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5正视专业学习 把握成才之路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39926950 上传时间:2018-05-21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10.15正视专业学习  把握成才之路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10.15正视专业学习  把握成才之路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10.15正视专业学习  把握成才之路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10.15正视专业学习  把握成才之路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0.15正视专业学习 把握成才之路》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0.15正视专业学习 把握成才之路(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1 -正视专业学习正视专业学习 把握成才之路把握成才之路前段时间我们在同志们中间进行了一次“上了军校干什么?”的思想调查,感到大家都渴望在学校学习成才,并对尽快成才有着强烈的愿望。但是,这几天我和队长专门进行了分析研究,感到有部分同志对于学习成才还有几种错误倾向:第一,船到码头车到站歇口气。大家都是经过高考选拔或经部队统一考试,以高分考入我们学校的,十年的寒窗苦读,终于“鲤鱼跳龙门”,走进了梦寐以求的军校,即将成为一名军官,也实现了自己入伍之初的理想。于是,有一部分同志开始盲目乐观了,错误地认为进了军校就等于进了“保险箱”,不用再想这想那了,船到码头车到站可以歇口气了。第二,当一天和尚撞一

2、天钟混日子。大家入校已经一年了,对院校的生活,对学习训练、教育管理已经适应了,也算是个“老同志”了, “六十分万岁,多一分浪费”、 “只求过得去,不求过得硬”、 “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等消极思想,在部分同志中很有“市场”。怕难、求稳、随大流,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混日子的思想开始滋生甚至蔓延。第三,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没恒心。有的同志是队干部谈谈话好几天,教员盯紧点好一段时间,劲头来了努努劲,劲头走了没精神,缺少持之以恒、锲而不舍的毅力,就象小猫钓鱼似地坐不住,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没恒心。第四,老虎吃天无处下爪没办法。还有一部分同志在学习上光有拼劲和冲劲,也能吃苦,但学习不得要领,结果往往事倍功半,收效

3、甚微。一年下来,付出和回报不成正比,心灰意冷,没了斗志,自己感叹:老虎吃天无处下爪没办法。客观地说,出现这些问题是正常的,但是,如果我们不及时引导和纠正,解决这些问题,就可能让大家放任自留,等四年的院校生活结束的时候,也就虚度了光阴,浪费了青春,甚至影响了以后的发展成才。为了帮助大家正确认识当前的学习形势,抓紧在校时间,走好成才之路,今天想和大家交流这么几层意思,我讲三句话:第一句:我的青春我做主 前段时间中央一套热播了青春励志电视连续剧我的青春谁做主 ,留给我们很多思考。我们作为“80 后”的军校学员,到底应当确立怎样的成才目标?我们离成才还有多远?青春时光应当怎样度过?这些问题,时常会萦绕

4、在我们的脑海,答案究竟是什么呢?一是要胸怀远大的目标。古人云“志当存高远”、 “凡立大志者必成大事”。目标是成才的动力之源。周恩来少年时就确立了“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目标,他放弃了富足的生活而投身革命,成为世人敬仰的好总理;鲁迅为了唤起国民的觉醒,毅然弃医从文,写下了一篇篇传世佳作,成为一代文豪;李四光、钱学森,为建设祖国,毅然舍弃国外的优厚生活,历经磨难回国投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成为举世闻名的科学家。他们在远大目标的激励下,既为中华民族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也为自己的人生谱写了光辉的篇章。可我们有的学员目光短浅、安于平庸,在工作中取得一点点成绩就沾沾自喜、止步不前;还有的学员今天想这个,

5、- 2 -明天想那个,缺少明确的方向和目标,就像远航的巨轮不视罗盘,沙漠中的探险者不知方向。作为我们军校学员,就是要把自己的成才目标自觉地融入社会、融入军营、融入现实、融入本职,才能真正学有所获、干有所成。成才的目标一旦确立,就让我们扎扎实实、勤勤恳恳,从今天做起,从现在做起吧!二是要正视自身的差距。兵家有云:“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要想实现自己的成才目标,首先就必须充分了解自我,正视自身“短板”。我感到在我们的成才路上有这样三只“拦路虎”。我们的文化知识欠缺,基础知识不“厚”、专业知识不“精”、高科技知识涉猎不“广”;我们的能力水平较低,有的同志坐下来写不出、站起来说不好,文字表达能力和口

