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山西省水土保持现状与对策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39927165 上传时间:2018-05-21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1世纪山西省水土保持现状与对策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1世纪山西省水土保持现状与对策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21世纪山西省水土保持现状与对策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21世纪山西省水土保持现状与对策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21世纪山西省水土保持现状与对策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1世纪山西省水土保持现状与对策》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1世纪山西省水土保持现状与对策(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121 世纪山西省水土保持世纪山西省水土保持 生态环境建设战略研讨会生态环境建设战略研讨会”专家建议专家建议 2000 年 3 月 20 日至 21 日,山西省水土保持学会在太原召开了“21 世纪山西省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战略研讨会”。原水利部水保司司长郭廷辅、段巧甫、中科院地理研究所研究员申元村、北京林业大学水保学院院长孙保平、原省科协主席刘锡田、原水利厅副厅长姜凯、李建国、孙建轩高级工程师等 10 余名省内外著名水保专家应邀出席会议。会议期间,专家、学者们系统回顾了我国、山西省 50 年来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走过的历程,认真总结了不同阶段水保工作的特点和经验,探讨了 21 世纪山西省水土

2、保持生态环境建设的基本方略和方法。专家、学者们畅所欲言、集思广益,为我省水保建设提出许多很好的建议。这些建议蕴涵着兴衰成败的哲理,揭示了治山治水的真谛,体现了专家、学者对我省水保事业的关心和期望,是我们做好今后工作的重要指导思想。现将主要建议归纳整理如下,供各位领导决策时参考。 一、新世一、新世纪纪水土保持工作面水土保持工作面临临新的形新的形势势 突出体现在两方面。一是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得到全社会前所未有的重视。近年来,党和国家领导人多次对水土保持工作作出重要批示,指出搞好水土保持、加强生态环境建设是中华民族生存与发展的长远大计,是江河治理的根本,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基本着眼点。这进一步巩

3、固了水土保持在改善生态环境,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中的基础地位。目前, 全国生态环境建设规划已经实施,水土保持的投资力度迅速加大,水土流失治理步伐明显加快,水土保持工作进入一个崭新的历史时期。二是实施西部大开发,加快中西部发展战略为水土保持工作带来新的契机。从今年开始,中西部开发将进入实施阶段,作为中西部发展的一项主要建设内容和切入点的生态环境建设工作,必将在近期内得到新的、更大的发展,这无疑是水土保持工作的一次极好机遇。 二、水土保持是山西省生二、水土保持是山西省生态环态环境建境建设设的主体的主体 山西省是全国水土流失最严重的省份之一。省国土总面积的69%是水土流失面积。严重的水土流失是导

4、致了山西省生态环境恶化和群众贫困的主要根源。治愈创伤,改善生态环境,对症下药的手段显然是水土保持。据省统计局公布的数字,1999 年全省耕地面积 6353.65 万亩,人均只有 2.04 亩,比建国之初减少了58.1%。目前山西省人均耕地减少的趋势仍在继续发展。因此,建设和保护现有耕地始终是山西省开展生态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目前全省 25 度以上的陡坡耕地只有 226.1 万亩,占总耕地面积的 2.49%,即使全部退下来,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也不会太大。这说明,山西省退耕还林(草)的潜力不是很大。专家认为,山西省生态环境建设的重点应该在 3 度至 25 度坡耕地(占耕地总面积的 65%以上)和大量

5、的“四荒”地上,通过改造现有坡耕地,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和质量,并尽可能治理开发“四荒”地,增加植被,提高土地资源利用率,减少水土流失。 与会专家普遍认为,山西省除现有林区边缘和部分土石山区可以适当发展林业产业外,广大的黄土丘陵沟壑区和黄土残塬沟壑区气候严重干旱、地形切割非常破碎,水资源遭到极大破坏,不可能建立起高产、高效的林业产业,属于非宜林地区,植被建设的主要目标是控制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取得生态效益。生态环境建设的基本思路应该是:坚持全面规划,综合防治的方针,以支流为骨干,以县为单位,以小流域为单元,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相结合,工程、生物和农业耕作措施相结合,水利与水保相结合,走保护生态

6、环境和集约经营的可持续发展之路。植被建设要以灌木为主,乔、灌、草结合。这就是说,山西省生态环境建设的主体应该是水土保持。 三、三、综综合治理是改善生合治理是改善生态环态环境的唯一途径境的唯一途径 纵观 50 年来山西省水土保持的发展历史,最根本、最成功的经验是坚持综合治理,最大、最深刻的教训是走极端。60 年代提出以基本农田建设为主,70 年代又提出以林草建设为主,从一个“一刀切”转向另一个“一刀切”,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专家认为,在一个省或一个更大范围内,自然社经情况的差异性很大,土地资源现状很复杂,经纬度、海拔高程的不同,必然带来治理措施的多样性和起步方式的多样化,各项治理措施在时空上可以

7、穿插进行,在作用上可以相辅相成,不管起步时侧重哪项治理措施,最后都要走到综合治理道路上来。实践证明,凡是综合治理的小流域、大流域或县乡区域,都能有效控制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达到山河秀美。凡是长期采取单一措施进行治理的地方,土地得不到合理利用,产业结构得不到有效调整,效益也不会达到最佳,最终还得补上综合治理这一课。 就山西山丘地区来说,水土保持与国土整治、生态农业、可持续发展、县域经济等,其内涵有很大的相似性,水土保持与农业、林业、牧业、水利等行业有一定的交叉性和互补性,应该把水土保持当作相关领域、相关行业的基础加以考虑。水土保持有别于其他行业的主要特点和优点就在于坚持综合治

