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市加工贸易的现状和发展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39926470 上传时间:2018-05-21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5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温州市加工贸易的现状和发展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温州市加工贸易的现状和发展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温州市加工贸易的现状和发展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温州市加工贸易的现状和发展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温州市加工贸易的现状和发展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温州市加工贸易的现状和发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温州市加工贸易的现状和发展(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毕业论文(设计)毕业论文(设计)题 目 温州市加工贸易的发展和存在的问题 姓 名 戴均宇 学 号 3080116073 专业班级 国际贸易 082 指导教师 潘冬青 分 院 经济与贸易分院 完成日期 2011 年 10 月 28 日 宁波理工学院宁波理工学院目 录一、引言.二、中国和温州市加工贸易发展现状.三、温州市加工贸易存在的问题.四、温州市加工贸易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五、温州市加工贸易的对策以及发展转型升级的方向.六、结论.参考文献一、一、引引 言言加工贸易是一国通过各种不同的方式,进口原料、材料或零件,利用本国的生产能力和技术,加工成成品后再出口,从而获得以外汇体现的附加价值。加工贸

2、易是以加工为特征的再出口业务,其方式多种多样。加工贸易是以加工为特征的再出口业务,按照所承接的业务特点不同,常见的加工贸易方式包括:进料加工、来料加工、装配业务和协作生产。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加工贸易得到很大发展。加工贸易方式从来料加工到进料加工再到外商投资为主的发展变化过程中,其加工贸易产品结构和区域结构也在发生着变化。但在加工贸易迅速发展的进程中也出现了许多问题。 二二、中国和温州市加工贸易发展现状中国和温州市加工贸易发展现状1978 年 8 月,广东省签订了第一份毛纺织品来料加工协议,在珠海创办了我国第一家加工贸易企业珠海海鲜宪州毛纺厂,从此加工贸易在我国开始发展起来了。到 2008 年的

3、 30 年间,加工贸易取得了很大发展,其中:加工贸易出口总额从 1981 年的 11.31 亿美元扩展到 2007 年的 6177 亿美元,增长 546倍,从占我国出口总额的 5跃升到 50以上;加工贸易进口总额从 1981 年的15.04 亿美元扩展到 2007 年的 3684 亿美元,增长 245 倍,从占我国进口总额的 6.8跃升到 38.5以上;2008 年 1-10 月,加工贸易出口累计 5709.1 亿美元,占同期出口总额 47.5%,加工贸易进口累计 3283.4 亿美元,占同期进口总额的 33.3%。加工贸易已经成为我国外贸出口的一种主要方式,它对扩大出口、促进就业和带动地区经

4、济增长等方面的作用也是有目共睹的。经过 20 多年的发展,加工贸易的方式和内容都有了许多新的变化。 温州市地处长三角,是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也是中国市场经济起步最早、发展迅速的城市之一。目前,浙江省温州加工贸易结构仍以纺织服装轻工等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从 2003 年到 2008 年的 6 年时间里,温州市外贸进出口总额从 44.75 亿美元增长到 2008 年的 139.92 亿美元。从数据上看这成绩是值得可惜的,同时我们要发现加工贸易额的增幅不大,从 2003 年的 2.38 亿美元发展到 2008 年的 6.69 亿美元,仅增加两倍不到,远远不及其他类型贸易额的增长速度。从 2003 年

5、开始,温州市的加工贸易额呈现波浪式的增长,近几年的加工贸易额占出口额的比重一直在 4%7%。三、温州市加工贸易存在的问题(一)温州加工贸易产业基本处于国际产业增值链条低端环节目前,温州企业主要是作为跨国公司国际产业链中为其在下游产业开展加工或组装业务。其制造业加工增值环节也主要停留在主要原材料和技术设备的加工生产阶段,零部件和原材料仍是大量依赖进口,尤其是真正体现技术水平和要素含量的设备和中间投入品更是严重依赖进口。料件本地采购率低 ,国内产业链条短。(二)温州加工贸易中高耗能、高污染产业比重大。尤其在改革开放之初,由于过于注重短期经济效应和扩大就业率,加上我国环保法规的不健全,加工技术落后,

6、在温州加工贸易的引进和发展过程中,对自然环境造成了严重的负面影响。(三)在温州市加工贸易中外资企业占据主导地位。目前,温州加工贸易的经营主体是外商投资企业,外商投资企业在加工贸易企业中占 80%,而本土的国有企业、民营企业所占比重很低。(四)温州市加工贸易的地理分布较为分散,集群化程度不高。其中,龙湾区、瓯海区、永嘉县、平阳县、苍南县、瑞安市、乐清市相对集中。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由于温州的地理位置,从行政地区划分图上,可以明显地发现以上几个地区都与东海相连,交通便利,进出口渠道畅通。但各区域间的产业关联度较低,互补性较弱,无法形成有较强整体优势的产业集群。(五)2007 年爆发的金融危机看

