到后期的过渡时期。当时, 纳粹在国内大肆宣传,作家预感到法西斯主义的威胁,呼吁人民警惕,以免德国再次陷入 战争的深渊。1929 年他发表了著名的反法西斯中篇小说马里奥和魔术师 。魔术师齐波 拉当众用催眠术使一个老实的咖啡店招待马入眠,还命令他做出各种荒唐的举动。马- 醒后,发现自己被齐耍弄了,举枪打死了齐。显然,作家是把愚弄和欺骗公众的纳粹比作 了齐,他们的宣传就像催眠术一样。只要催眠术一旦失效,公众是会惩罚他们的。 纳粹上台后,曼被迫流亡瑞士,从此他成为国际反法西斯主义的名流。1935 年,为表 彰他的反纳粹立场,哈佛大学授予他名誉博士学位,德国纳粹政府

6、随即为此剥夺了他的德 国国籍。但当时仍与德国对抗的捷克立刻给予他捷克国籍。作为报复,德国波恩大学又取2消了他的名誉博士学位。曼写了一封致波恩大学文学院长的公开信,强烈谴责纳粹政权肆 意践踏德国文化,并揭露了纳粹政府准备全面发动战争的阴谋。 在瑞士期间,他完成了长篇巨著约瑟和他的兄弟们四部曲:雅各的故事 1933、 约瑟的青年时代1934、 约瑟在埃及1936、 赡养者约瑟1943。他采用旧约圣 经中关于约瑟的故事,倡导基督教的赎罪精神,也表现了作家虽然受到祖国的迫害,但他 并不记恨德国的兄弟们,而是想最终拯救他们。 1938 年他到普林斯顿大学任教,迁居美国。1939 年发表长篇小说洛蒂在魏玛

7、 。写 1816 年歌德与青年时代的女友在魏玛的重逢。几乎无情节,着重描写重逢时各种人物尤其 是歌德的心理活动。最精彩的是第 17 章和最后一章。17 章用当时很新颖的意识流手法大 段写歌德的内心独白,再现了大诗人复杂而矛盾的性格。最后一章采用现实与梦境交错的 手法,表现洛在欢觉中和歌德的对话。表明曼在坚持现实主义传统的同时,也借鉴和擅 长现代派的艺术表现手法。 1944 年他加入美国籍。 大战结束后,1947 年他出版后期最重要的长篇小说浮士德博士 。这也是一部“艺 术家小说” ,写艺术家的悲剧。作曲家莱弗金因不满于音乐界墨守成规的习气,立志创新, 与魔鬼订约,以放弃人类爱为条件,换取魔鬼提

8、供的创作灵感,在 25 年后把自己的灵魂交 给魔鬼。他果然大获成功。但他的爱心并未泯灭,每当他表现出爱的感情时,他所爱的人 便受到魔鬼的惩罚。为此他感到后悔,并向朋友坦白了自己的隐秘。他也认识到,艺术不 仅仅是追求形式的新颖,而应该以爱和真正的人类感情为本。但他的悔悟为时已晚,他的 灵魂已为魔鬼所有,他变成了痴呆。在小说中,艺术家的悲剧和德国民族的悲剧两条线索 交织在一起。作家不仅批判了资本主义社会和资产阶级艺术家,而且描绘了 20 世纪德国人 民的前进和失误,同时还清算了资产阶级文化和哲学思想对自己的影响,象征性地反映了 帝国主义时期德意志民族的命运和灾难。所以这部作品被作家称为“痛苦之书”

9、 ,作家说它 不仅是“音乐小说” ,首先是“一部文化和时代之书” 。作家曾说,主人公的思想、气质、 经历及变成痴呆等都取自尼采的生平和经历。 50 年代初,美国在政治上右倾,麦卡锡主义盛行,对政治迫害极其敏感的曼于 1952 年愤然离开美国到了瑞士。他更积极地参加维护欧洲与世界和平的活动。他对 1949 年德国 被分成两个国家深感痛心,一直热切希望德意志民族得到统一。为纪念歌德和席勒,他两 次在东西德发表演讲,明确表示他反对分裂、维护德国统一的立场,引起强烈反响。1955 年 8 月 12 日,在苏黎世逝世。 曼在思想上继承了 19 世纪的人道主义传统,同时又深受叔本华和尼采哲学思想以及 弗洛

10、伊德精神分析学的影响,因此他既保持了现实主义的批判精神,又吸取了 20 世纪初现 代主义思潮的影响,形成了独特的世界观。既是积极的,又是悲观的。积极的一面是他对 旧的社会持严厉的批判态度,悲观的一面是他对新世界的出现始终持保留态度,这也 是 20 世纪西方大多数知识分子共有的态度,而曼是其典型代表。 在艺术上,曼的小说尤其是长篇小说的基础调是现实主义的,但在手法上又融合了众 多现代派的因素,如意识流、超现实主义、梦幻和反讽等。因此,他是个现代作家,而不 是现代派作家。他的小说结构都是精心设计的,情节和人物经过细致安排,这是 19 世纪现 实主义小说的遗风,但他的小说在局部和细节的处理上比 19

