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黄河是怎样变化的doc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39926421 上传时间:2018-05-21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2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10.黄河是怎样变化的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10.黄河是怎样变化的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0.黄河是怎样变化的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0.黄河是怎样变化的doc(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0*10*黄河是怎样变化的黄河是怎样变化的学习目标学习目标认识 8 个生字。朗读课文,把握课文主要内容,了解黄河发生变化的过程和原因,从中受到启示,增强环保意识。搜集有关黄河的资料,激发保护母亲河的社会责任感。一、回顾吟诗,感受黄河的文化底蕴。激荡对黄河母亲河的情感。“黄河落天走东海,万里泻入胸怀间。 ”唐代诗人李白的这两句诗,表达了我国人民对于黄河的深厚感情,的确,黄河从“世界屋脊”上的巴颜喀拉山到太平洋西岸的渤海湾,河水奔腾,一泻千里。很多文人墨客曾用豪迈的诗句写下对黄河的赞叹自由吟诵有关黄河的诗句: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王之涣凉州词 )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王之涣

2、登鹳雀楼 )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李白将进酒 )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王维使至塞上 )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 (张养浩潼关怀古 )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李白行路难 )是呀,黄河的怒涛险涡,黄河的壮阔澎湃,孕育着华夏文化。然而,就是这样一条充满着力与美的母亲河,却悄然地发生着令人痛惜的变化二、出示“资料”,引出课题出示小黑板,指名重点读“保护母亲河行动”。听了“资料袋”的介绍,你最想说什么?最想问什么?为什么要“行动起来,拯救黄河”呢?我们阅读黄河是怎样变化的这篇课文,就一定会明白的,而且也一定会发出同样的呼吁。(板书课题,指名读题,

3、突出“怎样变化”)三、围绕提示,自读自学请大家谈一谈,你准备采用什么方法来读懂这篇课文呢?师生确定:先读熟课文,再围绕课前“阅读提下”读懂课文。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读通读顺,初步感知课文大意。在学生充分朗读基础上,教师检查:指名逐段读课文,开火车读生字词,并正音正句;教师结合图示简要讲解“流域、河道、河床、悬河”的意思;指名说一说课文主要讲什么?围绕提示,默读自学,圈点批画,教师巡回指导。阅读提示要求:说说黄河发生了哪些变化,引起这些变化的原因足什么?课文给了我们怎样的启示?四、围绕重点,全班研讨引导学生围绕提示的思考问题,在全班进行交流发言。了解黄河的变化,教师适时引导学生感悟重点语句,并有感

4、情朗读重点语段,如:“人们都说,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联系第三自然段,边听范读边想象,感悟“黄河成了中华民族的忧患”,联系第一和第四自然段中的数字并与“摇篮”对比,感悟“忧患”。黄河发生变化的原因要重点理解“社会原因”,即人的原因,通过图示、图片或课件,感受“恶性循环”之理和“水土严重流失”之害。再通过有感情朗读,激起学生的痛惜之情和社会责任感。畅谈启示可结合最后一段及“资料袋”内容。先放开让学生谈出自己受到的启示,再引导读科学家“数管齐下”的治黄方案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心声,教师适当补充党和国家治理黄河的情况。五、朗读全文,升华情感教师小结:通过自学与交流,我们读懂了课文。同学们,黄河是我们的

5、母亲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可如今却成了一条祸河,成了一把悬在我们每一个中国人头上的利剑。让我们把我们对黄河母亲的关心,对环境保护的关注,对人类活动与环境保护之间的深刻认识,对“行动起来,拯救黄河”的强烈愿望,融入到课文的每一句话中,通过我们的深情朗读表现出来吧!学生自由地有感情朗读全文。六、模拟情境,延伸拓展师:同学们,我们明白了“行动起来,拯救黄河”的道理,你准备怎样去响应“保护母亲河行动”呢?对想捐款的同学,可引导他们节约零花钱捐献给有关部门;对想向社会、亲友宣传的同学,可即兴模拟宣讲,如教师扮演家长或社会人士,学生向“家长”或“社会人士”宣讲;对想调查家乡河流污染情况或想植树造林的同学,可与班会结合起来,精心组织好实践活动。有兴趣有条件的同学,课后收集有关黄河的资料,为治理黄河出出主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报告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