8、理。 四、四、 “四荒四荒”资资源的开源的开发发管理工作仍管理工作仍归归口水利水保部口水利水保部门为门为好好 关于“四荒”资源的归口管理问题。国务院办公厅 1996 年 23号文件明确规定, “这项工作由水利部归口管理”。1999 年 5 月,为解决有些地方存在的分歧,进一步做好治理开发农村“四荒”资源工作,国务院办公厅又下发了 102 号文件,提出农村“四荒”开发的归口管理工作由各省(区、市)人民政府根据实际情况确定。 多年来,山西省户包、股份合作治理开发小流域和拍卖“四荒”地使用权工作,一直由水利水保部门归口管理,代政府确权发证,工作卓有成效。80 年代以来,山西省人民政府先后颁发过 6

9、个关于户包、股份制治理开发小流域和拍卖农村“四荒”地使用权的法规性文件,召开过 7 次全省小流域治理工作会议,有力地推动了这项工作的健康发展,加快了水土流失治理速度,促进了农村生态环境建设和经济发展。1997 年 11 月水利部在吕梁地区召开了“全国拍卖四荒地使用权,加快治理水土流失现场经验交流会”,推广了山西的经验。近年来,山西省落实了权属的“四荒”地已初步治理了 50%左右,未落实权属的“四荒”地,大部分是远山瘦沟陡坡。 专家认为,不论是户包、股份制治理的小流域,还是拍卖的“四荒”地,都要进行综合治理,与水土保持的业务职能范围基本一致。国务院归口管理单位仍是水利部,省里也应继续由水利部门归

10、口管理,这样既便于统筹协调有关部门的工作,也保证了政策的稳定性和工作的连续性。况且,省里有省水土保持委员会,由主管农业的副省长任主任,涉农单位的领导都是委员会的组成人员,协调很方便。如果现在“四荒”地的造林由林业部门确权发证,果树和种草由农业部门确权发证,基本农田由水利部门确权发证,这样数证并存,都由县人民政府盖章发放,势必造成操作上的混乱,不便推动这项工作的发展。 五、建五、建议议山西省政府呈送山西省政府呈送专门报专门报告,告,请请国国务务院把山西省黄院把山西省黄河多沙粗沙区列入西部开河多沙粗沙区列入西部开发发的范畴的范畴 黄河是举世闻名的地上悬河,严重的洪水威胁一直成为中华民族的心腹之患。

11、治理黄河的根本措施是水土保持,关键在于治理黄河中游地区,特别是侵蚀模数大于 5000 吨/平方公里的黄河中游多沙粗沙区。黄河多沙粗沙区涉及晋、陕、蒙 3 省(区),总面积 19 万平方公里。山西省是全国水土流失面积最广、强度最大的地区之一。全省水土流失面积 10.8 万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69%,多年平均输入黄河泥沙 3.67 亿吨,占入黄泥沙总量的近1/4。其中黄河流域多沙粗沙区 3.13 万平方公里,占黄河多沙粗沙区总面积的 16%,集中分布在黄河沿线,涉及吕梁、忻州、临汾、朔州、太原、运城 6 个地(市)、36 个县,这些县大部分为革命老区和国定、省定贫困县,农业生产条件极为落后,生态环

12、境十分恶劣,社会经济非常落后,群众生活十分贫困。 去年以来,党中央、国务院作出了西部大开发,加快中西部地区发展的伟大战略决策,并提出西部大开发以基础设施建设、改善生态环境和建立新型产业结构为核心,无疑是非常及时和正确的。这一战略的实施,必将对加快黄河治理开发和这一地区的经济发展起到极大地促进作用。目前内蒙古自治区、陕西省均已列入西部大开发的范围,投入多达数十亿元,而黄河对岸的山西省未能列入,这必然给黄河治理的整体性、彻底性和山西省的社会经济发展带来极大的影响。为此,建议以省政府名义呈送专门报告,请国务院把黄河中游多沙粗沙区 19 万平方公里的范围作为一个整体,将山西省 36 县 3.13 万平

13、方公里面积同蒙、陕一起,列入西部大开发范围,统筹考虑,统一安排部署,集中资金投入,采取综合防治措施,以使黄河水患早日得到根本解决,也使山西省这一地区的经济发展能跟上全国发展的步伐。 六、恢复成立山西省水土保持局六、恢复成立山西省水土保持局 1955 年 4 月,省人民委员会批准成立省水土保持工作局(正厅级),编制 76 人。1956 年省水土保持局编制达到 243 人,下设勘测队、训练班。之后,省级水保机构频繁变更,时而合并,时而单设,人员数量也几起几落。1980 年省编委又批准成立省水利厅水土保持局(二级局),下设办公室、生物处、工程处、规划队,编制 48 人。80 年代以来,随着国家对生态

14、环境建设的日益重视,水土保持的内涵、外延渐次拓宽,水保机构得到逐步加强。目前省级水保机构有水利厅水保处、省水保勘测规划设计队、省水保外资项目办、省水保研究所、省水保监测中心等五个处级单位。省水保委员会办公室、省汾河水库上游水保综合治理领导组办公室、省沙棘基地建设协调领导组办公室三个非常设机构设在水利厅,全省省级水保机构总编制达 170 人。 专家认为,山西省作为全国的水土保持大省,鉴于目前水土保持任务繁重和现在的水保机构不便于统一管理协调的实际情况,应参照周边省份,特别是陕西省水保机构的设置(陕西省水土保持局为正厅级行政局,编制 84 人),恢复成立山西省水土保持局,副厅级事业单位,编制 80 人,经费实行财政全额拨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报告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