7、似已经平息,实则余波未了,复苏之路崎岖不平。温州的实业支柱首当其冲,而生产附加值低的加工贸易企业也自然不能幸免。而且,近两年,欧美发达国家联手对中国企业实施反倾销等措施,贸易保护主义的抬头让温州加工贸易雪上加霜。四、温州市加工贸易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一)产品定位不合理,低水平重复建设较多。目前,温州加工贸易的产业定位不合理,大多数企业定位在附加值较低、技术含量较低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在整个加工贸易价值链中,温州企业往往从事的是零部件的初级加工、装配,在价值链环节中比重较小,如温州加工贸易的代表性产业纺织业和打火机业,附加值只有 3.1%和 2.1%。(二)经营定位不合理,对外依存度高目前包括温州

8、企业在内的国内企业,参与全球化的能力仍然很薄弱。加工贸易的配套集中在外企,人员流动也主要发生在外企之间。这样一来,未来温州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主动权主要掌握在外企手里。(三)品牌意识薄弱,自主核心品牌缺失品牌的重要性在商业贸易中不言而喻。目前温州市的很多加工企业品牌意识非常浅薄。比如温州市的服装加工,都是贴牌生产, “为他人作嫁衣裳” ,只能赚取微不足道的加工费。(四)产业链不完整目前温州企业的加工贸易集中在下游产业,对温州市中上游产业的带动作用小。五、温州市加工贸易的对策以及发展转型 升级的方向当前,经济全球化和新科技革命带来国际产业分工的新格局,这无疑为温州加工贸易未来的转型升级带来新的机遇

9、。我们应该看清温州加工贸易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抓住当前的机遇,解决问题,促进加工贸易的转型升级。(一)加工贸易企业要提高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优化产品结构和产业结构如何促进加工企业形成自主开发、生产和制造能力,改变主要从事低技术含量的产业这一状况,是温州市加工贸易转型升级要优先解决的课题。一是不断走自己开发、自主创新能力。二是提高加工贸易深加工程度,延长增值链条、扩大产业聚集和辐射效应。三是优化加工贸易产业结构,充分利用加工贸易发展先进技术和新型制造业。(二)创建自主品牌,增强品牌意识就目前温州市的加工贸易现状来看,企业必须创建自主品牌,提高出口产品的技术含量和附加值,这对提升温州市制造业核心竞争力

10、极有意义。(三)实施市场多元化战略,积极开拓新兴市场金融危机重创欧美市场,欧美市场的客户需求持续减弱,境外订单逐渐减少。巩固和发展传统市场进出口的同时,为打破对个别国家外贸依存度过高的现状,积极开拓新市场,特别是非洲大陆、南美大陆、中东、东盟等新兴市场。(四)加快企业国际化的意识企业领导要树立国际化经营的意识,加强与国外企业的合作。(五)政府的宏观调控政府部门要意识到自己的责任,通过宏观调控来直接或间接扶助温州中小企业,比如加大银行放贷力度,提供有用的信息和建议,出台一些行之有效的鼓励性政策等。六、总结商场如战场,硝烟四起,变幻莫测。要在全球化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必须知己知彼,以自己的实际为出

11、发点,不断求新求变。兵来将挡,水来土掩。为应对近些年以来涌现的大量问题,温州市政府和商会。行业协会应该鼓励企业优化产品结构和产业结构,金融机构给予中小企业资金融通上的便利。温州市加工贸易企业积极提高企业的创新能力,增强品牌意识,使经营管理规范化,化危机为转机,尽力定位于价值链的高端,真正融入经济全球化当中。参考文献参考文献【1】 于倩,我国加工贸易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及成因分析J,商业时代,2008, (12)【2】 杨丽娜,加工贸易对中国发展新型工业化的作用研究D,广西大学,2006【3】 卢康生,马俊,卢之瑾,中国加工贸易现状及对策探析N,兰州工业高等专业学校学报,2006, (01)【4】 张唯实,加工贸易促进我国经济增产的理论基础及意义D,甘肃科技,2007,(04)【5】 谭露,浙江省温州市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研究J,现代经济信息,2009(9)【6】 张燕生,我国加工贸易未来转型升级的方向J,宏观经济研究,2004(2)【7】 陈茜,贾建华,温州加工贸易的现状和发展对策J,中国市场,2010(1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