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06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39922179 上传时间:2018-05-21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1)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06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1)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06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1)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06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1)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06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1)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06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06》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06(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一课一练一课一练一、选择题(本大题共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10 小题,共小题,共 0 分)分)1 (20082008 年年 1 1 月宁夏会考月宁夏会考 5 5 题)题) 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诞生。马克思主义诞生的历史背景有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日益暴露欧洲工人运动兴起空想社会主义理论的提出工人运动走向国际联合A B C D2 (2010 年 6 月福建会考 9 题)1848 年诞生了一种新的社会主义理论,被誉为“沐浴全世界工人的阳光” 。这种理论诞生的标志是A 人权宣言的颁发B 共产党宣言的发表C巴黎公社的成立D普法战争的爆发3 (20102010 年年 5 5 月山东省德州市二模)月

2、山东省德州市二模)被誉为现代经济学之父的亚当斯密在出版于 1759 年的道德情操论中指出:“如果一个社会的经济发展成果不能真正分流到大众手中,那么它在道义上将是不得人心的,而且是有风险的,因为它注定要威胁社会稳定。 ”作者的这一提醒主要是为了防止A工人运动的兴起 B城乡差别的扩大C经济危机的发生 D垄断现象的出现4 共产党宣言是近年来美国教育部公布的“美国中学生必读书目”之一,通过阅读共产党宣言 ,美国中学生可以了解( )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 无产阶级革命首先在一个落后国家取得胜利的原因巴黎公社的经验教训 世界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A. B. C. D.5最早发出“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号召

3、的是( )A.和平法令 B.国际工人协会成立宣言 C.共产党宣言 D.国际工人协会共同章程6 (2007 年高考广东单科 20 题)马克思主义的产生,与下列哪些国家和地区的历史经验有密切关系( )A美英法 B英法俄 C美法德 D英法德7第一次世界性的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爆发于( )A.1825 年 B.1857 年 C.1864 年 D.1886 年8马克思、恩格斯说:“由于阶级对立的发展是同工业的发展步调一致的,所以这些发明家也不可能看到无产阶级解放的物质条件,于是他们就去探求某些社会科学、社会规律,以便创造这些条件”“发明家”是指( )A科学社会主义者 B空想社会主义者 C巴黎公社领导人 D第

4、一国际领导人9 (2010 年 9 月吉林市普通中学高三摸底 17 题)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曾经这样说过:“在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斗争所经历的各个发展阶段上,共产党人始终代表整个运动的利益。因此,在实践方面,共产党人是各国工人政党中最坚决的、始终推动运动前进的部分;在理论方面,他们比其余的无产阶级群众优越的地方在于他们了解无产阶级运动的条件、进程和一般结果。 ”这段材料所要表达的思想观点是( )A社会主义和无产阶级的力量不断壮大,具备了夺取政权的条件B资产阶级占有生产资料,不甘心退出历史舞台C无产阶级的阶级斗争必须由无产阶级政党来领导D无产阶级必须进行暴力革命,推翻资产阶级的统治10 (2011

5、 届福建名校样本分析 22 题)1844 年,德国著名诗人海涅在西里西亚纺织工人中写道:“忧郁的眼里没有眼泪,他们坐在织机旁,咬牙切齿:德意志,我们在织你的尸布,我们织进三层诅咒我们织,我们织!”这部作品常被作为研究某一思想兴起的史料,这种思想是A民族主义 B社会主义 C自由主义 D共和主义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 1 小题,共小题,共 0 分)分)11 (2011 年 4 月吉安二模 40 题) (37 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当资本论德文版第三卷出版(1894 年)后,奥地利经济学家斯班称马克思的“每一学说” “皆属错误的” ,而且“马克思的主要学说” “皆非出于

6、独创” ;不过,他还是承认“在马克思的剩余价值说中,确有一段真理”:在资本主义“经济制度之下” ,劳动者与资本家“所得的各自部分” “实在未能公允,实在应谋改革” 。美国经济学家韩讷在其经济思想史中对资本论逐一进行批判,但他在谈到马克思“以历史概念观察资本”时,认为马克思“对产业状况有精密分析,颇有价值” 。陈韶华、郭广迪西方学者对马克思经济学态度的演变过程及其原因 (马克思主义与现实 2010 年第 2 期)材料二 在中国的资产阶级革命派理论家当中,马君武、朱执信、孙中山、廖仲恺、宋教仁、冯自由先后在译书汇编 、 浙江潮 、 民报等报刊上介绍过各种社会主义学说。朱执信在民报 (1907 年)