11、 世纪的现实作品要丰富得多。 此外,他讲究遣词造句,被公认为德国 20 世纪的语言大师。二二布登勃洛克一家布登勃洛克一家 (1901 年)年) 是作家的代表作。从副标题“一个家族的没落”就可知道是一部编年体式的长篇记述 体作品。是作家获得 1929 年诺贝尔文学奖的主要成就。这部小说通过一个旧式资产阶级家3庭在精神道德和经济上的没落,生动描绘了德国从自由资本主义走向垄断资本主义的历史 进程,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中人与人之间赤裸裸的金钱关系,揭示了弱肉强食的资本主义 法则。这部作品具有深刻的思想内容和卓越的艺术技巧,是 20 世纪德国现实主义文学的重 要作品。 故事发生在 19 世纪 30 年代至

12、 70 年代的德国商业城市卢卑克。这家人的老一代 祖父老约翰布-,年轻时趁拿破仑战争之机经营粮食发了大财,创建了布-公司。他的 儿子小约翰获得尼德兰政府赠与的参议头衔。家里买了大宅子,高朋满座,家道兴旺。为 了生意,小约翰逼迫女儿安冬妮嫁给汉堡富商格伦利希,后者实际上是个投机家。安-在 丈夫身败名裂后回到娘家。由于商业上竞争激烈,生意清淡,再加上在女儿婚事上失算, 处境十分艰难。第三代,小约翰的儿子托马斯接管家业,开始时他表现出极大的魄力。他 在竞选时击败了代表新兴势力的大商人哈根斯特罗姆,还和富豪的女儿盖尔达结了婚。但 这一切都未能挽回这一家族走向衰落。公司的生意日渐萧条。托马斯无奈之下,竟

13、抛弃了 家传的“商业道德” ,干起投机买卖,结果损失了大笔财产。第四代小汉诺诞生了。遗憾的 是,汉诺生性懦弱、耽于幻想,只爱好音乐。在与劲敌哈根施特罗姆等新兴商人的竞争中, 托马斯连连败阵。最后连那所大宅子也落入了哈-手中。托马斯死后,汉诺早夭,他母亲 盖尔达带着仅有的财产回了娘家。这个显赫一时的大家族就此土崩瓦解。 作家曾说自己的书是“尽头的书” , 布也不例外。这部小说通过一个资产阶级家 庭四代人的经历反映了德国传统社会在 19 世纪中叶开始走向没落的过程,从而预示着德国 社会乃至欧洲社会将发生激烈和巨大的变化。从主观上说,作家对这个家族的没落是抱着 非常复杂的心情。急认为它是必然的,又感

14、到惋惜和悲哀。 小说描绘的是 19 世纪 30 年代到 70 年代,正是资本主义在德国迅速发展的时期。布 公司发家较早,经济实力雄厚,社会地位显赫。但随着德国社会逐渐发展到垄断阶段, 他们的传统经营方式不再能适应新的形势,只能走向灭亡。而新兴的垄断资本家哈-不受 所谓传统商业道德的束缚,使用掠夺和吞并的手段,终于击败了布家族。布家族的衰 败和哈家族的兴起,真实反映了德国 19 世纪下半叶帝国主义垄断经济开始取代旧式资本 主义商业经济的历史发展过程。 小说中布四代人老约-、小约-、托和汉诺,代表了德国自由资产阶级从兴盛 到衰亡的整个历史。他们各自具有不同的思想和个性特点,反映出他们所处的不同时代

15、的 特征。 老约在拿破仑时代就坐着马车跑遍了整个德国,为普鲁士军队供应粮食。他的思想 带有明显的普鲁士精神的色彩,在社会交往方面,他比自己那个参议员儿子更看重民族、 等级等界限。 小约比父亲更加精明。他用严厉的手段维护家庭的利益。在女儿的婚事上他也强调 家族利益,认为个人不应该为了“个人的狭隘的幸福”而损害整个家族的利益。他性格坚 定果敢。处理任何问题都很有勇气。 托从小就被认为是做商人的料,才 16 岁就开始商业生涯。他是欧洲 19 世纪后期老 派实业家的典型。他经商“诚实” ,遵循父辈的商业道德,而且以家族的荣誉和兴旺为生活 宗旨。他具有进取精神,也有圆滑的手腕,使公司的声誉得到进一步提高

16、。他大胆地娶了 一个富有的“外乡人”做妻子。在仕途上他也热心钻营,因此成为市长的得力助手,甚至 在竞选议员时击败了老对头哈-。但是,毕竟时代不同了,托按照老传统经营公司已经 不再有效。他不得已违背家族的商业道德,做起投机买卖,结果惨遭失败。他经商失败, 家庭生活(弟弟克里斯蒂安是个放荡挥霍的败家子,儿子懦弱多病,妹妹婚姻不幸)也让 他失望。终于对一切都灰心了。 汉是布-家族的最末一代。他从小体弱多病,胆小怕事,多愁善感。托本希望他能4成为一个真正的“布登勃洛克” ,一个坚强的有强烈进取心的人,但一切都成为泡影。他沉 缅于音乐,陶醉于艺术,对经商毫无兴趣。这样一个人,当然无法应付那个残酷竞争的社 会。这个末代子孙的爱好音乐和夭折,代表着这个家族在气质上的变化和走向衰亡的必然 结局。 艺术上,小说的成就很高。全书结构严谨,疏密得当,详略有致。小说不是着眼于重 大历史事件,也没有直接描写商界的激烈斗争,而是通过婚丧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