6、语交际能力都比较弱;我们的素质结构有缺陷,有的同志安于照搬照抄,缺乏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甚至有的同志还没有从被管理者的角色中转变过来,还停留在一个兵的角色上;有的同志学习训练有畏难情绪、不能正确对待困难和挫折、遇事慌乱急躁,这样的心理素质怎么能带兵,怎么能胜任基层指挥员的角色?大家都知道“木桶原理”,就是木桶的最大储水量是由最短的木板决定的,要增加木桶的储水量,就必须增加短板的长度。所以说,看到自身的差距,就是进步;弥补这些差距,就是能力。我们要通过院校的系统学习,教员的悉心讲授、队干部和同学们的鼓励帮助,不断提高自身的能力素质。三是要彰显青春的活力。青年人正处于成才的关键阶段,青春无价,只争

7、朝夕。我看过我们每个同志的档案,我们在之前高中或部队时都是非常优秀的,也有很多同志获得过很多荣誉,这就是实实在在的你、我、他;这就是咱们自己书写的青春履历!这正是那种蓬勃向上、奋发图强的朝气;是那种困难打不到、挫折压不垮的勇气;是那种敢于亮剑、敢争第一的豪气。有人对古今中外 1243 名科学家作过统计分析,发现做出第一项成果时,有 889 人不到 40 岁。同志们中间最小 20 岁,最大不过 25 岁,竟然有人担心自己毕业以后年龄偏大、职务偏慢而信心不足,有甚者未老先衰、暮气沉沉,你们离 40 岁还早着呢!年轻是我们的优势、年轻是我们的资本,我们每一个在校学员,都应该珍惜青春的每一寸光阴,把得

8、天独厚的青春优势转化为能力优势,把宝贵的光阴资本转化为成长和发展的资本。第二句:学习铺就成才路 我们敬爱的周总理曾经说过:“青年是人生的黄金时期。要学习、学习、再学习”。我们正处在人生成长的关键期和黄金期,学习是我们成就事业的基础,是立身做人的“本钱”,是经受各种考验的“底气”,是我们实现成才进步的必由之路。那么在军校我们如何搞好学习呢?一是为什么学。古人讲,无一事而不学、无一时而不学、无一处而不学,成功之路也。当今世界是一个竞争的世界,而各国经济、科技、军事等综合国力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对于我们军校学员来说,最根本的就是要奋发图强,搞好学习,立志成才,报效国家。目不识丁而又懒于学习

9、的人,在成才的道路上永远都不可能走在前列;知识浅薄而又素- 3 -质低下的人永远不可能取得骄人的战绩。有一位和你们有一样经历的人,我想把他的成长告诉大家,他叫魏强,当兵 7 年,在超龄的情况下被破格提干,他深刻认识到,知识就是力量,在科技一日千里的时代,不学习就会落后,落后就意味着挨打,入校后他十分珍惜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从开学的第一天就一头扎进知识的海洋,他是队里第一个进学校图书馆的学员,也是第一个在学院报刊发表文章的学员。每天除了操练,他大部分时间都在教室、图书馆、电脑房,如饥似渴,一年就啃下了美台作战研究 、 战争论等 20 多部军事书籍, 诗经、 论语 、 增广贤文等 10 部国学经典

10、著作,三年寒窗苦读和刻苦磨砺,他的军政素质全面提高,2005 年以优秀学员毕业,2006 年被破格提拔为指导员,2008 年被全军表彰为“十大学习成才标兵”。因此我们要像魏强一样,为实现个人成才而学,为胜任本职岗位而学,为打赢未来战争而学。二是学什么。我们在校学习期间要学习的课程有 60 多门,归纳起来主要内容有政治理论、军事专业、科学文化、身心素质等等。在政治理论方面,我们要系统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基本原理和精神实质;在军事专业方面,我们要掌握军事理论,熟练专业技能,精通本级指挥;在科学文化方面,不仅要学习数理化、专业课程等基础知识,更要全面了解掌握现代高科技

11、知识,充实知识储备,使自己博专相兼;在身心健康方面,要认真学习心理学知识,保持心理健康,了解心理战知识,掌握基层部队官兵心理疏导的基本方法。要立足岗位,苦练本领,做到用什么就学什么,缺什么就补什么,学什么就精什么,争取成长为一名知识型、创新性、复合型军事指挥人才。大家都知道,政治理论枯燥乏味,学不出什么名堂来,可是,咱们队 03 级毕业学长王腾飞,把学习创新理论作为自己的事业,真学、真信、真用,努力钻研党的创新理论,荣获“大学学习成才标兵”、 “学院学习成才先进个人”、当选共青团全国十六大代表。三是怎么学。有人预言,未来的文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怎样学习的人。学习虽然没有固定的方法,

