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高延伟)对高职生的抗挫能力的探究

飞***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26KB
约3页
文档ID:39922876
(高延伟)对高职生的抗挫能力的探究_第1页
1/3

对高职生的抗挫能力的探究对高职生的抗挫能力的探究高延伟( 襄阳职业技术学院 医学院 湖北 襄阳 441021 )摘要:失败和挫折在当今激烈竞争社会中是时常出现的,因此培养学生承受挫折能力脸有非常现实的意义本文着重剖析了高职生承受挫折的心理机制,探讨他们成长过程中可能受到的挫折和成因,帮助期调整心理,培养他们抵抗挫折的能力关键词:高职生;抗挫;能力;探究关键词:高职生;抗挫;能力;探究诸多的调查数据显示,在中专生、大专生(高职生)和本科生中,存在着心理健康问题,同时显示出抗挫能力的低下1989 年,由原国家教委组织对全国 12.6 万名大学生的抽样调查发现,大学生心理疾病患者高达 20.3%如西安交通大学 1996 年对 1018 名学生调查,其中 35%的学生存着心理健康问题;又如北京师范大学 1998 年对 1378 名学生的调查,心理健康问题者达 24.6%,其中肯定回答“想轻生”者达 7.5%;还如 1999 年湖北襄樊卫校对 1031 名中专生不良情绪调查显示,有心理障碍者占 8.36%等等这些无疑不显示出抗挫能力的低下现代高职业生正处于青春期萌动期,心理和生理发育正处于突变阶段,如果自身心理素质不良,面对就业负荷、情感负荷,出现稳中有降种心理障碍和各种心理疾病。

因此,如何提高其抗挫折的能力,成为教育者面临的一个刻不容缓的课题1 挫折的内涵与成因挫折的内涵与成因1.1 挫折的内涵挫折的内涵挫折是指日常生活中的失败、失意心理学上指个体在从事有目的活动时遇到障碍和干扰,致使个人动机不能实现,需要不能满足引发的一种消极心理状态1.2 遭受挫折的原因遭受挫折的原因遭受挫折的原因包括处在和内在两个方面,凡是由个人条件限制则无法达到目的的原因属内在原因,个人条件以外的困难与限制属外在原因1.2.1 遭受挫折的内在原因主要有生理、心理两大因素因生理缺陷而造成的受挫是显而易见的,因心理因素造成的受挫则较为复杂,其中包括个体的能力、素质、性格等多种因素由个人的自我估价价值取向愿望水平不当而造成的挫折就更为复杂1.2.2 受挫的外在原因集中体现在家庭、学校、社会三个方面最容易造成心理受挫的家庭原因有三类:一是家庭出现变故,如父母感情不和,父母离异或长期分居,家庭重新组合或家中有亲人亡故二是家庭教育方法不当,个别家长缺乏教育常识,不尊重学生的人格,对子女要求过高或放任自流,溺爱娇惯或简单粗暴三是居住条件差,环境恶劣,经济情况拮据,或家庭条件过于优越学校的管理工作与教学方法有着直接的关系,其中较为突出的有粗暴的教育方式,陈旧的教学方法以及难以达到的高难度要求。

社会大气候的影响,对于辨别能力差的高职生,社会上不正之风,一些陈规陋习,以及不当的宣传等方面影响与学校开展的正面教育形成强烈的反差,影响学生的上进心和责任感2 提高抗挫能力的途径提高抗挫能力的途径现代社会是飞速发展且竞争十分激烈的社会,高职生在走向社会之前,学校教育对健康教育和抗挫能力的培养,显得尤为重要因此,老师和教育工作者应从以下几个方面予以重视,逐步培养并提高其抗挫能力2.1 明确进取目标教师应结合实际,寿命学生树立适宜的目标,并在行为过程中不断给予接受目标的信号鼓励,使学生动员全部力量来实现目标,不因个别困难而影响整个行动过程2.2 培养学生独立意识开展各类班级活动,人人参与,让学生在实践中逐步学会克制不良情绪,与他人合作,养成独立处理问题的习惯这样不管是学业受挫,还是交往受挫,都能积极主动地寻求解决途径2.3 寓挫折教育与日常教育教学过程之中在日常教育教学活动中,教师应通过课堂教育,主体班会,个别谈话形式及时适应地渗透挫折教育的内容创造艰苦磨练和提高挫折耐力的条件,如班级有计划的开展行为训练,磨练体育锻炼在学习、生活工作实践中,自讨苦吃、自我锤炼,以提高自理能力,适应能力,承受耐力和生存能力。

2.4 克服消极情绪一是缓和矛盾,稳定情绪学生受挫时,教育者应冷静对待,采取有效措施,缓解其内心矛盾,使学生恢复心理平衡二是创设环境,积极沟通学生在遭受内部挫折时,往往会以紧张的情绪反应代替行为,教育者应创造一种情境,使学生可以自由地表达他受压抑的情感三是合理宣泄,及时转移挫折当心情烦躁,理智控制不了情绪时,可以采取及时的宣泄,找朋友,领导,教师倾诉愤怒,苦衷和不平,获得理解,以减轻烦恼3 培养健康的心理承受能力培养健康的心理承受能力3.1 培养正确的挫折观要看到挫折并不可怕,生活中的磨难和挫折,会给人以打击,带来悲伤和痛苦,但也能使人奋起、成熟,变得坚强起来 “自古英雄多磨难,梅花香自苦寒来” ,古今中外那些对人类作出重大贡献的人,几乎无不经历过大的挫折和失败,教师必须重视教育学生树立把各种挫折转化为自己锻炼成长的摇篮的观点,使其用辩证的观点去分析和对待挫折3.2 培养良好的心态和健康的心理培养学生具有较好的社会适应性,具备适应各种自然环境的能力和具有处理和应付家庭、学校和社会生活的能力,培养他们具备完善的个性、顽强的毅力、稳定的情绪、良好的适应,机敏的应变能力等高品位的心理素质,成为最具竞争力的未来的人才。

综上所述,培养高职生受挫能力,是一个极为重要和现实的问题,在当前科技高度发达,人际关系日益复杂,竞争日趋激烈,心理压力日趋增大的现代社会,在闭关学生高度发达的科技素质,敏锐的竞争意识的同时,一定求要忘记对其优良心理品质的培养,更不能忽视抗挫能力的培养和训练参考文献参考文献1 伍新春,高等教育心理学[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2 谢安邦,高等教育[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93 熊逸发,中专生不良情绪调查及试验前后研究[J]湖北医学教育,2001 年(1)邮寄地址:湖北省襄阳市襄城区檀溪路 8 号 441021 作者:高延伟 15871048116。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