7、上相继发表的文章中介绍了共产党宣言和资本论的主要内客,并节译了其中的片段。朱执信指出:“顾自马尔克(马克思)以来,学说皆变,渐趋实行,世称科学的社会主义。 ”但是这些介绍只是零星的,不成规模和系统,而且传播的范围非常小。李军伟、张瑜从精英到大众论早期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人民网2010年 11 月 24 日) 材料三 “大危机”爆发后,在西方知识分子中“出现了研究马克思经济学说的热烈气氛”。著名经济学家熊彼特在 1942 年就用“伟大”一词来形容“马克思的道理” ,指出“马克思的分析是这个时期产生的唯一真正进化的经济理论” 。 陈韶华、郭广迪西方学者对马克思经济学态度的演变过程及其原因 (

8、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10 年第 2 期)材料四 德国电视二台最近在黄金时段播出了一部名为马克思和阶级斗争的 10 集记录片。记录片中称, “没有一个德国人对世界的影响能超过马克思” ,学者认为,马克思“以人为本”的理念,对社会不公正问题的深入分析仍有很强的现实意义。目前,几乎所有德国大学都有研究马克思的项目。 德国“马克思城”重新挂牌 (环球日报2011 年 2 月 23 日)请回答:(1)依据材料一,概括指出西方学者对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态度。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形成这种态度的原因。 (12 分)(2)依据材料二指出当时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状况。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是如何“从

9、精英到大众”的?(11 分)(3)材料三、四较之材料一反映了西方学者对马克思主义的态度有何变化?为什么会有这种变化?(10 分)(4)综合材料一、三、四,谈谈你对马克思主义的认识。 (4 分)一课一练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1A 2B 3A 解析:注意关键信息“1759 年” 、 “社会的经济发展成果不能真正分流到大众手中” 、 “不得人 心” 、 “威胁社会稳定” ,此时的英国已经建立起资本主义社会,资本主义经济有了较快发展, 资产阶级和工人阶级之间矛盾出现,材料的意思是指如果社会分配不公,引起工人的不满,从 而导致工人运动的兴起。由于此时尚未开始工业革命,所以可以排除 BCD。4D 解析:共产

10、党宣言发表于 1848 年,巴黎公社 1871 年建立的,无产阶级革命首先在一个落后国家取得胜利是指 1917 年俄国的十月革命,故排除。5C 解析:回顾共产党宣言的相关内容即可作答。6D 解析:属于中等难度题。考查考生对历史概念的理解和比较能力。马克思主义的三大来源分别 是英法的空想社会主义;德意志的古典哲学;英国的古典政治经济学,故正确答案为 D 项英 法德。 此题主要考查考生再认、再现历史事件的能力。属于纯记忆题,考查马克思主义的三大理论来 源: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英法空想社会主义。所以选 D。7B 解析:识记题,注意世界性的限定,1825 年是第一次经济危机,1857 是

11、第一次世界性经济危 机。8B 解析:空想社会主义者虽然对资本主义制度进行了深刻的揭露和批判,对未来社会提出了各种 设想,但题目不能科学阐明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也不能看到无产阶级自身蕴含的革命性。 从材料中“不可能看到无产阶级解放的物质条件”可看出选 B。9C 解析:解析:本题考察对材料信息的提取能力。材料叙述的重点是无产阶级和共产党在实践和 理论、代表发展方面的作用。并没有说到能够夺取政权等内容,因此排除 AB。材料中也没有 提及无产阶级推翻资产阶级的内容。10B 解析:结合课本德意志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起义可知是社会主义。二、非选择题11(1)比较重视马克思主义,并进行了认真的研究;主要采取

12、批判的态度,肯定了期中的少数内容。 (4 分)原因:无产阶级革命运动不断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影响日益扩大;资产阶级企图通过批判马 克思主义来压制无产阶级革命;同时西方学者希望借鉴马克思主义的某些理论使统治者改善劳动人民的处境,缓和社会矛盾。(6 分) (2)状况:20 世纪初开始传播,只是零散的,不成规模和系统,传播的范围非常小。(3 分)“从精英到 大众”;辛亥革命的失败证明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方案行不通;十月革命的推动;五四运动和新文化 运动的发展进一步推动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领导新民主 主义革命取得胜利,是马克思主义迅速大众化;新中国成立以来,使马克思主义更进一步大众化。 (8 分) (3)变化:由批判为主转为赞扬为主,研究更加热烈了。(4 分)原因:经济危机使西方学者认识到了 资本主义经济理论的缺陷,他们想从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寻找解决经济危机的方法;材料中涉及的 两个时期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的矛盾相对缓和。(6 分) (4)认识: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理论,是人类社会的共同财富;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理论使可以相互 借鉴的。(4 分)(言之有理即可给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报告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