12、我结合实践归纳三点建议供大家借鉴。首先,要善于量化。就是要有长计划、短目标,善于把学习时间和内容进行分解;其次,要善于消化。无论学什么知识,切忌大而化之、囫囵吞枣,把“思、问、研、用”结合起来,最大限度的吸收学习内容;第三,要善于转化。就是要把自己所学的知识转化成干好本职工作的智慧和本领,应用到实际工作中,提升才干和能力。同志们,不妨在学习中试一试,或许会有四两拨千斤、拨云能见日的感觉。第三句:路靠自己走出来 同志们,成才之路有苦有甜,有曲折也有平坦。害怕困难、畏惧艰辛之人,只能无功而返,碌碌无为,只有志向远大,意志坚定,沉着冷静,朝着既定的方向奋力跋涉勇于攀登的人,才能在超越自我中品尝到成功

13、的喜悦,在拼搏进取中体味到人生的价值。一是要热爱本职。热爱是干好本职的金钥匙。因为热爱,我们寝食不安、忘我工作;因- 4 -为热爱,我们激情澎湃、勇往直前;因为热爱,我们无论在什么地方、哪个岗位都会对自己的工作充满热情,全身心地投入到所追求的目标中去,创造一个又一个辉煌业绩。被人们誉为“昆仑女神”的姜云燕,17 岁时就抱定走向昆仑的信念,在海拔 4000 多米的高原地带一呆就是 16 年,当记者问:“在恶劣的环境下一呆就是 16 年你不觉得苦吗?16 年中你最快乐的事情是什么?”她回答说:“环境是艰苦的,但只要你热爱这里,精神上的快乐和感动是其他地方所无法比拟的,直插天际、傲立苍穹的冰峰雪岭谁

14、说不是一种壮美;长河落日、大漠孤烟的风景谁说不是一种豪迈,走向昆仑,海拔便是一种境界。我喜欢雪山蓝天,喜欢那种神圣的感觉,只要喜欢,就不觉得苦。最快乐的事情就是官兵的生命被我们从死神的手里夺回来。以热情的态度投身工作就会对它产生浓厚的兴趣,付出辛劳;相反,如果对本职工作不热爱,就会对工作没有感情,觉得是一种负担,感到部队工作乏味枯燥,以这样的态度是绝对干不好工作的,你的事业是绝对不会成功的。二是要坚持到底。成才需要日积月累,长期坚持。蜻蜓点水,浅尝辄止终究不会有所收获的;畏惧困难,贪图安逸也是与成才没有缘分的。在军营,学习训练艰巨、执勤保障繁重,集体活动较多,属于个人支配的时间比较少,工作流动

15、性比较大,在这种情况下,要想实现成才的夙愿非得有勤奋刻苦、锲而不舍的精神不可。电视连续剧士兵突击中主人公许三多与我们年龄相仿,人生经历也和我们多大数战友相近,他的工作、学习、训练和日常的生活,就体现着坚持:咬牙做 333 个腹部绕杠,是坚持;独守营房半年,让仅有一个兵的连队成为全团的内务卫生标兵,是坚持;独自修成了一条几代老兵想修也没修成的路,还是坚持。尽管连队只剩下他一个兵,他照样一丝不苟地在饭前吼出响彻云霄的歌声,照样一个人出早操。是这种坚持,许三多吼出了“不抛弃、不放弃”的铮铮誓言,从一个孬兵成为一名好兵,兑现了做有意义的事情的人生追求。我们有的学员文化基础差,平时还不认真学习,考试临时

16、抱佛脚,但这些都不可怕,只要你按照每天的学习计划,扎扎实实肯下功夫,像许三多那样持之以恒、坚持到底就一定能够踢开成才路上的一个个绊脚石。三是要超越自我。我们留着这个问题,先来一起做个游戏。大家都看过开心词典吧,今天,我也来找找王小丫的感觉。来,请你们三名同志站起来。下面,大屏幕上将会显示三位青年的简历,请你们来猜猜他们 40 年后他们会干什么?准备好了吗?来,请听题:A 女,24 岁入党、大学毕业,当年参加工作,在兰州某炼油厂任技术员。B 男,19 岁参军,21 岁任某连副班长,初中毕业。C 男,26 岁大学毕业,入伍,任西北某基地二部三处助理员。刚才 3 名同志分别做出了自己的猜测,我们大家一起来看看,从这三份简历来看,这三位青年和我们有很多相似之处,都 20 来岁,文化水平也相当,尤其这位 B 同志,初中毕业,没上过大学,当了班长还是个副的。但 40 年后他们究竟会干什么呢?现在我们来揭晓答案:A 女:原国务院副总理吴仪;B 男:中央军委副主席郭伯雄;C 男:中国无人靶机之父中国- 5 -工程院院士赵煦,前面列出的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